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患病者的心理保健
应激源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变故、人生变故、生命阶段、偶然事件、重大事件等,凡是对心理产生刺激的,都可能是应激源。本章就公务员常见的应激源进行探讨,以达到心理保健的目的。
据一位53岁的公务员讲,那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按多年的习惯起床后准备出门跑步,不料在穿好鞋站起来的那一瞬间,头脑一阵昏晕,接着便是一片空白。醒来时,才知道我躺进医院已经两天了。医生告诉我这是高血压引起的中风。幸亏抢救及时,已无生命危险了,但是嘴角歪斜,半身不遂,离彻底康复的日子还十分遥远。就这样,平日里冲冲杀杀,掌握单位里几十人命运的我,成了一个卧床不起的病人。开始,来病房探视的人络绎不绝,身体虽然不佳,但心是暖融融的。可是一两个月后,日子就过得冷落寂寞了,我的心情也一天天坏起来,整天心烦意乱,长吁短叹。再往后,连身边的亲人都很少来了。后来,在医院当医生的女儿坐在我的身边,轻言细语地对我说:“老爸,您老要想早日康复,首先就得降服心魔呀!您50多岁了,已疾病缠身,还考虑权力名利,怨天尤人,慨叹世态炎凉,心理失去了平衡。俗话说怒伤肝,火攻心。您这种心态,病哪能养好呢?”女儿的话消除了我心中的一些火气。女儿说“生病不是倒霉,这是上帝在对所有的人敲响警钟,让人们更深刻地加深对生命的理解。人必须正视自然规律,生老病死任何人都不能回避,但也不可悲观,最好的办法是在痛苦中寻找宽慰和幸福。譬如,一个士兵被流弹射穿了耳朵,他却高兴地说,幸好没射到眼睛上;一个因车祸左腿被高位截肢的人,微笑地对妻子说:幸好还给我留下了右腿……只有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达观的人生态度,才能找回缺席的幸运。”我很快调整了情绪,将一切怨恨、烦恼全部撵走。每天,面对窗外蓝天碧浪上飞翔的白鸥,我为自己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而兴奋;儿子来了一个电话,我为他的职称答辩成功而高兴;同事来医院看望其他的病人,站在门口对我微笑,我为他的那一片真诚而宽慰;老伴在病床边摆开棋盘,我为自己能连胜三盘而哈哈大笑……两个月后,我竟能拄着拐杖下床行走了。生活就像一根甘藤,每一节滋味不同,但只要用心品尝,每一节都有它的独特的甜味。
由此可见,对患病者进行心理保健是非常必要的。
一、患病者一般心理特征
1.精神抑郁
主要有五种特征:悲哀、冷漠的心境;消极的自我观念、自我责任,自哀自怜;回避他人的期望;睡眠障碍,性欲、食欲下降;心理活动水平变化,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
2.焦虑、恐惧
患病时心理应激引起的矛盾冲突,易产生焦虑、愤怒、束手无策、绝望、罪恶等不愉快的情感。为病痛缠身而烦躁不安,惧怕诊断不清,常常是到几家医院就诊,反复询问医务人员。也有的患者惧怕证实诊断而不敢在医院求医,并时常表现出健康人的神态,做些力不从心的工作以示健康状况良好,而对自己身体不适又疑惑不解,以致失眠、抵抗力越发降低。也有的病人明知病情而难以掩饰自己的恐惧、焦虑的情绪。此时,他们往往只有在特别知己的朋友面前才吐露真情。
3.脆弱、易激动
具体表现为情感退化,不能忍受疾病带来的压力及痛苦,顾虑疾病对自己的家庭、工作、前途带来的影响,因此常常感到周围一切都不顺心。若听到和自己观点一致的语言,便刽人为对方同情自己而落泪:当听到相反的意见时,又刽人为别人不重视自己而唠叨不止,甚至大发雷霆,变得固执。
4.怀疑
具有此种心理的患者,对别人的言语表情及周围环境,敏感多疑,尤以久治不愈、诊断不清的患者表现明显。听到医务人员窃窃细语,便认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情。对含糊不清的语言也十分敏感,任何解释都难以消除误会。
5.孤独和不安全感
患病后担心别人远离自己、受到冷落或怕别人鄙视,常常希望周围的人关心自己,常来看望自己,希望家人或朋友的陪伴。尤其是儿童、老人、病重者表现尤为突出。
6.适应能力低
表现为主观异常感觉增多,认为周围的环境对恢复健康不利,愿意住进医院、受到医院的保护和重视。但到新的环境以后,又不适应周围的声、光、温度、湿度等,表现为特别挑剔。这种病人始终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情绪不容易稳定,行为适应能力低,不利于恢复健康。
7.固执与否认
这两种心理在患者身上常相伴而生。表现为固执己见,坚信自己的感觉,否认医生的诊断,有时还表现为不承认患病的现实,拒绝治疗等。这种病人常因此而延误治疗的时机,是病人心理护理中较难对待的一种。
8.侥幸心理
病人存在侥幸心理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身心出了一些小毛病不愿意去看医生,或许看了医生又不愿意吃药或住院治疗,总以为身体抗得住;还有一些危重病人,心存侥幸,希望躲过难熬的手术关;患有绝症的人则不时庆幸自己可能会绝处逢生等等。虽然有些侥幸心理能在短时间内稳定病人的情绪、树立治病信心,但还是要及时就医为好,以免贻误治病时机。
9.暗示心理
暗示心理人皆有之,这在病人尤为明显。这是因为患者对疾病的治愈心理非常强烈,对一切与其病情有关的刺激物都非常敏感,因而也极易被暗示。暗示心理对病人的疾病治疗影响极大。最为熟悉的一个事例是,一位医生在给某病人透视作肺部检查时,发现肺部有一明显的小块阴影。便脱口而出:“这里有一块阴影”。病人便疑心是肺癌,于是抑郁寡欢。惶惶不可终日,人也日见消瘦。第二次复查时,患者换了件衣服,肺部的阴影忽然消失了。原来第一次透视时出现的肺部阴影,乃是病人左上衣口袋里的一枚钢纽扣所致;结果虚惊一场。此后,病人心境迅速好转,身体也日渐康复。在现代医学中,暗示疗法在临床运用中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明显效果。
