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宽心术:化解烦恼的妙法
2660600000002

第2章 远离不良心理,掌握宽心之术

我们的一生之中,会受到很多不良心理的影响,例如,攀比会使我们活得很累,嫉妒会吞噬我们的快乐,虚荣会使我们看不清自己,自卑会束缚我们前行的脚步……如果我们不能远离这些不良的心理或思维习惯,我们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重则有损于一生的发展和成功。所以,我们应该超越平凡的自我,掌握宽心术从而为心灵找到可以停泊的港湾!

攀比心理:

无须使自己活得太累

生活在浮躁而又充满功利的社会中,我们难免会被卷进世俗的洪流中,成为它的追随者。就像某段相声中所描述的那样,甲说:“我家的孩子是长方脸。”乙说:“我家的孩子是长圆鸭蛋脸。”甲说:“我家的孩子是双眼皮。”乙说:“我家里的孩子是双双眼皮。”其实,攀比的结果就是人非人,物非物,最终使得自己筋疲力尽。

29岁的清城参加工作已有五年之久,可至今非但没有积蓄,反而负债累累,欠朋友五万余元。为了尽早偿还债务,他不得不去做兼职,每天节衣缩食。为何月薪五千的他会如此狼狈呢?原来,清城非常喜欢电子产品,只要周围人使用的手机或相机超过自己,他心里就会非常难受,为此,总会倾囊与对方较量一番。

有一次,同事买了一款新型手机,正好在清城面前接了个电话,他就认为对方是在向自己炫耀、示威,于是,他立即用信用卡买了一款相同的手机,并且故意在同事面前显摆。没出几个月,他见朋友用了一款某品牌限量版手机,于是就低价处理了自己的手机,转而向朋友借了五千元钱,买下了那款限量版的手机。

为了做时尚潮人,他一年大约换了6部手机,为此,父母经常唠叨他,希望他自己能够存点钱,以备日后不时之需,可他就是听不进去,花钱依旧大手大脚的,而且,只要看见别人用的电子产品比自己的好,就会觉得自己的东西过时了,从而迫切地想使用新产品。

目前,很多人都存在盲目攀比的心理,他们的人生信条就是:别人有的东西,我要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我要争取得到,一旦他人超过自己时,内心就会非常不痛快。

心理学家给攀比下了这样的定义:攀比就是刻意将自己的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然而,过度的攀比会令人产生“攀比恐慌综合症”,这是一种特有的心理疾病,轻度患者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失眠等症状;重度患者会出现血压、血糖升高,脑供血不足等症状。

为了更好地说明攀比对人们的影响,我们在此引用心理学中的“攀比效应”,它是指当一项产品、服务或是身份开始时比较容易获得,并且逐渐成为一种行为趋势,那么,大家就会认为别人有的东西,我也必须要有,一定不能落后。就像手机、汽车的发展,或是高尔夫球练习场的快速扩张,以及中小学生买手机、电脑热等等,其实,这些东西并非对每个人都有用,但如果你没有的话,就会感觉低人一等。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自然就会导致盲目攀比局面的出现。

盲目攀比会让人们习惯性地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与别人进行比较。如果这两者之间的比值大致相等,那么他们就会有公平感;如果某一方的所得大于另一方,那么另一方就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进而陷入“不平衡”的心理陷阱中。

爱攀比的人总是活得很累,而盲目的攀比只能刺伤自己,影响的只能是自己的生活和幸福。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关注的总是他人最风光、最得意的一面,常常看着别人的优点欣羡不已,或是不断自责和抱怨,甚至认为自己很没有用,简直就是一个废人,结果可想而知,感慨、怨愤、颓废甚至堕落接踵而来,最终使自己陷入无端的烦恼之中。

有人说“与他人比是懦夫的行为,与自己比才是真正的英雄。”要知道,没有人会成为永远的赢家,无须让攀比搅乱我们平静的心理,应该将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样一来,生活中自然就会多一份快乐和满足。具体方法如下:

多看看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心理学家认为,人是一个多元复合体,相对于其他人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你总是拿自己的缺点跟他人的优点相比较,无疑就是庸人自扰。所以,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多看看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特定的环境下,不妨与比自己差的人比一比,否则,很容易心理失衡。此外,我们没有必要处处模仿别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快快乐乐、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

为自己订立正确的“攀比”目标

不管做任何事情,想一步成功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天上不可能掉馅饼。所以,在与他人攀比的过程中,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为自己订立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目标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否则,我们就会备感压力。其实,做人要善待自己,无须处处为难自己,正所谓“心宽路就宽。”

嫉妒心理:

别拿他人的优点折磨自己

《心理学大辞典》中说:“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正是在这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下,致使很多人忽视了原本所拥有的一切,最终将幸福美满断送在了自己手中。

笑笑和林荫是某艺术院校的高材生,两人不仅同住一个宿舍,而且志趣、爱好相投,所以,很快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渐渐地,同学们将性格迥异的两人,戏称为“动静才女组合”。

原来,生性开朗的笑笑,不仅相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所以,颇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而性格孤僻的林荫,总以冷美人的表情待人,所以,朋友不多的她觉得自己像只丑小鸭,处处都比笑笑差,甚至认为是笑笑抢占了自己风头,所以,她开始渐渐地疏远笑笑,对其冷言冷语。

不久,学院举办了新生设计大赛,林荫决定抓住此次机会,以证实自己比笑笑强。但事与愿违,笑笑赢取了一等奖,而她却名落孙山,于是,嫉火中烧的林荫,趁寝室无人时,将笑笑的设计图纸撕了个粉碎。

