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2456500000018

第18章 声音记录时代,时代传播新声——谈李派声腔的形成及特色 发展与创新(1)

方光诚

李派声腔,是李雅樵表演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体系中的亮点。因为,音乐是剧种之魂,也是流派飞翔的翅膀。剧种音乐(主要指声腔)创新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剧种发展的快慢。此项工作,从来是重中之重,又是难中之难。而李派声腔的形成,可以说是楚剧声腔创新发展、改革的历程中一个成功的典范,亦是楚剧音乐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李派声腔从20世纪50年代形成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形成“无腔不学李”、“满台唱李腔”的精彩局面,且经久不衰。所以,认真学习、研究李派声腔艺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拟从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看法。

一、李派声腔的形成及特色

中国戏曲剧种流派的发展,是依附着剧种的发展而发展,流派的变化也是依顺着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总是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总是艺术家对一定社会生活和人类情感的理解、评价和表现的结晶。”{1}楚剧李派声腔艺术,即是在楚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和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产物。

1.李派声腔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环境

楚剧形成不晚于1850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这150多年艰辛、复杂、动荡、多变的历程,大抵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俗称“三个50年”。第一个50年(1850—1900年),农村原生态时期,习称黄孝花鼓。剧目为“花鼓戏开了锣,不是喻老四就是张德和”,或曰“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曲”;声腔为锣鼓伴奏,人声帮腔的“哦呵腔”,亦称迓腔;行当为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三小行当”。第二个50年(1900—1950年),从黄孝农村进入汉口城市发展时期。这是个大动荡、大吸收、大变革、大扩展的50年。为适应城市文化环境,满足广大市民、商界、小贩、手工业者等不同人群的需求,剧种进行了全方位的变革和发展,剧种由黄孝花鼓戏改称楚剧。剧目,除原花鼓戏传统剧目外,吸收移植了京剧、汉剧的传统朝代戏,创作和引进了连台本戏,移植少数时装戏;声腔,改锣鼓伴奏为胡琴托腔,借鉴或引进了皮黄剧种的板式和汉剧的部分唱腔、文场曲牌;行当,从“三小行当”引申发展为“三大行当”,即生行(兼小生、正生、老生、花脸)、旦行(兼青衣、花旦)、丑行(兼文丑、武丑、摇旦)三大行当。第三个50年(1950—2000年),新中国成立后,是楚剧得到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也是李派声腔艺术的形成时期。这时期的剧目,已是传统戏(含吸收移植其他剧种的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的三并举格局;声腔是以迓腔为主的正腔、小调、高腔三类唱腔组合的音乐架构(剔除了汉剧唱腔,吸收了湖北清戏的部分高腔曲牌);行当,在“三大行当”的基础上,探索更细别的分行规格,如老旦、花脸、武生等。

