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2448200000011

第11章 餐桌防线(2)

海产品虽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是不宜多吃。如果大量食用海产品容易造成脾胃受损,引发胃肠道和消化系统等疾病,如出现过敏、腹胀、腹痛、呕吐、泄泻等现象。重者会发生中毒的情况,更严重者将会导致死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海产品在前期没有有效地除去有害细菌,在烹饪加工过程中操作不正确,或者隔夜凉食这些食物。

要知道,海产品身体内存在的某些细菌在高温下如果没有完全杀除掉,经过冷却之后,细菌会自然再生或者重新复活,因此如果要隔夜食用这些食品,还得需要有一个加热的过程。

此外,螺贝蟹类这些海产品同时也存在着很高的胆固醇含量,因此对于胆固醇和血脂偏高的人,应该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这类的海产品,还有一些患胃病、肠道疾病和对海产品过敏的人也要注意科学合理地进食。

变浑的食醋不宜食

醋在酸味调味品中被广泛应用,它的酸味主要来于醋酸。大家都知道,在烹调上食醋最大的作用是杀菌、消毒、防腐。根据醋的这些作用便断定食醋不会被细菌污染而变质就错了。食醋也会变质,且变浑浊后必须倒掉,不可再食用。

食醋在不清洁的环境中,便产生了醋鳗和醋虱,它们是耐酸性的寄生虫,会使醋失去香味,食用后将影响人体健康,还会引起食物中毒。

久存白糖不要吃

白糖储存时间长了,不仅透明度降低,颜色变暗,而且还会寄生螨虫,并不停地繁殖,这种现象肉眼是看不见的。人吃了这种白糖,螨虫就进入了人体的消化道,它们会在此寄生,从而使人出现肠胃不适、隐隐作痛或腹泻等症状。倘若螨虫侵入泌尿道,会出现尿急、尿频等症状。螨虫的代谢产物还会使人出现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在调制饮料或做凉拌菜时,应注意将白糖加热处理,一般加热到70℃,只需3分钟螨虫就会死亡。白糖的储存期限不得超过半年,尤其忌过夏。儿童和老人食用白糖时,无论是否久储都需加热,或用开水溶解。

不宜吃生鲜蜂蜜

蜜蜂在酿制蜂蜜时,尤其是在花源短缺时,常常会采集一些有毒的花粉。因此,鲜蜂蜜内难免会含有有毒植物花粉的成分,人若吃了这种蜂蜜,也难免会中毒。至于生蜂蜜,在蜂蜜收获、运输、保管过程中,还可能会受到细菌污染,因此直接食用也是不妥当的。食用蜂蜜还是以食用经过加工、加温、消毒处理的为好。

刚杀的猪肉不宜吃

屠宰后的猪肉都要经历尸僵阶段、成熟阶段、自溶阶段、腐败阶段。

在一般温度下,生猪在放血1~2小时就进入尸僵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猪肉坚硬、干燥,无自然芬芳的气味,不易煮烂,又难以消化。

经过24~48小时后,才进入成熟阶段。这时的猪肉柔软、多汁,具有芬芳的气味,滋味鲜美,易煮烂,也易消失,而且还能分泌出大量的乳酸,杀死有害的微生物。继续变化下去,就进入自溶阶段和腐败阶段,这时猪肉即开始变质,直至最后不能食用。

猪身上的三样东西不宜吃

杀猪要摘除猪的肾上腺、甲状腺和淋巴结,因为这三样东西人吃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危急生命。

1.肾上腺。肾上腺位于猪的肾脏前上方,即人们常说的“小腰子”。人食用肾上腺后,便会出现血压升高、恶心欲吐、头晕头痛、心悸乏力、四肢及口舌发麻、肌肉震颤等症状,严重的还会面色苍白、瞳孔扩大。高血压、冠心病人有可能因此诱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2.甲状腺。甲状腺位于猪气管喉头的前下部,俗称“粒子肉”。人吃了含有甲状腺的肉后,会出现心悸气短、心率失常、头痛耳鸣、烦躁不安、多汗、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症状。

