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2343700000007

第7章 迷与悟(3)

《国际歌》中唱得非常明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马克思也说:“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都跪着。”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某寺中,一个僧人正跪在佛像前默诵经文,一个云游四海的行脚僧前来借宿。僧人热情地招待了他,然后继续跪在佛像前参悟。

云游僧想点化他,便问:“你跪在那里做什么?”

“礼佛啊!”

“礼佛?它根本就不是佛,它只是一块木头;它在你眼里是佛,是因为你在跪着……”

“因为我在跪着?”僧人怯生生地瞥了一眼佛像,迟疑地问:“这么说,我应该站起来?”

“是的。站起来吧,你也可以成佛。”

“我也可以成佛?你……你……你这是对佛祖的贬低。”说完,僧人双手合十,连念数声“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在我们的社会上,有很多人,包括一些所谓虔诚的信徒,还停留在故事中的僧人的境界:总是以佛的徒子徒孙自居,总是认定自己生就一双膝盖就是为了跪拜,总是以为跪得越久佛祖就越会认可自己,其实这从根本上违背了佛祖当年创造佛教的宗旨。稍懂禅意的人都知道,佛就是觉悟的人,人则是未醒的佛。我们学佛,为的就是跟佛一样,像佛一样活着,既充满慈悲,也充满智慧,而不是动不动就跪倒在佛像面前,那样佛祖会很伤心:伤心我们的愚痴,伤心我们的不自信。

近年来,受全球化影响,很多原本信仰灶王、土地等本土神灵的中国人,也开始“背叛师门”,信仰起了西方人的上帝。这没什么不好,我虽属无神论者,但并不反对任何宗教信仰。我们只反对晕头晕脑、稀里糊涂的迷信。来看一个颇有意思的小故事:

上世纪末,美国某连锁酒店在德克萨斯州一个小镇开设了一家酒吧。开业不久,酒吧就遭遇了雷击,全部烧毁。由于此前当地教会曾以酒吧会影响当地教众的清修为由百般阻挠酒吧的开业,并号召组织所有教众向上帝祈祷,希望上帝阻止酒吧的开业,酒吧店老板一怒之下把当地教会告上了法庭,控告教会的祈祷行为直接或间接地造成酒吧的损毁。但教会强烈否认是自己的祈祷行为损害了酒吧。负责审理此案的法官看完相关卷宗,意味深长地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判——笃信上帝的教会不相信祈祷的力量,不相信上帝的酒吧店老板却坚信祈祷的力量——只有上帝知道该怎么判!”

汪华斌先生的文章则写得一针见血:“去拜访一位外国朋友,正好碰见其在教堂里唱上帝歌;我只好陪同等待。后来我与这位外国朋友开玩笑,‘你们对上帝还真的很虔诚’。谁知他竟然说,‘我们对上帝的虔诚还不如你们中国人对上级领导的虔诚;那可真的是五体投地。只是因为现在没有下跪的习惯,如果有你们中国人见上级领导肯定都会下跪的。一句话惊醒梦中人,看来我们的确比外国人虔诚;因为我们对自己的领导不仅积极讨好,而且还千方百计地请客送礼’。如此说来,我们中国人同样也有自己的信仰,只是与外国人决然不同而已。”

关于上帝和领导的问题,我们不作展开,因为我们还有“命运”这个中国人最关注的大话题需要谈及。客观地说,人生确实有“命运”。但“命运”是个合成词。所谓“命”,严格意义来说是指一个人出生时定格的那一刻,也即所谓先天的东西,而“运”则指一个人在人世间的发展轨迹,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始终在“交运”,只不过有些人在交“好运”,有些人在交“恶运”。有些“运”还是可以转化的,有些“运”则是介于好坏之间的,比如通常说的“桃花运”。也就是说,“运”这种东西相对来说还不是太残酷,但“命”却是无法改变的。谁能改变自己的出生地、父母、出生的时辰呢?你只能认命。要想改,也只能改变自己的“运”。

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场戏,那么“命”就好比这场戏的导演,而“运”则好比这场戏的编剧。如果你能做好自己的编剧,那么运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你的改编能力了。著名武侠小说大师、编剧倪匡就说过:“一个人开始关心自己的命运的时候,通常都是失却信心的时候。”你可以相信命运,但你必须同时相信命运在自己手里,而不在别人口中。你可以信仰任何一种宗教,但你必须同时明白信谁都不如信自己。只有足够坚强、足够自信,你才能不迷信、不迷失。

6.想开花先钻到土里去

在当今这样一个社会飞速发展、而又充满各种诱惑的世界里,同学们要保持一种自信、理性、平和的心态,防止急功近利与浮燥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戒骄戒躁、抵御诱惑,秉承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光荣传统,真正沉下心来,做一些造福社会、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事情,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力求达到“上善若水,静水流深”的境界。

——顾秉林(清华大学校长)

数年前,几个美国青年同时从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毕业。学习机械专业的青年们都想进入当时如日中天的维斯卡亚机械制造公司,但维斯卡亚方面却明确告诉他们,该公司从不聘用只有理论知识而无实践经验的人。其中几位同学只好本着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的精神去了别的公司,而且直接进入了管理层。惟有一个名叫史蒂芬的同学不为所动,依旧做着进入维斯卡亚公司的美梦。但他自己也清楚,这很可能永远只是个梦。

很快到了秋天,这天,史蒂芬在自家农场帮父亲收割向日葵时发现,由于雨水的缘故,好多葵花子都在向日葵的顶端发了芽。父亲见他发呆,走过来开玩笑说:“这些葵花子这么迫不及待要发芽,但结果只有死路一条。想发芽开花,它们必须得钻到泥土里去才行!”