考试前一个月,林荫开始焦躁不安,她担心笑笑的考试成绩超过自己,所以,每天都精神紧绷,吃不下也睡不着,胸中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似的。不久之后,她就被父母接回家中休学静养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身体健康的林荫,不得不休学回家养病呢?正所谓“病由心生”,林荫正是因为嫉妒笑笑的成绩,认为自己不仅相貌不如她,学习成绩也比不上她,所以,内心深处就会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进而导致心理失衡,终日精神异常紧张,最终无法正常在学校生活,只好休学回家静养。

莎士比亚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对此,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一种企图缩小差距,维持原来平衡状况的一种心理防御反应。所以,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越自己,而我们的欲望却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抵触心理,甚至产生企图破坏别人优越感的激烈情绪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嫉妒的心理现象随处可见。例如,当同事获取老板信任时,当上司偏爱搭档时,当老师喜欢其他同学时……也许,你的心里就会酸溜溜的不是滋味,随即就会产生一种包含着羡慕与憎恶、愤怒与怨恨、猜嫌与失望、屈辱与虚荣,或是伤心与悲痛的复杂情感,其实,这种情感就是嫉妒心理。

爱嫉妒的人往往无法容忍别人的优秀,尤其是身边的好友超过了自己,因为他总担心别人取得了自己无法得到的名誉、地位等名利,进而掩盖自己的光芒。所以,在他们看来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最好也得不到。于是,一旦周围有人超越了自己,爱嫉妒的人就会运用各种手段去破坏。所以,嫉妒心强的人往往结识不到知心朋友。

然而,爱嫉妒的人又是可怜的,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卑心理,无时无刻不侵蚀着他们,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还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工作,致使他们无法享受美好的生活,更体会不到人生的乐趣。所以,有人说,嫉妒的人是可悲的,随时会有毒发身亡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心灵的疾病”会扩散到身体各处,从而引起肢体的不良反应,七病八疾不请自到,因此,嫉妒也被称为“摧毁人性和健康的毒药”。

由此可见,嫉妒是心灵上的肿瘤,不仅直接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潜存破坏他人幸福的倾向,所以,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可谓是害人又害己的。既然如此,我们能否彻底根除嫉妒心理呢?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根本无法从本质上消除嫉妒心理,能做到的只有自我调节。正所谓万事万物都有利弊之分,所以,嫉妒也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既然我们无法根除人性的弱点,那么,我们何不换个角度“欣赏”嫉妒,从而克服“嫉妒”的不利影响,让积极的嫉妒绽放光彩呢?具体方法如下:

有自知之明并能够客观评价自己

当你萌生嫉妒之心,或是有一定表现时,一定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此同时,还要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找出自身的问题所在。另外,还要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意识,控制自己的负面动机和感情。这样一来,在认清自己之后,就能够更客观地评价他人,思想意识也能够有所提高。

练就一种豁达的心态

何为豁达?简而言之,就是开阔的心胸,开朗的性格。“人生苦短”,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培养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胸襟,练就一种豁达的心态。更要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的客观规律。

把嫉妒心理转化为健康的竞争意识

当我们在嫉妒他人时,总会将目光集中在别人的优点上,却不曾注意自己比对方强的地方,其实,任何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当他人在某些方面超越我们时,我们不妨有意识地想想自己的优势,这样就会使自己失衡的心理天平重新恢复到平衡的状态。此外,嫉妒别人并不可怕,关键是看我们能否正视嫉妒,升华嫉妒之情。将嫉妒转化为成功的动力,自然很容易超越别人。

虚荣心理:

莫把虚荣当光荣

欲望是人的一种本能,每个人都有追求名誉及荣誉的心理,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虚荣心。若是我们能静下心来自我反思一下,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受虚荣心的驱使,自己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可笑的事情,说过一些可笑的话。在这些可笑的言行当中,有的也许无伤大雅,但是有些却会令人生厌,更有甚者不仅没有博得“荣誉”,反而招来了侮辱,惹出了祸端。著名的大文豪托尔斯泰就曾经说过:“没有虚荣心的人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语道破天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我们,都摆脱不了追求荣誉的欲望。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女主人公,便是一个因贪图虚荣而惹下祸端的典型。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往往更能发人深省。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制度时,允许每村推荐一个大学生,在这之前,乡里读大学的都寥寥无几,村里更是从来就没有读大学的。就这样,一位村里的青年读了大学,自此,村里人将他看成是文曲星,更有人说他是天之骄子。

他本人开始感觉飘飘欲仙,心理更是得意不已。他的家庭本不富裕,老父亲为了供他读书,可谓是罄其家储。但这位青年却认为,读大学是人上人的开始,于是,该花的不该花的都花,认为这样才对得起天之骄子的自己。

在放第一个寒假时,他打电话给自己的父亲,让其到车站接他。当父亲看到他时,他张开双臂扑过去与父亲拥抱,这种行为着实吓了父亲一跳。因为老实巴交的父亲,从未见到这一着。当父亲发现他未带过多的行李时,就纳闷地问道:“孩子,咋叫我来接你呢?”他神情自若地说:“爹,我上大学只顾读书了,都不知道走哪条路回家了。”老父亲立即不悦地说道:“孩子,家里那么多活,我和你妈及你弟弟、妹妹都忙不过来,你是个男子汉,可别那么娇贵,不知道难道不能问一下吗?”青年听过之后,一连好几天都不好意思面对家长。

