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有趣的昆虫王国
2440300000013

第13章 昆虫王国里的杀手(2)

单从外表上看,螳螂其实是一种相当美丽的昆虫。它的姿态优雅,颈部柔软,身披淡绿色薄纱,还有一张小巧的面孔。而实际上,它温柔的背后,却隐藏着另外一种独特的东西——长在它前足上的极具杀伤力和进攻性的武器。它时常高举着这对可怕的利刃,进行捕杀,专门吃活的动物;温柔面纱下的它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螳螂的这种捕杀方式极具迷惑力,像是在祈祷,所以在古希腊时期,有人称呼它为“祈祷的修女”。

受它威胁的不只是小动物,就连人类想对付它也颇费一番周折。

螳螂身上的武器和暗器很多,当它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选择多种方法来保护自己。它有如针的硬钩,可以用它来扎刺你的手指;有一对锋利无比而且十分健壮的大钳子,当它钳住你的手时,肯定让你疼痛难忍。

更令人惊诧的是,雌螳螂还有“杀夫果腹”的奇特习性。婚配后,雌螳螂会将雄螳螂无情地吃掉,而雄螳螂也似乎甘心情愿做“新娘”的口中餐,因为它们几乎没有任何反抗。雄螳螂在准备和雌螳螂交配时,总显得小心谨慎,动作也十分缓慢,往往四五分钟才向前移动一步,而且总是绕到雌螳螂的背后,再突然扑到雌螳螂身上。可是雌螳螂常常不等交配完毕,就要把“新郎”吃掉。

交配前后的雌螳螂食欲比平时更旺盛,它们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猎食机会。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在螳螂交配的季节里,看到雌螳螂津津有味地取食雄螳螂的景象,让人触目惊心。

螳螂的种种习性引得人们对它无数遐想,让它们成为昆虫世界里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类。19世纪,一位英国医生说,如果一个小孩子在树林里迷了路,他可以向螳螂问路。螳螂会伸出它的一足,指引出正确的道路,而且几乎不会出错。这简直是让人无法相信的怪事。

总之,螳螂这个看似温柔善良的修女身上,背负着杀手的罪名,也承载着人们难以理解的神秘故事。

祈祷的修女

螳螂的英文名“mantis”源出希腊语,意为“占卜者”,在古希腊人眼里,螳螂具有超自然的力量。相传,在古希腊时期,螳螂被叫做“先知者”。农夫们看见它半身直起,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态度严肃而神圣。宽阔的、轻纱一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腿形状如胳膊,伸向半空,好像是女子在祈祷。于是,人们就称它为“祈祷的修女”了。

杀人蜂

杀人机器

科目膜翅目蜜蜂科

食性肉食性

分布非洲

特点有毒刺分泌极强的毒液

20世纪80年代的一天,委内瑞拉的三百多名游泳者受到群蜂袭击,其中一个青年农民被蜇成重伤,全身红肿,顿时失去知觉;虽被送进医院抢救,最终却在极端痛苦中死去。这种能置人死地的蜂就是杀人蜂。

杀人蜂是一种食肉动物,靠捕食害虫和其他一些蜜蜂为生。它是由非洲普通蜜蜂跟丛林里的野蜂交配繁殖发育出来的新品种,对人畜具有较大的杀伤力。它体长16毫米左右,触角翅和跗节均为橘黄色,而且身体乌黑发亮有黄条纹和成对的斑点。

地球上本来没有杀人蜂,它是自以为是的人类改造自然带来的恶果,是人类无意间改变生态环境后的产物。在20世纪中叶以前,美洲大陆上只有欧洲蜜蜂,但欧洲蜜蜂不太适应当地气候,产蜜量不高。为解决这个问题,恐怖的杀人蜂1956年,巴西圣保罗大学一些科学家将采蜜多和繁殖力强的非洲蜜蜂与欧洲蜜蜂进行自然交配,希望获得一种集双方优点于一身的新品种,没想到竟繁育出了这种攻击性极强的蜂。一年后实验室发生偶然事故,26只蜂后从实验室里飞跑了,于是这些毒蜂开始以每年300到500平方公里的速度“占领”周围地区,并从最初的26只蜂后发展到今天总数超过10亿的庞大种群。

不幸的是,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几百人被这种毒性极强、凶猛异常的蜂活活地蜇死。至于在这种蜂的攻击下,死于非命的猫狗和其他家畜,更是不计其数。

