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自主学习
233800000001

第1章 导读

教师和父母的最大魅力是什么?

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

教师和父母的最大魅力就是充分发挥“镜子”的作用,引导孩子热爱学习,从而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什么是“镜子”的作用呢?

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而人是很难认识自己的,认识自己都是依据他人的反馈而实现的。就像人们通过照“镜子”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要提高孩予的自我意识,就需要教师和父母的反馈作用,这就是“镜子”的作用。

孩子照你这面“镜子”的时候,最好是看不见你的明显的“指示”和“要求”,而是接受了你的影响,但他又没有觉得被动,而是觉得心情愉快,这时,你的想法就很容易内化为他自己的选择,这就形成了他自己的态度。

相反,最让孩子伤心、失落的师长是这样的——凡事都喜欢做“交通警察”总是用一种惩罚和评判的目光来“审查”自己。

一、要把学习变成孩子的内心渴望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老人与邻居的孩子们有些麻烦。

每天,一些顽皮的孩子都要聚集在他家的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了很多办法来阻止他们,他叫警察,打电话给孩子们的父母,大喊大叫地威胁他们,但都不奏效;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起劲,石头扔得更欢了。

经过思考,老人将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我现在慢慢地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为此我愿意向你们付钱,每人每天一块钱,作为你们向房子扔石头的回报。”尽管这个承诺孩子们看起来很离奇,但他们仍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协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呢,也如约付给他们每人每天一块钱。

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把孩子召集起来,他对孩子们说:“很抱歉,最近我挣钱出现了一些困难,我无法每天付给你们一块钱了,你们看每人每天付给你们5毛钱怎么样?”孩子们当然很不乐意,但他们嘀咕了一阵子后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

又过了几天,老人再次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挣钱状况实在糟极了。我连付给你们5毛钱也无法办得到,但我还是愿意付给你们每人每天一毛钱,你们看怎么样?”

孩子们很快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的一个打破了沉默:“别想得太美了,谁会愿意只为了一毛钱干这种苦差事?”就这么着,孩子们走了,再也不来扔石头了。

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使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没有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可以倒过来再看一个问题,如果这个老人的家门前有一堆小石头,他想把它搬掉,而在他的家门前总是有很多孩子在玩,于是,他就突发奇想,想让孩子们帮自己的忙。该怎样去做呢?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承诺付给孩子合理的报酬,让孩子因为外在的激励因素而去做搬石头这件事。但如果只是每人每天一块钱,恐怕孩子们就不会去干,这时,就需要研究孩子的期望值,从低到高形成一个报酬奖励机制,比如谁搬得越快谁将得到越多。又比如,坚持干了三天以上的孩子可以提升为每人每天两块钱,然后逐一提升。甚至还可以采用更好的激励办法,这种做法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管理与教育的竞争激励办法。

显然,这种激励办法的弊端就是,孩子们干这种事情是因为报酬和竞争的因素去做的,一旦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觉得自己的努力与回报不相称的时候,就会怠工,就会缺乏积极性,甚至丧失创造力,这时,工作就会变为真正的苦差事。

老人要让孩子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心甘情愿去搬小石头,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孩子们的内心需求设置可能性,并尽量与孩子达成共识,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此基础上增加外在激励因素,就会达到最佳效果。

从根本上说,引导孩子热爱学习就是要设置这种可能性。设置可能性通常要先考虑这些问题:孩子有没有能力做?孩子努力了是不是可以实现目标?孩子愿不愿意做?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内心需求与天性?孩子是不是进入了一种氛围,接受求知环境的激励?是否让孩子们具有成就满足感,并不断获得一步一步的成功等等。

二、学会真正的“启发”

要求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调节自己。

一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

二是正确评价自己,包括通过自评、互评、征评来评定自己的潜能发挥情况,看看自己自信心强了还是弱了。

三是正确调节自己,主要是看自我行为是否得到调整和控制。

这就要求师长们要学会真正的“启发”。

人的心理活动是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所以周围世界的结构特点也必然反映到我们的心理活动上来。?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结构和因果关系的物理世界中,一切物质都在持续地运动着。因而人也具有一种相应的心理特征:总喜欢追求规律性,总喜欢追求对称、均衡、持续、普遍、完美等。

如果在某种条件下这种规律、对称、完美等等有了缺陷或者遭到破坏,该有而没有,这就出现了空穴,这种空穴会让人产生追求完美的欲望,希望去填补上这个空穴。我们可以把这种欲望比喻成空穴产生了吸引力,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上也会产生这种空穴。因此,启发就是形成空穴,所谓空穴就是“该有而没有”,它是由一些已有的东西特殊地组织在一起衬托出来的局部的“没有”。怎样形成空穴呢?一是让人感到“该有”,二是让人看清“没有”。

孩子的天性和需求为“启发”提供了可能,即提供了“有”,所以启发孩子的主要内容是,从天性出发,着重指出“无”的存在,从而让他们感到“该有”但同时清楚意识到“没有”。

把知识的学习放在知识体系中去理解,让孩子不但知道该知识点,而且知道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做到“知其然,亦知所以然”,这样就会使新知识很容易被原有知识兼容,在兼容过程中,培养更高的解决问题能力,形成更多求知意识。

三、让孩子一步一步快速实现小目标,大目标就实现了

就像“知了”从地下先钻出地面,然后一步一步爬到一个高处,然后一点点蜕去身上的壳,最后自由地飞上天空。

孩子有了学习的热情以后,就要找到路子,这就需要将大目标细化成切实可行的、具体的,他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诸多小目标,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大目标。如果只有大目标没有小目标,大目标就变成了一个无形的魔鬼,构成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而压力过大,动机、兴趣就将“灰飞烟灭”。

1984年,在东京举办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夺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然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没有再挖苦他,但是对他所说的用智慧战胜对手还是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底终于揭开了。

他在他的自传里是这样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就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去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笔者曾经专门研究过著名教育家刘京海先生的“成功教育”模式,对他来说,所有的差生,哪怕是别人认为无可救药的差生,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走向成功。他的一个理念就是,将学习当作一个长期的、逐步、循序发展的过程,关键是要不断为孩子提供创造成功的机会,在一个高要求高目标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实现小的成功,最终实现大的成功。

因此,引导孩子的学习,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大跃进”或者“杀鸡取卵”,而是应该保持一种快速提高成绩的心态,但必须先掌握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

本书的最终价值是让教师和父母从单纯的“管教”里跳出来,一切为了获得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我们的建议是:

第一步:从情感入手,培养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达到以下两个要求:一是热爱学校、尊师爱友、热爱集体;二是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学会比较全面、正确地估价自己,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

第二步:从自我教育出发,培养意志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达到以下三个要求:一是增强学生自觉克服困难的意识;二是逐步提高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三是掌握若干个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步:从自我发现出发,培养成就动机,形成职业理想。

达到以下两个要求:一是初步确立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职业理想,逐步把短浅的、个体的理想升华为长远的、社会的理想;二是培养为实现职业理想应具备的成就感、勇气,并化作为之奋斗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