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习惯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2677900000005

第5章 口血未干(2)

司马徽有远见卓识,擅长认识和鉴别人才,居住在荆州。他知道荆州刺史刘表阴险狠毒,一定会因忌恨而残害有才能的人,于是他对当时的任何人才都不进行品评和议论。有人和他谈话一开始,司马徽就不去评论人物的才德高下,不论谈到谁,他一概说“好”。

他的妻子不满意,劝他说:“人家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您谈谈自己的见解,这也是看得起您。您应该区分人物的优劣、高下,并加以谈论。可是,不论谈到谁,您全都说‘好’,不是辜负了别人虚心向您请教的好意吗?”司马徽慢条斯理地回答道:“贤妻您说的这番话,也很好。”他措辞婉转、说话谦逊、回避矛盾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

有一次,某人丢了猎狗,他以为司马徽的猎狗就是自己的那条猎狗,前来认领,司马徽就把猎狗给了他。后来,那个人找到了自己的猎狗,就把司马徽的猎狗完璧归赵了,并叩头谢罪。司马徽不但不抱怨,反而说了很多表示感谢的话。又有一次,荆州刺史刘表的儿子刘琮拜访司马徽,就派随从先去询问司马徽是否在家。当时,司马徽正在园子里锄地,刘琮的随从问他:

“司马徽先生在家吗?”司马徽回答道:“敝人就是司马徽。”刘琮的随从见他相貌非常丑陋,以为不是司马徽,就不客气地骂道:“该死的奴仆,我家刘将军的公子要求见司马徽先生,你是这么下贱的奴仆,敢于冒称是司马徽先生!”司马徽回家后,剃头刮脸,戴好头巾,出来相见。刘琮的随从看到司马徽就是刚才被他骂的老头,非常恐慌连忙向刘琮报告。刘琮站起身来,向司马徽叩头赔罪。司马徽说:“公子千万不可行此大礼,我都羞愧了。我在园中锄地,只有您知道啊!”

曲高和寡

“曲高和寡”指作品或言论的格调越是高雅,越难以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或比喻知音难得。

此典出自《文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微,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大夫宋玉的文章写得很深奥,许多人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称誉他,楚王也因此怀疑他行为不检,就问他是不是有对不起百姓的地方。宋玉回答说:“有一个人在都市里唱歌,他起初唱的是通俗的乡下歌曲,人们容易听懂,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他唱起阳阿的挽歌来,高深了一点,跟着他唱的只有几百人;后来他唱起比较深奥的阳春白雪来,跟着唱的就只有几十人;到最后他唱的是用了商调和羽调还夹杂着曲中最高的微调,听懂的人就更少了,能够跟着他唱的,只有寥寥几个人。这完全是因为曲太高,和的人自然也就很少的缘故。所以鸟中有凤凰,鱼中有大鲲。凤凰可以飞上九千里高空,背朝着青天,飞翔在云端的上面;藩篱上的小麻雀,又怎么会知道天有多高呢?鲲鱼早上还在昆仑山的山脚下,晚上已经在孟诸的大泽里了,溪沟中的小鱼,哪里会知道汪洋大海的深远呢?不是只有鸟中的凤凰,鱼中的大鲲会出现这种情况,士也是这样的。”

人心如面

“人心如面”原意是说,人的内心就像人的面孔一样,是各不相同的。后用以表示人心各不相同,难以测度,不要轻信。常含有劝诫之意。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二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擅长处理政事。在他担任国相期间,他十分重视选贤举能,任用人才。比如,对不合适的人选,他都及时提出否定意见,并且讲清道理,使人口服心服。

有一次,郑国大夫子皮提出要让尹何做他的封地的长官。子产以商量的口吻对他说:“尹何太年轻了,不知道他能不能担当此任。”子皮说:“尹何很老实的,我喜欢他,他是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锻炼一下,也就懂得怎样管理了。”子产说:

“这样做不大合适。大多数时候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总是想着对他有利的方面。如果,你因为喜欢尹何而要把政事交给他,就好像要一个不会拿刀的人拿刀去割东西,这会使他受到很多的伤害。这样一来,你所谓喜爱一个人,实际上却是伤害他,那谁还敢要你的喜爱呢?你在郑国是栋梁,如果栋梁折断,椽子就会随之崩毁,而我也会被压在底下,所以,我怎敢不把话说完呢?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你有华丽的绸缎,决不舍得让不会裁制衣服的人拿它去练习裁制吧。显要的官职、庞大的封邑,对你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庇护条件,而你却让别人学着去管理、去承担。你难道不知道它比华美的绸缎重要得多吗?我只听说过学习好了之后才会管理政务,却从没听说过把管理政务当作学习的对象。如果要这样做,一定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的。

