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犹豫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地说:“我从柏林带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可回国时被边防检查站扣下了。如果可以的话,我请求您让他们还给我。”
“可以。请你写一份清单。”斯大林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将军立即从口袋里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被扣物品清单。斯大林看了一眼,立即批示如数归还。
将军拿回清单,连连道谢。
斯大林说:“不必了。”
这时,将军突然发现批示上对他的称呼不是“将军”,而是“上校”,赶紧问道:“斯大林同志,您这里是不是写错了?”
“不,一点儿没错!我们这是等价交换,上校同志。”斯大林郑重地说。
不是你的就别勉强——故事中的将军未必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就像生活中的很多同道中人一样,出于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喜欢”,总是想方设法,让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勉强属于自己。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他们或许能得到那些东西,但却因此成为了一个不被规则和道德喜欢的人。他们喜欢的那些东西,本来是应该为他们的生活服务的,反过头来却往往害了他们。
金钱无疑是大多数现代人都不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实,无论是喻于义的君子,还是喻于利的小人,钱的作用都是勿庸置疑的。当今社会,更是很少有人能离得开钱。说句再现实不过的话,单是我们这本书,你不掏钱,书店也不会让你白拿。对于有些人来说,金钱他们或许已经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但只要他还没达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他就少不了为某些自己特别喜欢而又无法得到的东西而无奈,比如情,比如权。
小孩子看到自己喜欢而又得不到的东西,往往会撒泼耍赖,父母不给买就满地打滚,嚎啕大哭,这是不成熟的表现,或者说是一种可爱。但成年人若是如此,那就绝对谈不上可爱,而是往往与可笑、可恶、可恨乃至可怕挂钩了。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被金钱迷住了双眼,他们信奉“人为钱死,鸟为食亡”的哲学,选择了“做金钱的奴隶”这一生存方式,为了他们热爱的金钱和富豪的生活方式,有钱的侵吞公款、贪污受贿;有钱的坑蒙拐骗,囤积居奇;没钱的,走私贩毒,偷窃卖淫!等到东窗事发,又往往流几滴悔恨的泪,说什么“我是生活所迫、我辜负了党的培养等等”!我们承认生活不容易,但到底是生活所迫,还是不能抵挡金钱的诱惑呢?别说什么辜负了党,你只不过是辜负了你自己!
中国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太想求完满。古往今来,贫者思富、富者思贵、贵者思贵不可言、贵不可言者尚思成佛成仙……我们总是把“平平淡淡才是真”挂在嘴边上,但你去现实生活中看看,有几个人是真的认可这种理念?即使真有,他也往往被大家视作不求上进的对象。
我们绝不反对追求金钱。我们只是提倡,不要不择手段的追求金钱。古人云: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向曲中求,就是强求,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尤其是那些根本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我们更不能抱有丝毫侥幸心理。
有一个很简单的寓言:一只老鼠跳进了一口米缸,饱餐一顿之后它倒头便睡,第二天醒来接着再吃,吃完再睡。开始几天,缸里的米还很多,老鼠随时都能跳出缸外。又过了几天,老鼠离缸口的高度已经达到了跳跃的极限,但它仍舍不得离开。它想,再吃两天吧,那样力气会比现在更大些,到时候一口米缸岂能困住我?直到米缸快要见底时,这只老鼠才突然发现,这口缸怎么这么深!它惊慌失措地上蹿下跳,但是于事无补。等待它的结局只有两个:一是被米缸的主人发现后“就地正法”,二是把米吃完之后饿死缸中。
不要嘲笑老鼠愚蠢,为了吃不顾一切,因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最爱犯的恰恰就是这个错误。有些让人无奈的财富,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而眼前与天边之间,所隔的不过一道浅浅的底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需稍动脑筋,“取”什么都不是太难的问题。在人类的贪心面前,这世上还没有几件无法完成的任务。但寓言与现实告诉我们,“有得必有失”,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必定会失去不应该失去的东西。
不是你的就不要勉强——这本是一句情歌。其实感情也好,物质也好,只有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滋味才是甜美的。原本不是你的,偏要不择手段弄来,但你能和它(她)处得开心吗?更何况人生有涯,而财富无涯,如果不懂得收敛自己那颗物欲的心,拥有再多你恐怕也不会真正的满足。所谓“知足者长乐”,这样的人,即使能侥幸得逞,暂逃公道,也享受不到与之相匹配的快乐。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有的东西是不属于我们,但属于我们的也有很多。比如追求财富,只要我们愿意,人世间致富的正途至少有成千上万条,为什么一定要走那条惟一的不归路呢?
