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2289100000092

第92章 骨肿瘤与肿瘤样疾患

幼儿好发急性白血病,少年易患尤文肉瘤,青年多发骨肉瘤,骨皮质旁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骨巨细胞瘤多见于成年人,转移性骨肿瘤常见于壮年及老年。

[问诊要点]1.有无疼痛,有者注意询问疼痛的性质、部位和增剧与缓解的因素。良性骨肿瘤只有骨样骨瘤等少数肿瘤有明显疼痛,但使用阿司匹林等止痛药效果明显;恶性肿瘤几乎全有疼痛,夜间痛尤为明显,不能被一般止痛药缓解。恶性肿瘤初为较轻的间歇性隐痛或钝痛,逐渐加重为持续性剧痛。突发剧痛应考虑发生病理性骨折。

2.患处有无肿胀,肿瘤部位较浅者肿胀出现早而明显,恶性肿瘤肿胀常在疼痛之后出现。恶性肿瘤或良性肿瘤恶变时因局部肿块生长加速,肿胀明显加重。

3.有无功能障碍,邻近关节、神经的肿瘤常在疼痛肿胀之后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和感觉异常。

4.有无呼吸、泌尿、血液和乳房等部位疾病,以鉴别原发和转移性骨肿瘤。有无感染、代谢疾病,有无内分泌紊乱、血液循环障碍、创伤等病史,以排除骨非肿瘤性改变。

5.有无家族骨骼肌肉系统的肿瘤和发育紊乱。

[体检要点]1.局部表现

(1)皮肤肿瘤增大时,尤其是恶性骨肿瘤可出现皮肤紧张发亮、红肿、发绀、血管怒张、温度增高、异常搏动、与皮下组织粘连。

(2)肿块良性骨肿瘤以肿块表现为主,膨胀性生长,边缘清,质硬,无压痛,较固定,表面光滑;恶性骨肿瘤以肿胀为主,边缘不清,范围广泛,质软或呈韧性,压痛明显,有的有搏动或波动。

(3)畸形影响骨骼发育的良、恶性肿瘤或病理骨折均可造成局部各种畸形。

2.全身表现恶性骨肿瘤可逐渐出现食欲不振、乏力、消瘦、贫血甚至发热。晚期可发生肺等部位转移灶,出现恶病质。

[辅助检查]1.X线检查常规拍摄正侧位平片,必要时加摄斜位、切线位和断层摄片以及血管造影。恶性骨肿瘤应拍摄胸片以确定有无肺部转移。分析X线片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来源骨和软骨发生的肿瘤良性者居多;骨髓和骨膜来源的肿瘤大多为恶性。

(2)部位长骨骨骺多发生软骨母细胞瘤及骨母细胞瘤;干骺端则多发生骨巨细胞瘤、骨肉瘤;骨干常发生尤文肉瘤和转移癌;骨髓瘤和血管瘤多见于扁骨。

(3)数目多发病灶以恶性多见,如多发性骨髓瘤、转移性骨肿瘤。

(4)骨质变化良性肿瘤为扩张性压迫性改变;恶性肿瘤为进行性破坏。

(5)骨膜反应恶性肿瘤多产生骨膜反应。

(6)软组织变化良性者周围软组织常无改变或仅表现推压性移位;恶性者多侵犯软组织。

(7)新旧片相互对照注意观察病变演变过程。

2.CT主要用于检查解剖结构复杂、组织相互重叠的脊柱和骨盆。检查肢体时应两侧同时扫描以做对照。

3.MRI可将肿瘤与相邻软组织分开,观察肿瘤是否侵及骨骺,了解脊髓受肿瘤压迫的程度及受压后产生的缺血、水肿反应。

4.DSA能显示肿瘤周围的主要供应血管。可做血管栓塞,减少术中出血。

5.放射性核素扫描可早于普通X线片2—3个月发现病灶。

能准确反应全身病变,寻找远处转移灶。

6.实验室检查根据肿瘤的不同,可选择:血常规、血沉、血钙、血磷、血浆蛋白、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以及尿钙、尿磷、本周蛋白和骨髓象检查。

7.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骨肿瘤明确诊断的根本。部分良性骨肿瘤根据临床及X线表现即可明确诊断。对于良恶性肿瘤区别困难者,在手术治疗或放疗前,特别是致残手术前务必行活组织检查。

活检包括穿刺活检及切开活检两种。取材应包括骨膜、皮质、髓腔及周围有病变的或正常的软组织。

[诊断要点]1.患者的病史、家族史。

2.临床表现和体征符合本病特征。

3.X线检查证实本病。必要时辅以实验室检查。

4.鉴别诊断的途径有三方面:从病史和体检鉴别肿瘤与非肿瘤(炎症、骨痂、内分泌疾病),再鉴别肿瘤的良恶性;通过X线平片确定病变的不同骨骼和骨的不同区域、推断肿瘤种类,根据溶骨、成骨及程度判断肿瘤性质,根据病灶的多少判断肿瘤的原发和继发。最后根本的途径是病理学鉴别。

[病历记录要点]1.记录主要症状产生的部位与时间。记录疼痛的性质和增剧与缓解的因素;肿胀的深浅、质地、范围;肿块的大小、生长速度、功能障碍程度。若有损伤,记录时间、性质、部位和程度。

2.相关的过去史和家族史。

3.全身的消瘦或衰竭状况。局部注意肿块的大小、形状、范围、质地、活动度;外表皮色、温度、表浅静脉。

4.重要的放射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门急诊处理]1.良性肿瘤一般随诊观察,有压迫症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恶性肿瘤应入院治疗,以化疗结合手术治疗为主。

3.放射治疗一般用于敏感的骨肿瘤和部位较深在的肿瘤。

(徐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