新中国的诞生,给楚剧舞台带来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大汉口文艺市场,已形成“京汉楚”三足鼎立之势,而观众面之广、专业剧团之多,楚剧名列前茅。剧团充满了进取精神、包容精神、创新精神,使李派声腔艺术的形成,具有一个充分展现才艺的高大平台和发展空间。特别是三位尊敬的伯乐,对李派的开掘和扶植,那是功不可没。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老团长沈云陔先生,为给李雅樵寻找好的剧目,安排得力编剧、导演,组织有影响的演出等等具体活动中,绞尽脑汁,费尽心血。李雅樵的老师、岳父、老艺术家高月楼先生,以表演技术精湛而闻名艺坛。人们赞叹地说:“他在舞台上,头发丝里都有戏。”老人家常认真仔细地与李雅樵谈论表演技艺,亲自示范身段动作,其言传身教,使李雅樵受益良多。楚剧第一位专业作曲家易佑庄先生,在与李雅樵研究声腔改革、修改唱段、创作新腔的过程中,给李雅樵在音乐知识、创新理念、总结创作经验上,均有积极的沟通、交流和促进。业内同行们回忆当年情景时,十分羡慕地说:“当时,剧团里好像有一个‘李雅樵创作组’或‘李雅樵工作室’似的。”是的,这是楚剧进城后,经过50年的艰苦拼搏生存下来而深刻意识到,人才、精品、创新,对一个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是多么重要和可贵。李派声腔艺术,正是在这样一片欣欣向荣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戏曲流派的形成,当然与流派创始人的艺术素质、创作才能等内因条件密切相关,因为,内因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李派声腔创始人李雅樵先生,其艺术素质之高、创作能力之强,在湖北戏曲界、在楚剧界是一致公认的。特别是他在楚剧声腔的继承、创新、发展、改革上,可说是楚剧历史上声腔流派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流派。大家知道,20世纪50年代楚剧舞台,是一个百花争艳、名人辈出的时代。仅生行中,有早期30年代就赫赫有名的章炳炎、陶古鹏,中期40年代的生行精英有高月楼、黄楚材,50年代初期,有展露才华的钟惠然、李雅樵等。当年,三代生行大牌名角,在楚剧舞台上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竞争、各显才华、各亮绝活,场面热烈精彩。而当时最年轻的李派,由于技艺全面,实力过硬,台风大派,特别是声腔上的明显优势,使刚迈入而立之年的李派声腔创始人李雅樵,技压群芳,脱颖而出,成为楚剧生行的代表人物。业内同仁们回忆当年情景时,都十分激动地说:“李雅樵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不管什么戏,只要把他换上去,这个戏就活了;不管什么唱腔,只要他一唱,这段唱腔就好听了。”确实如此。例如,1954年剧团排演重点剧目《鱼腹山》时,首演剧中主要人物李闯王的是老艺术家黄楚材,后来黄先生主动让贤,提议换上李雅樵,李雅樵出演后马上戏就活了,好看了。又如《宝莲灯》中主要人物刘彦昌,由李雅樵主演后,他设计的一段唱腔“人说华山风光好”,在楚剧四平调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江西赣剧的南词音调,加以巧妙的融合,匠心独运地演唱了一段清新明亮、优美潇洒的慢板四平腔,一唱就受到好评,并成为李派声腔艺术中的精品,流传至今。又例如,当时剧团移植改编的重点剧目《打金枝》,首演阵容十分豪华,唐王——高月楼,皇后——沈云陔,公主——关啸彬,郭暧——袁璧玉,郭子仪——陶古鹏。后来,该剧经李雅樵(饰演唐王)加工整理,特别对唱腔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和创作。如他精心设计了一段长达30多句的“唐王封荫”的精彩唱段,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心理境界,其中“一本一本一本一本本本奏孤王孤王与你作主张”一句唱腔中的垛板叠句安排更是令人叫绝。因此,60年代初《打金枝》成为了以唱功见长的完整的李派精品版,至今传唱不绝,成为楚剧保留剧目。这些生动具体的事例,足以证明李派声腔创始人李雅樵先生,确实是楚剧百年一遇的人才、奇才、天才。

美好的50年代,难忘的50年代,兴旺繁荣的楚剧,促进了李派声腔艺术的形成,而李派声腔的形成,又推进了楚剧声腔的发展。其中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和需要总结的经验很多,我认为,以老艺术家、老领导沈云陔为首的老前辈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发展楚剧的“人才、精品、创新”之“六字经”,是值得我们精心品味、认真学习、大力发扬的。

2.李派声腔的艺术特色

李派声腔,既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又有科学合理的表现手段,以及锐意求新的创作能力,是一个艺术技术含量很高的声腔流派。

李派声腔,具有高雅大派、清新流畅、雅俗共赏的风格特色。该风格特色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明确的方向感,即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明显的地方剧种特色。此风格形成的目标和难度,关键在“雅俗共赏”四个字上。楚剧经过百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跻身大都市汉口,由于文化环境、观众对象的巨大变化,加之市场竞争对手是艺术高雅规范的京剧、汉剧等皮黄大剧种。怎么办?楚剧老艺术家们当时思路是清晰的,正面提出:积极学习,大胆吸收京剧、汉剧的表演艺术和技巧,认真保留和发扬楚剧表演艺术生活化的特长,追求一种雅俗共赏的剧种风格。而李派声腔艺术风格的形成,即是这种追求的生动体现和丰硕成果。

李派声腔在运作过程中,积极创作新颖别致、优美动听的唱腔,是其运作活动的核心,也是李派声腔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这艰难复杂且技术含量很高的声腔创作活动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即音乐创作过程中的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统一;唱腔发展的多变性与风格特色的辩证统一。

