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皮影戏
2599600000006

第6章 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皮影造型的审美特征

皮影艺术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种类,它的造型的想象内涵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并非是常人想象的那种异想天开和随心所欲的夸张,它是来源于中国古老文化千百年的沉淀,来源于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和民间艺术家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

1.造型的写意性

我们中国任何一种古老的艺术语言都不是对形象的逼真表现,而是使用象征、写意的艺术语言,以追求神韵为最高的艺术境界,这是我们民族的艺术传统。如中国绘画的水墨写意,以黑、白而挥写自然的倾向,甚至绚丽多彩的工笔画也不乏写意的特质。皮影造型的写意方式是一种超越自然客观时间、地点的局限而表达意义的造型方法。皮影艺术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产物,以表现农民的精神寄托,以虔诚敬仰所有超自然神祇为第一目的,因而直接受到中国巫傩文化的影响。中国又是一个神话、寓言十分丰富的国家,各种小说、剧本、传说故事塑造了无数天神、地灵、水怪,这为皮影制作者塑造无比丰富的形象提供了蓝本。他们将自然的和超自然的各类形象按艺术的逻辑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无数的神、鬼、怪和奇禽异兽。在皮影艺术中,经常有不同的时间存在的事物放在一起,把不同的地点出现的飞禽走兽放在一处。例如在皮影戏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中经常出现这种情景,即把不同时空的东西摆在一起,不同季节的植物摆在一起。这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造型,恰恰体现了皮影艺术独特的造型逻辑。

2.造型的象征性

中国戏曲的有限舞台把象征的手法发挥到极致,布景以简代繁的布局,人物用象征的图示语言——脸谱形象,以区分善、恶、忠、奸的人物性格,意在追求举手投足中展开的戏剧冲突。与戏曲一脉相承的皮影造型的象征特点主要是对运用不同的图案、线条和色彩等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和约定俗成的象征性来表现人物或事物。

比如说,为了凸现丑角形象的“丑”,会在人物的脸谱装饰一些杂乱的符号象征,如眉毛上方和脸颊处的波纹线,从眉毛到眼部勾一条绿线,或在下巴、鼻头随意圈几个小圆点等,好似脸上不干净的“麻子”。再比如说“奸”角形象,粗一看似乎与一般的生净角色的脸谱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这类角色的眉毛与一般的生净角细、粗弯眉所不同的是,它的眉毛粗乱没有统一的形状,眉中间有形似犄角的纹样,眉毛紧挨眼皮,不是一笔勾画出来,眉上方也有波纹线,民间艺人在刻画这类形象时就有一种主观的倾向,奸诈之人在面容上亦是“丑”人,心丑脸也丑。民间艺人正是用这种喻义象征手法来表现人物角色形象,抓住了人物形象的精神特征。

再比如说,在人物的塑造中运用不同器物及服装上的图案来象征人物的身份和地位。比如皇帝穿的衣服、用的器具、坐的桌椅等等,都装饰有象征皇权的龙纹样,也多用黄色为主色,其他颜色作辅助。帽子装饰有各种珍珠、宝石等象征富贵的物品。朝臣、皇后、嫔妃、侍从等等都有象征自己职位的服装和用品。蟒袍多是帝王将相的服饰,又分为男蟒、女蟒两类。其多为圆领大襟,图案有团龙、独龙、凤凰朝阳、凤凰牡丹等,与现代历史片中的人物服饰相似,但其平面化的表现却独具匠心,设计独到。颜色有红、绿、黄、白、黑等,根据人物的官位、地位、性格、脸谱的不同而分别穿用。如皇帝穿黄色团龙蟒袍;包公穿黑色独龙蟒袍;皇后、贵妃等穿凤凰朝阳、凤凰牡丹蟒袍等等。

3.造型的平面性

皮影作为传统民间戏剧的一种道具,在舞台可以是“叱咤风云”的“明星”,“华丽的谢幕”之后又可以作为民间的一种艺术品来欣赏。与众多民间艺术诸如剪纸、木版年画的造型方法相同的是,皮影的影偶造型形式也属于平面造型的一类。

尽管皮影属于平面的二维造型艺术,但是民间艺人在雕刻皮影人物时,运用夸张、变形、移位等手法,将空间感和立体感融入到皮影的平面造型中。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也灵活地被皮影艺术吸收运用。在一件平面的皮影作品中,既会出现平视,又会出现或仰视或俯视或侧视等不同视点、角度看到的东西。比如说一个皮影人物,上身为半侧面,腰部又为全侧面,腿脚又采用一前一后两个全侧面的表现手法。这样有利于局部的夸张与强化,使人物、动物活灵活现,神满力足。许多建筑、家具也是既能看到它的正面,又能看到它的半侧面,还能看到俯视面,但没有“焦点透视”的消失线和点,这是审美需求和表现内容的有机结合。皮影造型中的这种平面性也给西方的艺术家以启示与参考,野兽派的代表艺术家马蒂斯,他的作品融入大量的东方艺术中平面的表现手法,富有装饰感,凸显了不注重透视关系,以线条、平涂色彩、概括的形似为主的东方艺术理论。

