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找一个最信得过的人,自己平躺在床上,令其握住自己的手,按照自己内心情绪,毫不隐讳地发泄出来,随便喊叫自己想说的话或想发泄的情绪,直到感到畅快为止。还可以找一些空旷的地方,如在森林公园、广场、海边或山野,首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大声喊叫。这样,不但可以舒展情绪,对扩大肺活量也很有帮助。
(3)认为痛苦的感受对自己太可怕了,无法忍受,不喜欢痛苦而想躲开它是人之常情。
(4)对自己过分自责内疚。
(5)遇到失败挫折后,悲观失望,把一切看得过分黑暗,认为没有未来和前途。
(6)继续使自己处于同一痛苦的情境中。
之所以说这六种选择和反应是错误的,或者是精神创伤时不要采取的方法,是因为患者如果采取这样的应付措施,只能使自己的悲伤和痛苦延长,难以恢复心理平衡和康复;使各种躯体疾病的诱发几率增加,长时间存在严重抑郁情绪,并可引致更为严重的抑郁反应。
4.抑郁症的预防调适
情绪低落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对其中任何一种原因引起的情绪低落,都应引起重视。即使是你觉得不太重要的因素,如压力,它就像棉花一样,太重了会将骆驼脊背压断的。以下方法能帮助你预防和调适抑郁症:
(1)注意睡眠、饮食和运动。我们不可忽视那些有可能导致情绪低落的基本生理因素。如果你睡眠不佳,食欲不振,听任自己处于不良的生理状态,你就很容易出现低落情绪,因为日常活动耗尽了你的精力,很快就会把你压垮。失眠是低落情绪的一种很普遍的后果,反过来它又很容易引发抑郁症。在抑郁症发作期间,你很难对失眠采取什么直接的对策,因为你需要集中精力对付抑郁症。因此,在你情绪较好的时候,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对于酒精饮料,也要特别注意。对于易发抑郁症的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酒精能暂时使你逃避问题和烦恼,但不能最终解决问题,会给你带来更深的抑郁。
过度的节食会使你心情烦躁、抑郁、身体疲倦和虚弱。在我们的社会中,妇女普遍希望自己的体重和形体得到控制。然而,她们往往把自尊心和体型外貌乃至节食过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运动能防止抑郁症的发作,有助于增强体力。它也能较快地提高情绪,短时间地缓冲抑郁。
(2)明确你的价值和目标。如果你很容易发作抑郁症,应该检查一下你的人生目标和价值,检查一下你是怎样消磨时间的。反复出现低落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你实际做的事情同你真正看重的事情不相称。这种不相称本身并没有明确表现出来,都表现为笼统的忧郁情绪。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马先生表面上看来是很成功的。他在大学时成绩不错,取得学位之后,加入一个国有大企业。他挣了很多钱,然而却受着抑郁症的反复折磨。他寻求专家帮助,通过心理治疗才弄清,原来他并不怎么看重他所取得的成就。渴望他的工作能对别人有更加直接的利益,那才是他所看重的。于是他开始寻求别的职业。广告上有一个职务能让他应用自己的财务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虽然这个职务的薪水远远低于他原来的薪水,他还是毅然申请了这个职务。因为他相信工作中的乐趣取决于是否能从事他所看重的工作。他获得了这个职务。两年之后.虽然他的情绪仍然时有起伏,但再也不像从前那样经常发生深度抑郁了。
(3)将欢乐带人生活。抑郁常常导致自尊心的下降,甚至自暴自弃。易感抑郁的人,往往比较善良,体贴他人,利他主义,却往往过低评价自己,贬低自己,拒绝应得的欢乐。即使在情绪正常的时候,他们也总是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享受欢乐。他们总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有许多父母就是这样。他们把儿女的需要放在大大高于自己的需要之上,而不给自己留下一点点时间和空间。
即使你现在还不认为你有资格享受自己的欢乐,至少你也应该做你自己所喜欢的事情。无论工作怎么忙,你也必须找时间来让自己轻松一下,做一点你觉得能使自己高兴的事情。眼前的欢乐能帮助你预防未来的抑郁。将欢乐带进生活,的确是良好心境的基本策略之一。
(4)不要孤注一掷。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诸如工作进展不顺,或夫妻关系发生矛盾,或个人爱好得不到满足等各种问题。因此,如果将所有的自尊心都绑在生活的某一件事情上,你肯定会变得非常脆弱。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片面的依赖性,最好是有生活的多个方面:朋友,家庭,工作,爱好和兴趣,家庭内和家庭外的,社会和个人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增强你的自尊心,当生活的某一个方面进展不很顺利的时候,你还可以从其他的方面获得安慰和支持。
(5)建立可靠的人际关系。当发生不利事件时,有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人,无论是亲戚、配偶或朋友,是防止抑郁的最重要保证之一。如果你还没有这么一个亲密的、可以依靠的人际关系,你的朋友也不能向你提供能帮助防止抑郁的感情支持,你就应该想办法开始建立这样的支持关系。
可靠的人际关系决不应该是溺爱式的关系。我们不仅需要支持,还需要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独立性和意志自由。你应该对关键性的关系进行一下检查,有没有“支持过度”?有没有给你留下太少的独立自主时间?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你应该同对方商量,做一点改变,以寻求支持和独立之间的最佳平衡。