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统一:声腔创作的程序,一般是先由作曲者经过完整的创作构思,谱写出唱腔,这习称一度创作;后经演唱者对谱写出的唱腔,进行演唱处理,这习称二度创作。而李派声腔的创作(除部分新编和移植剧目外),则多是将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合二为一,统一由李雅樵一人承担,他既是演唱者,又是作曲者。所以,他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对剧本的提示、舞台的环境、表演的安排、唱腔的功能、演唱的处理等诸多艺术元素,要有全面细致而具体周到的考虑和兼顾,这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创作模式。所以,李派声腔的创作,要求很高,难度极大。令人佩服的是,他在如此复杂繁重的创腔过程中,始终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并不断地取得惊人的成绩,留下了众多精彩的作品,实在是难能可贵。当然,这与他长期坚持勤奋学习、广泛收集、善于思考、多才多艺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例如,他的本行是楚剧生行演员,但文戏能唱,武戏能打,丑行、旦行也能演,且京剧、汉剧都会唱,胡琴能拉,鼓板会打……台上台下,他会的特多,确实是个奇才。他在《业务自传》中有一段十分生动的自述,他说:“我什么都爱看,什么都想学,虽然唱戏,对于话剧、电影也非常喜爱。……还学会了操琴、司鼓。楚剧陶古鹏老师是当时风头极大的演员,我曾经为他操琴,他演出的所有剧目我都十分熟悉,他的演唱方法也给了我一定的影响……像汉剧的《二王图》、京剧的《华容道》、《过五关》《击鼓骂曹》这些戏我都能唱。甚至还演《哪吒闹海》这类大打出手的戏。”以上讲的是李雅樵20世纪40年代年轻时的情况。50年代成名后,其学习范围更为宽广,如对湘剧、豫剧、越剧、川剧、赣剧等众多剧种,他都有所接触、了解。正是由于他学习面广,接触面宽,掌握资料丰富,借鉴手段多样,对李派声腔发展创新,无疑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唱腔发展的多变性与风格特色的统一性的辩证统一:李派声腔创始人李雅樵先生为我们创作出的大量精彩唱腔,基本上都是以男迓腔为基调而进行设计、改编、创作的。可是,通过他精心细致的构思,刻意求新的探求,使这众多的唱腔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变化无穷,没有一段唱腔相同或相似。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他通过特定的行腔、润腔、子腔、收腔及惯用的滑音、装饰音和特有的音色等多种创作手法,使每段唱腔都深深地盖上了李派印痕。这是李派声腔创作上的又一大特点。李派声腔既丰富多彩,又个性鲜明,既富有艺术魅力,又准确传情达意。李派对传统男迓腔的深入开掘创新,使其表现功能、情感展示及其旋律的可听性均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李派声腔,还有一个可贵的特点,那就是具有完整而科学的表现手段和功能。即唱腔旋律的歌唱性、板式结构的完整性、演唱技巧的科学性、报字吐词的规范性。

唱腔旋律的歌唱性:李派声腔旋律丰富多彩,明快流畅,善于抒情,适于叙事,曲调优美动听,富于歌唱性,从而弥补了楚剧传统唱腔说唱性很强而旋律性较差的弱点,这也是李派声腔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板式结构的完整性:任何形式的音乐(含戏曲唱腔)构成的元素有两个,一是旋律,二是节奏。节奏是发展旋律的基础,或称“骨架”。戏曲唱腔的节奏变化即板式变化。李派声腔在发展创新过程中,积极吸收和借鉴京剧、汉剧的板式组成方法和格式,并加以变革创新,建立起了一套适合李派声腔的完整板式,如导板、连板、慢板、中板、垛板、清板、快板、摇板、散板等成套板式。像《薛礼叹月》中:“山神庙开襟怀熏熏沉醉”一段唱腔,就运用了导板、连板、慢板、垛板、散板等多种板式。其中,特别是迓腔慢板的发展,很有特色。李派声腔中的迓腔慢板,再不是仅仅放慢速度演唱,而是以丰富的旋律做支撑,使唱腔极富抒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