10.依赖和被动性增加
人一且生病,自然会受到亲友们的照顾,成为被关心、帮助的对象。病人自己由于角色地位的转换,于是有意无意地变得颓废起来,表现为对事物无主见,什么事也做不来;即使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想他人帮助,一切顺依赖他人安排。
11.敏感和自尊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希望受到重视。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会有意无意透露自己的身份,让他人知道自己的重要性。还有些人通过与医务人员亲切的感情交流来使自己被特殊对待。那些不善交际的人,则希望得到一视同仁的关照。一是听不得相反的意见。总希望别人能耐心倾听他的诉求,以得到安慰和疏导。若得不到重视,则感到自尊心受挫,自我价值感丧失,因而变得心情沮丧。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及保健
由于疾病的影响,病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又常常处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因此,搞好护理、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尤为重要。病人常见的心理需要有:
1.尊重
一般而言,病人认为自我的被认识和受尊重,会加深医务人员对自己的重视,从而受到较好的治疗待遇。因此,病人需要被认识。不仅需要被医护人员所认识,而且需要被其他人所认识。不同社会角色的病人,可能会有意无意地透露或显示自己的身份,以便获得特殊的尊重与照顾。
2.适应
首先是角色转换的适应问题。刚患病的病人,由于长期健康生活的定式作用,一下子很难完成从健康人到病人的角色转换,其间需要有一个过渡和适应时期,以慢慢克服以前健康时的习惯性心理作用,适应疾病带来的新生活。其次是环境适应问题。是新人院的病人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病员经常更换,不断有新的个体加入这个小群体之中。因此,对每个病人来说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这将有利于病人进入新的角色,加速诊疗过程,促进尽快康复。
3.安全
病人一般都希望早日康复出院,恢复正常的生活。因此新的每个病人都把安全视为最重要的需求之一,也是求医的最终目的。因此医务人员对任何一个有可能影响病人安全感的行为,都必须尽量避免。如使用新的治疗手段应加以详细解释,使病人在心理和行为上予以接纳,增加病人的安全感。这样,有利于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稳定情绪,主动配合。
4.刺激
健康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生病住院则几乎被束缚和封闭在一个单调的世界里,白色的墙壁、白色的工作服、白色的被褥,每天循环往复的病情诊断、服药等等。病人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觉得度日如年。特别是那些事业心较强的人,更是如此。因此,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安排适当的活动,给予有新鲜感的刺激,有利于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促进身体的康复。在现代医疗中,有的开始辅以音乐、颜色、运动疗法等等,都是以此为心理依据的。
5.有关信息
由于医院这一特定环境,以及病人的社会活动范围的缩小和活动能力的减弱,病人的信息渠道也相对狭窄。对于病人来说,常常知道的信息有如下一些方面:了解住院生活制度、了解有关治疗的新药物,了解自身疾病的进展与预后结果;如何配合治疗,了解有关嗜好习惯与治疗过程及疾病关系等。当病人有了这些信息,对今后的治疗有了充分的了解时,将会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从而为顺利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6.获得安慰
不管意志多么坚强的人,一旦患病后,心理平衡都会被打破,因而再乐观豁达的病人也希望获得人们的安慰和鼓励,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病人在治疗和住院期间,通过各种形式给病人以精神上的安慰,是有利于康复的。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安慰应是适当的,如果无休止地与病人交谈,或车轮战似的去医院探视,则只会适得其反。
二节离退休者的心理保健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退休。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离退休人员已成为一个相当大的群体,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16.5%。因此,关怀和保护他们的身心理健康,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离退休者的一般心理反应
