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人起源于中亚的呼罗珊地区一个突厥游牧部落,后迁至里海附近,波斯的北方和东部,在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时期皈依了伊斯兰教。13世纪时,为了躲避蒙古人西征大军铁蹄的蹂躏,辗转迁徙到黑海南岸的小亚细亚定居,后在一次关键性战役中帮助了突厥塞尔柱人,于是突厥塞尔柱的罗姆素丹国的国王阿拉丁二世将奥斯曼人安置在马尔马拉海峡北部与东罗马帝国紧邻的西北边境地区,封赐给他们一块既不富饶也不令人羡慕的商业要道作为领地。此后,奥斯曼人长期在那里守卫边疆,抗击东罗马帝国,成为突厥塞尔柱人的藩属附庸。
14世纪初,日渐衰落的突厥塞尔柱人罗姆素丹国,分裂成为10个突厥小公国,奥斯曼人就是这10个突厥小公国的其中之一,他们同当时那些居住在东罗马帝国边境地区的其他突厥人一样,在其首领埃尔托格鲁尔的率领下,打着向异教徒圣战的宗教旗帜,进入到东罗马帝国的疆域进行疯狂的掠夺。1288年,年迈多病的埃尔托格鲁尔去世,其子奥斯曼接管部落,继任首领。年轻气盛、能征善战的奥斯曼即位以后,随即向外扩张势力。他首先攻掠的目标,一部分是与他同族的其他突厥公国。那些与之竞争的突厥公国在短期繁荣之后,便长期不和,从而在奥斯曼人不断攻击的巨大压力下分崩离析。另一部分攻掠的目标,是东罗马帝国在小亚细亚的领土,当时的东罗马帝国也是由于内忧外患而极度的虚弱,已经变成了一个外强中干的帝国,丧失了昔日的强盛,于是奥斯曼人乘胜而起。1300年,奥斯曼在上下一片的交口称誉中自封为素丹,并宣布其领地为独立的公国。此时的奥斯曼突厥公国名声大震,在与东罗马帝国的长期争夺中,从其同类的突厥诸国中脱颖而出,逐渐地取代了突厥塞尔柱人在小亚细亚的历史地位。此后,许多突厥游牧部落在他们首领的率领下慕名而来,投靠效忠奥斯曼,愿意在他的麾下去同基督教世界的东罗马帝国交战,奥斯曼的这些突厥游牧部落追随者们一律取用他的名字,通称为奥斯曼人。奥斯曼去世后,这个不断发展壮大的突厥公国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称为奥斯曼帝国。
1326年,奥斯曼因病去世,年仅20岁的奥尔汉继位,其英武有为、远见卓识不在其父奥斯曼之下,是一位刚柔并济、绵里藏刀之人。奥尔汉继位以后,便开始了奥斯曼帝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对外征服。在短短的10年里,东罗马帝国在小亚细亚的领土已经完全纳入了奥斯曼帝国的版图。1354年,奥尔汉统帅6000铁骑度过达达尼尔海峡,攻占东罗马帝国的军事重镇阿德里亚堡。此后,奥斯曼人每年都要度过海峡到色雷斯和黑海进行掠夺,以积聚大量掠夺来的财富。1354年,巴尔干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地震,毁坏了达达尼尔海峡欧洲海岸线上的格利博卢城墙,驻扎在附近的奥斯曼军队冲进了该城,并将大量的奥斯曼人迁徙到那里定居。这样加里波里半岛就成了奥斯曼人进军欧洲的桥头堡,整个欧洲向奥斯曼人敞开了它的大门。长年的征战和繁忙的公务,严重地损害了奥尔汉的健康。1359年,奥尔汉不幸病逝,它的小儿子穆拉德一世继位。穆拉德一世像他的父亲一样,具有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驾驭局势的天分,它踏着父亲的足迹,率领着奥斯曼人,发起一个个战役,猛烈地向北方和西方进攻,直至巴尔干地区。长期以来,作为东罗马帝国核心之地的巴尔干地区,现已完全被奥斯曼人所控制,彻底切断了东罗马帝国与巴尔干地区其余部分的联系,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几乎已是一座四面楚歌的孤城,1363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被迫向奥斯曼人求和,承认奥斯曼人在巴尔干地区的主权,且被贬为奥斯曼人的一个藩属国,按时向奥斯曼人交纳赋税。同时一批又一批的奥斯曼人,源源不断地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定居在巴尔干地区。特别是在1365~1366年间,穆拉德一世把奥斯曼人的首都从亚洲的布鲁萨迁至欧洲的埃德尔纳。奥斯曼人的这一重大行动,开始了把他们的政治重心由亚洲向欧洲转移的历史发展过程。
1389年6月15日,塞尔维亚的一位爱国者,贵族奥比里奇诈降奥斯曼人,乘穆拉德一世封赐他时,行刺了穆拉德一世。数日后,被刺中要害的穆拉德一世,因伤势过重而亡。穆拉德一世的儿子,外号“雷霆”的巴耶济德一世接管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权。此时的奥斯曼人已由一个小亚细亚边疆信仰武士们组成的突厥小公国,在100年的时间里,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帝国。但这一时期的奥斯曼帝国还是一个极为松散的帝国,它仅仅是由小亚细亚和巴尔干两部分组成,是由信仰武士们的征服和封建附庸等方式拼凑起来的,其脆弱性在穆拉德一世被塞尔维亚贵族刺杀身亡以后的事态发展中完全暴露了出来。穆拉德一世的死讯一传开,小亚细亚地区的一些臣服的突厥公国和巴尔干地区的一些封建附属们,便纷纷谋求摆脱奥斯曼人的统治。