4.造型的抽象性

皮影的造型除了具象的如龙凤花草等装饰图案以外,还有许多抽象形式的纹样,如文官蟒袍裤脚下面以斜线为主体,进行反复、连续、对称等排列的几何海水图案,女性角色裤脚处的半圆图形,文武官帽子上的云纹、日纹、火纹,武将靠甲中的锁子纹等。在民间百姓的内心深处潜藏着抽象造型的审美基因,这种抽象的造型能力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当时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大量的抽象几何纹样。这些抽象造型并非自然几何结构的直接模仿,而是从具象的动植物形象抽象变化出来的,或者说是经过高度概括出来之后,加以巧妙组合变化来的。这种变形方式不同于现代艺术的变形方式。现代艺术变形则受审美意识形态支配,变形是自觉的,是经过艺术科学训练的结构变形或抽象变形。而皮影的变形处理则受具体思维方式和实用功能的支配,作不自觉的意象或象征变形,是自然而然的变形。这不仅具有审美上的意义,更具有文化人类学的具大研究价值。

5.造型的地域化

我国幅员辽阔,皮影艺术分布广泛,经过长期的发展自然也就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这也从客观上决定了造型的地域化特征。譬如说,以陕西为代表的西北皮影表现出以下人物造型特征: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表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首先,从整体上看,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变化富于韵味和动势。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以达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的效果。其次,看细处,高额头、直鼻梁、点红小口、细眉细眼、莲指修长、身条纤瘦。男角靴底是前脚平后脚翘,富有动感。面轮廓线不涂色,人物的须发基本是用真发贴上去的。皮影的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乏味。以河北为代表的中国东北部地区皮影的人物造型呈现如下特征:淳朴粗犷而不失典雅。面容轮廓线着黑色,幕前观看时十分清晰透亮。人物身条浑厚,手指抽象简洁。生、旦阳刻空脸的脸形为6字形通天鼻,红唇尖翘,环眉凤眼。男角两脚靴底都在同一水平线上,表演时静动分明。人物的须发多数用皮刻而成,除甩发用黑线制作外,一般不用真发。其他地域的皮影造型也是各不相同,呈现出各自的地域特征。例如:山东皮影质朴粗犷,色泽古拙,刻工劲健,民间特色较浓,接近剪纸风味。唐山皮影则是雕镂精细,造型优美。

(二)皮影色彩的审美特征

色彩是皮影造型形式美的充实,皮影的色彩规律受着中国民间五行五色的主宰。“五行色”观念是中国先人以天地、生物、自然、宇宙等为物质基础,以理念、通感、联想等万物有灵的观念为其思维方式所创作的观念色彩。传统的五原色——红、黄、蓝、白、黑的对比与协调,充分地在皮影色彩中体现着。不过我国皮影戏中一般不用蓝色,而以绿色代替,因为在油灯光线下的蓝色和黑色相近。用绿色代替蓝色还可以增加红绿色的对比,使造型更加明快强烈,而雕刻出的镂空脸映在影窗上本身就是白色。这样皮影的五色实际用的色彩就剩下红、绿、黑三色。

中国民间俗话说“远看颜色近看花”,这就是颜色远效果的魅力。尤其是舞台上的色彩,就更加注重远效果了。所以影人颜色要尽量鲜明、饱和,才能使舞台效果更加突出。在强调色彩鲜艳醒目的同时,皮影艺人也非常注意色彩的搭配、对比与照应。如正面生、旦、净、脸部为阳刻,留白;侧面轮廓和眼睛是黑色,唯口点以朱红。总的说是白净淡雅,但他们的头饰多施以阴刻,镂雕复杂,色彩也富丽多姿,恰与单纯清朗的面部形成对比。再比如在宫殿楼阁之类大场面的色彩处理上,非常注意整体色彩关系。如宫殿的门窗和柱子,以朱红色作为主体色调,用以绿色陪衬,檐下暗处的斗拱以深色重压,再用镂线配合,而获得威严壮观、富丽堂皇的色调。阴曹地府则以黑灰色作为主体色调,用深绿暗蓝烘托渲染,用粗犷的线条和块面体积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而给人一种冷咫阴森的感觉。