1.对工作岗位和同事的依恋心理和失落感
随着退休年龄的到来,一些老同志对单位的依恋感与失落感逐渐强烈,如表现为上班更积极,从不迟到早退,争着打扫办公室的卫生等等。有一位老同志在离休的最后一天,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摸着坐了几十年的办公桌椅,不禁潸然泪下,充分表现了他们那种难以割舍的感情。最后他向领导提出要求:自己买一把新椅子来换这把自己坐了二十多年的旧椅子。退休老同志产生这种情感,主要是出自他们对单位和同事的热爱,同时与我国现时的人事制度有关。工作人员很难流动,一般在一个单位一干就是若干年甚至一辈子,比较容易产生这种情感。那些到退休时反而拼命工作的现象,也是平衡心理失落感,的一种表现。
2.烦闷、空虚、无所适从和心情压抑
离退休以后,如果未找到合适的业余兴趣来适应新的环境,就会感到烦闷、空虚、无所适从和情绪压抑。离退休以后,由于社会交往的空间相对缩小,他们会感到寂寞;而各种信息来源渠道的减少,则会使他们感到思想闭塞和生活精神空虚。
3.自我防护,希望进一步得到组织的关心
离退休意味着职权的丧失,自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如希望单位一如既往的重视自己,喜欢别人用原职务来继续称呼自己,自己也经常主动去打听单位上的各种事情,以示自己的存在价值等。
4.希望获得尊重
离退休同志最怕“人一走,茶就凉”的境遇,希望单位领导和同事如在职时一样尊重自己。因此,有些离退休同志经常主动向单位领导提出工作建议,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引起领导重视。
针对离退休者的心理特点,心理学家为老人们提供了一系列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锦囊妙计:保持乐观、学会幽默、适当运动、增加营养、忘却过去的不愉快,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秘诀是——“我不老”。“我不老”,这是延缓衰老、健康长寿必需的一种心理前提。就像人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并不完全同步一样,人的心理衰老,与生理衰老的进程也并不同时。“少年老成”,那是说有些年轻人的心理年龄发展先于生理发展;“未老先衰”,那是说有些中老年人的心理年龄早衰于生理年龄。一个人的衰老程度既取决于生理年龄,更取决于心理年龄。作为老人,生理衰老并非真正的衰老,只有一个人的心理衰老,才意味着真正的衰老。因为心理衰老了,就失去了强烈的生活动机,兴趣索然,无所追求,无所事事,消沉漠然,自暴自弃,也就抑制了生命潜能的发展,因而加剧心身的老化。心理学研究的结论是:自以为老了,比自认为不老的人更容易心身老化,往往就像自我认为的那样老。因此,您应该保持人老心不老的精神状态,应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不老”。自信“我不老”,就可以继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且老有所为。
里根七十岁入主白宫就任美国第四十届总统;艺术大师刘海粟年近八旬时艺术生命仍呈勃勃生机;一位农家老人年逾八旬,仍操持翻盖新房,如此等等,都得益于这条秘诀——“我不老”。自信“我不老”,在学习、交往、仪态、言行等等之中,就会忘掉自己的年龄,就不至于时时处处以老者自居。于是,您会照样自自然然地走自己想走的路,于自己乐意干的事,读自己乐意读的书,跳自己乐意跳的舞,穿自己乐意穿的衣服,交自己乐意交的朋友,谈自己乐意谈的事情,体验可以获得的所有快乐……老年朋友们,丢掉以老者自居的心理,寻找回“我不老”的良好心态吧。
二、退休者的心理护理与保健法
1.正视退休这种社会生活现象,提高心理承受力
退休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只有老同志退下来后,青年人才上得快,社会才会有发展。因此,社会生活中的这种新陈代谢,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一种反映。正视这种现象的存在,才能提高心理的承受力,减轻因退休而产生的挫折感。
紧张犹如生命之“盐”。时下普遍认为,悠闲让人年轻,紧张促人衰老。实际上,人若没有适度的紧张,对心身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国外科学家们曾用超声波测量持不同生活态度的人的大脑,发现人在勤奋地进行体力和脑力劳动时,大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大脑细胞可得到充分供血、供氧。因此,医学家们把适度紧张形容为生命之“盐”。既然是不能没有它。许多老年人离退休之后,从有节奏的紧张的工作状态一下子转变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状态。这时,如果处理不好这种心态,烦恼、疼痛便会接踵而来,导致体质迅速下降,人也变得憔悴苍老,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会使自己疾病缠身,过早衰老,这就是缺乏适度紧张而带来的综合征。既然是“盐”,取之适度,有益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