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2326900000058

第58章 婴儿精神医学(2)

7.感官功能的发展视、听、触等感官功能也在刺激的激励下得到发展。所以,从出生开始,可在婴儿摇篮上挂些铃铛和彩球,还要抚摩婴儿,给婴儿做肢体被动运动等。当然,婴儿最感兴趣的莫过于父母经常出现在面前,这时婴儿发出“咿呀”声更为积极,以及主动与大人逗着玩笑等。大人还可带子女到大自然环境中,看色彩缤纷的花卉和鸟兽,以及闻和尝各种味道。以上种种可以给予子女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促进大脑的发育和相应区域的生长,并激发智能的开发。

8.游戏和伙伴关系游戏可帮助儿童学习遵守规则和团结合作,也是训练技能和培植友谊的好方法。在游戏中,子女与小伙伴一起既互相学习,又互相竞争,对学会社会交往技能、促进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以上种种丰富的教育环境刺激促进了脑部复杂神经网络结构的建立以及智力的发展。0—3岁是开发脑发育和心智潜能的关键期。母爱与感情依恋等是心理发展的“营养剂”,各种教育环境刺激又是心智和潜力的“开发剂”,游戏和伙伴关系又是最初与社会交往的“桥梁”三者的联合作用构成婴儿的早期经验,也符合心理发展规律,尤其是人脑发育的规律。

(三)力求塑造健全的人格

什么是健全的人格?简单地说,就是在人格结构中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平衡发展的完整的人格。人们一向认为,人格是由遗传、教育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婴儿期正处于开发身心潜能的关键期,最容易受到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婴儿主要生活在家庭环境,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和其他养育者。父母或其他人既是儿童赖于生存的抚养者,又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既视为榜样,又潜移默化成为儿童品质的一部分。父母、教师和社会要培养儿童具有什么样品质的人格,才符合时代的精神?其中最基本的简述如下:

1.培养成快乐的人婴儿出生后,父母的温暧为他们建立一个融洽和宽松的环境,充满着关怀、爱护和融洽气氛。父母在管教时,既指出错误,又加以鼓励。儿童才能不断成长。如独自走路等无不经过“尝试——失败——再尝试”而成功。如以走路为例,西方国家子女跌倒后,几乎100%父母鼓励子女自己爬起来,当爬起来后父母称赞并鼓励继续向前走,子女试走成功后会有成就感。反观我国,几乎8Q%—9Q%父母将子女抱起,还要责怪地不平。前者,儿童参加小伙伴游戏,在欢乐中成长,即使他们失败了,大人应指出改正方向,又加关爱和鼓励,养成快乐品质。

2.培养自信的人幼年时期受人喜爱的儿童,从小就感觉到自己是善良、聪明的,因此才获得别人的喜爱,于是他们就尽力使自己的行为名副其实,造就自己成为自信的人。他们总是本能地竭力以真善美的自信改造自己的形象。在周围人不断鼓励、认定和自己的追求下,就真的养成了真善美品质。相反,失去父爱母爱和从未建立过依恋情感的子女,经常遭到训斥和辱骂,会养成自卑的心理。有的一蹶不振,堕落下去,或进行反抗而走上犯罪道路。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各自为人的标准,且常把自己的行为同这个标准对照,并据此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可见,人的品行的基础取决于自信。

3.做一个正直的人儿童经常犯错,正直的儿童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决心改正,他们从来不为逃避大人的责打而说谎。正直也意味着严格要求自己,决不为私利去伤害别人、造假和违反自己的良知,在这方面,大人的榜样和教导是重要的。儿童尚小,需要寓教育于大人的实际行动,身教大于言教。

4.早期发现儿童的天赋特长如子女很早动作就很优美,唱歌时音阶很准,喜欢扮演角色,提问含有哲理等等,这些天赋特长要看成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和成才的催化剂。要为他们创造环境与条件,以及由辅导老师指导,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我国已有为特长儿童设特教的机构。但一般父母却将这些儿童看成怪癖而未加重视。这些儿童的超常潜能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不但不能成才,反而容易走上歧路,更有甚者发展为精神病态。

要想早出人才,对超常儿童既要创条件进行特殊教育,使天才得到充分发挥,又要正确引导,防止走上歧途,造成国家人才的浪费。

二、婴儿精神病学

(―)概念和内容

婴儿精神病学是研究和治疗婴儿精神疾患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重点是研究婴儿精神疾患的临床特点,研究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诊断和治疗,以达到防治婴儿期各种精神和心理障碍的目的。

(二)婴儿心理和行为障碍分类婴儿心理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心理和行为障碍表现的症状不充分或不典型,因此通常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对婴儿均不适用。1996年美国精神医学进展研究组(GAP)提出一婴儿发育、心理和行为障碍分类方案,Call1977年对之进行了修订。

(三)婴儿发育、心理和行为障碍

1.依恋障碍婴儿出生后就具有感知、动作、适应和与周围人(首先是母亲)进行交往的能力。母婴间的感情联结,对双方都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一生物行为机制激励了母亲能够不断地照料婴儿,而婴儿则对之产生以亲爱和信任为基础的感情依恋关系。这种稳固的依恋关系成为婴儿发展自主性和安全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进而婴儿能敢于探索外部世界,从而增进了人际的融洽关系。现今认为,婴儿早期从依恋关系中产生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是儿童心理和社会性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美国Hamberg1981年还指出早期依恋关系和信任感能否建立所产生的影响还涉及成年后对周围人能否建立融洽关系,能否对自己的子女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依恋障碍可有多种,现介绍常见的四种。

