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技巧的科学性:李派声腔演唱时,十分讲究气息的通畅、发音部位的准确、高低音的控制、强弱音的调节等科学的民族戏曲演唱方法,与自然大派的艺术表演完美结合。含蓄细腻、张弛有度,绝无炫耀嗓音、卖弄技巧之嫌,故而深受行内艺术家和广大戏迷的肯定和赞扬。
报字吐词的规范性:建国后,楚剧舞台语言规范为武汉话和黄陂话结合使用。李派声腔善以武汉语音为主,黄陂话为辅。对剧中人物的唱词和道白,根据剧本提供的不同人物身份、不同地域环境、不同矛盾冲突等情况,对舞台语音进行严格认真的安排,对语言声调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黄、汉兼容,各具侧重,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例如《打金枝》中“孤王上前轻松绑”唱段,为了表现朝廷皇上的威严,主要采用较为高亢明亮的武汉语音演唱,但又要显示家庭长辈的亲切,则又多处采用较为柔和并生活化的黄陂话演唱,像“一人拜寿当然是脸上无有得光”、“从今后你们小夫妻百事都要忍让”等唱词,均用黄陂话演唱,来突出人物情绪和语气感。这都不是随意凑合,是经过认真思考、精心安排的结果。李派声腔创始人李雅樵先生深知舞台语言科学合理的使用,对显示和稳定艺术风格,调节变换舞台气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他表现起来得心应手,足见功力。
以上“四性”,是保持李派声腔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质量,延续李派声腔艺术发展、提高的“四块”十分重要的“硬件”。它们在舞台艺术表演活动中,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缺一不可。
二、李派声腔的发展与创新
李派声腔的形成,除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外,亦有他自身艰苦的酝酿积累、发展形成、完善成熟的渐变过程,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1.李派声腔的发展与传承
李派声腔创始人李雅樵,是地道的武汉人。1922年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1934年12岁时,在汉口“新市场”(现民众乐园)楚剧戏班学戏。老师王春祥,是一个“缺啥补啥”的“杂角”,技艺路子宽,人缘关系好,也是戏班老板。正好,李雅樵既能学戏,又有饭吃。小小年纪就以学徒和童工双重身份入戏班,主要做杂活,有空学唱戏,戏班演出时,还要打小锣带捡场。小家伙聪明能干,手脚麻利,老师很喜欢他。但是,戏班为了生存,日夜忙碌不停,学戏之事,老师也无暇顾及,他的戏都是偷偷地从舞台上看会的。生活学习环境十分艰苦、恶劣,使他过早的懂得了人生的艰难,从而养成了好学、好奇、好强、好胜的性格。1936年14岁,李雅樵正式登台唱戏,1939年17岁,已经成为共和大舞台的领衔生行。其来势之猛,令人刮目。因此受到戏班众多同行们的关注,也引起少数人的嫉妒,更得到广大观众的肯定和赞扬。此时,他的思路更为活跃,眼界更为开阔,不光紧紧盯着楚剧舞台的演出和变化,还积极观看、学习、研究、吸收京剧、汉剧等剧种的艺术长处和技巧,为我所用。
1939年至1949年,是李派声腔艺术形成过程中,酝酿积累的10年,也是历经艰辛、费尽心血拼搏的10年,为李派声腔艺术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常言道:“磨难和痛苦是成功的动力和基石。”所以,当20世纪50年代初,楚剧迎来了空前繁荣的大好机遇时,李派声腔创始人李雅樵先生,深知时不我待,集中全力,将10年的艰苦积累和潜心追求,用精彩的表演、完美的演唱、全新的姿态展露在楚剧的大舞台上。他那新颖别致、优美大派、韵味浓郁的李派声腔,一时成为广播电台、商场店铺、街头巷尾经常播放的“流行音乐”。对扩大楚剧影响,提高楚剧的票房价值,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世纪60年代,李雅樵先生调到湖北省戏曲学校楚剧科任主教老师,在繁忙的教学活动中,对李派声腔的发展、研究、创新工作从未间断。如他对喜爱的《打金枝》、《访友》、《百日缘》等剧目的唱腔,结合教学实践,又进行了精心细致的修改加工,新奇绝妙的发展创新,使唱腔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有了明显的升华。如《打金枝》中“紫金炉内烟飘渺”,《访友》中“左青松右翠柏树高林茂”,《白扇记》中“如此说烦二嫂酒撤后堂”等唱腔,均是李派声腔中的精品。以上剧目,亦成为李派常演剧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目和课堂教学中必学的范本。
