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
262500000004

第4章 李嘉诚:经商是一门制衡的艺术 (2)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永远循规蹈矩,无大起大落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富商。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不过,冒险却不能盲目,要组织严密,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而且在困难与压力落在肩头的关键时刻,千万要谨记“少安毋躁,方能成事”。一切都要定心、定力;尽心、尽力。

成大事者除了稳重,还要有一飞冲天的勇气,没有这股勇气,任何人都无法打开成功的局面,商人也是这样。最能说明李嘉诚投资气魄的一件事,是地铁工程竞标。

地铁工程,是当时香港开埠以来最浩大的公共工程。整个工程计划8年完成,需耗资205亿港元。中环站和金钟站,是地铁最重要、客流量最大的车站,上盖将建成地铁全线赢利最丰厚的物业。地产商莫不“垂涎欲滴”。李嘉诚涉足地产业已有二十年,盖了不少建筑,积累了不少经验,他觉得进军港岛中区是改变形象的难得机会。

早在1976年下半年,香港地铁公司即将招标车站上盖发展商的消息,被新闻界炒得沸沸扬扬。1977年初,消息进一步明朗,地铁公司将于1月14日开始招标,地段是邮政总局原址。原址拆卸后,兴建车站上盖物业。李嘉诚估计,参加竞投的将会有置地、太古、金门等英资大地产商、建筑商。华资地产建筑公司实力稍逊,置地的夺标呼声最高,长实参与竞投,就必须把它作为竞争对手,与这个庞然大物对峙。置地过于自负,未必会冷静地研究合作方,并“屈尊”去迎合合作方。因此,李嘉诚必须弄明白地铁公司招标的真正意向。

李嘉诚通过各种渠道获悉,港府工务局将中区邮政总局原址用作中环、金钟两地铁车站上盖。另外加上九龙湾车厂地皮估价,两者合计约6亿港元。港府将以估价的原价批予地铁公司,由地铁公司发展地产,弥补地铁兴建经费的不足。地铁公司为购得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曾与港府多次商谈。地铁公司的意向是:用部分现金、部分地铁股票支付购地款。港府坚持要全部用现金支付。李嘉诚首先明确这一点,竞投车站上盖发展权,必须以现金支付为条件。地铁公司与港府在购地支付问题上产生分歧,说明地铁公司现金严重匮乏。地铁公司以高息贷款支付购地款,现在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贷款,并指望获得更大的赢利。李嘉诚在投标书上,提出将两个地盘设计成一流商业综合大厦的发展计划。这仍不足挫败其他竞投对手。任何竞投者,都会想到并有能力兴建高级商厦物业。

李嘉诚的“克敌”法是:首先,满足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需求,由长江实业公司一方提供现金做建筑费;其次,商厦建成后全部出售,利益由地铁公司与长江实业分享,并打破对半开的惯例,地铁公司占51%,长江实业占49%。这对长江来说,是一笔沉重的现金负担。李嘉诚决定破釜沉舟,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冒一次险。1976年冬,长实通过发行新股,集资1.1亿港元,大通银行应允长实随时取得2亿港元的贷款,再加上年赢利储备,李嘉诚可调动的现金约4亿港元。1977年1月14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公开接受邮政总局原址发展权招标竞投。各竞投公司频频与地铁公司接触,刺探地铁公司意图,准备投标书及附件,在限期内呈交上去。1977年4月4日,地铁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与李嘉诚首先签订中环站上盖发展物业协议,金钟站上盖协议,则于日后签订。舆论界称长实中标,是“长江实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地产新秀李嘉诚“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李嘉诚成功竞标地铁工程,源于他非凡的魄力,加上些许冒险精神。但是,在这场历史性的大战中,还包括以下三个成功秘诀:

1.沉着冷静,低调处理,以麻痹对手的警觉,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一方面故意示弱,另一方面却积极争取周密策划,这正是其谨慎周密处事风格的体现。

2.知己知彼,吃透置地公司和地铁公司两方。了解地铁公司的暂时困难,瞄准地铁公司的迫切需求,量体裁衣地打造最优方案,投地铁公司所好,一举中标。

3.此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牵动全香港地产界甚至全香港市民关注的地王大战,改变形象,树立声威。因此并没过多地计较眼前利益,否则以长实的实力难以中标。