反应性依恋障碍反应性依恋障碍(reactiveattachmentdisorder)总是与教养中的虐待、不讲道理的惩罚、对子女的基本需要不给予满足等有关。包括物质方面的需要(如饥饿时不喂食)及精神方面的需要(如父母对婴儿冷淡、忽视或虐待,甚至故意伤害,在婴儿病痛时,也不关心,不爱抚,不提供诊疗和足够的营养等)。

本障碍明显地是对抚养者恶劣关系的反应,持续存在的长短取决于婴儿与抚养者适应不良和相互关系不融洽的时间。这类婴儿常表现有情绪紊乱,如恐惧、愁苦,而且保持高度警惕。其特点是虽经安慰,仍不见效,存在异乎寻常的不安全感,而且常出现混杂反应,如对抚养者既可有亲近,又表现出回避和拒绝爱抚。多数病儿对同伴的交往有兴趣,但他们的苦恼或恐惧又妨碍了社交活动。这种依恋障碍如长期存在,可妨碍其生长发育,故又称为“非器质性茁壮成长障碍”。

这种障碍发生的原因明确,如能改变抚养者与婴儿之间的关系,给以亲近、关心、爱护,及时提供感情上的温暧和物质上的需要,给予充分的安全感,将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若时隔多年,才开始干预,亲子关系已难以重建,效果则差。为此可找一个合适的家庭寄养,以改善养育环境,医治其精神上的创伤,则可有希望恢复。

(2)原发性依恋缺乏一住院症(primaryattachmentfailure一hospitalism)早在1976年,Sander等已经注意到出生后最初10日内住医院的婴儿,由于缺乏固定人员照料,如与受一固定人员照料的婴儿相比较,他们的发育明显不同。那些受一固定人员照料的婴儿每日的睡眠和清醒具有节律性,而住院的婴儿则缺乏这种节律性。即使长到2个月大,这两组婴儿对视觉刺激的调节和饮食饥饿的节律还仍有不同。这种情况还可发生于育婴院。这类婴儿的死亡率很高,或者大多发生发育迟滞和精神病问题。

Spitz曾对一组在监禁机构少女犯照料的婴儿同一组由育婴院照料的婴儿作比较,发现后一组婴儿的发育商(DQ)高于前一组,且后一组婴儿的食品质量和医疗照管均比前一组为好。但后来发现后一组婴儿从出生4个月开始就出现进行性衰退,动作和社会性发育也越来越迟缓,以至停滞,身体发育也差,且易感染疾病。这些婴儿见到陌生人也不显焦虑,而出现怪异装相和作态行为,如摇晃身体、玩弄粪便、过分焦虑和畏缩。再过两年,这组婴儿的死亡率高达37%,即使存活,也有身体发育不良,动作、社会化和智商均为极度迟滞。Spitz将其原因归之于这类婴儿与母亲分离或与替代者缺乏感情交流,未建立起稳固的依恋关系。现今,我国开展的“爱婴医院”活动和在育婴院、儿童福利院等推行的“爱心活动”,均有助于原发性依恋障碍的预防,但对育婴人员如何固定照料那些婴儿的问题尚需改革。

(3)童年脱抑制依恋障碍从婴儿期就一直在育婴院照料的小儿常出现童年脱抑制依恋障碍(disinhibitedattachmentdisorder),但该综合征也可发生于其他情况下。该类病儿2岁前出现无选择的依恋行为,且这种行为异乎寻常的泛化。趋于寻求注意和无区别的友好行为,但通常难与小伙伴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情绪和行为紊乱可有可无,取决于当时处境。另一特点是,这种泛化依恋现象即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仍有继续存在倾向。

该病的发生,除从婴幼儿起长期在育婴院照料的原因外,也与因多次变换抚育者,或多次变换寄养家庭或其他安置有关。这种情况又称无情精神病态或孤儿院综合征,与原发性依恋缺乏或住医院症是有区别的。其诊断要点可参阅ICD一10中的F94.2。其治疗方法与原发性依恋障碍基本相同,主要为建立固定的抚育者和相对稳定的寄养家庭。

离别焦虑障碍婴儿与依恋的人离别时出现一些焦虑是正常的,只有当对离别的恐惧构成严重焦虑时,并且发生在童年早期,才可诊断离别焦虑障碍(separationanxietydisorder)。

婴儿一旦与母亲或替代者建立了依恋关系后,在离别时便出现严重焦虑,其程度与婴儿的年龄、离别时间长短和离别时情境的不同而有差别。Schaffer1958年观察了76名小于1岁的婴儿因非急诊手术(如扁桃体切除)住医院,没有母亲陪同,与护士也很少交往。婴儿大于28周则剧烈反抗,引人哀怜的烦躁、哭泣、挣扎和焦虑不安,并抱消极态度,时有惊恐表现,对照料他们的护士也是如此。当其母亲来访时,就紧紧抱住不放,并大声哭闹。当母亲离开时,更似发狂地哭叫,不让离开。病儿在回家后,反复察看周围环境,通常无表情,但有时出现困惑和惊恐。不论小于或大于28周,睡眠障碍和夜惊是经常存在的。当达2岁时,在母亲离开前,若有一个对病儿同情和爱护的专职人员照料的话,离别焦虑就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