又比如说打猎,只有当射箭和驾车的技术都很熟练的时候,才能擒获禽兽,如果从来没有驱车射过箭,也没有驾过车,那么,一定会担心车会翻倒压了人,哪里还有工夫琢磨如何猎获禽兽呢?”子皮说:“你讲得太对了,我太笨了。我听说,君子专门研究大的事情和长远的事情,小人只会注意细小的事情、眼前的事情。我就是个小人哪。衣服穿在我身上,我都知道爱护它;而重要的官职、庞大的封邑对我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庇护条件,我却疏远它、轻视它。如果不是你劝解我,我就不明白这些得失的道理。过去我说过:‘你治理郑国,而我只要治理好自己的家族,保护好自己,那就可以万事大吉了。’现在我才知道,即使是我家族的事情,也要按你的意见去办理比较好。”子产说:“人心各不相同,就像人的面孔各不相同一样。我怎敢说要你的面孔像我的面孔呢?我的想法与你的想法没必要非要一样,我不过是想把心里认为危险的事情告诉你,供你参考罢了。”子皮认为子产非常忠诚,因此把郑国的政事完全委托给他。

于是子产有机会很好地治理郑国。

荣悴不易

“荣悴不易”的意思是,在与对方交往中,不会因为对方的兴盛衰败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此典出自《旧唐书·韩愈传》:“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性情豁达、开朗,与别人交往时,不因对方的兴盛衰败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他在青少年时代,就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是好朋友了。当时,孟郊、张籍二人既没有大的名声,也没有什么社会地位,韩愈不顾严寒酷暑,奔走于公卿大夫之间,极力称赞、荐举孟郊和张籍,后来张籍终于科举登第,荣幸地跻身于官宦之列。韩愈后来虽然非常显贵,但是办完公事之后,只要有时间就和老朋友谈笑饮宴,论文赋诗,和从前一样。而对搬权弄势,横眉怒目则不屑一顾。

入幕之宾

“入幕之宾”形容常常往来的朋友,也借用做官府中的幕僚。

此典出自《晋书·郗超传》:“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幕,帐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帐幕。

军队里常将帐幕作为居住之所,行军的将帅都在帐幕中生活,因此古代称将帅所住的地方为幕府。幕中管理文书工作的称为幕友;宾,是对下属或雇员的客气的称呼。“入幕之宾”便是指在幕府里工作的幕友。这个典故源出于“晋书·郄超传”。

东晋时有一个姓郄名超的人,自幼就十分达观,尤其是在才智方面非常优秀。交游很广,对于时世的分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父亲很有钱,于是他便常常将钱财施舍给亲戚朋友。大将军桓温很赏识他的旷达和才智,便请他做参谋;后来桓温升任大司马(官名),郄超也因此做了参军。有一次,谢安(晋朝大政治家、军事家)与王坦之到桓温军中商谈国事,桓温就先叫郄超睡在帐中静听他们的谈论,忽然一阵风吹来,把帐吹开了,谢安看见了帐中的郄超,于是笑着向他打趣说:“你可真称得上是入幕之宾啊!”

士为知己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是,好男儿可以替知己的朋友去死,可用它形容人品刚直无私;也可用它形容为人有侠肝义胆,勇于为朋友赴汤蹈火,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此典出自《说苑·复恩》:“非夫子所知也。吾尝与鲍子负贩于南阳,吾三辱于市,鲍子不以我为怯,知我之欲有所明也。

鲍子尝与我有所说王者,而三不见听,鲍子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之不遇明君也。鲍子尝与我临财分货,吾自取多者三,鲍子不以我为贪,知我之不足于财也。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鲍叔)与管仲是好朋友。鲍叔牙死的时候管仲扎上衣襟,失声痛哭,泪如雨下。侍从问道:“他不是您的父亲,也不是您的儿子,您这样伤心或许有什么原因吧?”管仲说:“这不是你们所能理解的。我曾经与鲍叔牙到南阳(齐国的城邑,在今山东邹县)做生意,那时我在市场上多次受到羞辱,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怯懦,却说我将有扬名于世的时候。鲍叔牙曾与我一起游说君主,但君主不愿接纳我,而鲍叔牙也不认为我无能,却说是因为我没有遇上英明的君主。鲍叔牙曾与我分取钱财,我自己经常拿多的一份,鲍叔牙也不认为我贪心,而是因为知道我在经济上拮据。生养我的是父母亲,理解我的是鲍叔牙。士为知己者死,何况为他尽哀呢?”

