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二三十岁要懂的经济学诡计
263300000004

第4章 浮躁的世界里,需要更多的理性 (3)

第一章 浮躁的世界里,需要更多的理性 (3)

如果克罗克只是单纯的经营食物,那么想来麦当劳也不会成为今天的样子。克罗克独辟蹊径,从门店选址入手,让麦当劳在全球经济中站稳脚跟。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敢于挖掘市场,改革创新的企业——因为他们知道,不这样的话,下场或许和那只被饿死的鳄鱼或是被困死的跳蚤、失去自由的大象一样。

一个好的创意即有可能成就一个富翁,而墨守成规、没有想法的人常常会被社会所淘汰,他们会被自己的同行迅速地甩在后面。美国成功学大师拉波里恩·希尔博士依赖自己所创的“心理创富学”而拥有亿万资产,他曾指出:“人的心灵能够构思到,而又确信的,就可以成为财富。”

即心灵学创造财富的公式:财富=智慧+信念。

换一个灯泡需要几个经济学家:生活奇迹大都是靠感性创造的

人类的生活注定是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缤纷世界。在该理性的时候分毫不让,而该动情的时候,就连最精明的经济学家,也不得不抛弃“斤斤计较”的专业惯性,宁愿去相信人间大爱。

有这样一个关于经济学家的段子:

问:要多少个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八个。一个人负责把灯泡换上,剩下的七人负责保持所有其他条件不变。

问:要多少个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一个也不用。要是灯泡坏了,万能的自由市场机制自然会把它更换,如果市场没有更换,那就说明没有换灯泡的需求,那就不必去更换。

问:要多少个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那就要看当时的工资水平和物价指数如何了。

问:要多少个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越多越好。因为这样便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经济就这样发展起来了。

问:如果我们派1000个经济学家去换灯泡,他们多久能换好?

答:永远也换不好。这1000个经济学家会先分成10个派别,每个派别会分别拥戴一个自己的精神领袖,然后众多派别开始口水大战,纷纷寻找对自己有利对他人不利的证据,然后报纸、杂志和电视台也陆续加入助战,最后还是没人去换灯泡。

这就是经济学家,每天都在理性的思维指导下追求资源最优化配置的经济学家。然而,如果生活中的大小琐事都如此较真,未免又会让人觉得生活得太没有意思。

曾有人形象地说,经济学家的理性世界里,1加1永远等于2,而我们的生活却不完全是保持这样死板的守恒状态。生活中会发生许多有悖于常理的奇迹,发生许多1加1大于2的事,而这些,却往往还是需要非理性来主导。

有一名农夫的儿子,年仅14岁,对开车极感兴趣,有机会就到车上学一会,没过多久,他就初步掌握了驾车的技能。

一天,儿子将车开出了农场大院,一不小心,车子竟翻到水沟里去了。农夫大为惊慌,急忙跑到水沟前,他看到儿子被压在车子下面,不能动弹,只有头部露出水面。

这位农夫并不高大,也不是很强壮,但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双手伸到车下,把车子抬高,让另一位来援助的农工把儿子从车下救了出来。

事后,农夫就觉得奇怪,怎么一个人就把汽车抬起来了呢?出于好奇,他再试了几次,结果再也抬不动那辆车子。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一个母亲身上。

一个两岁的小孩在四楼阳台玩耍,不小心从阳台上掉了下来,被刚从菜市场回来的母亲看见,急速跑过去,接住了孩子,孩子竟然获救了。

后来一个消防队做了无数次实验,拿一个和孩子重量差不多的物体,让它从四楼坠落,结果所有的消防队员怎么跑也赶不上落下的物体,即便到了跟前也接不住。

这就是理性所不能解释的事情。科学家无论从物理的角度还是生物的角度,通过计算或是再次实验,都无法解释奇迹何以能发生。而能对类似事件所能作出的唯一解释是,爱的非理性力量,激发了人们的潜能,作出了超乎客观规律的行为。

经济学把人看成是经济的动物,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也只是获得报酬,而没有其他的需求,它把每个人都想像成唯利是图、尽量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完全自私自利的“经济人”。确实,人们总是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我们也提倡大家应该在许多问题上保持理性的思维方式。但是,人毕竟是有血有肉的感性的人,我们的感情是非理性的,它会干扰人们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

在某些危机时刻,如果还按照经济学家们的一贯作风,前前后后讲求条件、计算得失,那么生活将失去许多的色彩。尤其在大灾大难面前,铭刻在我们民族历史中的洪灾、冰灾、5·12大地震以及牵动海峡两岸的台湾莫拉克风灾中,正是因为我们相信奇迹,相信在科学定义的“不可能”之外,生命还有着许多的“可能”,才有了在持续救援之后依然生还的生命。