缺乏独立自主,是老年人的二个特殊问题,尤其是当他们身体不佳而不得不依赖于他人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恢复他们的独立自主。这可能是帮助他们防止抑郁的最佳办法。如果你想帮助一位类似这种情况的亲密朋友,千万注意不要做得太过分,不要取代他的一切事情。你要注意烦听和理解他的意见;同时,要不断地鼓励他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控制感觉。
三节焦虑症
近年来,我国焦虑症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逐渐上升,尤其是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群体里,如科研、教学、机关、管理等职业中的患者人数要高于体力劳动者。因此,对这部分人群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
一、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是指人们对于所处的不良环境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由于有焦虑的产生,迫使人们萌生出逃避或摆脱这种不良环境的主观意愿,焦虑也可以说是一种对自己的“保护性反应”。焦虑是在重重压力下无处藏身又无力反击造成的,身处此境的体验为焦虑。
任何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体会。在正常情况下,人们针对所接触的环境或事务,可以产生出不同的情绪反应。如公务员在参加重要会议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比赛前有的运动员会四肢发凉、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等。随着处境的改善,产生的症状会慢慢消失,情绪趋于稳定,这就不能算是焦虑症。只有对那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小挫折都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的人来说,才能算焦虑症。在临床上,我们把由于很轻的原因所引发的,以比较严重焦虑为中心的一组症状称为“焦虑症”。按照现代心理学的划分,焦虑症属于中度心理不健康的范畴。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患焦虑症的人数不断上升。
焦虑症的症状表现:焦虑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也有部分患者诱因不典型。临床上,医师常把焦虑症分成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
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性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精神几乎崩溃。这类患者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紧张不安,使医师认为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假象。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过后经适当治疗,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慢性焦虑:急性焦虑常在慢性焦虑的背景上产生,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焦虑的症状。一般慢性焦虑的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此外,还有紧张、出冷汗、晕厥、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急等,有时很难与神经衰弱或其他专科疾病相区分。故需要医师对病情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误诊。有时候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像心电图、胃镜等,可以帮助医师查出病因。
二、焦虑症发作时的自我控制
下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控制焦虑的方法,分四个步骤。
步骤一,叫停:一旦你感到有某种身体的不适(比如心跳加快、头晕),同时有某种不祥的预感时,立刻说“停止”。如果你曾经发作过焦虑症或正处于焦虑症发作时期,可以在手腕上套一个橡皮圈,在你说停止时,拉一下橡皮圈弹自己的手腕。
步骤二,找原因:想想长时间坐着突然站起时,头晕是正常的,并不是什么不祥的预兆。由于控制不了灾难性的想法,焦虑症就爆发了。每个人都准有头晕、心跳加快、胸闷的时候,那只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在这些反应发生时,先找到原因。想想:“我干了些什么?”,“天气怎么样”(天气预报说气压很低,所以感到胸闷),“我昨晚休息得好吗?”
步骤三,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与你目前的感觉无关的事情上,使自己无暇进行灾难性的推测。调动你注意周围环境:假设你走在一个广场上,你感到隐隐的不安,马上去注意广场周围有什么建筑,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你以前进去过吗?假设你正参加一个集会,不祥之感袭来,你马上观察你旁边的人或是某个主持人在说什么?干什么?
