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中华武术
2514700000006

第6章 武术之魂满中华(1)

(一)名满中外的武术之乡

1.沧州

古代的沧州,沿渤海方圆百余里,这里芦荡荒滩,人烟稀少,既是犯军发配之地,又是叛将蔽身之所。明清时,一些受朝廷缉拿的叛将,因喜爱沧州民众强悍喜武的风俗,来到这里避难。他们大都隐姓埋名,化装成僧道游侠,传授技艺,维持生计。加之沧州之地地处偏僻,土地瘠薄,旱、涝、虫灾时有降临。正常年景,许多人家糠菜半年粮。重灾之年,流浪乞讨,卖儿鬻女者不鲜。民不聊生,时有反抗,反抗必然伴随着打斗,习武之事时常发生,所以,由于社会环境,沧州人自古就任侠尚义。

沧州,古有“远恶郡州”之称,明时有“小梁山”之号,可见沧州武风的兴盛和武术之发展,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沧州自古是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汉与满、蒙古、回等少数民族曾发生过隔阂与误解,但不快之事,逐渐消融。民族之间的不快,促进了武术的发展;民族之间的融洽,又相互交流了技艺,推动了武术发展。年深日久,沧州作为“武林”之地,渐渐被传开,并且根深叶茂。此地又有众多武术高超之人,他们大都名扬四方。沧州作为“武术之乡”的美誉,名扬中外。据史籍记载,沧州民间武术,兴于明,盛于清,至乾隆时,武术之乡已然形成,至清末,则声扬海外。从燕国开始,直到明清时代,多代王朝都建都于幽燕,而沧州是畿辅重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桓公时代,各朝各代均有多次战争发生于沧州一带。频繁的战事,使得生灵涂炭,民生维艰,而掌握攻防格斗的技能,才能求得自救,以求图存。隋建科举制,延续多代。至明中期,建武乡试、武会试之制,清光绪二十七年才废止。明清武科,对沧州武术发展亦有促进。民国七年,直隶督军曹锟为扩充其势力,在沧州招募武士数十名到其武术营任教或当兵。此举,对沧州武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民国十七年,沧州籍国民军陆军上将张之江任中央国术馆馆长,大力提倡强身御辱,强种救国的运动,一时间沧州入馆任教或深造者近百人。

沧州武林人士,一向注重内外交流。唠叨沧州求教授艺之人,一定会受到热情款待。沧州人士也走出去,走向中华大地,周游南北,或设镖局,或任镖师,或于民间教徒,或入军旅授艺,或寻师访友学技,或参加擂台比武,吸取各地武技精华,充实沧州武林。因而,沧州武林门类和独立之拳械技艺愈加丰富,并且,独具沧州特色。从而,使得传统武术得以继承和发扬,国家规定的套路得以广泛传播。沧州武术运动员参加省和国家级比赛,多次名列榜首,有些被选入省和国家武术组织或高等院校。沧州武林人士,还有的担任省和国家武术组织领导职务,有的为武术教授或高级教练。在沧州境内,习武者数十万人,沧州“武术之乡”名声再振。

2.沛县

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古称“沛泽”,又叫做沛国、小沛。自秦汉以来,素以“汉汤沐邑”“刘邦故里”“明光世家”“武术之乡”而闻名于世,亦有“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的美誉。

沛县武术,历史悠久,自古武林豪杰多有,人才蔚起。沛县有“武术之乡”之誉,这与汉高祖刘邦的故里及汉文化的发祥地有直接的关系。项羽、刘邦能在秦王朝的暴政之下率领农民起义,其实这与刘邦自身会武,有武有勇不无关系,刘邦依靠沛县子弟兵和他军中的一批义勇之士为骨干,削秦灭楚,靠武士的勇武打下了汉室江山。《沛县志》载:“沛人尚武力,挟意气”,“民喜佩剑以自卫”。上自皇帝,下至庶民,无不佩剑。《沛县志》上还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在宋代有位叫高进之的拳师,一天和朋友一起为友送丧,回到家后看到朋友的妻子被坏人强暴,一怒之下,杀了七人。在清