虽然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虚荣心,但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虚荣心的人并不在少数。如果你是个善于观察的人,那么,你就会发现,人们的虚荣体现在很多地方。例如,身边的人,包括自己,总会有意无意地与他人相比,比官位,比车子,比住房,比打扮,比排场等。其实,部分人并不富裕,但却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工程,硬是打肿脸充胖子,看到别人买别墅,自己借钱也要买;看到别人结婚排场很大,自己即使债台高筑也要弄得更豪华,更气派,结果私下里是苦不堪言。

还有一部分人,在取得一点荣誉或是小成就之后,就自以为了不起,整日趾高气扬地看待周围的一切。更有甚者,本来自己没多大本事,却整日装成恃才傲物的样子,终日隐藏自身的短处,用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并且竭力排斥、挖苦、打击、疏远、为难比自己强的人,从而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即便人们都懂得,虚荣就是一个表面的荣誉、虚假的荣名。但是,很少有人能够不为虚荣所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人一个羡慕的眼神会使我们神灵活现,一句大而无当的恭维会让我们顿时眉开眼笑,一个言过其实的称赞更会让我们沾沾自喜,一个虚而无意义的头衔更是让我们引以为荣……

针对虚荣心的种种表现,心理学家又是怎样解释的呢?心理学家给虚荣心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虚荣心,就是追求表面荣誉之心,属于一种不良的心理品质。比如,有些同事总是静不下心来做工作,而且做事情也很浮躁,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博得领导或他人的赞赏或羡慕。

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类人往往十分爱出风头,处处讲究排场,爱炫耀自己本不多的资本,以此获得内心虚伪的暂时满足;为了不断提高和美化自己,他们往往会采取种种手段,以至于经常谎言满天、处处弄虚作假。这类人不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而是热衷于搞一些“花架子”,没有勤勤恳恳的态度和认真踏实的作风,总是喜好吹捧。

在现如今这样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如果让这种不健康的虚荣心理长期存在并影响我们的话,就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地消极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心灵不再失衡,让虚荣之心销声匿迹呢?心理学家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建议:

自尊自重

若想克服心中的虚荣,首要要做的事情就是自尊自重。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诱惑太多,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即诚实、正直,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欲望,以至于不惜降低人格来换取,最终无疑会是得不偿失,只有把握住自尊与自重,才不至于因为外界的各种诱惑,而错失人生之中最美好的一切。

追求精神生活上的富足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无法根除虚荣之心,但却可以缩小虚荣值,或是取长补短,即多寻找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以求得心灵的平衡。例如,当看到别人拥有上千万的资产时,我们不妨想想自己拥有的精神生活,例如我们拥有一个可靠的丈夫,一个可爱的儿子,这种温馨浪漫的恬淡生活,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富有呢?所以说,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多发现生活中所拥有的美好。适时地提醒自己,其实我们很富有,至少精神上是满足的,如此一来,虚荣之心自然会远离我们。

不为虚名所累

那些有着崇高理想的人,追求的往往是内心的宁静,尤其喜欢追求一些真实的、美好的东西,从来不会因为贪图虚名而烦恼。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在一些平凡的岗位上却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这是因为他们心中时刻装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从来不曾因浮华的外物而困扰。

有句古语说的好:“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意在告诉我们,要客观地评价自己,既要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要看到自身的短处和不足,毕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奋斗目标,不为虚名所累。

自卑心理:

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扰,有些甚至会阻碍我们继续前进。然而,一些问题之所以没能解决,并不是因为问题的本身有多么复杂,而是我们自己首先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强大的“假想敌”,因而不敢去积极勇敢地面对它。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是输给了困难,而是输给了自己。战胜自己内心的胆怯和懦弱,奋力拼搏,你会发现自己潜力无限。

1796年的一个黄昏,在德国的哥廷根大学里,一位青年在吃过晚饭后,照例开始了他的学习:做老师单独留给他的数学题。这其中有道数学题让他感到非常费脑筋:要求只能用一把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在纸上就画出一个正十七边形。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是这个年轻人对这道数学题仍然没有一丝的进展。年轻人为此十分懊恼,他认为跟随着老师学习了这么多年的数学,现在却一点知识都用不上。同时,他并不相信老师会让他单独去做一道超越常规的题。

年轻人虽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但是他并没有被眼前的这道难题打倒,反而激起了他强烈的斗志——势必要把这道难题解答出来。就这样,他又重新拿起了圆规和直尺,继续在草稿纸上一边思索一边不停地画着,并不断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与方法期待着找到答案。终于,就在窗口露出了朝阳第一缕曙光的时候,这个执着的青年找到了答案,攻克了这道难题。

第二天,当他把习题和答案一并交给导师时,老师接过来一看,用怀疑的眼神和颤抖的声音,问道:“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青年人不解地看着老师,回答道:“是我自己做的,不过我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做出来,我觉得辜负了老师您对我的栽培……”听到这里,导师请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课桌上重新拿了一张纸,让他再重新现场画那个正十七边行。青年没有说谎,于是很快就又画出了一个,导师激动地对他说道:“孩子,你知道吗?你解开了一桩两千多年来的数学悬案!伟大的阿基米德和牛顿都没有完成的难题,你居然想了一个晚上就解答出来了,你真的是一个天才!”原来导师留作业的那天,不小心把写有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了他。

多年后,每当青年回忆起这一幕的时候,经常会说:“如果那天导师告诉我,那是一道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想我可能永远无法把它解答出来,因为从心里面来说,我会害怕。”这位数学天才就是数学王子高斯。高斯当年解这道难题的时候,仅仅把它当作了一道一般的数学题来解答,因此他没有恐惧,没有过多的去怀疑自己,反而斗志十足,用了一个晚上却解出了一道两千多年的数学难题。当他真正获知真相的时候,自己都大吃一惊。

