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歌剧的误会
2601600000022

第22章 音乐在每扇门开启时都有色彩变化——谈巴托克的歌剧《蓝胡子的城堡》

一个名为蓝胡子的神秘公爵,带着新婚妻子朱迪丝来到阴暗潮湿的古城堡。受好奇心驱使,朱迪丝要求打开城堡大厅中七扇紧闭的大门。随着前五扇大门的开启,朱迪丝不断看到刺眼的斑斑血迹,但在蓝胡子陪伴下,经历了一个由紧张至兴奋的观看历程——她一一见到行刑室、武器库、宝物房、美丽的花园,并迷醉在阳光普照的远眺景色中。至此,蓝胡子劝阻朱迪丝不要开启最后两扇门,但朱迪丝执意不肯。结果,不幸降临——第六扇门后是一座泪水湖,而第七扇门后藏有蓝胡子的三个前任妻子。最终,朱迪丝不得不加入她们的悲剧行列,被蓝胡子永远关闭在这城堡中的第七扇门后。

这是歌剧《蓝胡子城堡》的情节梗概。蓝胡子的故事在欧洲其实很久以来即是家喻户晓,虽说对中国观众而言多少有些陌生。但古老的传奇至二十世纪初之际,经过巴托克和脚本作家巴拉斯两位年轻匈牙利艺术家的精心改编与再度诠释,成就了一出具有典型象征主义内涵和匈牙利民族特征的现代歌剧杰作。

此剧的中心是发现之旅——但吊诡的是,发现的最后是不可知的神秘,或者说是悲惨的真相。这显然是“现代派”的精神气质和哲学了。朱迪丝在一开始对蓝胡子一无所知,随后窥视到他的权力、财宝和“光鲜”,但最终看到的是他的丑恶和凶险。但说到最后,蓝胡子为何如其所是,他为何如此作为,朱迪丝(以及观众)并没有了解太多。意味深长的是,朱迪丝在剧中一直对蓝胡子施压,几乎是强迫式地要求蓝胡子打开他并不愿意开启的大门。我们甚至有点同情蓝胡子,毕竟他泄露自己的内心秘密是出于不情愿。设想,如果朱迪丝听从蓝胡子,没有打开最后两扇门,两人是否真有可能维持幸福呢?进一步说,世界和生活果真被刨根问底,我们是否愿意接受?

但应该强调,歌剧的观众和听者除了了解剧中故事寓意之外,最好对歌剧中的音乐形式架构和创作用心有所领会。此剧开启七扇门的情节进展不仅成为戏剧意义上的节奏动因,也为音乐的铺陈预设了结构的框架。每一扇门的开启都为音乐的色彩变化和乐队性能发挥提供了机遇(如第五扇门的开启是全剧的最高潮和最亮点,C大调,极尽辉煌与恢弘之可能),而人声的咏唱则少有如歌式的旋律,更多是说话口吻的自然放大。乐队中一个象征“血迹”的半音性主导动机贯穿始终,为整个音乐染上一层不祥的色彩。巴托克在1911年创作此剧时,他的音乐听觉正受到德彪西的印象主义色彩和声、理查·施特劳斯的乐队炫技性写作以及斯特拉文斯基原始主义的洗礼,同时他通过对匈牙利民间音乐的认真研究和深入吸取,也正在极力挣脱西方传统音乐语言上的各种束缚。巴托克一生仅写作了《蓝胡子的城堡》一部歌剧,此剧也被公认是他大型作品中最早的成熟之作。在这里,已经可以清晰听到日后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巴托克的典型特征:带有一丝蛮荒之感的神秘粗犷,以及出于严格结构控制的神经质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