朝乾隆年间编修的《沛县志》上记载,元代,自战乱以来,民喜佩剑以自卫,一旦与贼相遇,便奋不顾身。沛县的尚武之风自汉至明清两代在历史上都有记载,始终不衰。沛县武术有八大门派:赵派大洪拳、三晃膀大洪拳、武当大洪拳、二洪拳、黑虎拳、梅花拳、少林拳、西阳掌,传入沛境以来,已成为苏、鲁、豫、皖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拳种,也是沛县成为全国武术之乡的历史因素。今天的沛县武术已经发展到十二大门派,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相继传入沛县扎根落户。目前,在沛县最具代表性的三晃膀大洪拳,是清嘉庆年间“单胳膊李泰师”所传,由张监而朱王庄五座楼李兴美大师,再传大洪拳第八十九代传人邓洪先。大洪拳迄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唐朝名为“天罡拳”,宋朝更名“黑虎拳”,明初洪武年间更名“大洪拳”延名至今,历经沧桑、变革,大洪拳真传得以幸存。大洪拳属外家拳法,内外兼修,注重精气神的主导作用,动作朴实无华,刚劲有力。发拳有穿山洞石之情,落步有入地生根之意。虚实不定变化多端,多晃膀和连环掌,因而又称“三晃膀”大洪拳。梅花拳属少林拳派,套路结构对称紧凑,一招一式层层叠叠,动静分明,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纵跳翻腾,连打带拿,招式朴实,变化多端。攻防意识强,使用价值高。据《沛县武术志》上记载,是清末由李振亭先生传入沛县。李振亭,字朝臣,享年102岁。其父李义鹏,为清末梅花拳一代宗师,李振亭自幼随父习武,功夫深厚,人称“神拳铁腿”,祖籍河南濮阳县,清光绪二十年因为家乡水患迁至沛县胡寨乡前吴堰村定居。李振亭随着张学良将军转战南北四载有余,战功卓著,少帅为酬谢他,赠战刀、宝剑各一把和明代香炉一只,1936年西安事变,李振亭重返沛城开设武馆广收门徒。此后,李家梅花拳在沛县生根开花,成为沛县武术老八大门派之一。

古沛人最讲究“文武双全”,故有俗语:有武无文则蛮,有文无武则弱。所以,沛县武术馆、武校非常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如今的沛县武术已走向产业化道路,武馆、武校,多达几十所,武术场子四百多个,全县人口一百一十多万,习武人数达三十万之多,从城镇到乡村,男女老幼利用节假日习拳的极为普遍,每年一次的武术散打比赛,成为他们的一个特殊节日。沛县人为能使中华武术发扬光大,致力于中华武术的传播,还把武馆开到了国外,在西欧并以米兰为中心,开设了六十多家中国功夫馆,洋弟子多达上万人。沛县人每年都有在国内或世界武术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的,他们为沛县武乡作出了贡献,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也为汉皇故里增添了光彩。

(二)武术大家齐争鸣

1.天下武术出少林——少林派

少林寺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32年后,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人们说起禅宗时,往往会用一派“本地风光”来表达对禅宗的印象。佛教的文化渊源在印度,而禅宗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它的文化渊源在嵩山,在被誉为“禅宗祖庭”的少林寺。达摩首先到了金陵,一个月之后来到永宁寺,只见那九级浮屠“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称活了150岁,周游列国,没有见过如永宁寺这般精美的寺院,真是极尽佛的境界。于是,达摩口唱南无,合掌赞美不停,已经将心许与嵩洛。离开永宁寺,达摩来到几十里外的嵩山少林寺,落迹于此,终日面壁。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由于长时间盘膝而坐,极易疲劳,僧人们就习武锻炼,以解除身体的困倦。因此传说少林拳是由达摩创造的。

以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

南北朝时,天竺僧人佛陀来到中国,因为他们爱好禅法,所以受到北魏孝文帝的礼遇。太和二十年,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庙建在少室山林中,所以因此得名少林。少林的经禅法文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武帝禁止佛法活动,寺庙因此被毁。后来在大象年间重建,名字改为陟岵寺,召了惠远﹑洪遵等120人住入寺内,名为“菩萨僧”。

隋代时,佛教十分兴盛。唐初,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的割据势力时,曾经得到了寺庙中僧人的援助。少林寺和尚惠场、昙宗、志坚等13人在征战中,助战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后当上了皇帝,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并特别允许少林寺和尚练僧兵,开杀戒,吃酒肉。寺内有一块《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记述了这一段历史。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成为驰名中外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于是,少林武僧也闻名遐迩。高宗和

武则天也常常驾临少林,封赏优厚。唐代会昌年间,武宗禁佛,寺庙再一次遭临厄运,大半被毁,到了唐末五代,渐渐地倾向于衰退消亡,宋代时才稍稍有了修葺。宋代时少林武术又有了很大提高,寺僧多达2000余人。

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闯入少林,僧人们都四处逃散。明代时,寺庙得到了高度重视,宫廷中先后有八位皇子到寺内出家,寺庙便也屡次得到诏令,被大修,规模有所发展,少林寺达到了鼎盛时期。