很多时候,人的自卑都是自己给予自己的。一件事情,在还没有做之前,人们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很多不利的设想,如果再把眼前的困难无限放大的话,战胜困难的那份勇气就会更加减少,随之而来的是自卑感和恐惧感的增加。

据相关的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只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其中,自卑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

自卑是一种消极避世的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是一种总是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不如他人,从而表现出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一个有着强烈自卑感的人,经常会轻视自己,认为别人能够办到的事情,自己是无法完成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只不过有些人的自卑倾向过于严重,最终导致生成了一种自卑的性格。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自卑会让人变成坐井观天的青蛙,看到的世界自然渺小。”那么如何才能不再成为井底之蛙,跳出井底来,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呢?方法如下:

正确认识自己

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些挫折与困难是在所难免的。每个人来到世上,并非都能生活在一种养尊处优的环境里,更没有人生来就是完美的,也没有人时时刻刻都是一帆风顺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着自己的双手,有着充满智慧的头脑,借此我们完全可以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去积极地争取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如果总是因为自卑而不断地封闭自己,不敢大胆地去实践自己的想法,那么你也就永远不能理解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也就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积极地发现自我,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不断地去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汲取到更多的营养。

时刻充满自信

远离自卑的困扰,我们就需要时刻自信,时刻相信自己的实力。遇到挫折的时候,告诉自己:“我能行!”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去解决问题。如果总是钻牛角尖,总是抓住自己的缺点不放,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甚至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这样只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暗无天日。每个人从心里来说,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是美好的,所以一定要在自己的心田上种满自信的种子,让信念在心中开出一朵朵芬芳之花,这样一来,源自内心的芳香就会驱散你心头的阴霾。

抑郁心理:

打开心灵的枷锁

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短小而凝练的一句话,就传达给了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人生真理。人的一生是漫长的,这当中会遇到各种令人心酸的苦难、波折,但是,生活终有其美丽的一面,让人不断滋生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与决心。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时打开束缚心灵的枷锁,不要让忧郁的乌云遮挡住了生命的色彩。

20世纪70年代的埃及总统萨达特,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风云人物。他是埃及“七二三”革命的重要组织和发起者,继任埃及的总统之后,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改革。时至今日,埃及人仍然十分尊崇这位曾经的总统。

但是,我们回头看看萨达特的出身,更会发现这位总统的与众不同。他出身贫微,后来随父亲来到了首都开罗。有远见的父亲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尽管家庭贫寒,但还是把小萨达特送进了高级学校上学。

在这样的学校里,自然是贵族子弟的天下。他们穿的都是丝袍,上下学还有私人轿车接送。而小萨达特穿的却是粗布衣,而且经常要为自己的学费担忧。在这样的环境里,对于这样小的孩子来说,自然会受影响。因此,小萨达特变得很不开心,不由得忧郁了,有些时候会暗暗地埋怨自己的命运,脾气很暴躁,经常因为小事就会发火,因此很多同学都渐渐地远离了他。

就这样,烦躁不安的小萨达特陷入了深深的忧郁之中,再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产生了这样消极的想法:无论现在怎么努力去学习,将来还是要为这些成绩不好但家世显赫的同学打工。

幸运的是,萨达特有一位优秀的爸爸。注意到儿子的这些变化后,父亲及时地与儿子做起了沟通。爸爸问萨达特:“儿子,你的同学们在学校里穿名贵的衣服,有高级轿车接送,你是不是特别羡慕啊?”

“是的,爸爸,”小萨达特诚实地回答道。

“可是你有没有仔细想过,你的同学之所以能够拥有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己富有,而是因为他们的父亲很富有。如果你想要拥有自己的财富,那么就要靠知识和才智获得。从现在起,敞开你的胸怀,抛弃心中所有的忧郁,去和你的同学公平地竞争,帮助你的同学们解决难题,做些事情,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这对于你来说,就是胜利。”

虽然小萨达特并不能完全理解父亲的话,但是从此之后,他开始慢慢地走出了忧郁,积极地去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并与那些富有的同学不卑不亢地交往了起来。后来,萨达特不仅结识了很多朋友,而且还赢得了那些贵族子弟们的尊重。

其实,不仅青少年易患忧郁,成年人也很容易受抑郁的“侵袭”。据统计,目前,在心理问题中忧郁是最为常见的,如同感冒一样,为此,忧郁被大家称为“心理感冒”。不少人认为,对于收入较高且工作环境好的“白领”人群来说,似乎应该个个都心满意足,根本不会出现忧郁的烦恼。事实上,并非如此。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这些受过高等教育,且职位和收入均较高的人群来讲,患忧郁的概率并不低于社会其他人群。由此可见,抑郁的“普及率”很广,而且危害性不容忽视。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分析得出,抑郁心理是一种情绪障碍,是在个人原有性格基础上,遇到挫折后产生的一种悲观心境。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的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自己与亲人朋友之间出现了纠纷,受到领导的批评而又无处诉说等等,这些都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因素。

忧郁的具体表现为:食欲不振、伤心苦闷、有气无力、沉默寡言、失眠多梦、丧失信心等。心理专家还进一步指出,忧郁情绪严重会引发抑郁症,抑郁症则是一种心理疾病了。现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抑郁症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心理专家提醒人们,应该做好应对忧郁的准备。

增强心理免疫力

有着悲观情绪的忧郁者,往往处于一种“三无状态”:没有理想、没有活力、没有兴趣。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没有兴趣,且生活没有激情,工作没有动力,对朋友缺乏信任。其实,应对忧郁情绪的好方法,就是要增强我们心理的免疫力。增强心理免疫力,主要要学会拥有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不断地培养自己发现快乐的能力。快乐是一种能量,能够在任何环境中保持一颗快乐的心才是生活的真谛所在。

