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明简史
2292500000007

第7章 周朝(2)

“楚王问鼎”和晋楚争霸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雄才大略,励精于国事。他一方面以“敖(孙叔敖)为宰”(《左传》),整顿政治,勤于生产,形成了“民不罢劳,君无怨”,“商农工贾,不败其业,而卒乘辑睦”的局面。另一方面,他整饬军备,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楚国再次强大起来。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属河南)之戎,追击戎狄到洛水边,周王派遣使者王孙满前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取代周天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由于周王使者王孙满态度强硬,楚王明白周王室尚不能轻视,于是班师回国。然而楚国北上争霸的行动并未中止。前601年,群舒皆叛楚国,庄王兴兵伐灭舒、蓼,与吴越结盟,至此,楚在江淮流域的势力渐趋巩固。前598年,楚庄王伐郑,攻到栋地。郑国大臣子良说:“晋、楚不务德而兵争,与其来者可也。”(《左传·宣公十一年》)楚郑遂于辰陵结盟。盟后,郑又附晋,庄王大怒,起兵围郑,三月而破,郑降于楚。晋闻讯后,派大军迎救,晋楚两军大战于邲(今属河南),晋败溃逃。前595年,楚又进攻宋国,宋向晋告急,晋畏楚不敢出兵,宋遂归楚。此时,鲁、宋、郑、陈尽皆服楚。前589年,楚国在蜀地(今属山东)会盟十二诸侯,秦、齐大国都曾到会,可见楚国势力之大。春秋时期,楚国先后兼并了十二国,疆土之广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所以《国语·楚语(上)》说:“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征南海,训及诸夏,其宠大矣。”争战到了春秋后期,晋楚实力不相上下,相互之间纠缠死斗,牵连周围小诸侯国朝不保夕,于是诞生了由宋国倡导的两次“弭兵”运动,延续一百多年的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终以“弭兵”休战告终。

吴越争霸前510年,吴欲攻楚,为解除后顾之忧,曾攻打越国,占领檇李(今属浙江)。前505年,越国趁吴军主力在楚都郢,乘机侵入吴境,双方矛盾激化。吴国想要称霸中原,就必须要先打败越国;越国想要北进中原,就必须要先打败吴国,因此,吴越之间一战就战了20年。前494年,越国向吴国开战,欲以水军胜吴,主力于夫椒(今属江苏)被歼,一时间,越国面临着亡国之祸。为保全越国,越王勾践自愿到吴国做人质。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夫差“驾车养马”,执役三年,终于骗得夫差信任,允其回国。回国之后,勾践为了灭吴兴越,“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他还在谋臣文种、范蠡的建议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战略:一方面发展生产、奖励生育、尊重人才,以安定民生,充裕兵源,收揽人心,增强综合国力;一方面实行精兵政策,加强训练,严格纪律,提高战斗力。在外交上,针对“吴王兵加于齐晋,而怨结于楚”的情况,采用“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的方针。十年之后,越“荒无遗土,百姓亲附”。越军亦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人有致死之心”的精锐部队。前473年,勾践终于灭吴,“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周元王封勾践为伯。“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国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任霸主。

战国七雄与争霸战争

春秋时期的中后期,一些诸侯国的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各主要诸侯国出现了政权下移至大夫的现象。鲁、齐、晋三国发生了剧烈的政治大变革,即三桓专鲁、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前403年周王室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又于前386年承认齐国的田和为诸侯,七国并立局面由此正式形成。

李悝变法和魏国的强大战国初期,李悝被魏国国君魏文侯任命为宰相,开始实行变法。其一,李悝主张“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废除官爵世袭制。其二,编制《法经》,《法经》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六篇,《法经》的颁行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局的稳定。其三,“尽地力”。废除原来的阡陌封疆,提倡自由开垦,在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鼓励农户栽树种桑,扩大农户农副业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其四,实行“平籴法”。收成好,则政府平价收购余粮作为储备;收成不好,则政府再以平价出售储备粮。此法平衡了粮食价格,防止了商人的投机活动,使粮价不至于暴跌暴涨,可以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其五,创建“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变法之后,魏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力大大增强。前344年,魏国与宋、卫、邹、鲁、秦等国会盟于逢泽,成为其中最强盛的国家。