3.淋巴结。猪的淋巴结,为灰白色或淡黄色如豆子至枣大小的“疙瘩”,分布于猪的全身,俗称“花子肉”。当猪发生疾病时,淋巴结常常是病变转移最明显的地方。吃猪肉如不摘除淋巴结,会食入大量的病菌,而使人发生中毒或患传染病。因此,在宰猪的时候,猪身上的这三样必须去掉,以保证猪肉的食用安全。

不熟的鸭蛋不宜吃

鸭子容易患沙门氏病,这种病菌能够渗入正在形成的鸭蛋内。因此,在食用鸭蛋时,一定要经过高温处理,才能安全食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杀死蛋内的病菌。但要注意的是,鸭蛋要在开水中煮15分钟后才能食用,而且煮熟后不要立刻取出,继续放在开水中,让它和开水一起冷却后,再食用。

吃螃蟹要除4样东西

1.除去蟹胃(俗称“蟹和尚”)。蟹胃就是蟹斗中与蟹黄在一起的一个近似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其里面藏有污沙,不能食用。

2.除去蟹肠。蟹肠是在蟹脐中的一条黑色污物,可在蒸蟹前洗时清理掉,也可以在食用时除去。

3.除去蟹心脏(俗称“六角虫”)。蟹心脏就是在靠近蟹黄处的一个近似六角形的东西,此物据说寒性较重。

4.除去蟹鳃(俗称“蟹眉毛”)。蟹鳃长在蟹肚面上,是两排软绵绵如眉毛状的东西,此物味道不好。

虾直肠不可食

虾的消化系统从头部一直延伸至尾部,直肠贯穿全身,内含细菌和消化残渣污物。如果食用,很容易感染病毒生病。因此,食用时,应剖开头部,挤出其中的残留物,拉掉直肠。

多吃烤肉串容易致癌

烤肉串常指用羊肉、猪肉、牛肉等肉类,切成片或切成块直接放在火上烤熟的肉食品。然而,烤肉串所产生的不少有毒物质,对身体毒害很大。因为在熏烤羊肉时,由于木炭、煤炭、锯末等材料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多环芳香烃类毒物,污染了烤肉串,然后随食物进入体内和机体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蛋白质结合,从而使机体的正常细胞失常而癌变。

涮羊肉汤不要喝

一些人以为涮火锅的汤会聚了羊肉、肥牛、豆制品、海鲜等食品的精华,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但实际恰恰相反。因为吃一顿涮羊肉的过程中,同一锅汤要反复沸腾,其中已有的营养物质经过这样几十甚至上百次的沸腾,都已破坏。

此外,吃一次涮羊肉一般需要一个小时以上,这期间,火锅里会有很多食品在反复煮,比如配料,或是没有捞出来的羊肉、肥牛等。这些物质在高温中长时间混合煮沸,彼此之间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这些食品反应后产生的物质对人身体不仅没有益处,甚至还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

不宜吃老鸡头

鸡在啄食过程中,不断将有害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储存于脑组织里,鸡龄越大,这类物质储存得越多,毒性就越强。因此,鸡头不宜多吃,更不宜经常吃。即使要吃时,也要尽量挑选鸡龄小些的,一般以1~2年的鸡为好。另外,实在爱吃鸡头,也应尽量不单独吃,以与其他菜搭配做菜,搭配着吃为好。

自死、疫死、被打死的禽畜不可食

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有炭疽、鼻疽、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猪丹毒、猪出血性败血症、结核等。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有囊虫病、旋毛虫病、猪弓形虫病等。自死禽畜,除传染病外,大多与水、草、饲料有关。因水、草、饲料中毒而致死,其尸肉中必含毒物,故不可食用。

某些人为了捕获野禽,常常出现用枪打死或者用药药死的现象。的确,野禽富含蛋白质,滋味鲜美,殊不知用枪打死或药死的野禽有害人体健康。因为野禽的食物来源很随便,生活环境较龌龊,所以在野禽身上寄生着比家禽更多的微生物和菌类。一些微生物对野禽自身也许影响不大,当它被打死时,伤口处有大量淤血,很易受细菌感染,当时又不能像宰杀活禽那样割断气管放尽血,这样它身体中的菌类将滞留于体内并很快浸入肌肉当中,再加上烹调不当,菌类将直接危害于人体。