走出忧郁的阴影

忧郁是一个“冷面”杀手,侵蚀着每一个人的心理与健康。忧郁的情绪时常会袭击我们脆弱的心灵,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沉重不堪。因此,及时走出忧郁的阴影,与他人加强情感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要拒绝与他人交流,试着去学会打开自己紧闭的心扉,你会发现身边的朋友其实一直在你身边默默地关心你,自己并不是孤单的。

走出忧郁的阴影,要不断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是美好的,生活是幸福的,才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因此备受忧郁情绪困扰的人们,赶快行动起来,抛弃忧郁的情绪,走出忧郁的阴影,来尽情地享受一下这难得的精彩人生吧。

恐惧心理:

打败心中的“假想敌”

社交恐惧症俗称“见人恐怖症”,它是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因此,在社交场合总是异常恐慌,甚至害怕出席社交场合。目前,在心理障碍疾病中,社交恐怖症是仅次于抑郁症、酗酒,而名列第三的疾病。

现年三十岁的汪芳,就职于一家国际贸易公司。起初,刚开始工作时,她的工作完成的很顺利,心情自然也十分愉悦。与同事虽然不深交,但也没出现过什么问题。有一次,她的上级财务总监来做常规的例行检查,审核一下财务账目。其实。汪芳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不知为何,在回答总监提问时,她却紧张得连说话都结结巴巴,并且脸都憋红了。领导得知后,又找她谈了一次话,结果还是一样。

自此之后,汪芳特别怕见领导,怕与同事打交道,甚至不愿去餐厅就餐。其实,她明知没什么可怕的,但还是控制不住地害怕,为此,她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不久,公司迎来了圣诞舞会,而且还邀请了社会上很多名流人士,此外,公司内部有规定,没有特殊情况,一律不准请假。汪芳一想到舞会要见那么多人,尤其是要与陌生人打交道,她就非常紧张,这是因为,她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么大的舞会,见过如此多的名流人士,这使她心生恐惧,害怕与这些人见面、说话,或是礼节出现错误,从而使他人笑话自己。

尽管舞会开始的前一天,她还在鼓励自己,希望自己第二天能够出席,但是她感觉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时间,她想到舞会会心跳加速,感觉头晕目眩,甚至意识到自己在舞会上一定会出错,而且预感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和名誉会因舞会上的失误而受损。

最终,她还是没有出席公司的舞会,为此,领导狠狠地批评了她。

其实,汪芳患上了典型的社交恐惧症,所以才会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总认为他人有意识地监督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此,总担心自己会出现某种错误或是差池。主要表现在,对自己不信任,尤其是到社交场合,总会处于一种莫名的心理压力之下,为此,常常会出现口吃、神经紧张等等。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是非常痛苦的,这是因为,许多一般人能够轻而易举做成的事情,他们却往往望而生畏,所以,他们觉得自己非常没用,并且,觉得周围人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患者就会变得更加敏感,更不愿意打搅别人。越是这样想,他们越是感觉焦虑和抑郁,这样一来,就使得社交恐惧的症状进一步恶化。

可以说,社交恐惧是一种很严重的逃避心理,但是,并非不可治愈,只要正确地认识它,并且下决心改正,运用正确的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技巧,从而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心灵,就一定可以使我们走出这个心理泥潭,从而积极地与他人交往。

积极的心理暗示

利用早晚时间,建立自己的自信。每天早晨,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20遍“我接纳自己,我相信自己!”每天晚上临睡前,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20遍“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通过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变我们以往对自己的否定态度,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接受自己,从而培养自己的信心,一步一步地战胜自己的紧张心理。

降低对自己的过高要求

那些过于追求完美的人,总会为自己设置这样或是那样的目标或要求,一旦无法实现,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并且固执地认为他人一定会嘲笑自己。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给自己设置过高的目标,更无须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否则的话,你不仅会活的很累,并且更容易感到手足无措。适当降低过高的预期目标,你的压力自然就会减轻,从而轻松自如地在社交场合展示自己的风采。

多参与社会公众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最好多参与社会性的公众活动,这是一种克服社交恐惧症的最佳有效方式。只有多在公众场合露面,才能练就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胆识。这是因为,社交活动能够提升自己的胆识和见识,让自己逐步适应那种人多的氛围,如此一来,才不至于遇见陌生人而害怕,更不会担心陌生人挑剔自己的毛病。

勇敢面对一切

患有社交恐惧的人,在社交场合里,往往会表现出逃避心理,害怕自己会出丑,其实,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自己更加懦弱。克服紧张的最好方法就是勇敢地去面对社交场合的恐惧。我们要相信自己,其实,我们害怕的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是外界,而是内心,关键就是看能不能战胜自己。一旦战胜了自己,就能够走出心中的藩篱,自由自在地与人沟通。

自责心理:

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些人:他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即使是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也会自我检讨一番,甚至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他们也会清晰地刻在脑海中。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曾因为做错事情而被父母责怪,比如,他们会说:“你怎么又把花瓶摔碎了,还是个好孩子吗?”这样,有的孩子就会把事情与自己的价值联系起来,觉得自己因为不小心做错了事情而不再有价值。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就特别希望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完美的。

“看看你自己都做了些什么?你真是一个十足的白痴!你怎么会愚蠢到这种地步啊?你为什么总是会把事情搞砸,为什么总这样一无是处呢?为什么就不能多考虑一些呢?你真的是一个废物了。”

