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培养语文兴趣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2621900000007

第7章

原来,汤显祖写到剧末,被主人公的凄惨身世所感动,就一人躲到柴房里痛哭起来。

剧作问世后,一经上演,立刻成为了深受大家喜爱的戏曲节目。

哭鼻子的大仲马

有一天,大仲马的一位好友前来拜访他,见他正独自坐在书桌前,双手抚摸着稿纸,低声抽泣着。朋友就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等,可等了好长一段时间,还不见他的情绪有所好转,就决定去劝劝自己的朋友。他拍了拍大仲马的肩膀,关心地问:“亲爱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令你如此伤心?”

大仲马回头一看,见是好友来了,便把事情的原委诉说了一遍。原来,大仲马正在创作《三个火枪手》,最后由于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其中的一个火枪手非死不可。可大仲马非常喜欢这个人物,想试图改变这个人物的命运,然而却无法做到。他一想到自己喜欢的英雄人物将被自己的笔杀死,而自己对此又无能为力时,就不由得伤心至极,流下了眼泪。

他的朋友听了他的诉说后,笑着对大仲马说:“我的朋友,你可知道我已来了多久了……”

这时,大仲马的一位仆人刚好从门口经过,听了这话也笑了,说道:“先生,您不过来了45分钟,而主人却已经哭了好几个小时啦!”

看来写作有时是要动点真感情的,因为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洛阳纸贵

左思,是西晋着名的文学家。他出身寒微,但读书勤奋,学问渊博。《三都赋》是他的一部杰出作品。“三都”指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的都城邺城、成都和建业。要写这样的大赋,在当时确实不可思议。着名文学家陆机听说左思要写《三都赋》,拍手大笑,对弟弟陆去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等那小子写好之后,我拿它来盖酒坛子!”

人们的风言风语,没有使左思畏缩。相反,他的决心更大了。他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拜访了许多在三座都城生活过的人,掌握了各方面的情况,最后才开始动笔。他在书房、卧室、门口、墙壁、走廊甚至厕所里都放着纸笔,只要想好一句两句,就随时随地记录下来,以后就在这个基础上加工整理,经过反复斟酌和修改,宏篇巨制终于完成了。

起初,他的赋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当时的名流学者为《三都赋》作序作注后,人们才开始注意他。过了不久,当时的大学问家、大作家张华也出来推荐,对左思的才能极力推崇,击节赞叹,认为《三都赋》实在超过了汉代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这么一来,洛阳城里有地位的人家都争着买纸传抄阅读,使市场上的纸张一时供不应求,价格猛涨。陆机读了之后,也十分佩服,从此不敢再轻视左思了。

一生写了一百多部作品的作家

凡尔纳是法国着名的科学幻想小说家,他一生勤奋多产,在当时就享有盛名。《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后大受读者欢迎,但凡尔纳并没有因为他是个畅销小说家而粗制滥造。

凡尔纳对待写作严肃认真而又十分勤奋。为了使他的科学幻想小说有可靠的科学根据,他研究了许多科学问题,阅读了数量惊人的科学资料。仅仅为了写作《月球探险记》,他就研读了500多册图书资料。他十分珍惜时间,每天5点起床,一直写作到晚上8点,在这15个小时中间,他只休息片刻。他曾对他的好朋友说:“我需要工作,工作就是我的生活机能。没有工作,我就感觉不出生命。”他从35岁开始写作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起,到77岁逝世,整整42年从未间断过。他一生写了104部科学幻想小说,平均每年写两三本,总字数达七八百万之多,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多产作家。凡尔纳的作品被译成54种文字。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着名的历史学家。他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是朝廷的史官,这个职位可以世袭。司马谈有志于写一部系统的历史着作,也希望儿子长大了能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并接自己的班。因此,司马迁从小就获得较好的学习条件,翻阅了皇家所有的藏书和档案记录。可惜传下来的史料并不多,要写一部历史巨着,这些材料是远远不够用的。因而司马迁很早就立志要到各地去采访和考察,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几次游历,使他眼界大开,掌握了丰富的史料,为今后写作《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谈死后3年——公元前108年,38岁的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经过充分的准备,他于公元前104年开始动笔写作历史巨着《史记》。

可是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当时有位大将名叫李陵,因为投降,被汉武帝杀了全家。司马迁挺身而出,根据自己平时对李陵的认识和了解,在武帝面前替李陵辩解。武帝却认为司马迁有意抬高李陵而贬低将军李广利(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哥哥),越想越恼,就把司马迁关进监狱,问成死罪。

当时犯死罪的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是拿出50万贯钱赎身;二是接受奇耻大辱的宫刑。他家并不宽裕,拿不出那么多钱,为了完成《史记》,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选择了第二条道路。

宫刑是一种极其残酷野蛮、侮辱人格的肉刑,受了这种刑罚而活在世上,是比死还要难受的。受刑后,他在暗无天日、密不通风的“蚕室”里躺了100多天,受尽了精神折磨与肉体煎熬。可是他为了写完《史记》,顽强地活了下来。出狱后,他虽几次想到自杀,但一想到《史记》尚未完成,就咬了咬牙,含垢忍辱,百折不挠,呕心沥血,发愤着书。