1964年我省及全国现代戏汇演后,各戏曲剧团争相排演现代戏。当时,省戏校楚剧科在课堂上也安排了一批现代戏教学剧目。如由郑维汉老师移植导演的反映抗日战争历史题材的大型现代戏《节振国》,及反映解放战争时期农村历史题材的大型现代戏《杨立贝》,由余笑予老师移植导演的反映60年代农村青年题材的小型现代戏《红管家》,与反映60年代农村文化题材的小型现代戏《斗书场》等,而这“两大两小”四个现代戏的音乐创作任务,主要由李雅樵老师承当。这可是一项十分复杂繁重,且专业性很强的创作任务,其难度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唱腔类型的复杂多样:“两大两小”四个不同年代、不同题材的现代戏中,有唱段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物,有近20人之多。其中,有他比较熟悉的类似生行的男性唱腔,还有类似青衣、花旦、老旦等女性唱腔,特别是像农村小会计、乡镇说书艺人、日本军官等特性人物的个性唱腔。这众多不同风格、个性的人物唱腔,如何做到“对号入座”,且恰合时宜,确实不易。
基调选用的复杂多样:众多不同性格人物的唱腔,一般要在传统声腔中为他(她)选一合适的老腔做基调,再进行改编或创作。其中,除选用了他过去使用较多的男迓腔外,还选用了女迓腔、悲迓腔、四平腔、十枝梅等正腔类曲调,以及小调和外来音乐元素。如《斗书场》中钱有声唱“我姓钱名有声排行第五”即用“讨学钱”调为基调进行全新创作;而日本军官龟田的唱腔即用日本人模仿说中国话的语调,再融进外来音乐元素创作而成,曲调滑稽可笑,效果颇佳。这确实需要胆量和功力。
演唱形式的复杂多样:因为都是现代戏,为了营造舞台气氛,渲染时代气息,人物演唱时,除常用的独唱、对唱外,还引进了帮唱、合唱、伴唱、男女声二重唱等演唱形式。特别是在《红管家》中聂小江与爱人的唱段,大胆采用四平腔为基调改编创作的男女声二重唱(“针引线,线随针”)形式,唱腔明快流畅,音调和谐动听,给人一种清新甜美之感,却又是地道的楚剧风味,确实难得。
音乐品种的复杂多样:四个现代戏的音乐创作任务,重点当然是人物的唱腔部分,但场景音乐的分量也不轻,特别是两个不同题材的大型现代戏,如启幕曲、落幕曲、幕间曲等大块音乐,以及部分情绪音乐、大段器乐过门音乐等等。这类器乐曲的创作无“基调”可选,又无曲牌可套,要全部重新创作。如何做到音乐情绪表达适宜,全剧演唱和演奏的音乐语言风格统一,这就要求作曲者必须具备较高的创作驾驭能力,才能胜任。
从以上简略介绍可知,“两大两小”四个现代戏音乐创作任务之重、难度之大、要求之高,是可想而知的。当然,以上所说的难度与要求,若对于一个专业的楚剧音乐作曲家来说,虽然任务很重,但仍属于其专业范围内的本职工作。而当时承当此项工作任务的却是楚剧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楚剧艺术教育家李雅樵先生。他虽然对生行唱腔的创作经验丰富,成果丰硕,但能否顺利地完成四个现代戏的音乐创作任务,还是让人疑虑,令人担心。但是,李雅樵老师面对这项艰巨的音乐创作任务,面带微笑,二话不说,欣然接受。因为,他在认真阅读剧本后,很感兴趣,特别对英勇顽强的抗日矿工节振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看到激动高兴之处,他就会按捺不住地引吭高歌,灵感一触即发,具有强烈的创作冲动和欲望。所以,如何完成创作任务,他心中有数,并有追求。果然,四部现代戏中众多人物的各种演唱形式的唱腔,以及各种样式的场景音乐,先后按规定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创作任务。每当导演老师和演员学生,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讨论他抄写得规范整齐的曲谱时,他俨然以一位楚剧音乐作曲家的身份,向师生们讲解曲谱内容和要求,并满怀激情,自我伴奏地一曲一段地演唱给师生们审听。大家听后,十分激动,十分敬佩,同学们都深感高兴和自豪:“我们有这样好的老师,太骄傲了!”其中,《节振国》中节振国唱“我与你成夫妻已有十载”,《杨立贝》中杨立贝唱“山脚下放鞭炮敲鼓打锣”,《红管家》中聂小江唱“大妈持家真勤俭”,《斗书场》中钱有声唱“我姓钱名有声排行第五”等唱腔,均成为李派声腔中极有特色的创作精品。