势不两立

“势不两立”形容双方矛盾尖锐,不能并存。

此典出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又见《战国策·楚策一》中载:“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曹操消灭了北方各大割据势力之后,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南方,企图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统一天下。当时,刘备退守夏口,只有两万余人的兵力。孙权的精兵也不超过三万,他们与曹操的兵力相差悬殊,形势十分危急。孙权召集文武大臣,讨论对付曹操的办法。张昭等大臣认为曹操兵力强大,拥有水陆兵数十万。

加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又占据荆州这一长江战略要地,顺流而下其势难挡,因此主张投降。

吴国名将、前部大都督周瑜和鲁肃等人坚决主张抵抗。周瑜指出,曹操人数虽然众多,实际上并没有可怕之处,因为他有很多薄弱的地方。曹操虽然假称汉相,但他实际上却是汉贼。而且曹操的后方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马超、韩遂在关西的势力也是他的后患,因此曹操很难在南方持久作战。曹操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他们不擅长水战,不习惯南方的水土气候条件,必然会生病,这样就会减弱战斗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战胜曹操,决不能投降。周瑜请求孙权拨给他三万精兵,迎战曹操。

孙权采纳了周瑜的意见,确立了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的战略方针。他激动地拔出佩剑,砍去奏案的一角,愤怒地说:“我和曹操这个老贼势不两立,有他就没有我,有我就没有他!谁再敢提出投降的主张,这个奏案就是他的下场!”

孙权、刘备联合抗击曹操的方针确定之后,周瑜立即率军联合刘备兵马协同作战,经过赤壁之战,用火攻战术打败了曹军。从此,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守望相助

“守望相助”表示邻近各村落之间守护、望,互相帮助,以对付来犯的敌人或其他灾患。

此典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滕文公派他的使臣毕战去向孟子请教关于井田制度的问题。孟子对毕战说:“滕君选派你来问我,这是对你的信任啊,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地干。”毕战非常高兴。他说:“我们滕国也准备实行井田制。”孟子高兴地说:“很好,实行仁政一定从划分并整顿田界开始,田界划正确了,那么给人民分配田地、制定官吏的俸禄都毫不费事了。”毕战问:“我们滕国太小,不用设官吏吧?”孟子说:“滕国虽小,也要有官吏和老百姓。如果没有官吏,老百姓则没有人管;如果没有老百姓,也就没有人养活官吏。我建议:郊野用九分抽一的贡法,城池用十分抽一的贡法。公卿以下的官吏应有供祭祀的圭田,每家五十亩;如果哪家还有剩余的劳力,一个劳力可再给二十五亩。不管是死去还是搬家,都不离开乡土。同住在一井田里的各家,要彼此和睦相处,要‘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实行井田制的办法是:每一方里的土地为一个井田,每一井田有九百亩,当中一百亩是公田,剩下八百亩分给八家作为私田。由这八家共同来耕种公田。先把公田耕种完以后,再去料理私田。”毕战说:“您说得好,我回去一定如实地转呈给我的国君。”孟子笑了笑说:“我说的不过是我的建议罢了,至于怎样去做,那就全凭你的国君和你了。”毕战听了满意地告辞而去。

水火不相容

“水火不相容”比喻彼此互不相容。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志·魏延传》:“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一员大将,刘备入蜀以后,派他镇守汉川,封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他非常自信,对刘备说:“如果曹操举天下的兵马来攻打,我为你拒敌境外;若是十万兵马来到,我为你把他们吞下去!”

刘备听了十分高兴,便拜他为镇北将军,封他都亭侯,几年以后,魏延打败魏国的雍州刺史郭淮,进而升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进封南郑侯。

魏延屡建战功,晋官加爵,逐渐地骄傲了,甚至也不把诸葛亮放在眼里,常对部下说:“诸葛亮胆子太小,不敢给我兵马去打潼关。如果我领五千精兵,带粮五千担,循秦岭而东,不用十天便可到长安。敌兵听说我到了必然会逃跑,那样不出二十日,咸阳以西绝对可以拿下来了……”人们看到魏延自吹自擂,都让他几分,故意躲开他。唯有长史杨仪不迁就他,于是两人经常争论不休,魏延因此对杨仪忌恨在心,两人如水火不相容。有一天魏延做了一个梦,觉得有些奇怪,便问占梦人赵直:

“我梦见头上生出角来,是吉兆还是凶兆?”

赵直就哄他说:“是吉象呀,麒麟有角而不用,这是预兆敌人不用打就会自败呀!”

魏延听了满心欢喜,以为成功在望。赵直却偷偷告诉别人说:“角字上边是把‘刀’,下边是‘用’,头上用刀,必有凶事,大家瞧着吧!”这年秋天,诸葛亮病危,觉得活不多久了,便找长史杨仪、护军姜维等人作身后安排。命令他们不要为他发丧,先撤兵回蜀,免得遭敌兵追击。不过几日,诸葛亮死去。蜀军秘不发丧,杨仪按诸葛亮临终部署叫魏延领兵断后,迅速回师。可魏延一听,火冒三丈,大喊大叫:

“丞相死了,我自健在,你们尽可将丧还葬,我当率诸军击贼。难道一个人死了就荒废了天下大事?我魏延何人,竟听你杨仪的指挥,做断后的将军?!”

魏延拒不听从诸葛亮的遗命举兵攻打杨仪。

杨仪早有准备,率兵迎战,最终打败魏延,并杀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