公元前93年,司马迁终于用竹简写成了一部52万多字的历史和文学的不朽巨着——《史记》。

《战争与和平》的创作经过

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俄国,正处于一个十分动荡的时代,俄罗斯的前途和命运如何,成了当时知识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托尔斯泰的关切和注意,他想写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来回答这个问题。

1963年夏天,托尔斯泰开始写一部中篇小说,叙述1856年从西伯利亚到俄罗斯本部的一个十二月党人的故事。

由于小说中写到历史事件,作品的规模大大扩充了,出现了亚历山大一世、拿破仑、库图索夫、斯彼兰斯基等那一历史时代的着名人物。要写好这些历史人物,必须广泛地研究那个时代,了解19世纪初叶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原因。为了获得这类知识,托尔斯泰研究了俄罗斯和外国有关1812年战争的着作。

在写作过程中,托尔斯泰经常不断地作笔记。在莫斯科、在亚斯纳亚·勃良纳、在基辅公路上散步、在和客人围坐喝茶——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用锐利的、好奇的眼光注视着一切,为他的长篇小说写下一些零散的笔记,积累一些原始材料。

有一次,他的新婚妻子塔吉雅娜·别尔斯忍不住问他:

“你老是往你的小本子里记些什么东西呀?”

“记的就是你们。”

“我们有什么可记的呢?”

“这就是我的事了,真实总是有趣的。”他回答。

还有一次,他对妻子开玩笑地说:

“你以为你在这儿是白住的吗?我把你的行动都记下来了。”

确实是这样,他在妻子塔吉雅娜·别尔斯身上找到了《战争与和平》中的女主人公娜塔莎·罗斯托娃的原型——自然而爽直、富有乐观精神的俄罗斯妇女的典型。他还从他的先人和亲属中寻找作品中的人物:如书中的伊里亚·安德烈耶维奇·罗斯托夫伯爵的原型是作者的祖父;彼拉格雅·尼古拉耶夫娜·罗斯托娃的原型是作者的祖母;尼古拉·罗斯托夫的原型是作者的父亲;玛丽雅公爵小姐的原型是他母亲;老公爵尼·安·鲍尔康斯基的原型是他的外祖父;安德烈·鲍尔康斯基公爵的性格,很象作者的哥哥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

不过,托尔斯泰从来不描绘丝毫不改变的肖像。有一个朋友问他:鲍尔康斯基公爵的原型是谁?他在信中回答:“如果我的全部创作都在于依样画葫芦……我是没有颜面发表出来的。”有一次谈论他的人物姓氏时,他说道:“假如直接根据一个什么真人来描写,结果就根本成不了典型,只能得出某种个别的、例外的、没有意思的东西。而我需要做的恰恰是从一个人物身上撷取他的主要特点,再加上我所观察过的其他的人们的特点,这才是典型的东西。”

在描写战争的时候,作者结合着他曾参加过高加索的战争和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的感受,极力想从“流血、苦难、死亡”中表现真正的战争,而不加任何掩饰。

小说《战争与和平》就是在不断地删改、斟酌中诞生了,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了各界读者的喜爱,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部雄伟壮丽的史诗巨着。

秋菊落英

宋仁宗时,22岁的苏轼中了进士后,即以诗、词、文章知名于世。宋神宗时任宰相的大文学家王安石,对他的天资聪颖,才气横溢,也十分赞赏。苏轼少年气盛,又自恃聪明,因而就难免要闹点小乱子出来。

有一年秋天,苏轼从湖州任满回京,到丞相府去拜望王安石。他在书房等了许久,仍未见王安石回来。这时,他忽然发现书案上用砚匣压了一张写了字的素笺,便取出来看,原来是王安石的《残菊》诗,只写了开头两句,墨迹尚未全干。苏轼边看边念:

黄昏风雨打园林,

残菊飘零满地金。

苏轼念完之后,暗自想道:“王荆公这首诗太不真实了。菊花其性属火,深秋开放,最耐严霜。它与春天开花的桃、李不同,只会在枝上枯萎,决不会被西风吹落,更不会花落满地,一片金黄。诗中说‘残菊飘零满地金’,岂不是太不切合实际了吗?”想到这里,苏轼诗兴勃发,技痒难熬,就提笔在王安石诗的后面续了两句:

秋英不比春花落,

为报诗人仔细吟。

续完后,苏轼又等了许久,仍不见王安石回来,便离开了王府。不久,苏轼就因这两句诗的缘故而被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执掌地方军事的助理官)。这年重九佳节,好友陈季常来看苏轼,苏轼十分高兴,便邀陈季常同往后园赏菊。

他们来到后园,但见秋菊盛开,景象万千。苏轼触景生情,便与陈季常谈起王安石的《残菊》诗:“王荆公说‘残菊飘零满地金’,这菊花不比春花,只会在枝头枯萎,哪会落瓣呢?”

谁知陈季常却说:“王荆公的诗有道理,黄州的菊花就是要落瓣的。”

苏轼不信:“我可没有见过落地的菊花!”