人类的生活注定是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缤纷世界。在该理性的时候分毫不让,而该动情的时候,就连最精明的经济学家,也不得不抛弃“斤斤计较”的专业惯性,宁愿去相信人间大爱。

鞋合不合适脚要知道:爱情可以疯狂,婚姻却需理性

或许正是由于婚姻的围城里需要开始摈弃浪漫还原理性,所以恋爱期间的“很傻很天真”才显得尤为稀缺与珍贵,珍贵到值得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珍藏和回忆。

欧·亨利著名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曾描述过这样一对情侣,他们生活贫穷,却非常相爱。在一次圣诞节前夕,这对恋人尽管身无分文,却都想给对方悄悄准备一份礼物。

可是,这对穷困的恋人能买得起什么呢?

男孩身上最值钱的家当就是自己仅有的一块怀表,他想来想去,决定狠下心把这块心爱的表卖掉,去为自己心爱的人买一把梳子,准备去配心上人那一头美丽的金色长发。然而,女孩为了能够给男孩买他需要的礼物,却去剪掉自己心爱的长发,拿去卖钱,为男孩买了一条表链,因为她早就发现男孩那支珍贵的怀表一直缺一条表链……

这不得不说是一则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虽然两个人付出昂贵的代价换来的礼物成了无用之物,但其中包含的浓浓爱意却感动了无数的人。不过,在经济学家看来,这样浪漫的爱情利他主义却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连欧·亨利自己也写道:“聪明的人,送礼自然也聪明。大约都是用自己的有余的事物,来交换送礼的好处。”

不过,在爱情的世界里,似乎不需要太多的理性。爱情中的男女要浪漫,要疯狂,要惊天地、泣鬼神的SURPERISE,因此,也难怪有人说,恋爱中的人,即便拥有爱因斯坦的智慧,但也会心甘情愿的让智商为0。

年少轻狂的爱情里可以充满各种非理性的因素,十七八岁的小女孩会愿意不顾一切地随着流浪歌手高飞远走,大学里的男生们也可能吃几个月的泡面只为能够攒下钱买几千多玫瑰送给心爱的女孩,年轻时的浪漫可能为人生留下刻骨铭心的回忆与感动,但最终,这些也只能沦为回忆。当爱情走向婚姻,非理性也终于回归到现实生活的理性中了。

有个女孩子,从小就喜欢吃西红柿炒蛋。这个菜做起来很简单:切一个西红柿,打两个鸡蛋,再放一勺糖。女孩偶尔会幻想:将来陪我吃西红柿炒蛋的人会是谁呢?

她希望他不是军人,也不是医生。他应该是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有一头浓密的黑发和一双深邃的眼睛。

后来,女孩也遇到了一些符合自己理想条件的人,但短暂的相处后,结局总是不得不走向分手。

这时女孩因为一次聚会意外地认识了一个男子——他是一名军医,人高高瘦瘦的,头发稀少,还戴着一副眼镜。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两人竟然相爱了。

每当男友值班时,女孩总是穿上心爱的长裙,抱着保温饭盒,穿过长长的充满消毒液气味的走廊,到外科诊室给他送饭。那天,打开饭盒,看见西红柿炒蛋,他惊喜地叫了起来,吃了几口,却忍不住问她:“怎么是甜的?难道你做西红柿炒蛋不放盐吗?”

偶尔,他也笑着对女孩说:“你和我想象中的女朋友完全不一样嘛,只有学历还对。可是你经常写错单词,念大学时肯定整天打瞌睡、啃指甲……”

女孩温柔地摸摸男友微秃的头,忍不住也笑了……

女孩终于嫁给了军医。日子很平静,也很幸福。他们经常做两个人都爱吃的西红柿炒蛋,只不过他做的时候加糖,她做的时候一定放盐。

曾经有人在采访演员徐帆的时候,谈及她的丈夫冯小刚,主持人问她,“你当时是一个一线的美女演员,很多人都说跟咱冯导的长相不太般配,你会不会也觉得自己亏了啊?”徐帆当时笑笑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我自己的脚知道。”

的确,婚姻如鞋,合适与否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再多的哗众取宠也不过是吸引别人的艳羡与自己的感动,而在平凡的日子里,一起过日子的那个人能否和自己一起拥有稳定的家庭、踏实的生活,这才是爱情的智慧所在。

或许正是由于婚姻的围城里需要开始摈弃浪漫还原理性,所以恋爱期间的“很傻很天真”才显得尤为稀缺与珍贵,珍贵到值得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珍藏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