6.别等到痛了再放弃
放得下,才能拿得起。放不下是认识不够,真明了了自然放下。
——净空法师(当代高僧,弘法多年,度人无数,曾于清华大学演讲)
对中国商业界来说,最近发生的头等大事恐怕非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退隐”莫属。这个如日中天、有着“商场风清扬”之称的著名企业家,为什么要急流引退呢?用他的话说,是因为他翻看中国商人历史发现商人都不得善终,只有归隐江湖的范蠡例外。
说中国商人都不得善终,未免有点夸张,马云的中国商史看得恐怕不太全面,但归隐江湖的范蠡是个例外,倒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下面我们就来重温一下那段历史:
范蠡春秋战国时期人,他年轻时曾跟奇人计然学艺。后来,他的才华被越国大夫文种所赏识,被推荐给了越王勾践。不久,吴越争霸,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退守会稽。鉴于形势,勾践采纳了范蠡的计策,向夫差称臣,并亲自前往吴国做人质。当时,夫差听说范蠡很有才能,曾经试图延揽他,并许以高官厚禄,但范蠡说:“大王能够留我一命,我就很满足了,哪还敢奢望荣华富贵?”不肯变节。
此后几年里,范蠡一直陪着勾践在吴国当人质,多次化解了夫差的疑虑,最终骗取了夫差的信任,与勾践回到越国。回国后,范蠡又配合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历经二十余年,最终灭掉了吴国。
勾践班师回国后,大摆庆功宴,席间一个乐师即兴作了一首《伐吴曲》,曲子中不免称颂范蠡、文种的功劳,勾践听后什么也没说,但是表现得有点不高兴。范蠡顿时心寒:勾践猜疑、嫉妒,不想归功于臣下。为了避免杀身之祸,范蠡决定激流勇退。
第二天,范蠡面见勾践,请求退隐江湖,勾践却假惺惺地说:“没有先生,寡人就没有今天。如果先生留下,我愿意和您一起共享越国。”范蠡再次请求,勾践居然威胁他说:“先生如若私自逃走,必将身败名裂,一家老小难保!先生还是留下来与我共享越国吧!”
但是范蠡与勾践共事多年,非常了解他的心思,加之范蠡早就看透了世态炎凉,于是当天晚上便带着家人不辞而别,终生未回越国。善于经营的他,不久便成为了富可敌国的“陶朱公”。
范蠡走后,还给曾经“风雨同舟”的好朋友文种写过一封信,劝他“速速出走”,文种起初不信,但后来看到勾践与功臣们逐渐疏远,方才如梦初醒,便假托有病,不再上朝。然而此时为时已晚,勾践深知文种才华过人,便借奸臣诬告文种之机,赐给文种一把宝剑,说:“先生曾经教我伐吴七策,我仅用三策就灭掉了吴国。现在请先生带着其他四策去地下服侍先王吧!”文种仰天长叹一声,说道:“我真后悔当日不听范蠡之言,如今果然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说罢拔剑自刎。
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史,我们悲哀地发现,尽管“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事情一再重演,但是为了名利恋恋不舍,最终飞蛾扑火的人从来不曾少过。有人为名,有人为利;有人为人,有人为己。难道这些人都不明白吗?显然不是,单说故事中的文种,其智谋并不见得就比范蠡逊色。其实,范蠡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看透了名利场这个最残酷的战场,从而敢于在自己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激流勇退。这是大智,更是大勇。而且从范蠡后来“三致千金”来看,弃政从商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片更适合的天地。
当然,商场也不是桃花源。商场如战场,既是作战,就难免战败。战败时,需要像勾践一样,忍辱负重,积蓄力量,待机反击,也需要像范蠡一样,审时度势,该坚守时坚守,该放弃时放弃。别等到痛了再放手,否则你难保不会成为下一个商场上的文种,事到临头,恐怕连放弃的机会都没有。
放弃自然是痛苦的,尤其是在我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之后。我们也不应该轻言放弃,但是当一个人投入了大笔资金,付出了几年时间和精力之后,发现他寄予厚望的事业仍然没有任何盈利甚至没有任何起色时,这时他就应该在痛苦的同时,清醒地审视一下自己的事业是不是应该放弃了。毫无疑问,这事搁在谁头上都不好受,但是坚持下去更不行,除非行业出现转机,否则他早晚都得被迫放弃。到了那一步,他除了多浪费了一些精力,死得更惨一些之外,恐怕还会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和能力。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在需要放弃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有壮士扼腕的勇气,及早放弃,然后及时去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
放弃并不是认输,更不是世界末日。老百姓常说,“树挪死,人挪活”,“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同理,不肯放下,又怎么能拿起新的东西?不要盲目地相信“坚持就是胜利”,有时候所谓的坚强,其实是人们的侥幸心理。人生不是赌博,明知胜利无望偏要寄希望于奇迹,无异于在死胡同里浪费时间。而理智的放弃,不过是让你把拳头收回来,准备下一次出击而已。
放弃是一种务实的策略。哲人说:放弃是为了更好的拥有。我们可以“永不言败”,但力有不逮,或者客观条件不成熟时,千万不要说什么“永不言弃”,有时候,只有暂时放弃,等待时机,或趁机强化自己的能力,你才有可能在有朝一日拥有那些只属于强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