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网络世界
2547300000030

第30章 七十年代初的应用

70年代初微型机刚刚诞生,立即进入农业应用领域,其转移速度之快是令人振奋的。早在1972年,美国就采用计算机研究农业区域规划长期发展问题,建成了美国“国家——区域规划系统”计算机模拟模型,为联邦政府和有关部门、机构进行辅助决策之用。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迅速而又广泛地渗透到农业活动的各个领域,无论是作物品种资源研究、作物育种、栽培、保护,还是土壤肥料、畜禽饲养、农业气象等方面,尤其是农业管理部门都逐步使用计算机,成效卓著。农业活动的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

据分析归纳,计算机在作物育种方面的应用水平可以区别为三种:一是初级水平,主要是数据处理,建立各种数据库等;二是中级水平,主要是仿真模拟,建立各类仿真模型等;三是高级水平,主要是建立有关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辅助决策和指导实践。显然,这三种应用水平的计算机技术已在农业活动的各个领域交叉使用。近五六年,美国的农业专家系统蓬勃发展,美国农业部与全国棉花委员会研制的棉花综合生产管理专家系统、普渡大学建立的土壤侵蚀控制专家系统、维吉尼亚工学院杀虫剂评估专家系统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早,80年代以来,初战告捷,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1980年浙江大学与中国农科院蚕桑所合作研制了蚕育种专家系统,1983年中科院合肥智能所与安徽省农科院共同开发砂姜黑土小麦施肥专家系统,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创建了小麦玉米品种选育专家系统,华中理工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完成了柑园专家系统。这些专家系统均已通过技术鉴定,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业活动的智能化趋势初露端倪,并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