杀人蜂生活在非洲,由于那里的天敌较多,它们不得不主动发起进攻,否则就可能会被其他动物消灭。于是,经过自然选择,那些富有进攻性的群蜂得以保存下来,繁殖后代。它们成群结队,来势凶猛,许多动物见了都闻风而逃,就连狮子也无法对付它们。

尽管杀人蜂的毒液量和成分与它们欧洲品种的近亲差别并不大,但这些非洲品种的蜜蜂比较容易引起刺激反应。如果被它蜇到,它的毒液会造成人体肾脏中血液循环量在短时间内急遽减少,并使肾脏细胞中毒,很快出现肾衰竭的情形。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研制出彻底解毒的特效药物。此外,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些杀人蜂在蜇伤猎物后,会在猎物身上留下一种特殊的化学印记,其余的杀人蜂会根据这种气味进行追击,直至将猎物杀死。一般20只左右的杀人蜂就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毙命。

自1957年以来,大约有超过1000人因受到杀人蜂的叮咬而死亡。目前,花间采食的杀人蜂这种杀人蜂已由南美洲向北迁徒至美国境内,在德州、亚利桑那州、加州时有它们的踪迹。

日渐猖獗的杀人蜂让人们感到了深深的恐惧,田间地头大量滋生的蜂巢,像一个个悬挂在人们头顶的夺命炸弹,人们稍有不慎便会失去生命。现在尽管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消灭这一大祸害,可由于它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极强,繁殖的速度很快,所以,直至今日也没能有效地遏止它们的蔓延。

巴西“惨案”

有一年,巴西的几名工作人员在清除烟囱上的一个蜂窝时,触怒了栖息在那里的杀人蜂。霎那间,发了疯的杀人蜂倾巢而出,整个天空响起了可怕的嗡嗡声。不管是人还是牲畜,只要是有一个活动的物体,狂暴的蜂群都加以攻击。事后人们统计,在3个小时内,竟有500余人总共被蜇了3万多下,平均每人60下。此外,还有许多猫狗被蜇死。

埃及伊蚊

超级病媒

科目双翅目蚊科

食性血液

分布世界性

特点传播“登革热”的主要生物媒介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而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莫过于传染性疾病。历史上就曾有过多次灾难性的传染疾病,“登革热”就是其中一种。它具有传播快、发病率高等特点,严重时出现死亡。而导致“登革热”大肆流行的罪魁祸首就是埃及伊蚊。

埃及伊蚊是蚊子的一种,身体呈深褐色或暗黑色,并具有银白花斑,也叫花蚊子,广泛地分布在热带地区,后来扩展到亚热带地区。

在国外一些地区,埃及伊蚊广泛地孳生在住区的各类人工和植物容器积水中;在我国,它主要孳生在室内的饮用水缸积水中,还有户内外积聚雨水的缸罐中。

埃及伊蚊在17世纪前后传入美洲,此后在中南美洲肆虐了几百年,导致当地爆发流行黄热病,死亡人数远远超过战争死亡人数。

在我国,埃及伊蚊是典型的嗜人血的“家蚊”,在室内吸血栖息。

叮人的只限于雌蚊,因为它需要通过吸取血液来储备蛋白质为蚊卵之用。雌蚊在白昼吸血,行动异常凶猛,所叮之处有红肿奇痒,抓破后易化脓感染且症状反复出现等特点。如果吸血时受到干扰,它就会马上飞离宿主,然后再重新寻找宿主吸血。

当它吸取一个患病宿主的血液时,它自己也感染上那种病原,等它在叮其他的对象时,就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大肆传播,所以说它是超级病媒,一点都不冤枉它。

一到夏季的夜晚,人们耳边就会响起它们嗡嗡的叫声,令人抓狂。可是,对异性蚊子来说,那却是甜蜜的“情歌”。埃及伊蚊的“嗡嗡”

声不是从蚊子口中发出,而是由翅膀快速振动产生的,雄性埃及伊蚊的振翅频率是600赫兹,雌性为400赫兹。在求偶过程中,雄性和雌性伊蚊都会将振翅频率调整到1200赫兹,埃及伊蚊就是通过这些嗡嗡声上演着求偶二重奏。有研究人员表示,对它们求偶过程进行声学干预,可以在一些黄热病和登革热肆虐的地区控制埃及伊蚊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