书城历史五代之霸图天下
22878900000024

第24章 乳虎虽幼,已有食牛之气!

卢文进在南唐轻易不言兵事,但是其毕竟戎马一生,前时见了李弘冀二人的较量,暗自感叹英雄迟暮。

照他如今的年龄和地位,若是想要再上战场,恐怕是不能够了。他这次来现场暗中考核,一则是一时技痒,二则是应了李璟的昭命,平时只在朝会列席,轻易不能相见。

之所以在帷幕中观察,也是怕影响了李弘冀、李景达的发挥。

此时贾谭不再出题,只好由他亲自出马。

几人相互谦逊了几句,卢文进进入正题。

“贾大人谦逊相请,那么老朽就倚老卖老了,考教考教二位殿下!”

卢文进地位尊崇,而且是有本事的,贾谭不敢怠慢,连忙道:“岂敢岂敢!”

李弘冀和李景达也跟着谦逊,“有劳范阳王!”

卢文进略一思索,想了一个问题:“假如敌我双方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两军陷入相持对峙,又无必胜的把握。那该如何取胜!”

这一问题,却是问了李景达,李景达虽没有实战但是读书很多,胸有成竹。

“两军对峙,首先当想办法截断敌军粮道或水源,如若成功,敌军将不战自乱,届时便可一举歼灭。”

等李景达回答完,卢文进又是一问,却是看着李弘冀。

“若是敌军粮道、水源都没有破绽,你无法截断补给,你该如何!”

李弘冀摸着鼻子,沉思了片刻:“那我当使计引出敌军,或是疲兵计或是诈降计。再出伏兵将其截成数段,各个击破之!”

“若计策被识破,敌军坚守不出,你为之奈何啊!”

李景达此时适应了卢文进的问题,跟着回答道:“若敌军依旧坚守不出,可选军中精锐夜袭敌营,首要目标便是斩杀敌将;若依旧失败,便只能展开阵型血战了!”

卢文进仿佛不太满意,又看向李弘冀。

李弘冀对这一增加的题目也思虑一番,最后道:“或可全盘考虑,不计较这一城一地得失,围点打援、声东击西都可!”

也不知道卢文进满不满意,他接着出题。

“下一题,敌军率领五百人扼守坚城,你手中只有八百人,如何攻陷城池!”

李景达对攻城之道颇有研究,此次没怎么思虑便答道:“此种情况当攻心为上,先大造声势,建造两千人的大营,八百人入营之后,夜晚出营,次日再换阵型入营,让敌军看不起虚实,误以为我军兵力强大!然后三面佯攻,以主力攻其一门,一战可破此城!”

“此法不错,先声夺人之后,四面围攻又让无法分散兵力无法进行救援,如此确实有机会破城。”

问了这许久,卢文进终于夸赞了一句。

李景达看着李弘冀?,自鸣得意,李弘冀却仿佛没看到一般。

终于要到最后一个问题了,卢文进看看李弘冀,又看看李景达。

“假设敌军率领一万兵力将你团团包围,你率领一千军队守城,你是坚守城池,还是伺机突围,亦或是开城投降?”

这个问题很尖锐,很难回答,但也是领军之人最容易遇到的难题,被大军围困可能是每个将帅都必须要面对的。

比如汉李凌、刘秀,三国诸葛亮、郝昭,唐张巡、颜真卿……

李弘冀和李景达都陷入了思索,片刻后李景达先道:“这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不可一概而论,若是坚守要害之地,失守会让我军损失惨重,那我会发动城中精壮男子与城池共存亡,给敌人最大的打击。若是城池难以坚守,失去又不会动摇根基,伺机突围是上策。至于开城投降,孤堂堂亲王,绝不会做这事!”

接下来,只剩下李弘冀没有回答,卢文进等人都看着李弘冀。

“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绝非不可能。或是离间计,或是空城计,或水或火,未可知也!”