步骤四,控制呼吸:焦虑症发作时病人呼吸急促,这会导致二氧化碳减少,进一步加剧身体症状,如头晕、四肢刺痛。对于没有进行过呼吸训练的病人来说,简单的方法是用双手扶一个没有漏洞的纸袋(不能用塑料袋)紧紧地套在自己的鼻子和嘴上,做深呼吸十次。用下面的“控制呼吸法”呼吸,不仅有“急救”的作用,还能够降低你总的焦虑水平。这需要平时的训练。方法如下:
腹式呼吸:保持坐姿,身体后靠,不要驼背,五指并拢,双掌放于肚脐上。把你的肺想象成一个气球,用鼻子长长地吸一口气,把气球充满气,保持两秒钟。这时你看到你的手是否“顶起”。再用嘴呼气,给气球“放气”,看你的手是否在慢慢回落。
慢呼吸:学会腹式呼吸后,开始学计时,不让呼吸变快。你要用四秒的时间吸气,再用四秒的时间呼气。控制呼吸的方法必须每天坚持练习多次。在你练习的时候,它已经在帮助你降低对焦虑的易感度。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达到不假思索地使用这种呼吸法,在焦虑发作时是派不上用场的。
三、焦虑症的自我预防与治疗
1.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一个人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乐,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要心宽,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不要认为让客观事物伴随自己的主观思维来运转,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极易诱发焦虑、忧郁、怨恨、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情绪波动的情况下,理智水平下降,是处理不好事情的。所以,人们一气之下常会干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来。比较好的办法是:如果感强自己情绪低落或者怒火上升,先放下手里的事情,告诉自己待会儿再作决定。如果有事情不得不做,应向对方说明:“我现在情绪不好,请谅解。”这样,就不会造成负面情绪的扩散了。
2.自我疏导
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同时,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这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方法。
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它的强弱,更为重要的在于它持续时间的长短。对待人生得失的态度,也是影响人的健康的重要因素。一点不生气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有些人生气时情绪波动不显著,或过程十分短暂,别人不易察觉罢了。生气和消气是人类情绪的正常表露,每个人都是通过不断的生气和不断的消气来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涵养的人,不是不生气,而是会自我排解,迅速消气。前面提及的那些常生气又不伤身的人,就是会消气的人。如果不会消气,气不能及时地发散出去,或消散得过慢,将气憋在心里生闷气,对健康势必造成损害。因此,心理学家首先告诫人们少生气,同时劝导大家要学会消气,要学会掌握这种自我心理调适的本领。
那么,应该如何消气呢?
先问问自己"该不该生气”?有人专门对生气作过研究,结论令人吃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生的气,大多是不该生的气。在此不妨列举一二。有人无意“冒犯”了你,如在马路上被撞;在公共汽车上,被别人踩了脚;朋友或同事酒后失言,损害了你的自尊心;家庭生活中微不足道、鸡毛蒜皮的琐事,如买水果少了几两,爱人烧糊了饭,孩子失手打坏了东西;工作中的流言蜚语、小道消息等。上述种种都是不该生的气。因为“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是很傻的,为智者既不为。
消气越快越好。有人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生气不超过三分钟,消气越早越快越好。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人在生气时,气往上升,心胸变得狭隘,好钻牛角尖儿,这是消气的主要障碍。为克服这一障碍,可积极主动地采取下列方法:立即离开生气的现场和激惹你生气的人,找个清静的地方去看书或做别的事。此谓“回避法”。找知心朋友或其他自己信赖的人,向他诉述自己内心的不平,从中获得安慰、疏导与调节,这样会加速消气的进程。此谓“宣泄法”。到室外散步,到附近的公园走走,或打开录音机,听几首自己喜爱的乐曲,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心里的气自然会渐渐地消除。此为爱的技艺,唱一阵卡拉OK,挥洒一幅书画作品,拉一拉小提琴……此谓“升华法”。
消气时不能损害他人,不要迁怒。生活中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在工作单位受了委屈,回到家里便打孩子、骂老婆,或者在气头上摔东西、毁家具,这种做法叫“迁怒”。将心中的怒气向第三者或物品上发泄,这不仅是无能的表现,也不利于自己精神世界的升华、道德修养的提高,反而会使自己的心境和处境每况愈下,应该绝对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