穆拉德一世的继承人,外号“雷霆”的巴耶济德一世乘机发难,以反叛这种行为实属不忠为理由,统帅奥斯曼大军,在欧亚大陆之间杀气腾腾地来回穿梭,并通过一系列摧枯拉朽的军事战役,以实现他清剿那些反叛奥斯曼人的突厥公国和巴尔干地区统治者的计划和目标,把奥斯曼人对外征服的形式推进到了第二个历史发展阶段。到了1394年,巴耶济德一世通过一系列令奥斯曼人惊喜不已的征服胜利,几乎控制了整个巴尔干地区。巴耶济德一世在欧洲获得的辉煌胜利,使得他在整个伊斯兰世界赢得了加齐素丹的威名,并从一直居住在埃及开罗的伊斯兰教世界最高政治和宗教领袖哈里发那里获得了罗姆素丹的称呼。另外,巴耶济德一世经常率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越过幼发拉底河,去侵犯底格里斯河一带的疆域,并且暴露出他试图侵入叙利亚的野心,因而严重地威胁到了东方另外一个伊斯兰帝国帖木尔王朝的一些藩属国。帖木尔王朝曾多次写信奉劝咄咄逼人的巴耶济德一世改变其行径,但傲慢无礼的后者一直未理睬,从而更加坚定了帖木尔王朝发兵小亚细亚地区征服奥斯曼人的决心。巴耶济德一世与帖木尔王朝的冲突改变了奥斯曼人的历史发展进程。
1402年7月28日,在安卡拉城郊的齐布卡巴德平原上,奥斯曼人与帖木尔王朝的军队展开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会战。虽然在巴耶济德一世身先士卒的精神鼓舞下,奥斯曼人前仆后继,英勇杀敌,并且数度攻入帖木尔王朝军队的大营,但是在帖木尔王朝凶猛剽悍、骁勇异常的蒙古铁骑大军面前,精锐逐渐丧失殆尽的奥斯曼人有些深感不支。当夕阳下山的时候,奥斯曼人军队的防线完全崩溃了。在帖木尔王朝蒙古铁骑军队的追杀下,奥斯曼人基本被歼,死伤无数。在溃逃中,巴耶济德一世因马蹶被生擒,昔日叱咤风云的的英雄人物,今日成了帖木尔王朝的一个阶下囚。在度过了8个多月的忧郁和屈辱的囚徒生活之后,侠肝义胆的巴耶济德一世怀着满腔遗憾和惆怅,在卫兵们的众目睽睽下自杀身亡。帖木尔王朝的大军尽管踏平了奥斯曼人在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但是由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亚地区,所以并不想直接占领小亚细亚。帖木尔王朝首先把小亚细亚诸突厥公国的领地归还给了被奥斯曼人废除的原君主,以借此来削弱奥斯曼人的势力。其次,帖木尔王朝把另外一些被征服的奥斯曼人在欧亚的领地,归还给了巴耶济德一世还活着的几个儿子,他的儿子们在向帖木尔王朝宣誓效忠以后,保存了那些被认为合法的领地,成为帖木尔王朝的藩属国。1405年2月,集40万大军准备进攻中国的帖木尔王朝的君主暴卒于首都撒马尔罕。消息一传开,巴耶济德一世的儿子们相继断绝了他们对帖木尔王朝的一切依附关系,从而为此后奥斯曼人重整旗鼓、收复失地、再度崛起创造了条件。
安卡拉战役以后的10年,对于奥斯曼人来说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为了决定由谁来统治奥斯曼人那块残缺不全、支离破碎的半壁江山,独占掌握奥斯曼人前途命运的最高权力,巴耶济德一世的四个儿子互相争斗与厮杀了整整10年。最后,穆罕默德在杀死了他的另外3个兄弟之后,独揽了统治整个奥斯曼人的大权,成功地防止了奥斯曼人领土的分裂,为以后奥斯曼帝国的迅速崛起,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积极作用。1421年3月,穆罕默德中风去世,他的儿子,法定继承人穆拉德二世执掌国政。为了扭转时运,重振奥斯曼人的雄威,穆拉德二世倾其举国之力,率领奥斯曼大军开始了长年的征战。1451年初,穆拉德二世这位上了年纪的征战勇士,在布尔萨寿终正寝,他的儿子穆罕默德二世执掌了国政。穆罕默德二世在整顿完毕朝政,巩固了自己的绝对统治权力之后,就开始积极筹划攻取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奥斯曼人对君士坦丁堡的正式进攻,开始于1453年4月5日。斯曼人首先开始炮击,4月6日清晨,从西线发起了强大的攻势。在奥斯曼人凶猛凌厉的攻势下,君士坦丁堡的守军丧失了斗志,全线溃败,末代皇帝也在混战中被击毙。在奥斯曼帝国军队屠城的第三天之后,穆罕默德二世才骑着他那匹白色战马,威风凛凛地进了城,然后携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凯旋回到了奥斯曼人的首都埃迪尔内。1457年6月,穆罕默德二世从埃迪尔内迁都到了君士坦丁堡并将该城改称为伊斯坦布尔(意思是伊斯兰的城市),并把基督教著名的索非亚大教堂墙面上镶嵌的壁画,全部用胶泥粉刷覆盖起来,因为伊斯兰教严格禁止人的肖像。从此以后,奥斯曼人就把索非亚大教堂改变成为了一个让穆斯林做礼拜的大清真寺。从那时起一直到20世纪初,伊斯坦布尔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将著名的君士坦丁堡作为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于奥斯曼人来说,象征着他们已经顺利地完成了由边远草原的游牧民族到世界帝国的这一历史变迁过程。