“不错,不错!二位殿下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此时卢文进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不吝啬的赞叹道:“看来老臣真可以功成身退了!呵呵……”

“郡王老当益壮,怎能言此!”

“我等后进还需郡王提携,此等小事不过纸上谈兵罢了!”

李弘冀、李景达纷纷谦逊,但是李弘冀的纸上谈兵四字更得卢文进心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赵括、马谡都是故事。

此时文斗也进行了半个时辰,李弘冀与李景达歇息过来。

战鼓隆隆,人喊马嘶,骑射正式拉开。

朱匡业再次登场,而贾谭与何敬洙则陪着卢文进在旁歇息。

李景达骑得是一匹白龙驹,四蹄腾飞,好似腾云驾雾。

而李景达骑乘的是一匹石榴红,好似火炭,跑动处霹雳声震。

这两匹都是御马,性格温顺,便与骑乘,脚力也好。二人熟悉这马性和速度,也调整着姿势和距离。

朱匡业见两人准备妥当,示意人准备好沙漏,然后一挥手。

“骑射开始!”

李景达两腿一夹马腹,胯下骏马扬起四蹄飞奔而去,速度逐渐加快。他动作敏捷的弯弓搭箭,完成这些动作的时候正好跑到与箭靶平行处,毫不犹豫的放出羽箭。

中靶!

骑射一发而中,难能可贵。

李景达接着迅速从箭壶中拔出另外一支,趁着战马回身之际射出,这一箭也在靶上。

接下来,是李景达一个人的表演,一箭接着一箭,难有失手。

再看那沙漏,还有小半时辰。

看台上卢文进是幽云之人,又是骑将出身,看得大加赞赏。“此等骑射,千人将也!”

骑兵精锐,无不以一当十。千人将,雄中雄也!

最终李景达二十中十六,竟然还有三个红心,这可是惊人的数字。若是在战场上,可是半壶箭就能夺走十多人的性命。

隆隆隆……

战鼓声中,李弘冀出场。

他马速不快,在接近箭靶时,他才开弓。只是这九斗的大弓在他手里如同玩具,每次开弓间隔更是短的要命,三支箭几乎在同一时间射中三个箭靶。

“怎么可能,箭是一支一支射出来的,怎么会同时钉在箭靶上?”台上贾谭发出了疑问。

卢文进看着也觉得不可思议,“连珠箭……”

结束骑射的李景达看着从容不迫的李弘冀,突然有些心疼,后悔跟李弘冀赌斗。

“哎……我的汤山别院啊!那可是上百万贯啊……”

他觉得自己输定了!

李弘冀再次策马回转,他眼中只有那箭靶的红心。

“一箭双雕!”

李弘冀这一弓拉开,上面竟然带了两只羽箭。

一经射出,两只羽箭相互交叉,笔直的飞向箭靶,然后理所应当的中在靶上!

“好!”

卢文进好似看见什么珍宝一眼,兴奋起来。这可是他年轻时候的绝技啊,不想在少年的李弘冀身上看到。

接下来,李弘冀好似变戏法一样,竟然左手持弓。

卢文进见此,下意识的向李弘冀的左侧位置看去,那里正好有一个箭囊。

双带鞬服!

依然是三连射,毫无意外的全中。李弘冀再次回转,再次开弓……

时辰到了,李弘冀十二箭!

是的,比李景达少了四箭。沙漏已经流完,李弘冀只射出了十五箭!

李弘冀下马,然后来到李景达身边,拱手笑道:“王叔,这场小侄输了!”

李景达看着真诚的李弘冀,知道他是顾全自己的面子,把着李弘冀的臂膀道:“好弘冀!好弘冀!是叔叔败了!”

···························································································

“晋王景达,性刚毅谅直,武力过人,弯弓两石,左右驰射,人莫能当……王坐射室,骑吏持戟夹陛列立,骑士从者带弓鞬罗后。”

——《南唐书·诸王列传》·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