这是阿超在电脑突然断电后,以致将这个周即将完成的重要文件资料丢失时的自我责骂。

如今,阿超已经辞掉了自己的职位,放弃了这份喜欢且坚持已久的工作。只因这样的一个小小失误,他却久久不能原谅自己。以至于很长时间过去了,他还是会经常因为回想此事而自责。这个周末,本来计划是和朋友们出去玩的,但是现在他却告诉朋友们,自己生病在家,不能去玩了。事实上,闷在家里的阿超,真的快要“生病”了。辞职之后,他每天就是坐在家中,什么也不想干,脑子里一片空白,似有似无地想着一些关于自己未来的事情,如今,他看不到能改变现实的一丝可能,认为即使再坚持下去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作为一个旁观者看来,这样的自责未免过于严重了。可是实际上,自责的念头潜伏于我们每个人的意识中,在稍不如意的时候,这个丑恶的念头就会露出一副凶恶的嘴脸,对自己怒吼。

但是,如果我们来客观地评价一下这件事情,就会发现很多并不是阿超的错,譬如突然断电的事情,可是阿超却用它来证明自己的无能与失败,甚至完全归罪于自己个性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办事考虑不周。因此,我们也就或多或少地能理解到阿超此时此刻的那种掺杂着挫折与绝望的复杂心情。对他来说,能够平静的去面对眼前的这个小失误又是多么的困难。就是因为儿时的自责变成了一种习惯,以至于后来长大后成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反应。

自责在心理学上来说,属于一种人格障碍。如果是因为个人的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一定的内疚,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反应过分,甚至对一些并不严重的失误产生很强的负罪感,对之耿耿于怀,并要求自我惩罚,这就是心理上的自责。

自责常常会损害我们的正面自我评价,经常自责的人,性格会变得十分敏感、忧郁、甚至沮丧。这就犹如有只会说一句话的鹦鹉站在你的肩上,时不时地就在你的耳边唠叨着“不对、不行”,你完全可以想象这将对你的自信心产生多大的打击。

陷入这样一种自责的情绪中而无法自拔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就意味着一个人每当犯一个“无所谓”的错误时,他就要和自己做敌人,做斗争,不断地进行自我批评。当他处于这种十分激烈的内心冲突中时,就会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自我斗争这件事情上,从此以后,也会更因为害怕犯错误而缩手缩脚,不敢前进。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这种自责心理呢?心理专家也给出了建议:

不要对自己求全责备

因为自己的一个小小失误,把本来应该顺利完成的事情搞砸的时候,千万不能一味地去苛责自己,而是要把事情与个人的价值分开。此时要告诉自己:“这件事情没有顺利地完成,是我做的不够好。但是我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希望能把它做到最好,只是出现这样的一个结果,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而已。”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不代表着以后做事情的能力就差,出错是每个人都难免的,只要吸取教训,不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有勇气重新开始也是一种成功。

换个角度看问题

不要一味固执地认为事情出了差错,全部都是自己的责任。比如,你在休息时间讲了一个很搞笑的小笑话,可是你们的经理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时候你应该意识到,也许是因为经理一直在专注地想事情,根本没有在意旁人在说什么;又或者是经理在某一点上听错了;再或者就是经理这个人本身就缺乏幽默感。如果这样想的话,你就不会轻易地将整件事情的原因都归结在自己身上了。因此,遇事我们要多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下,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给自己造成的过大压力。把原因进行分散,这样思想的重担就会减轻,因而也就能重新打起精神继续奋斗。

多给自己一些空间,常常鼓励自己

要允许自己犯错,不犯错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要容许自己把一件事情做得不那么完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此时要给自己一定的时间去熟悉并掌握。要把生命看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拿今天的自己去和昨天的自己比较,哪怕只是进步了一点点,这也算是人生路上前进的一小步,也算是一种成功。哪怕自己现在与别人比还是差很多,还是做得不够好,都没有关系。因为现在不够好并不代表着明天依然不够好。每天坚持进步一小步,明天就会前进一大步。

浮躁心理: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与步伐越来越快。于是有一部分人开始急功近利,开始不满足于目前的工作与生活,开始想着用一些蹊跷的方法在短时间内为自己赢取更多的利益。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就很难看清自己的未来,经常患得患失,焦躁不安,梦想着早日“实现”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做了多年公务员的李东,最近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工作总是心不在焉,总想着把目前的工作辞了,下海闯荡一番。看见别人的房越换越大,车子越换越高级,“口袋”也越来越鼓,他心里开始发慌了,于是也开始自己折腾了起来,炒股票赔钱之后,又开始了买彩票,一心就想着中个几百万,可结果却不尽人意,花了上千块钱全都打了水漂。一番折腾下来之后,心里更是发慌。

安稳的公务员工作并没能够留住李东,为了追逐“更好的生活”,李东后来接连换了好几家公司,他不是嫌这个公司待遇不好,就是嫌那家单位专业不对口,再就是嫌公司离家太远,上下班不方便。反正就这样一直在换来换去,找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对于他来说也许真的很难。

浮躁不安的李东,后来得知自己的某个亲戚很有钱,就给这位富亲戚写了封信,诉说自己目前窘迫的境况。可是那位富亲戚却对他置之不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李东为了发泄心中的怒气,居然又去信将其大骂一通。这位曾经堂堂的公务员,在眼下一些“富贵浮云”的缭绕之下,居然连个人基本的素质都丢弃一旁了。