1481年5月,当穆罕默德二世在小亚细亚地区集结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准备发动一次新的对外征服的时候,突然病死在军营中。穆罕默德二世去世后留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巴耶济德二世在帝国内部各种政治势力的支持下,继承了奥斯曼帝国的素丹王位。在1482年至1495年间,巴耶济德二世由于害怕他的兄弟杰姆与他争夺王权,因此在对外的征服活动中一直比较克制。但是自从杰姆病死之后,已经完全无后顾之忧的巴耶济德二世,首先在西南方向采取了比以前更具有侵略扩张性的政策。在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上,巴耶济德二世也算是一位伟大的征服者和杰出的军事统帅,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东征西伐、开疆辟土的战争中度过的。由于长年累月一直在军帐中风餐露宿,使他得了严重的风湿病。1512年4月,在儿子塞利姆一世的强迫下,健康状况日益不佳的巴耶济德二世宣布退位让权给塞利姆一世。一个月后,统治了奥斯曼帝国31年之久的巴耶济德二世,在前往他的出生地德莫提卡宫去休养的时候,不幸中途病逝。
塞利姆一世在他统治的8年期间,对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扩张征服战争。尤其是他东征伊朗南伐叙利亚和埃及,使得奥斯曼帝国成为一个雄霸中东地区,统治穆斯林圣地,声势显赫的伊斯兰帝国。这种扩张征服和大片地区的获得,在使奥斯曼帝国东方化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奥斯曼人对外扩张中的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1525年秋季,连年的征战和日理万机的操劳,使得塞利姆一世这位叱咤风云的奥斯曼帝国君主,终因急性心脏衰竭病逝于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走完了他那金戈铁马的征服生涯,并给他的子孙后代们留下了一份丰厚的遗产:一支数量庞大惊人,使敌人望风披靡的军队;一套行政、司法、财政体制都已经日益完善的封建国家机器;一顶统治伊斯兰世界的哈里发称号的桂冠,从而取得了伊斯兰教思想体系,对奥斯曼帝国旧有宗教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决定性胜利。从此,奥斯曼帝国在对外征服过程中,伊斯兰教始终是其对外扩张的一面旗帜。
塞利姆一世因病去世时,仅留下了一个儿子,那就是世界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苏莱曼大帝。苏莱曼大帝一生在位46年,在他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趋于极盛。因此,他曾经以“真主在大地上的影子”、“众素丹之素丹”等桂冠自诩,被欧洲人称为“大帝”,被他的臣民称为“立法者”,一直被人们看作是历史上著名帝王行列中的一个最了不起的人物。1566年5月1日,已经垂暮之年的苏莱曼大帝率领20万奥斯曼帝国的大军,从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出发,进军匈牙利,这是苏莱曼大帝一生中的第7次远征。此时,老态龙钟的他已经不能再骑马了,只能乘坐在一辆马车里行军。当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在攻陷多瑙河河畔附近的锡格特,即将吞并匈牙利的前夕,苏莱曼大帝病逝于军帐大营之中,享年72岁。
到苏莱曼大帝去世时,奥斯曼帝国已经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国际政治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庞大帝国,然而,伟大的苏莱曼大帝之死并未立即使奥斯曼人意识到,他们不只是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君主,因为在他的儿子塞利姆二世统治下,虽然奥斯曼人在陆地上对西方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压力,对地中海的威慑甚至还有所加强,但是到了16世纪末期,许多外国驻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具有观察力的大使们,以及一些机敏的帝国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到,奥斯曼帝国的辉煌时代已经结束了。他们敏锐地意识到,欧洲西方的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他们变得相对强大了。而奥斯曼帝国却由于幅员辽阔,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人口众多,宗教、文化、民族等情况千差万别,再加上海岸线又特别长,因此,无论在外御或内治方面,都已经遇到了异乎寻常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