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探寻恐龙的足迹
2323800000017

第17章 奇情妙想——恐龙绝技后的探秘(2)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白垩纪之末,大气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氧气的含量增加,这种对恐龙不利的环境可能有两个方面。

(1)恐龙的身体发生了不适,在新的环境下,很容易得病,而且疾病会像瘡疫一样蔓延。

(2)新的大气环境更适于哺乳动物的生存,哺乳动物成为更先进、适应性更强的竞争者。

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恐龙最终灭绝了。而那些孑遗的爬行动物则是既能适应旧环境,又能适应新环境的爬行动物物种。

因此,对于恐龙绝灭来说,小行星的撞击也许起了一定作用,但看来并非是最关键的因素。

大气成分变化造成恐龙灭绝这一理论有两个出发点,一个是中生代的大气成分与现代不同。现代科学已能证明这一点。另一个是每种生物都需要合适的大气环境才f自生存。现代科学也不难对此进行验证。

远古时代的大气中几乎没有氧气,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后来由于生物的出现,在光合作用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氧的含量逐渐增加的这一过程也许可以解释生物进化史中的很多现象。

因此,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必须以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为保障,而这一点已经被科学所证明。

灭绝假说之哺乳动物论

在众多的恐龙绝灭假说中,有一种有趣的观点认为恐龙是被哺乳动物赶下台的。这就是生存竞争说。

的确,地球生命史上有不少动物的绝灭是与生存竞争有关的。优胜劣汰,这是一条无情的自然法则。用达尔文的话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哺乳动物究竟是怎样把恐龙打败的呢?

有人猜测,哺乳动物大量偷吃恐龙的蛋,使恐龙无法育出后代,最后断子绝孙。但是,这种说法不能自圆其说。因为鳄鱼、蜥蜴和龟的蛋也不可避免地曾被哺乳动物偷食,但它们却一直活得好好的。

又有人推测,哺乳动物身躯细小,行动敏捷,艮有“心计”。

它们白天躲在洞穴里养精蓄锐,夜幕降临后,成群结队地悄悄溜出来四处活动觅食。如发现昏睡的恐龙,则群起而攻之,而后吃掉它。

有的人认为,冷血的恐龙在气温较低的夜间,体内代谢速度大大减慢,周身变得呆滞麻木,当受到哺乳动物的围攻时,既无还手之力,也无招架之功。尤其是那些老、幼、病、残的恐龙,更是哺乳动物们集体享用的美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恐龙的数量越来越少,直至销声匿迹。

哺乳动物靠夜袭的战术干掉某些恐龙,这样的事不能说没有发生过。但要消灭那么多的庞然大物,依然令人难以置信。何况这种说法也不能解释,白垩纪末其,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类恐龙为什么绝灭了。

许多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与哺乳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是有的,但按当时哺乳动物的实力,根本不是恐龙的对手。在整个中生代,恐龙牢牢地占据着陆!

地环境,只给哺乳动物留下了很小的生活天地。

在恐龙眼中,像哺乳动物这样的竞争对手,无足轻重。它们身上那点肉,还不够大恐龙塞牙缝的,只有目些、恐龙才会捕捉哺乳动物充饥。

恐龙绝灭时,哺乳动物并不强大。在恐龙绝灭后,又过100万—200万年,哺乳动物才获得空前的发展。因此,大多数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不是被哺乳动物赶下台的。

鳄鱼之王成为恐龙灭绝的新因素

在距今约1.亿年以前,恐龙并非地球上唯一的统治者。美国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塞利诺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尼日尔的特内尔沙漠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距今1.1亿年的巨型鳄鱼化石,这种鳄鱼的学名叫“Sarco—suchus,意思是生物界的最高统治者。这只鳄鱼与恐龙同处一个时期一白垩纪,是当时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之一。

让研究人员吃惊的是,这样的鳄鱼在恐龙横行的远古时代,有时竟以捕食恐龙为生。3么,它是如何捕食恐龙的呢?

与许多生活在浅海中的古代鳄鱼不同,这种爬行类鳄鱼以河流为家,主要栖息在深水区。当时,陆地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无数河流纵横交错,遍布其间。

而这种鳄鱼就栖息在这些宽阔的河流中。每当恐龙感到饥渴,到河边饮水时,就是鳄鱼捕杀恐龙的最好时机。于是,恐龙的噩梦也就降临了。

逮住恐龙并让它成为口中美食对于鳄鱼之王这种超级鳄鱼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鳄鱼之王虽与恐龙同时代,但它处在当时食物链的顶端,是动物界绝对的主宰。

通过对新发现的鳄鱼头骨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这类鳄鱼之所以能捕食恐龙,主要因为它有着非常特殊的身体构造。目前的发现表明,鳄鱼之王至少长12.2米,重达10吨,与现在还存活的最大型鳄鱼相比,鳄鱼之王的体积也是它们的10—15倍。它的颌部很长,长有超过100颗的短而粗的圆柱形牙齿,并有咬合严密的深复牙,可以咬碎大型脊椎动物的骨骼。