像李东这样浮躁的人在当今社会并不少见。因为随着社会的变革,对原有的制度、结构冲击都很大,社会的这些发展变化,随之带来的就是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的变化。在这些飞速的变化中,有一部分人较早获得了成功,这样对一些滞后者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刺激。而有些心理适应能力差的人,在与他人的攀比过程当中,往往会产生浮躁心理。

那么浮躁心理在心理学上又是如何界定的呢?在心理学上,浮躁主要是指那种由内在冲突所引起的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或人格特质,甚至把其纳入到了“亚健康”当中去。心理学专家解释说,浮躁的人做事情没有恒心,经常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安分守己。总是在想着通过投机倒把,盲目冒险,去获得最快最多的利益。产生浮躁心理的人,终日会心神不宁,焦躁不安。时间久了脸色也会暗淡无光,眉头紧锁,就连大脑也会变得呆若木鸡。脾气也越来越古怪,看谁都不顺眼、逮着谁就跟谁急,长此以往,他就会被生活的急流所击倒,丧失收放自如的生活弹性。

在心理学上,急躁作为一种普通的心理现象来说,其实质是人的一种朴素的、本能的生命冲动和物质欲望。浮躁的深层特点,概括为“四重四轻”:重外延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表面轻实质,重短期轻长远。浮躁会使人失去正确的人生方向,失去对自我的一个准确定位,从而使人容易随波逐流、盲目行动。浮躁之人,对个人和集体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因此必须早日减少和消除这种不健康心理。具体方法如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如今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要坚决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要树立起一种积极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遇事要学会认真思考,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以一种客观冷静的心态来考量探究。不为新事物所迷惑,不为新潮流而左右。古语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保持这样一种心境,我们就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长短目标相结合

务实是一种“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精神,对待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既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更要注重脚踏实地。务实是我们开拓人生道路的基础,是我们事业创新的源泉。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学会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不断向前推进。花拳绣腿只能算是一种虚张声势,形式主义更是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练就一颗平常心

对于身边人的成功,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在背后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努力。因此,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中,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总是想着“天上掉馅饼”会砸在自己头上。同时,要正确地去看待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对人和事不能凭一己之见草率地下结论。只要能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就能逐渐地克服浮躁心理。

愤怒心理:

不能怒的人是愚人,不发怒的人才是聪明人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上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此时,发怒就成为了一种最常见也最直接的发泄方式。尤其是当我们遭遇重大的情绪波动之时,就更容易怒气冲冠,控制不住自己。但是,即使有千万个生气的理由,也应该尽量地控制自己一下。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愤怒使别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却是自己。”

有一天,成吉思汗亲自率领一队人马到森林中打猎。可是一直到中午的时候,都没有一点的收获。无奈之下,只好败兴而归。然而,热衷于打猎的成吉思汗心有不甘,于是又再次带上皮袋、弓箭以及自己心爱的雄鹰,只身一人又回到了森林里。

此时,正当中午,烈日当头,成吉思汗独自一人沿着山中的小路向上走去,渐渐地口干舌燥起来。过了很久,他抬头看见了一个山谷,只见细细的水流从山谷上面流下来。

成吉思汗喜出望外,赶快从皮袋里掏出一只杯子接水,当容器里的水才盛满七八分时,饥渴难耐的成吉思汗就拿起杯子,准备一饮而尽,可是一股疾风却将杯子从他手中打翻,刚到嘴边的水就这样全部洒了出去。

他抬头望去,看见自己心爱的雄鹰盘旋在山谷上,方知刚才的一切都是这个家伙搞的鬼。虽然气愤,但是也无可奈何。所以,成吉思汗又重新捡起杯子,继续耐心的接水。当杯子中的水再次满到七八分的时候,又是一阵疾风过来,再次将水打翻了。

两次喝水都没成功,而且都是自己一直心爱的那只雄鹰闹的。此时的成吉思汗也已经忍无可忍,顿时怒从心生,决定惩治一下这个专门破坏自己好事的鹰。当成吉思汗重新拾起杯子,再次接满水,假装喝水的时候,他悄悄地取出了身上的尖刀,一只手紧紧地握着尖刀,这时,头顶上的飞鹰再次向他袭来,成吉思汗趁机快速拿出尖刀,一刀便将这只跟随他多年的雄鹰杀死了。

雄鹰是被杀死了,可是他手中的杯子此时已经滚落到山谷了。思索片刻之后,成吉思汗决定走到山顶去一探究竟。山顶上有一个蓄水池,喜出望外的成吉思汗跨了一大步,刚要上去喝个水饱,眼前的一幕令他惊呆了。原来在水池的中央,漂着一条大毒蛇的尸体。直到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心爱的雄鹰是为了救自己,才三番五次地打翻自己的杯子。若是没有飞鹰,喝下了这池中的水,成吉思汗早就被这毒蛇所污染的水毒死了。

明白自己做错事的成吉思汗,带着深深的歉疚与不安,回到了山下的帐篷中。从那以后,他就对自己说:“我决不在生气的时候做决定。”正是有了这样的决心,才使以后的成吉思汗避免了很多错误,从而成就了他的雄图霸业。

心理学认为:发怒是常常因为某事而产生的一种粗暴情绪,它包括愠怒、愤怒、大怒和暴怒等多种负面情绪。这些坏情绪对人体的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

大怒伤身体,《黄帝内经》中也提到:“大怒则行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一般说来,生气发怒的时候,人体内的气血运行就会发生紊乱,而且还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会引起中风、昏厥、头痛、以至昏厥等疾病,更为甚者,可因暴怒而断送性命。

《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怒火焚烧生命”的例子。诸葛亮正是抓住了周瑜心高气傲、心胸狭小、容易动怒的心理弱点,三番五次地对周瑜进行心理刺激,最终使不懂得制怒的周瑜被活活气死。