马陵之战和齐国的崛起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发兵攻打韩国,庞涓为赵魏联军主帅。韩都新郑(今属河南)被围,韩昭侯向齐国求救,齐国迅速派田忌带兵救韩。军师孙膑献计,齐军直捣魏都大梁。魏惠王火速召回庞涓,并任命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倾全国之兵誓与齐军决一死战。孙膑见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又深知庞涓为人狂傲,定然不将齐军放在眼里,认为欲擒故纵之计最佳,可先命军队向马陵方向撤退,由于马陵地形复杂,沟深林密,道路曲折,可于马陵设伏。主帅田忌深以为然,决定用此计诱庞涓上钩。撤退途中,孙膑采用了“减灶之计”,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庞涓果然上当,他还暗自心喜地断定齐军撤退的三天之中,兵士已经大量逃亡,便亲率精锐之师星夜兼程地追赶。赶到马陵时天已然漆黑,庞涓令兵士点燃火把照路。一士兵发现一棵大树少去一块树皮,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此时方才想到自己中了计,下令撤退已是不及,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顿时乱成一锅稀粥,自相践踏,争相逃命,死伤无数。庞涓自知死无葬身之地,大骂孙膑道:“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立时拔剑自刎。主将毙命,太子申被生擒。齐军大获全胜。此战后,魏国由盛转衰,齐国声威大震,在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同时西方的秦国也因为商鞅变法而逐渐强盛。

齐国的衰落和赵国的强大前288年,齐王接受秦王的倡议,齐秦同时称帝,齐为东帝,秦为西帝。紧接着秦向三晋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齐则于前286年攻灭宋国。灭宋的战争引起了列国的恐惧,各诸侯国起而反对齐国,前284年,燕联合秦、楚、三晋大举攻齐,虽然最后齐国得以保存,但是齐国已风光不再,无力逐鹿中原。就在齐国日渐衰落的同时,赵国由于经历了赵武灵王改易胡服、训练骑兵的军事改革,开始强大。赵惠文王整顿内政,开展外交,折服强秦,成为齐国以外的东方较强的国家。

长平之战和赵国的衰落前260年,秦国派兵攻韩,欲取上党。上党危急,百姓纷纷出逃到赵国的长平,于是赵国派兵往长平(今属山西)保护上党之民。秦国愤之,乃派将领王龁攻赵长平,赵派廉颇为守将。连日厮杀,兵力较弱的赵军损失颇大。长此下去,赵国必然兵败。廉颇是一个很有谋略的将领,他分析了眼前的局势,认为敌强我弱,且初战失利,便高挂免战牌,坚守城门不出。秦国攻城不下,廉颇又据守不出,秦一时无法。秦国之相范雎智计颇深,想出了一条离间赵国君臣之计。他派人行贿于赵国佞臣,令之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痛恨、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快要投降了。”赵王本就因廉颇打了败仗又不出城迎战恼怒,此时听到这番流言,一气之下,便阵前换将,派毫无作战经验的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命他率兵迎战秦军。赵括本是无能之辈,整日只知纸上谈兵,他完全改变廉颇的作战方案,大批更换将领,导致赵军战斗力大大下降。8月,敌情尚未探明,赵括就贸然率兵出城进攻秦军,结果误入秦军早已设下的埋伏,赵兵断粮断水四十余日,以致自相残杀,生食人肉,以求果腹。眼见无法活命,赵括重整兵士分四队突围,突围失败,赵括为秦军射杀。赵军见主将身死,遂投降于秦国。然秦将白起凶残,竟将四十万赵国降兵全部坑杀,只余数百人回赵报信。赵国上下既震惊又害怕,写信求救于魏国,魏信陵君是赵国平原君夫人的弟弟,信陵君见事态紧急,且不齿秦国所为,立即求魏王发兵救赵,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十万大军前往救赵。魏王软弱,秦王威胁魏国如若救赵,秦就先取魏国。魏王不敢让军队前行,令军队就在邺城待命。赵之危难急如星火,信陵君只好用侯嬴计,利用魏王之美人窃得虎符,前往邺城杀掉晋鄙,率兵于邯郸大败秦军,赵国幸免于灭亡,但至此,赵国国力大降,再无争战之力。

商鞅变法和秦的强盛秦国在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这六个大国,这与秦国地处偏僻有很大的关系。前361年,秦孝公下令求贤。卫国人公孙鞅(后因变法有功,封于商,号商鞅)应募入秦,孝公信任他,令其革除旧法、创立新法。“早在战国初年,李悝在魏,吴起在楚,曾行新法,但为旧势力所阻。秦旧势力较小,因之商鞅变法得到成功。”商鞅变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前后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开始于前356年,第二次开始于前350年。主要内容如下: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政治上,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商鞅变法的法令准备就绪后,并没有马上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决定要先立信。他叫人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贴出告示:谁能够把这根木头搬到集市北门,就赏十金。百姓都感到诧异,不明白商鞅到底要干什么,怕惹祸上身,因此没人敢上前搬木头。见此情形,商鞅又贴出告示:谁能搬动的赏五十金。此时终于出来一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赏了他五十金,百姓们终于明白商鞅是守信的。接下来商鞅下令变法,由于信任已经在全国百姓心中建立起来了,新法没有遇到障碍,很快在全国推行开来。同时,改革必然引起贵族领主的抵触和反抗。这个贵族以秦国太子为首,反抗者多至千数。商秧说:“法令不行,由于贵戚犯法,要行法先从太子开始。”然而太子是储君不便施刑,也因为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对太子的调唆,商鞅对公子虔、公孙贾施了黥刑(面上刻黑字)。第二天,贵族也不敢反抗了,新法完全通行了。秦国施行新法十年后,秦国百姓生活富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国一跃成为战国第一大强国。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周朝的政治