1673年,少林寺派僧兵参加战争,帮助康熙皇帝打赢了一场战争,但是随后,康熙命蒙古八旗进攻少林,少林寺被夷为平地,有五名僧人逃了出来,据说加入了天地会。少林寺在鼎盛时期,为七进院落,规模很大。可惜在1928年军阀混战时,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钟楼等主要建筑统统毁于一炬;许多珍贵的藏经、寺志、拳谱等烧成灰烬。现在还存在的建筑有山门、立雪亭、千佛殿等,其他建筑正在陆续恢复中。千佛殿内供毗卢佛铜像,因此亦叫毗卢殿。殿内砖地上还保存着20多个直径约4.5厘米的洼坑,是往昔寺僧练拳习武时的脚坑遗迹。脚坑分布方圆不大,呈一条线状,这是僧人刻苦练功的见证,也说明少林拳的所谓“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特点。千佛殿东侧的白衣殿,三面墙绘有少林拳谱壁画,壁画长约20米,很生动地表现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情景。在少林寺西约300米处的山脚下,有一塔林,这是唐以来少林寺历代住持僧的葬地,共250余座。这是我国最大的塔林,塔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代砖古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少林寺内还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山门门额上悬挂的“少林寺”匾额,是清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山门后大甬道和东西小马道旁立有碑碣数十通,称为少林寺碑林。其中有两通碑刻是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撰写的。康熙、雍正、乾隆等各位皇帝也很关心少林寺,亲自书写匾额,亲身巡游寺宇。1928年少林寺又遭到了兵变,天王殿、大雄殿等许多建筑﹑佛像﹑法器被毁。寺旁有始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的塔林,有塔220余座,还有初祖庵、二祖庵,以及附近的唐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法华塔、元代缘公塔等。寺内保存自唐以来的碑碣石刻十分多,重要的比如说《唐太宗赐少林教碑》《武则天诗书碑》《戒坛铭》《少林寺碑》《灵运禅师塔碑铭》《裕公和尚碑》《息庵禅师道行碑》和近年建立的《日本大和尚宗道臣纪念碑》等。

少林寺很多建筑都和这里的僧人禅师的美德轶事有着密切的关系。很久之前,嵩山有位名叫神光的僧人,听说达摩大师住在少林寺,于是前往拜谒。达摩面壁端坐,不予理睬。神光没有气馁。他暗自思忖:“古人求道,无不历尽艰难险阻,忍常人所不能忍。古人尚且如此,我有何德何能?当自勉励!”

时值寒冬腊月,纷纷扬扬飘起漫天大雪。夜幕降临,神光仍在寺外站立不动,天明积雪已没过他的双膝。达摩这时才开口问道:“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神光泪流满面地说道:“只愿和尚慈悲,为我传道。”达摩担心神光只是一时冲动,难以持久,略有迟疑。神光明白了达摩心思,就取出利剑,自断左臂,置于达摩面前。达摩于是就留他在自己的身边,并为他取名慧可。少林寺内的立雪亭,便是为纪念慧可断臂求法的事迹而建。

少林功夫是起源于僧人的日常生活。相传跋陀的弟子慧光12岁时,能在井栏上反踢毽子五百下。在井栏上踢毽子是很危险的,功夫不到家就可能跌落井中。少林功夫的许多招式都是僧人们受日常劳作,如挑水、扫地、打柴、烧火动作的启发加工提炼而成的。最高深的功夫其实也是最普通的功夫。被誉为少林功夫之源的《易筋经》,记载的就是一种疏通人体经脉从而强筋壮骨的功夫。像我们在之前提过的,菩提达摩采用壁观的方法参禅,长期静坐,困倦是难免的,要时常起来活动筋骨。相传达摩走后,少林僧人在洞中发现了一个铁盒,盒上没有锁,却打不开。聪明的僧人用火一烤,铁盒便开了,原来铁盒被蜡封住,以防水汽侵蚀。铁盒中有两部书,一本是《易筋经》,另一本叫《洗髓经》,都是用梵文写的。当时,少林寺里真正懂梵文的只有二祖慧可。慧可把《易筋经》留在少林,自己拿着《洗髓经》去云游天下。寺中也有一些对梵文一知半解的僧人,你翻他译,依法修炼,以致后来少林功夫多如牛毛。

后来,有位僧人带着《易筋经》去峨眉山,见到了天竺僧人般剌密谛。在般剌密谛的帮助下,《易筋经》才有了中文版。慧可云游归来,带回了他自己翻译的《洗髓经》。大家两相比较,才发现《易筋经》和《洗髓经》原来是一体的。自《易筋经》问世,少林僧人坐禅与习武已是密不可分了。

少林是武林的泰山北斗,少林武功更是博大精深,藏经阁内收集了三十六路拳脚及十八般兵器。各式各样的武学秘籍,《易筋经》《洗髓经》更是少林的镇寺之宝。除此之外,少林木马巷内的棍阵令武林人士闻之色变,据传至今还无人能闯过。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武术以实战威猛、博大精深,早已饮誉天下,“拳以寺名,寺以拳显”。今日,少林弟子遍布全球。

少林武术历史故事非常多。据史载和传说,世人所熟知的有:隋末唐初十三棍僧救秦王,紧那罗变形退红巾。少林寺僧兵为国立功最为人乐道的是在明朝,也是少林武术发展鼎盛时期。嘉靖年间,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少林寺僧兵多次应诏出征,威猛骁勇,为国捐躯。朝廷为嘉其义烈,在少林寺山门前立旗旌表,至今遗石尚在,塔林有铭可考。

2.武术胜地峨眉山——峨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