20世纪60年代,既是李雅樵老师辛勤培育楚剧艺术人才和李派声腔传承人的10年,又是他遵循教学相长的规律、全面提高创作水平、把李派声腔艺术推向更为完善成熟的10年,也是他对楚剧整体声腔艺术的创新发展、改革有着深刻思考和积极追求的10年。可以说,60年代是李派声腔发展的第二个辉煌时期。可是,令人痛心的“文革”打碎了所有文化人的希望和梦想。李雅樵是名人,当然逃脱不了遭受摧残和侮辱的命运。这场浩劫之后,李雅樵精神压力很大,身体渐渐衰老,不幸因病过早的离开了我们,这是楚剧艺术不可弥补的损失。庆幸的是,由于李派声腔的艺术魅力,“文革”后得以继续流传。李派声腔传承的家谱中,从50年代至今,已记载有五代学子的花名册,弟子和再传弟子有数十人之多,真乃桃李满园。
2.李派声腔的发展与创新
李派声腔形成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在湖北楚剧界还能呈现一派积极学习、认真传承的大好势头,这说明大家对这个艺术流派的认可和尊崇,确实令人欣慰。但是,我们已能明显感觉到,近年来,李派声腔的影响力,已在日渐淡化,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日渐淡化的趋势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前面提到过,20世纪70年代,由于“文革”的干扰,使李派声腔的发展与传承工作中断了整整10年。而80年代,老人家体弱多病,心情不畅,特别是嗓音受到损伤,虽然他也参与一些舞台演出和创腔活动,但留下来的作品不多。李派声腔发展的势头,明显减缓。另外,流派向前发展的另一股力量,那就是流派传承人的推进及学习流派过程中,能抓住流派精髓,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变革流派,创建新的流派,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李派五代弟子中,人才不少,拔尖之才,也不乏其人。他们学习李派,积极认真,但在变革求新方面办法不多,成效不高,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传统戏曲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就是李派形成的摇篮、李派运作的载体——楚剧,影响力也在日渐淡化,市场日渐萎缩,观众日渐减少,这就是现状。所以,当前我们学习研究李派声腔艺术的目的,不仅仅是关注李派声腔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要认真总结李派声腔形成的成功经验,为了促进楚剧的发展,需要研究如何变革创新李派,发展创建“张派”、“陈派”、“王派”等新的艺术流派。
楚剧的发展、创新关键是人才。正如著名作家阿耐所说:“改革开放关键在人——任何思想,任何蓝图,都需要人来构思,需要人来实现。而所有思想,所有蓝图,只有以人为本,才不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一精辟见解,与前面提到发展楚剧的“人才、精品、创新”之“六字经”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即抓人才,出精品,求发展。我们可以设想一下,20世纪50年代李派声腔形成初期,倘若没有老一辈领导、老艺术家们的亲切关心、积极扶持、全力帮助,其发展就不会那么顺畅而神速,而李派声腔艺术的形成,又推进了楚剧的发展。有一个十分生动的事例:尊敬的易佑庄老师去世时,大家都十分悲痛,李雅樵老师在追悼会敬献的花圈上落款是“学生李雅樵”,这一份真诚深厚的情感,就是当年人们美好和谐相处、相扶、相帮的生动写照。
戏曲流派,是流动的、鲜活的,是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所以,学习流派一定要有开拓精神,哲人说:“成功之路,不可重复。”学习流派要努力,要刻苦,更要有追求,有自信。这对楚剧界20世纪80年代登上艺术舞台的伙伴们特别重要。因为,楚剧新的艺术流派要在你们队伍中产生,你们是楚剧发展的主力军,楚剧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李派声腔艺术,记录了楚剧50年代、60年代的辉煌,望你们唱响时代的新声,迎来楚剧新的繁荣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