为了准确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艺人们借鉴戏剧脸谱程式化的色彩,来象征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又结合自身独有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移植革新,采用镂线分色的手法,在形象上施以强烈的装饰色彩,强化烘托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如红脸的精忠、黑脸的骁勇、黄脸的狡猾、白脸的奸诈,每种色调都有自身的处理手法和象征意义。

在人物的塑造中,生旦影人的头部多作阳刻空脸,以空代色,含蓄的面部在视觉上给人们一种玉颜丽质的色彩联想,通过空间联想达到色的补充,获得无色胜有色的艺术效果。衣着上的用色,贫富有别,老少各不相同。旦角多用纯度高的艳色,经浓墨重压,镂线调和,富丽而不炫目。有的则能充分利用牛皮或驴皮的本色,淡色着里,重色压边,刀纹补白,显现出端庄大方、清素典雅的格调。老生老旦用色简单,多不过两三色,在衣领袖口处以素色空心花纹装饰,而显得既朴素又大方。穷家生旦影人,多用绿、黑、赭等单色,镂以简单明快的线条,在屏幕上则形成淳朴素洁的色调。丑角色彩的运用,多以红花绿叶相杂互衬,冷暖反托,使其产生不安定的浮躁色调,再用浓墨镂线调和统一,使色调重新得到协调稳定,躁而不浮,艳而不妖的特殊格调,使色彩巧妙地烘托了角色,又准确地表达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皮影雕刻的审美特征

雕刻是皮影造型形式美的重要体现,皮影对雕工要求极严,结构严谨,刀纹之疏密、纹络之虚实都十分讲究。雕镂时刀口要垂直,中锋行刀、提插或顺刀、逆刀雕刻。通过不同的刀法,雕刻出极富魅力的线条、花纹,在走刀时讲究圆如规,方如矩,方圆相衬,虚实有致,不过刀,不走线,运刀之神,技艺之妙,雕刻之细总是让观者赞叹不已。同时结构轮廓线要宽,图案线要细,走刀有虚有实,线条要繁而不乱,简而不空,剔透利落,突出重点。特别是面部的雕刻,要求极精,行刀不能有一点的错乱,要匠心独运,意在刀先,力求效果的完美。阳刻的线要直、均匀,不能有圭角毛刺,这需有高度的熟练性和操刀技巧。刀线中,以尖利的直线和多变的圆线为主,能十分自如地表现花纹、花朵、羽毛、胡须、头发、锦帛的质地和动势。

针对不同的雕刻对象,所使用的技术和刀法也有极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生旦影人的雕刻刀法稳健,线条平和,使其温文尔雅的神情得到充分表达;旦角影人的雕刻,刀法婉转,线条柔和,花纹细腻纤巧,且多用明刀暗线,精雕细刻的雪花、万字、梅花、菊竹、字型装饰,使女性温柔文静的神态更加妩媚动人,充分显示出阴柔秀美。净角的雕刻刀法挺直,线条粗犷奔放,多以放射形状的线纹将其暴躁骁勇的气质显现得逼真生动,洋溢着一种阳刚之劲美。丑角的雕刻刀法更是独具匠心,衬托个性特征,而采取大刀阔斧的粗拙线条,衬以精雕细琢的柔巧花纹,在强烈的对比中产生呼应,俗中见雅,图案花纹生动有趣,耐人寻味,获得刚柔拙巧交融之和谐美。案几绣墩之类的装饰纹样,刀法尤为精细,纹路刀凿兼施,块面结合,虚实相衬,以体现出玲珑精致、富丽典雅之美。宫殿屋宇之类的大场面雕刻,作者独具匠心,在大面积的牛皮上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概括力整体安排,采取阴阳雕刻相兼,点线面结合插缀的手法,使装饰纹样巧妙地组合连接。同一幅画面上同时运用焦点透视、散点透视,正面侧面随需要设置,雕梁画栋镂纹繁密而不显得拥塞紊乱,玲珑剔透不显纤弱而气势宏大,互相配合,浑然一体,表现出物体之整体美。花木怪石的刀法,以细腻柔和的刀纹“勾勒”花朵,用粗犷洗练的刀线雕刻枝叶砖石,使其花叶互衬、刚柔并济,呈现出饱满充实之清新美。牛马虎豹、龙蛇鹤凤之类,其刀法简练准确,寥寥数刀即可把马的英俊、猪的笨拙、猴的机警、虎豹的凶猛,表现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骨骼关节都是以线连接的,可以灵活转动,能够翻滚跳跃,伸屈自如,有形态活灵活现之情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