肉中有血点者不可食

畜肉中有出血点,多是受传染病侵袭的病畜肉。以猪为例,猪丹毒为丹毒杆菌感染,皮肤出现稍隆起的红斑,呈大小不等的菱形或圆形疹块,肉的剖面多汁,丹毒通过皮肤可传染给人。

猪瘟为病毒感染,病猪皮肤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指压不褪色,内脏也有出血点。猪出血性败血症系败血杆菌感染,四肢皮肤有出血点,红点密集似大红袍,内脏亦有出血点。猪瘟与猪出血性败血症即使不感染人,但猪患病后,全身抵抗力低下,其肌肉及脏器往往伴有沙门氏菌属的继发感染,如烹调不当,可引起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人食用了这样的猪肉很容易被感染中毒。

此外,病畜由于传染病侵袭,经过高烧,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其肉的营养价值亦大大降低。

猪肉有白点者不可食

猪肉中的白点,分布均匀,是由于猪囊虫尾蚴寄生于猪体内所致。尾蚴外观呈半透明囊胞,中心有一小白点,是囊虫的头部。囊胞状如米粒,故亦称“米猪肉”或“豆猪肉”。

这种肉如烹调处理不当,活的囊虫可进入人体,在小肠中发育为有钩绦虫,绦虫为人畜共患的寄生虫,危害性很大,成虫可长达1~2米,寄生于肠道,吸取营养,幼虫可侵入人体各个部位,包括肌肉、内脏、脑部、眼部,因而可引起严重症状,甚至使病人致死。

煮肉不变色者不可食

鲜肉在常温空气中暴露时,呈鲜红色或淡红色。因为血色素为动物肉类色素,它和球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分布于肉类血液和肌肉组织中。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很不稳定,在空气中可与氧结合,形成鲜红色的氧合肌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所以鲜肉呈鲜红色或淡红色。

肉类由生到熟的色泽变化,主要是蛋白质的变化所致。当肉被加热后,其色素被氧化成高铁状态,所以熟肉呈褐色的高铁血色原,如果动物全身淤血或血液不凝固,则生肉色泽暗淡,煮了也不变色,说明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已被细菌或病毒所破坏。因此,这种肉不能吃,吃了会感染疾病或中毒。

动物内脏要炖不要炒

动物内脏如肝、肾、肺、肚、肠等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常被多种病原微生物污染,也是各种寄生虫的寄生部位。研究发现,牛、马、驴、骡、猪、鸡、鸭等动物,常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者、携带者和传播者。乙型肝炎病毒,有着较强的抵抗能力,一般在煮沸10分钟后才能被杀灭。因此说动物内脏不应当炒着吃。

就猪肝来说,很多人喜欢吃炒猪肝,而且将猪肝炒得很嫩,甚至带着血丝就吃,认为这样才鲜嫩可口。

猪肝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尤其富含维生素A和微量元素铁、锌、铜等,是虚弱和贫血患者的良好补品。但就肝脏来讲,它是解毒器官,动物吸收和产生的有毒物质,经过肝脏毒性就会被解除。因而,肝脏不可避免地要携带一些有毒物质的代谢物或者有混合饲料中的有毒物质。如要想炒吃的话,火一定要大一些,以确保身体健康。

所以,动物内脏的最好烹制办法是长时间高温高压焖煮,使其彻底煮烂煮透,将寄生虫、病菌和虫卵杀死,然后再食用,以消除病从口入的隐患,避免食后致病。

烧焦的鱼不可吃

在家庭中烹调鱼时,如果因火势猛、操作慢或稍有疏忽,造成鱼肉烧焦的,要禁止食用。

因为鱼肉中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而氨基酸又是蛋白质的构成单位,当鱼肉被烧焦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就形成了另一种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是强烈的致癌物质,人食用后,对身体的危害极大。因此,我们在烹调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将鱼肉烧焦。

