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怎样让登门槛效应为我们服务?这个效应启示我们,人际交往不能操之过急,需要一步一步来;请别人帮忙也要从小忙开始。
食盐效应:做事如用盐,恰到好处才最好
说起“恰到好处”,就不得不提起儒家的中庸之道。在《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两则小故事:
一则是说,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您认为子张和子夏这两个弟子哪个更好一些呢?”
孔子回答道:“师也过,商也不及。”这里的师是子张的名字,商是子夏的名字。这句话的意思是,师(子张)这个人做事老是过头,商(子夏)这个人做事总是欠点火候。
子贡接着问道:“那就是子张更好一些了?”
孔子摇摇头说:“过犹不及。这两个人差不多,谁也不比谁更强。”
另一则是说,孔子的弟子子夏曾问孔子:“老师,您认为颜回这人怎么样啊?”
孔子说:“颜回比我诚信。”
子夏又问:“子贡这人怎么样啊?”孔子说:“子贡比我敏捷。”
子夏再问:“子路这人怎么样啊?”孔子说:“子路比我勇敢。”
子夏问:“子张这人怎么样啊?”孔子说:“子张比我庄重。”
子夏很是疑惑,问老师说:“那么他们四个为什么都拜您做老师呢?”
孔子笑了笑,说:“这其中的道理我慢慢给你讲,颜回虽然诚信,却不知道还有不能讲真话的时候;子贡虽然敏捷,却不知道还有说话不能太伶牙俐齿的时候;子路虽然勇敢,却不知道还有应该胆怯退让的时候;子张虽然庄重,却不知道还有应该诙谐亲密的时候。所以他们才认我做老师啊!”
这两个小故事道出了为人处世之道的精髓:凡事都要恰到好处,否则过犹不及。
很多人都明白做事做得火候不够是很不可取的,却常常忽略了做事做得过度,同样会失去最佳效果。这个道理,在心理学上也有相应的概括,它就是“食盐效应”。“食盐效应”,是指在做菜时缺了其它任何调料都勉强可以吃,惟独缺了盐就无法食用——盐,不可或缺;但是盐也不能放的太多,否则同样没法吃。人们的任何心理需求也都是如此,得不到满足会很难受,过量满足同样会让人很难受。
在人际交往的舞台上,“食盐效应”是一条不能被忽视的重要法则。否则,就会弄巧成拙。在社交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帮助他人上。这其中,很经典的案例是墨翟、杨朱之争。
《颜氏家训》中说:“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侣,世谓冷肠。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为节文尔。”这句话中的墨翟是先秦时期的大思想家墨子。墨子思想的根本精神是自苦利人。他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即不管对什么人,都要施之以爱,热心救世。以利人为义,亏人自利为不义,以是否利于人民作为衡量是非的重要标准。他提倡“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意思是说,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了,只要对天下苍生有益的都要去做。其不怕劳苦,一心为别人考虑的精神可见一斑。
杨朱也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他的主张与墨子恰恰相反,他主张“贵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别人对自己的侵犯,也反对侵犯别人。与墨子“兼爱”及儒家伦理思想大唱反调。
孟子曾极力抨击杨朱的“为我”思想,谓其“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杨朱这种人,即使能让全天下人都得到好处他也不会干,因为他认为自己会受到损失。
杨朱的实际行动也是如此,“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从来不参加军队,遇见打仗的地方就绕着走,也从不掺和别人的是是非非。
杨朱认为,天地万物,都没有自己的身体尊贵,凡是有利于我的,就干;不利于我的,一律不为。
不难看出,这两种理论都趋于极端,在生活中都可能很难行得通。套用现在的话,这二位伟大的古人在这一点上恐怕情商都很难“及格”。
正如《颜氏家训》的评价:像墨子那样的,就叫做热腹,舍己为人,太过于热心;像杨朱那样的,就叫做冷肠,只想着自己而不管别人,又太过无情。其实在为人处世上,不能太热心也不能太绝情,应该一切以仁义为标准。这个道理正是“食盐效应”要阐述的内容。
那么,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该怎么运用“食盐效应”,以保证我们在帮助别人时不会产生尴尬,并避免其产生消极作用呢?做事做人都往往能够拿捏好分寸、很少做“过犹不及”或者“不够火候”的事的高情商人士,往往是这样做的:
1.不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血人。
在现实中,很多人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态度,遇事先看是否与自己有关,对于无关自己的事情,即使是举手之劳也不愿做。这样的人常常给大家留下一种自私、冷血的印象,肯定不会被大家喜欢,更不可能拥有好人缘。如果你也有这种消极的处世态度,不妨改变一下,多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这样你的自私形象才能得到改变,朋友们也将乐于团聚在你身边,助你成事。
2.不好面子,不为显示自己“有才能”“乐于助人”而揽事上身。
生活中常常见到很多“热心人”,有一则名为“有事您说话”的小品就展现了这类人的形象:只要你有困难需要我帮忙,我就全心全力的给您办。热心肠加上好面子,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不在乎,主人公的“兼爱”,好揽事,谁要求都答应,大有“给予比接受更快乐”的超脱风范,是不折不扣的助人为乐的好典型。但事实上,这样做是成全了别人,却委屈了自己及家人。一旦被他人发现,还会觉得此人很“做作”,有故意表现之嫌。这就实在是得不偿失了。
3.“救急不救贫”,帮忙而不越俎代庖。
有很多人把帮助别人当成习惯,对于别人有能力做的事也会大包大揽,然后还以急人所难自居。这样就容易使对方产生依赖心理,一旦你撒手不管,对方还可能会埋怨你。最常见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代劳。父母的越俎代庖使得孩子缺乏独立能力,当父母的能力达不到孩子的要求时,或是父母要求孩子自立时,他们便会对父母产生怨恨。
4.愿意帮忙但讲原则,有尺度。
善于帮忙别人的高情商人士都明白,帮忙别人一定要讲原则,有尺度。比如,朋友着急用钱,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积蓄借给朋友,但是千万不可因私忘公,动用公款。否则,这无异于铤而走险,结果是不仅救不了别人,还可能把自己也送进了牢房。
5.绝不大包大揽的去做没有把握的事。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瓷器活儿”。“热心”是好事,但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就不是好事了。对于那些力不能及的事情,最好不要大包大揽的打包票。如果真想尽心帮忙,你不妨这么说:“我觉得应该差不多,但是我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做到,因为我自己也不能完全做主,我先试试看,有什么结果第一时间通知你。”这么一说,就等于给自己留了余地,事情办成了对方自然会念你的恩情;万一办不成,对方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至于“期望太高,失望太大”。
最后要特别提醒的是,帮助别人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上当受骗。帮助别人时分辨出哪些人值得帮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的故事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东郭先生救了狼却险些被狼吃掉,农夫用体温救活了冻僵的毒蛇,结果被毒蛇咬死了,这其中的道理世人皆知。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去帮助那些阴险恶毒的小人,否则终将害了自己。
情商力提升要点
1、“食盐效应”,是指在做菜时缺了其它任何调料都勉强可以吃,惟独缺了盐就无法食用——盐,不可或缺;但是盐也不能放的太多,否则同样没法吃。人们的任何心理需求也都是如此,得不到满足会很难受,过量满足同样会让人很难受。
2、怎样运用“食盐效应”?高情商人士往往这样做:不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血人;不好面子,不为显示自己“有才能”“乐于助人”而揽事上身;“救急不救贫”,帮忙而不越俎代庖;愿意帮忙但讲原则,有尺度;绝不大包大揽的去做没有把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