它的鼻子末端长着一个巨大的、球根状的突起,突起里面有一个空腔。这使它的嗅觉异常灵敏,并能发出奇异的声音。而且,这种超级鳄鱼的牙齿也非同一般。

与一般以鱼类为生的动物相比,它的下颌牙不仅与上颌牙互相交错,而且能精确无误地嵌人其中。在100多颗牙齿当中,一排门牙能咬碎骨头,撕裂像恐龙一样巨大的猎物。此外,它的眼睛也难以理解地向上翘起。

每当恐龙到河边喝水的时候,鳄鱼就把十几吨重的身体藏在水下,水面上只露出一双眼睛,然后,慢慢地接近猎物,伺机发动突然袭击。它用这种方法,使许多恐龙转瞬之间就成为它的美餐,有时,巨型恐龙也难以逃脱这样的厄运。

除此之外,鳄鱼的皮肤上还长有一层片状骨质“盔甲”。

这些“盔甲”不仅像树的年轮一样标志着鳄鱼的年龄,而且还能保护鳄鱼在捕食猎物时免受伤害。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已经知道了这种超级生物的存在,法国地质学家曾经在1964年发现了这种鳄鱼的部分骨骼化石。但由于没有发现完整的头骨,鳄鱼之王的形体特征无法确定。

在1997—2000年,塞利诺的队伍挖掘到三具成年和三具未成年鳄鱼的骨骼化石以及无数的骨头碎块。

发现鳄鱼之王的特内尔沙漠1亿多年前的生态系统与现在完全不同,密布的河流使这样的巨型爬行动物得以生存。塞利诺搜集的化石包括几块约1.8米长的完整古鳄头骨及大量脊椎、肢骨和鳞甲片化石,足以构成一个巨型鳄鱼完整骨架的一半。鳄鱼之王从头到尾都覆盖有坚硬的鳞甲片,每片鳞甲直径约30厘米,并和树木一样长有年轮。

塞利诺发现的鳞甲片化石上有40圈年轮,而1只萨科苏克斯要完全长大约需要50—60年的时间。

鳄鱼之王并不是历史上唯一存在的巨型鳄鱼,人们还发现过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戴诺苏克斯和1500万年前的兰弗苏克斯。这些巨型鳄鱼化石的发现对生物进化史的研究有独特价值,因为巨型鳄鱼不仅曾与恐龙同时存在,还延续到恐龙已经绝迹的新生代。

不过,就像巨大的恐龙家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古代鳄鱼都像鳄鱼之王一样身形巨大、牙齿锋利有力。

塞利诺在考察中还发现了其他4种不同种类的古鳄鱼化石,它们与鳄鱼之王同时代,但体型相差极大,最小的一种头骨只有8厘米长。不久前,纽约大学的考古学家戴维·克劳斯率领的一支考古探险队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食草陆生鳄鱼——Simosuchusclarlci,它有一张短而有力的嘴,有像食草动物一蜥蜴、食草恐龙一样的牙齿。这种牙齿从未在以往出土的鳄鱼化石和现代鳄鱼中看至U。

这是至今为止最令人惊奇的发现。不仅因为它是食草的一有一个短得像猪一样的嘴,而且它的其他特征还让人们相信,这是个陆生生物,而非一般的水生鳄鱼。

考古学家通过研究所有这些发现,证明在侏罗纪早期,即2.3亿年前开始在地球出现的鳄鱼家族分化成完全不同的两支:一支在水中,一支在陆地。白垩纪早期出现了与现代鳄鱼相似的古代鳄目动物,它们有与现代鳄鱼相似的头骨,已开始两栖生活。

鳄鱼从白垩纪晚期日趋多样化,大的5米长,小的不足1米,以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需要。鳄鱼之王就是这种分化后期的品种,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与现代鳄鱼不属于同一个支系。

考古学家认为,建立灭绝品种和现代动植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科学家们研究过去的地理结构。但是,就像恐龙的突然灭绝一样,很难指望人们能确切搞清楚物种是怎样、何时传播开和灭绝的。

难道行星谋杀了恐龙

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地球从形成的一刻起,至少遭遇到了两次天大的浩劫,目被小行星迎面相撞,一次在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与地球相撞,这次撞击改变了地球的气候环境,称霸一时的恐龙因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种,退出了历史舞台。

此后,随着地球的演变,新的哺乳动物开始繁衍生息。另一次发生在2.5亿年前,灾情更为惨重,却同时成就了恐龙时代的开始。也就是说,恐龙在距今2亿年前的兴盛也可能与“行星撞地球”有关。

科学家在2.5亿年前的沉积层里发现巴基球,这是一种呈球状的碳分子结构,并存在于困在里面的太空气体中。

这种结构可能在地球之外形成,所以一定是在地球二叠纪时期,地球曾与某个天体撞击,使地面上的大部分物种毁于一旦。

这个天体的直径约有10公里。这次撞击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0世纪记录到的最强烈地震能量的约100万倍。