正是因为李嘉诚用战略家的眼光高瞻远瞩,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但对于看准的机会和目标,则全力以赴。同时踏踏实实,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了解实情、分析问题、解决方案都周密部署,稳中求进、进中求稳是他的制胜法宝。

鸡蛋分篮装——利润与风险的平衡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是因为风险太大,如果篮子被外力打翻,鸡蛋将摔得粉碎。企业也是如此,一旦它遭遇巨大的冲击,就会在狂风暴雨前轰然倒下。正如李嘉诚所言:根据投资的法则,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只篮子里。

香港就好比是一个篮子,如果将鸡蛋全部放在此处,在199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李嘉诚的日子肯定很不好过。他将自己的鸡蛋分放到世界各经济中心的“篮子”里,进行跨国投资,增加公司的风险规避能力。他靠这个法则在各国市场上叱咤风云、屡战屡胜。经商需要冒险,但是更需要保险,李嘉诚是一个坚持利润与风险平衡的精明人。

全球化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经济的大趋势,李嘉诚看准机遇,开始将目光着眼于全球。经过多年的发展,他已经在香港积累了庞大的家业,需要为手头的巨额资金寻找增值的出路。香港毕竟是弹丸之地,作为全球华人首富的李嘉诚,只局限于此,舞台未免太小了。他的目标是将长实建为跨国集团,加入到更大的经济竞争格局中去。为此,他开始了大规模的行动。

20世纪80年代,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事业的发展,一般是以本土较为稳妥,但是李嘉诚不这样想,这除了因为他生活在香港这个全面开放的港口城市之外,还因为他充分看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他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大举进军海外。在大规模行动前,他已在海外投资中小试牛刀。

1977年,李嘉诚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购置物业;1981年,他在美国休斯敦,斥资2亿多港元收购商业大厦;同年,他再次斥资6亿多港元,收购加拿大多伦多希尔顿酒店。在短短数年中,李嘉诚的公司,在北美拥有的物业有28幢之多。1986年12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撮合下,李氏家族及和黄投资32亿港元,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时值世界石油价格低潮,石油股票低迷,李嘉诚看好石油工业,做了一笔很合算的交易。这是当时最大一笔流入加拿大的港资,不但轰动加拿大,亦引起香港工商界的骚动。

1990年,他试图购买“哥伦比亚储蓄与贷款银行”的30亿美元有价证券的50%,这次行动涉及资金近100亿港元。然而,因为这家银行是加州遇到麻烦的问题银行,卷入了一系列复杂的法律诉讼中,结果,李嘉诚的投资计划搁浅。1992年3月,李嘉诚、郭鹤年两位香港商界巨头,通过香港八佰伴超市集团主席和田一夫的牵线搭桥,携60亿港元巨资,赴日本札幌发展地产。李嘉诚的举动,引起亚洲经济巨龙日本商界的震动。他曾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表示:“正像日本商人觉得本国太小,需要为资金寻找新出路一样,香港的商人也有这种感觉。说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那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

经过几年的艰苦磨炼,李嘉诚积累了许多经验,眼界更加开阔。他一方面在内地和海外全力开疆拓土;另一方面他把眼光和资金投向更多不同的行业,实施多元化战略。

1988年,鉴于西方有线电视的发展,以及香港电讯的垄断地位,港府计划设立第二电讯网络,这一网络将提供有线电视和其他非专利电讯服务(如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等)。已经拥有非专利电讯业务的和黄集团,捷足先登,迅速与英国大东电报局、香港中信公司等集团组成新财团,力夺第二电讯网经营权。

1988年2月24日,和黄、中信、大东合组的亚洲卫星公司成立,宣布投资发射、操作经营第一枚专为亚洲提供电讯服务的人造卫星,计划利用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送入东南亚上空同步轨道。李嘉诚双管齐下,一手欲夺第二电讯网,一手放卫星覆盖亚洲。1989年初,港府初步选定有实绩的和黄为第二电讯网的经营者。另一个强大竞争对手,是包玉刚的九龙仓与郭得胜的新鸿基地产合组的新财团。