话刚说完,突然刮来一阵大风,盛开的菊花纷纷落地,一刹时,满园都是飘落的菊瓣,一片金黄。苏轼看得目瞪口呆,方才明白“残菊飘零满地金”确是事实;自己学识不广,批评王安石是批评错了。从此以后,他就注意仔细观察生活,对自己未弄清楚的事物,决不随便写入诗中。

锦囊

唐代着名的大计人李贺,虽然只活了短短27年,却写下了大量的诗歌,而且后人称他为“鬼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李贺7岁便能作诗。有一次,大文豪韩愈来到他家,叫他当场赋诗。李贺早已胸有成竹,诗兴大发,挥笔而就一首《高轩过》的诗,使韩愈惊叹不已。从此,李贺便名声大振。然而李贺并不满足,相反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了。为了搜集、积累创作材料,寻觅佳句,李贺经常大清早就背上一只锦囊,骑上一匹白马外出游历。他一边走一边观察,每当触景生情偶有所感时,便及时写下来,投入锦囊中。一天下来总能写上几十条。晚上回到家,再把那些即兴写下的纸条掏出来,整理成一首首完全的诗,投在另一只锦囊里,而那只空锦囊,又将是他明天外出的伴侣。他的母亲见他从锦囊里掏出来这么多纸条,不禁心疼地说:“我的儿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呀!”

李贺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呕心沥血,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他的成功与锦囊是分不开的。

半船书

明朝有个文人叫陈济,在江浙一带颇有名气,人人都知道他读过半船书的故事。

陈济15岁那年,父亲让他带一批货到外地经商,临行前嘱咐道:“这是我多年积累下的货物,是咱们的一部分家产,你要认真替我做好这桩买卖,让家里人放心。另外,派两个可靠的师傅与你同云,帮你当参谋,打理生意。”

“知道了,货物卖完后我带些什么东西回来呢?”

父亲说:“你自己看着办吧,看咱家看缺什么,你就带什么,但千万要长些心眼,货比三家,千万不要让人骗了。”

6个月以后,陈济顺利归来。全家人都十分高兴,称赞他有出自己,能够继承你业了。家里有赶紧从船上卸货,一看陈济买的物品,大为光火,顿足汉息道“你都买了些什么啊!”原来陈济买了半船书回来。

陈济说:“这正是咱们家里缺少的啊!不读书积累知识,谈何做学问。”

从那以后,陈济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一本一本地读他的书。天天如此,一连读了七八年,终于读完了他买回来的半船书。书读得多了,积累的知识也多了,他就开始试着写些辨伪论真的文章,此时他文思如泉涌,几年积累下来的知识都用上了。他写的文章不讲究词藻的华丽,只求简捷明快,疏通事理。他常说:“好文章应该像布帛菽粟一样,要有益于世。”

有人表示疑惑,说:“你读了半船书,文章又写得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谋个一官半职?”

陈济笑笑:“我读书是为了写点我愿意写的文章,当今谋取功名的人那么多,不少我一个人。”

陈济不求功名,但却出了名。

后来,经人,陈济与解缙、姚广孝参与了修纂《永乐在典》的工作。这全得益于他产时的大量和积累。

谜恋昆虫的法布尔

法布尔是一位科学家,在生物学方面颇有造诣,为写好这《昆虫的故事》这本书,天天起早贪黑地去观察昆虫,从不想当然地下结论。

一天清晨,法布尔起床后,又照例去观察昆虫。他的妻子拉住他说:“昨晚,你不是产今晨有客人来吗?”

法布尔这才想起来,忙脚回书房去了。

一会儿门前来了一辆马车,法布尔看见一位达官显贵从马车上下来,急忙迎了上去,此时他穿着一件布满破洞的衣服,引领客人进了书房。

一会儿,客人走了。

法布尔的妻子问道:“这位客人是谁?”

法布尔说:“教育部长!”

“啊呀,你怎么穿着有破洞的衣服见客人啊!”

法布尔笑笑说:“我哪有没有破洞的衣服呢?”原来法布尔为了写好关于昆虫的书,到处观察昆虫,树枝、荆棘剐破了他许多衣服。

说完法布尔又去观察昆虫了。

法布尔到一个大花盆前,一大堆昆虫正向花树上爬,等第一条虫子刚爬到顶,法布尔就用刷子把下面的全部痕迹刷干净,又用抹布把花盆四周擦干净,不让虫子吐的丝留在上面。为什么呢?原来,前几天法布尔看见一群虫子正列队一边吐丝一边向上爬,等天黑后好顺铺好的路回家。法布尔想,如果切断丝路会怎样呢?于是他擦断丝路,毛毛虫果然迷路了。法布尔为这事在花盆前整整观察了一天一夜。后来他终于依据自己的细心观察写出了《昆虫的故事》。

酒醉醒

相传,古时候有个叫仪狄的农夫。一天傍晚,他见禹王治水辛苦,就把自己酿造的米水给禹王喝。禹王一喝,感到醇香可口,就把一罐米水都喝光。不一会儿,他感到头重脚轻,便倒在地上了。卫士们以为仪狄用毒药毒死了禹王,要治他死罪。医官诊断:禹王呼吸正常,只是脉搏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