一度雄霸地球的三叶虫完全灭绝。这种像蟑螂一样的动物,当时已繁衍出15000个品种,可是无一幸存,地球上90%的海洋生物,以及70%的陆上脊椎动物全部消失。

这一类“灾变说”一度被一些人否定,人们更愿意相信,人是无可避免地“自然”产生、发展。然而,1939年,阿尔法日茨终于让科学界相信,是与天体的碰撞造成了恐龙的灭绝。这次新的发现开始让人们猜测,也许已知的20多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都与这一类灾难有关。

美国和奥地利等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些新的证据,可以支持他们的上述结论。他们对北美70个观测点所发现的恐龙足迹和其他化石资料的分析显示,2亿年前可能有一“天外来客”撞了地球。分析还发现,在这之后,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主要物种发生了大规模灭绝,为当时尚属地球“少数民族”的恐龙打开了进化之门,为恐龙的大量繁衍创造了条件,恐龙由此而逐步成为这个星球上的“霸主”,统治地球食物链长达1.35亿年,直至又一次外星的撞击才导致了它们的。

科学家所分析的观测点地层,横跨了三叠纪(距今2.48亿—2.08亿年)和侏罗纪(距今2.08亿—1.46亿年)。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三叠纪和侏罗纪交接时期的地层中,元素铱含量出现了异常的突然增高,铱普遍存在于小行星和着星等天体中,地球岩石中该元素通常较少,铱元素含量因此而被认为是分析地球遭受外来天体撞击的主要“时间标记”,即可帮助人们了解当时地球上发生了什么。把这一证据和古生代、中生代的地球生物状况联系起来,科学家们据此推断,距今2亿年前,可能有小行星或着星与地球发生了撞击。

小行星或着星撞地球促成恐龙“兴起”并非新的理论,其他一些科学家曾做过类似假设,但却一直未能找到三叠纪和侏罗纪交接时期地层中铱含量异常增高的迹象。美国和奥地利科学家在研究中借助了高分辨率的质谱分析技术,这一技术使他们能以前所未有的灵敏度,对这一时期地层中铱元素的变化进行分析。一些专家评论说,美、奥科学家的成果’提供了迄今有关该时期地层中铱元素异常升高的首个令人信服的证据。

研究表明,侏罗纪早期,巨型恐龙开始在地球上大量繁殖,而此前正好是一段地球生物大量灭绝的时期。是什么造成了地球生物的大量灭绝呢?科学家曾经猜想,2亿多年前,地球曾受到过外来天体的撞击,使得地球上近一半的物种遭受灭顶之灾,减少了恐龙的竞争对手,从而为恐龙中的幸存者扩展了生存空间,恐龙由此迅速崛起,称霸地球。

如果这一观点成立的话,就太富有戏剧性了:恐龙的兴衰,同样都是天外来客所造成的。

末日来临—生物大灭绝

在白垩纪末期,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一次大灭绝。在陆地上,体长超过2米的动物全部灭绝,70%的海洋生物也没有幸免。没有一只恐龙在大灭绝中存活下来。科学家们仍在努力探究其中的原因。

中生代之谜

并没有多少证据可以向我们表明,6500万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杀死了所有的恐龙,而部分科学家坚持认为是气候的剧变或火山的喷发使恐龙从地球上消失的。

相关证据

为了发现更多关于生物大灭绝的真相,科学家们研究了从白垩纪末期(6500万年前)到第三纪初期这段时期里的岩石。如果记白垩纪为“K”、第三纪为“T”,那么这些岩石来自“K·T”分界期。

焴岩流

在白垩纪末期,世界范围内的火山活动加剧。如在印度,大片的火山熔岩汇成了洪流。熔岩流硬化成为岩石,今天这些岩石能在“K·T”分界期中找到,即著名的德干岩群。

火山致死

熔岩流可以彻底地破坏恐龙的栖息地,也可以杀死所到之处的每一只恐龙。火山喷射出的有毒气体更加致命,甚至可以危害尚在蛋中的恐龙胎儿。火山气体还可以改变气候。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气体可能使气候变得太热或者太冷,致使恐龙无法在地球上生存。

飞来横祸

大约就在恐龙灭绝的那个时期,一颗直径10千米的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地球。科学家们认为,在墨西哥的希克苏鲁伯发现的巨大陨坑就是这颗小行星造成的。更多支持小行星撞击论的证据来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含有金属元素铱的“K—T”分界期岩石。铱在地球上属于稀有元素,却在小行星上大量存在。

致命的撞击

大型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后果足以杀死所有的恐龙。这样的撞击会将熔融的残骸散落在地球的表面,造成全球性的火灾。它也能引起一连串的毁灭性的地震和火山喷发,它们产生的尘埃遮蔽了阳光,带给地球一段长达数年的冰冷且黑暗的岁月。

恐龙公墓引发的震惊

在世界上的一些地的地下发现了大量恐龙遗骸集中埋在一处的现象,这就是“恐龙公墓”。恐龙公墓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人为形成的。

墓中的恐龙一般会有多种,往往是恐龙生前突然遭遇某些自然灾难而被迅速埋葬形成的。因尸骨埋得快,大量不同品种的恐龙会保持死亡瞬间的状态,所以墓中常保存有非常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化石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