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术虽然有两项内容,但是因步射体力消耗剧烈,因而在骑射之前加了一场文斗。这场文斗却不是文人之斗,而是军将文斗。
何敬洙得了吩咐,令人布置。不多时,另一场地开启。
贾谭、何敬洙带着李弘冀、李景达来到。
李弘冀从一进来,便注意到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的小木人,整整齐齐的排列好,地上放着代表不同地形的装饰,看来这是要推演阵法。
而如此的布置还有许多,每个之间有帷幕遮挡。此时的文斗,四周观看的人们却是看不真切了。
阵法传承由来已久,如姜太公三才阵,张良八面埋伏阵,最最有名的还是孙武八阵和诸葛亮的八阵图。到了唐代还有李靖参照八阵创造的梅花阵、六花阵。
而军阵上常见的阵型还有偃月阵,鱼丽阵,长蛇阵,鹤翼阵,以及与长蛇阵相似的衡轭阵。
而这场演示,正是何敬洙的得意之作,取孙膑十阵。
何敬洙嘴角轻笑,指着沙盘里的兵阵道:“所谓阵而后战,其势不可挡。战阵就是军队在投入战斗时,根据地形条件,敌我实力等具体情况而布置得战斗队形,孙膑集先人之大成,总结出了十阵,请两位殿下分别指出身前的五种战阵并讲解!”
李景达熟读兵书战策,孙膑十阵烂熟于胸,于是大方道:“弘冀好似不通战阵,这十阵你先选吧!”
李弘冀确实是第一次接触战阵,而且还是在沙盘上。
“如此,多谢王叔相让!”
他也不客气,他仔细观看沙盘上小人队列、旗帜金鼓位置,片刻指着一处说道:“此为方阵,善于在开阔的地形使用,中间兵力少,可以虚张声势,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地防御敌人进攻,是一种攻防兼备的阵型!”
何敬洙见李弘冀说对,满意的点点头。
李景达见了,也不意外,这方阵本就是最简单的。
“这是圆阵,能够构筑环形防御,尤其在防御骑兵冲击上效果奇佳,用长矛在前,短戟护住左右,弓箭手在后。队形密集,极其利于防守,不过机动不足,缺少变化!”
“你看,这摆的锥形阵,也叫锋矢阵,取其锐利。锥形阵是攻击阵型,大将在后,精锐在中央。通过精锐的前锋在正面割裂敌人,两翼扩大战果,此阵的要求必须前锋尖锐迅速,两翼坚强有力!其缺点在尾翼,防卫薄弱!”
李弘冀接连指出三个战阵也还罢了,让李景达意外的是接下来又讲解了疏阵和数阵。
等李弘冀说完,何敬洙抚掌大笑,“殿下讲解详实,分毫不差!”
李景达本以为李弘冀会为难一阵,没想到轻而易举的认出了五阵,并加以讲解。
接下来轮到李景达,略略讲了水阵、火阵还有钩镶之阵。
“这是雁形阵,兵力配置如大雁斜行,利于弓弩发挥。也可用来包抄迂回的阵型,重视两翼,但是同样后方的防御比较薄弱!”
“这是最后一种阵型,也是最难掌握的阵法玄襄之阵,是用来迷惑敌人的假阵,队列间距很大,多竖旗帜,鼓声不绝,骑兵奔走扬起尘土,步卒声音嘈杂,好像军队数量巨大,用来欺骗敌人!”
贾谭、何敬洙认真听着李景达的讲解,也是频频点头。待李景达讲完,双双鼓掌。
“鄂王如此熟悉十阵,将来运用娴熟,自当无往不利!”