港府要求的投资承担最低线是55亿港元方可取得有线电视经营牌照。和黄集团的首脑,对是否在港重点投资举棋不定。结果,港府转手把牌照给了九龙仓有线传播公司。然而,李嘉诚并未退出角逐。按亚洲卫星公司与中国航天部的原有协议,“亚洲卫星一号”人造卫星,于1990年4月7日成功发射上天。“亚洲卫星一号”的原用途是以电话服务为主,由和黄通讯负责经营。李嘉诚“移花接木”,把未尽其用的卫星改用在刚刚起步的电视计划上。

后来,卫星电视不仅为李嘉诚、李泽楷父子赚了大钱,而且成就了李泽楷出山的第一功。1989年,李嘉诚在英国和黄电讯注资84亿港元收购了一家英国电讯服务公司,开始涉足英国的电讯市场。然而此次出师不利,新购公司处于长期亏损状态。

其后,李嘉诚又于1994年将电讯业务重新包装,改名为“橙”(Orange),推出GSM移动电话服务业务。起初并不被业界看好,但后来渐渐被接受。此举不仅使和黄获得1130亿港元的巨额收益,而且成为德国最大流动电话公司曼内斯曼的单一股东,待两公司合并后,和黄更可直接控制市值7000多亿港元的曼内斯曼,而曼内斯曼亦将成为欧洲最大的跨国电讯巨人,远远领先于第二名的意大利电讯。

和黄财务顾问指出,此交易是全球有史以来的第22大合并收购,香港舆论则称其为香港公司前所未有的国际并购交易。为了完成这桩交易,李嘉诚亲自指挥和黄与曼内斯曼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紧张谈判。时间虽不长,但也令素有“超人”之称的李嘉诚非常紧张。为了随时获得最新消息,李嘉诚临睡前特意把手提电话铃声调高,放在枕边,以免延误战机。

此役之后,李嘉诚控制的资产市值暴涨一倍。根据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底的全球富豪排行榜,李嘉诚的排名由第12位跃升至第10位,成为世界前10位富豪排名榜上的唯一华人。他的业务遍及世界各地,全球雇员超过25万人,海上 13% 的集装箱在其港口内运载,拥有 7500 多家散布于中、法、英、俄等国的零售店,其控股的赫斯基能源每日产出 34.4 万桶石油,集团业务遍及 54 个国家,全球3G移动网络用户超过1350万。

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成平曾将李嘉诚的规避风险策略总结为业务多元化、全球化、稳健的财务政策和不为最先。不过,从资本运营的角度看,更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与其说是李嘉诚跨国投资本身,不如说是他向国外投资的宏大气魄,而这一点,正是“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法则的具体体现。他没有局限在香港的地产业务上,也证明了他的视野超越了同辈许多企业家。

没有绝对的竞争,也没有绝对的合作——敌与友的平衡

人类的发展充满战争与和平的轮换轨迹,这也是自然界竞争法则的一个缩影。商场如战场,虽然没有硝烟却危机四伏。企业要发展壮大,商人要追求利润,竞争自然不可避免。如何在竞争中获得机会,在发展中获得支持。在这方面,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李嘉诚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利用收购九龙仓与汇丰银行合作,不遗余力重建华人行的佳话传遍香港。

李嘉诚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除招股集资之外,他还努力博得银行的支持。他的格言是:尽量用别人的钱赚钱。为了用别人的钱赚钱,他想办法攀结汇丰银行。香港经济界人士常说:“谁攀上了汇丰银行,谁就攀上了财神爷;谁攀上了汇丰大班(大班是指香港大机构的主席、董事总经理或行政总裁),谁就攀上了汇丰银行。”说起汇丰,港人无人不晓,所有的港币全是汇丰银行发行的。汇丰一直奉行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管理权一直操纵在英籍董事长手中。当时的汇丰集团董事局常务副主席为沈弼。李嘉诚寻求与汇丰合作发展华人行大厦,正是与沈弼接洽的,两人还由此建立了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