宗法制和分封制宗法制是一种以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是到周朝才逐渐发展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成为维系贵族间关系的重要纽带。周王朝的王位明确规定只传长子,而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的意思是只有嫡长子继承王位或爵位才是合法的,庶子即使比嫡长子年长或更有才能,也只能封爵辅佐君王,无权继承王位。这样条理清晰,王位继承之事不会发生变乱。

庶子虽然不能继承王位,但毕竟是王族血亲。周王朝又依据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创立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周的地方行政制度。“封诸侯,建藩卫”,此制度将王室中人分封到地方做诸侯,以保证地方上的稳定。周立国后,周王大行分封之事,将王室血亲及功臣分封到各个地方,建立起数百个同姓与功臣的各个诸侯国。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建立起一个以周王为中心,各方诸侯国拱卫的封建王朝。周朝分封始于武王,成王时期规模最大,一直持续到西周末期。分封诸侯有五个等级,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诸侯还分内服和外服,内服食卿大夫食邑,外服是侯、甸、男、卫,外服都是正式的诸侯国。爵的高低显示位次的尊卑,服的不同决定贡赋的轻重。晋侯列在甸服,曹伯列在甸服,郑伯列在男服。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再行分封臣子。他们一般直接统治诸侯国的中心地区,四周土地再分为大小不同的“采邑”,封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卿大夫。卿大夫又可将采邑再行分割给禄田,赏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士。庶民由士直接统治、剥削。层层分封竟似一座宝塔,形成了以王室为核心,层层向下辐射的等级严明的宗法分封政治结构。这种严密的政治结构一直到东周才开始出现问题。东周开始,各诸侯相互攻伐,大诸侯国疆土不断扩展,于是各诸侯大国开始修建都城,逐渐发展成为能和周王室分庭抗礼的独立王国。

县、郡的出现和演变郡县制,开始于春秋时期。楚武王(前740年至前689年)时灭权国“使斗缗尹之”(“尹”为楚国县的主官名称)是有关设县最早的记载。春秋时期,由于人口增加,国土扩大,分封制已不能满足各国治理国家的需求,于是各国普遍设县以便治理国家。开始有郡的设置是在春秋后期。此后郡、县便开始并行。晋惠公元年(前650年),晋公子夷吾私于公子挚曰:“君实有郡、县。”这是史书上关于郡最早的记载。由于晋国大多数郡都设在近敌的边地,地方疏远而荒废闭塞,而县则由邑鄙转变而来,地方亲近而丰饶富庶,因此出现了晋郡实不如县的现象。三晋是战国时期最早建立郡的诸侯国。楚有汉中、巫、黔中三郡的设置;赵置云中、雁门、代三郡;秦设郡在三晋之中最晚,前316年秦惠王以巴为名置郡(据《华阳国志》)。燕是列侯中设郡最晚的诸侯国,前311至前279年,燕“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到了战国时期,郡、县已经普及,数量空前增加,且其性质和功能发生了根本变化,县已经发展成国家的地方行政单位,郡也普及于各国,大多为了巩固国防而建于边地。据《战国策·秦策》记载:“甘茂对曰:‘宜阳,大县也……名曰县,其实郡也。’”由此可以看出战国时期郡已大于县,且郡、县也逐渐演变成郡统辖县的两级行政区划制度。战国时期,郡、县既已成为封建国家的基本行政单位,郡、县官位不允许世袭,不食封邑,但发放优厚俸禄。为了更好地控制地方,国君可直接命令指挥郡、县军政大事,也可随时任免郡、县长官。

由于郡、县直属于国君。国君每年都要考核郡、县政绩,以此对郡守、县令进行奖惩赏罚,这是国君控制郡、县的有力手段。郡、县具备完整的政府职能,因为它们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出现标志着封建王朝的地方行政结构自此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形成了新的格局。从政治性质看,郡、县是以实施国君意志为唯一目的的中央集权之下的地方政府,政治上毫无独立性可言。从辖土范围看,郡、县以农村为主,不再以城市为中心。从政区划分来看,政区的划分不再以血缘为准,而是以地缘为准。与之相应的是,宗族组织也被行政组织所取代,这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