李景达虽然得了夸赞,却是高兴不起来。本来以为李弘冀对战阵不了解,没想到也认出了五个。
此时,十阵的比试李弘冀二人平分秋色,但是文斗还要继续。
这回却是轮到了贾谭出马,贾谭随手翻过一本《孙子兵法》,看了看念道:“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请鄂王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
李景达沉思了片刻,游刃有余的回答道:“按照用兵的一般法则,战地形势可分为如下九种,即: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
在本方境内与敌作战的,叫散地。进入敌境不远之处作战的,叫轻地。我军占领对我有利,敌军占领也对敌有利的,叫争地。我军可以去,而敌军也可以来的,叫交地。有多当势力交界,先到就能取得多数诸侯同情支持的,叫衢地。
深入敌境,背后城邑已经很多的,叫重地。山高水险、林木茂密、水网纵横,凡难以通行的,叫圮地。进军之路狭隘,回归之路迂远,敌人可以少击众的,叫围地。疾速进战就可以存活,不疾速进战就可能败亡的,叫死地。”
“不过小王认为用兵应不可拘泥于形势,要审时度势互相配合,料敌先机或者谋划敌人于不备才是战胜之道。”
到了李弘冀这里,贾谭却是拿出一本《司马法》,正在思考选取哪一部分出题。
见到这里,李弘冀一皱眉,小声道:“贾大人……”
贾谭诧异的看着李弘冀,李景达、何敬洙也看过来。
只听李弘冀难为情的道:“贾大人容禀,这《司马法》的一些观点,弘冀却是不赞同的!”
李景达只当李弘冀要逃避,这时看得更有兴致。
贾谭也皱了皱眉,问道:“郡公有何观点?”
“大人!《司马法》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实乃兵法之精华也……”
李弘冀先是肯定了一下,然后又说道:“大人,请恕弘冀少年狂妄,弘冀对《司马法》中仁义制敌不太赞同,如孔子不遇、宋襄公之败一味的讲求仁义实不是取胜之道。
况且《司马法》讲求的排兵布阵之法,已不合适当下与诸国的战争,战场讯息万变,为将者当随机应变,以应对战争。”
这却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了!
何敬洙、李景达听了也有些瞠目结舌,还是第一回有人来质疑先贤的智慧!
贾谭虽然年老,却很豁达,听了李弘冀反驳,笑笑道:“看来老夫是考核不得两位殿下了,不过老夫早有准备!”
接着,只见贾谭走到一处帷幕旁,拉动锦绳,帷幕后闪出一人。
却也是一位老者,状貌伟然,双臂颀长,一身文士打扮。
“哈哈……可闷杀老夫了……”
李弘冀见了这老者还不认得,李景达、何敬洙却是认得,惊喜万分。
“范阳郡王……”
卢文进!李弘冀一听这范阳郡王的名头,也想起这人。
卢文进早年是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的骑将,晋王李存勖(后来的唐庄宗)攻范阳时,卢文进投降任寿州刺史之职。
归李存勖之弟李存矩指挥,很快,军中叛乱,杀李存矩。卢文进得知后,抚尸大哭,无奈之下,被众军拥为主帅。于是投奔契丹,契丹命卢文进守卫平州,其教契丹中原战法,契丹传言“契丹所以强盛者,得文进之故也!“
后唐明宗李嗣源继位后,卢文进自平州率众数万归附,李嗣源大喜,任命卢文进为义成军节度使。一年以后,加封为同平章事、上将军,转任昭义节度使。
后晋高祖石敬瑭称帝,与契丹约为父子,卢文进惧不自安。天福元年冬天,袭杀其行军司马冯知兆、副使杜重贵,送款于南唐,烈祖李昪遣兵迎之南奔。
卢文进前后镇守数镇,颇有善政,兵民爱之,逃跑时将士皆相与拜别,烈祖李昪以卢文进为天雄统军、宣润节度使。委任宾佐,政绩甚美。
李弘冀听闻,当年润州市大火,文进使马步使救之,益炽,文进怒,自出府门,斩马步使。传声而火止,人皆异之。
等新皇登基,才召还卢文进,以左卫上将军兼中书令范阳郡王奉朝请,犹给藩镇俸。南唐上下,只此一人而已!就是烈祖功臣宋齐丘、李建勋也比不上。
这些年在南唐,卢文进也知道自己名声不佳,于是屈身晦迹,务为恭谨,礼接文士,十分谦虚,在任期间从未谈及兵事。
但是,上至皇帝下到庶民,都认为卢文进是军中第一人,无所厚非!
李璟信任卢文进,又要考核李景达、李弘冀的真本事,这才招了卢文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