为了防止将鱼烧焦,在清炖鱼时,要按时翻锅,且要严格掌握炖制时间。如选用其他方法烹调时,首先将鱼挂糊,再油炸,这样鱼肉被面糊包裹于内,不易烧焦,即使有了焦味,也是外层的糊首先被烧焦,可避免烧焦鱼肉。鱼一旦烧焦了,应赶快扔掉,切莫因舍不得扔掉而造成中毒或致病。

烟熏腊肉易癌变

腊肉是由食盐腌制的咸生肉,经风干、烘烤或熏制后成为的肉制品。熏是选用茶叶、木屑、大米、柏树枝、枣木被等作为熏料,通过加热,使之不完全燃烧产生焦糊和浓烟来熏肉,同时使肉原料表现为色泽黄亮,烟香浓郁,长期以来颇受人们喜爱。但这些被熏制的肉类表面都含有了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在燃料燃烧和被烟熏的肉中出现了受热熔化的脂肪滴再经高温所形成的。

由于不同的人对致癌物质的免疫力不同,再有食用期的长短不同,可能使发病不会像食物中毒一样,立即出现病变,但烟熏肉类对于广大消费者的危害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由此,我们建议对于烟熏腊肉或熟制熏肉、熏肠,甚至明炉烤鸭、烤羊肉串、熏鱼等类食品不宜多吃,更不宜常吃。

皮蛋不宜多吃

皮蛋的含铅量平均每只高达0.8毫克左右,比腌制的咸鸭蛋高出一倍以上,其原因是腌制皮蛋的原料中含有氧化铅。铅是一种损害人的神经、造血、消化等系统的有毒金属,成年人对铅质的吸收率为7%,而儿童的吸收率高达50%。长期食用会受铅毒之害,导致智力呆滞,生长发育迟缓。

毛鸡蛋,害处多

“毛鸡蛋的营养高,甚至比鸡蛋的营养还要高”的说法一直是支持很多人爱吃毛鸡蛋的理由。说毛鸡蛋营养价值高其实是一个误区,它的营养价值根本不能和鸡蛋比,而且毛鸡蛋含有多种病菌,食用后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毛鸡蛋又叫死胎蛋,是鸡蛋在孵化过程中受到不当的温度、湿度或者是某些病菌的影响,导致鸡胚发育停止,死在蛋壳内尚未成熟的小鸡。在这个过程中,鸡蛋中所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已经全部消耗掉了,大部分的营养成分也流失了,显然它的营养价值是不能和鸡蛋相比较的。

同时鸡胚蛋里含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多种病菌,所以,毛鸡蛋不但营养价值低,而且如果在食用前加热不彻底,或者食用者抵抗力较差,在食用后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的症状。

还有专家指出,毛鸡蛋里激素的含量较高,儿童和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如果经常吃毛鸡蛋,有可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发育。

多吃油条对身体有害

在炸油条的面内,除少许盐外,还掺入了碱及明矾,油炸能爆发出二氧化碳,使油条膨胀松脆。也就是说,每日吃50克一根的油条,一个月摄入的铝超过600毫克,脑组织含铝过多,记忆力就减退、行动迟钝、智力减退、过早衰老。过多铝的摄入,会导致老年痴呆症。

另外,炸油条的油大多是陈油,旧油不够加新油,日积月累,这种老油含有致癌物质,对身体极为有害。用新油炸的油条,少食无妨。

饮食禁忌

空腹饮食禁忌

1.忌早上空腹喝牛奶。早晨空腹喝牛奶,营养效益最低。因为空腹喝下去后,牛奶会很快经胃和小肠排进大肠,结果牛奶中的各种营养来不及消化吸收就进入大肠,造成浪费。天长日久,经常进行这种调整,骨质就会脱钙,造成骨质疏松,老年人更有骨折的危险。睡前喝牛奶,就可以正好赶上午夜至清晨这段时间,牛奶中的钙可改变低血钙状态,避免从骨组织中调用钙。

2.忌空腹吃香蕉。香蕉如果多食,就会造成体液中的钾、钠比值的改变,特别是空腹时食用,使血液中钾大幅度增加,对人的心血管等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出现明显的感觉麻木、肌肉麻痹、嗜睡乏力等现象,严重者会使心脏传导阻滞、心律不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