经常发怒,会损害身心健康,因此,学会用心理学方法巧妙制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具体方法如下:

躲避法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上了令你十分生气的人或事时,应尽量避开。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出去走走,比如到附近的公园里,去看看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去闻闻那沁人心脾的花香,这些都是良性的心理刺激,可让自己暂时不再去想那些烦心事,把视线转移一下,这样暴怒的心情自会平复很多。

主动释放法

当心中的怒火暂时无法平息时,找一个可以诉说的人,将胸中的这些愤怒与不平,统统地倾诉出来,一吐为快,怒气自然也会消散许多。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找到引起你愤怒的人敞开心扉,与之进行沟通,交换彼此的意见。但是一定要理智,平静地与对方进行交流。

意识制怒法

每当遇上烦心事,预感自己即将发怒的时候,就在心中默念“千万别生气”、“不要发火”、“忍一忍就过去了”之类的话。这样经常进行自我开导,也有利于纠正自己动辄就发怒的坏脾气。

自闭心理:

别让自己与世隔绝

在日常生活中,“自闭”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患有自闭症的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障碍,如言语表达、动作交流等方面。这些人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甚至讨厌与人交往,他们远离生活、逃避社会、精神极其压抑,并且对身边的环境极其敏感,从而渐渐地远离人群,最终将自己孤立起来。

莉莉是某中学高二的学生,在学校里就表现得独来独往,不愿与其他同学进行交往,甚至连班里的女同学跟她交往的也越来越少。这是因为,莉莉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出国打工,莉莉跟着爸爸长大。父女之间缺少沟通,有很多事情、很多话莉莉不愿意去和爸爸说。莉莉又长期住在大杂院里,经济上的贫困,亲情的缺失,导致了莉莉这样一种孤僻的性格。她虽然极想得到一份关心与爱,渴望得到而又不能实现,于是心理越发的孤独。

莉莉对周围的人经常怀有一种厌烦、戒备的心理,似乎什么事情都和自己无关,表现得极其漠不关心,一副自我禁锢的样子。在与身边人的交往中,也缺乏一股热情和活力,显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虽然有时候看上去挺活跃的,但是却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很做作,仿佛仅是为了改变别人对她的印象而故意所为。因此,好多人都不愿意和她交朋友,认为莉莉有“不合群”的性格缺陷。

性格孤僻的莉莉,还是有着自己的一份对于爱情的憧憬。她暗恋上了班里的一名男生——阿飞。但是她并没有表露,一直深埋在心里。莉莉从来不曾向阿飞表达过自己的爱恋,可是她觉得阿飞应该知道的,可事实上阿飞并不知情。莉莉有时候故意向阿飞暗示:故意把自己的书掉在阿飞桌前,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每次也都是阿飞帮她捡起来,然后顺手便还给她,并没发现过书里其实有莉莉写给他的小纸条。莉莉因此感到越发的苦恼,但是由于自己性格内向,甚至有点自闭,在班级上被认为是一个“奇怪的人”,根本没有什么好朋友能帮她传递一下消息,这使莉莉感到越发的痛苦而不能自拔。

不久以后,莉莉知道了阿飞原来和另外一个女孩子好了。这时,莉莉认为自己在感情上是完全失败了,于是整天的闷闷不乐,还偷偷地哭过好多次,心理更加的孤独与自闭。

因为这次小小恋爱的失败,一天早晨,莉莉居然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从出租房的四楼跳下来,导致了双腿的残废。

其实,莉莉的自闭症倾向已经很严重了,如果家长细心一点,及时带莉莉到心理诊所,进行相关的咨询与治疗,也许这样的一个悲剧就不会发生。

心理医生认为,像莉莉这样的自闭心理,在社会上是很普遍的。自我封闭是指将自己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离开来,很少或根本就没有什么社交活动,除了一些必要的学习、工作外,一般的时候很少外出,将自己关在家中,或沉浸在自己的一些事情中,不与他人来往。结果就是造成了感觉自己越来越孤独,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甚至时间长了之后,会害怕走出去社交,这是一种对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

有自闭症的人,他的行为一般是比较刻板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闭症是一种典型的强迫性行为,与强迫症的表现极为相似,这些人只有固执地去坚持那些在别人看来根本不能理解的特殊仪式,他才能感到一丝的安全,他们心中的感情也只有通过这样的特殊方式得以释放,并认为这是合适的。

如果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有自闭的心理现象,应及时去心理门诊,找医生好好谈谈,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具体方法如下:

积极地与他人交往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里面有着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与感悟等着我们去发掘。因此,有自闭倾向的人,应该试着打开自己的心灵,积极主动地走出家门,试着去与他人接触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对他人和自己的认识,不仅要了解他人,更要让他人了解自己才行。在社会的交往中去确认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逐渐从生活的弱者成长为生活中的强者。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要你大胆的走出来,就会发现眼前的世界真的会很不一样。

精神转移法

当我们遇上不顺心的事情,压力大的时候。不妨试着暂时放下这些烦恼事,试试精神转移法。让自己去做另外一些开心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将精力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去,以减轻心理的负担。比如喜欢书法的,此时可以在自己的书房静静地去练练字,平静一下内心。喜欢唱歌的,也可以约上三五个好友,去KTV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

正视生活中的失败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遇上点小挫折也是难免的。因此,对待挫折要有一个正确的看待。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灰心丧气,要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在与人交往时,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而否定了世界上所有的人,其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还是十分友好与坦诚的。坚强的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那么你就是下一个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