父亲的玩笑话点醒了迷茫的史蒂芬。回到家,他把自己的文凭塞进抽屉,然后再次造访维斯卡亚公司,表示自己愿不计报酬地为该公司工作,终于如愿进入了维斯卡亚公司。

在公司,史蒂芬日复一日地打扫卫生,在此过程中,他细心地观察了整个公司的生产情况。半年后,他发现公司在生产中存在一个技术性漏洞。此后,他用去将近一年的时间,搞出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但是当他试图就此向高层提议时,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机会见到总经理。甚至当那些存在缺陷的产品一批批被退回公司时,史蒂芬仍然没机会见总经理。

这天,史蒂芬在扫地时听到一位同事说,为了挽救危机,公司董事会正在召开紧急会议,但会议进行了6个小时还没有结果。史蒂芬强烈意识到,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他带着自己的设计敲开了会议室的门,对正在开会的总经理说:“我可以用10分钟时间改变公司!”

结果,史蒂芬不仅成功地挽救了公司危机,10年后还荣升为公司CEO,其个人财富也迅速跻身美国富豪前50名!而他那几位直接进入管理层的同学,时至今日依然做着他们那一成不变、没有前途的工作。当他们羡慕地向史蒂芬取经时,史蒂芬的答案总是令人似懂非懂:“我只是把自己当成一颗种子钻进了土壤里!”

我们在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种子的力量》,其中心思想是说,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不是大象、狮子,也不是传说中的金刚,而是植物的种子。种子的力量之大不容质疑,但若不把它们埋进土壤里,它们又怎么可能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呢?

做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好似一颗种子,有的人生在贫寒之家,一无所有,但生活在强加给他苦难的同时,也磨炼了他的坚强品质,生活的不易和高压,就好像泥土覆盖着种子,不至于让他干瘪,同时传递给他着来自地心的热量和生命之水,总有一天会催化着他的生活萌芽,直至盛开,结出丰硕的果实。有的人则好比种子落入温室,生在富贵之家,不需要独自长大。这样的开始无疑是幸福的、幸运的,这样的人也不至于像上文中的向日葵种子一样,只有死路一条,但他们就像温室中的种子永远无法体会到被压在乱石下的痛苦从而无法积攒起推开乱石的无穷力量一样,难以面对人生的风雨和瓶颈,同时,逼仄的温室也决定了他们永远无法成长为参天大树,无法在暴风骤雨中享受与雷电对峙的快活。

与之相类似的是成功学中的“蘑菇定律”。所谓“蘑菇定律”,简单来说就是大多数人刚开始工作或创业时,都像一株被置于阴暗角落的蘑菇,或者被人忽略,或者不受人重视,弄不好还会被人有意无意泼上一头大粪,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的过程中。但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太阳底下是不可能生蘑菇的,阴暗角落才是蘑菇的滋生地,而一头大粪也可为蘑菇生长提供养分。蘑菇生长必须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而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蘑菇定律,也叫萌发定律。

从基层做起的成功人士远不止史蒂芬一人。事实上,在西方绝大多数世界级大公司内,包括CEO在内的管理人员,大都是从基层小事做起的。就连店老板自己的儿子,要想成功接班,也得从基层做起,因为不那样做的话,他就无法彻底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运作,无法积累经验和人气,无法经受磨砺和考验,无法和身边的员工一起成长,为日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打下基础。至于普通青年,当上几天“蘑菇”,也能够消除他们刚踏上社会时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他们更加接近现实世界,更加理性、踏实地去追求、去努力。可以说,“蘑菇”的经历对一个人成长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痛苦过程。

而现在的中国却完全是另一回事。都说这是个浮躁的年代,功利的年代,个性张扬的年代,很多大学生走出校园时,往往都抱着很高的期望,觉得自己十数年寒窗苦读,虽不至学富五车,但至少也学过好几个书架,到了单位后就应该得到重用,应该得到丰厚的报酬。工资成了他们衡量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一旦得不到重用,工资达不到预期,就容易失去信心,失去工作的热情,进而消极地对待工作。然而谁都知道,即使是天才,刚走出学校的人,也往往是理论上的天才,更何况有些人根本就是眼高于顶却手底稀松。退一步讲,即使你初出茅庐便知行合一,但也请记住达尔文的忠告:要想改变环境,必须先适应环境。

不信任新人,或者说不敢把命运押在一个新人身上,是普遍的大环境。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是个新人,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像一颗种子一样把自己放到无限低,然后不断积蓄力量,尽可能地生长。美国人有句谚语:想让火鸡崇拜你,那就把自己练得像鸵鸟那么大。当你成长到足够强大时,你所在的单位是不是重视你根本就不重要——世上总有识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