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习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2678000000009

第9章 佝偻承蜩(2)

买臣自从被妻遗弃后,形单影只,无人管束,仍然打柴负薪,独自歌读,行于道中。第二年买臣获得机会到京都,由于朝中大臣严助的推荐,武帝召见,对答如流,义正辞达,深得武帝赏识,授官中大夫,后来拜为会稽太守,还乡就任。

郡吏征集民夫,清除道路,迎接新任太守,郡吏部属以及送迎车辆,多达百余乘,其故妻望见买臣衣锦还乡,坐在车上,神气十足,不禁悲感交集。买臣偶然发现了故妻和她改嫁的丈夫在清道夫队中,即命后车将她夫妇载回太守官舍,安置于后花园中,供给饮食,居住一个多月,买臣故妻终竟羞愤自杀而死。买臣赐钱给她后夫为她安葬。

至于往日老友皆召来畅饮,凡对他有旧恩的,都一一报答。

是最高等的动物,生活方式极为复杂,固定不变的本能行为最少。人类行为的绝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习在人类个体生活中的作用也就必然是最大的。人能够成为万物之灵,靠的是学习。

乐羊子妻说读书

东汉有一个人名叫乐羊子,他的妻子非常贤慧。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东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

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了。”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听了妻子这一席话更觉得惭愧,赶忙告辞离家,继续回去完成学业,终于事业有成。

执着是一种胆识。万物只因丧失了这种胆识,于是适应着世界,只有独具胆识的人,才能最终主宰这个世界。乐羊子在求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妻子的不断监督,最终还是坚持到底,事业有成。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当半途而废,应该有着坚强的毅力,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牟融讲经

东汉末年,有个叫牟融的学者,他对佛经有很深的研究。但是当他给儒家学者宣讲佛义时,却总是用儒家的《论语》、《尚书》等经典来阐述道理,而不直接用佛经来回答。儒家学者对他的这种做法非常不理解,牟融心平气和地回答:“我知道你们都熟悉儒家经典,而对佛经是陌生的,如果我引用佛经来给你们作解释,不就等于白讲了吗?”

牟融向他们讲了“对牛弹琴”的故事,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

“古代有一位大音乐家公明仪,他对音乐有很高的造诣,弹得一手好琴,优美的琴声常使人身临其境。

有一天,阳光明媚,他漫步郊野,只见在一片葱绿的草地上有一头牛正在低头吃草。这清静怡人的氛围激起了音乐家为牛弹奏一曲的欲望。

他首先弹奏了一曲高深的‘清角之操’。虽然他弹得十分认真,琴声也优美极了,可是那牛却依然如故,只顾低头吃草,根本不理会这悠扬的琴声。

公明仪不乐意了,但当他静静观察思考后,明白了那牛并不是听不见琴声,而实在是不懂得曲调高雅的‘清角之操’。

于是,公明仪重又弹了一曲通俗的乐曲,那牛听到好像蚊子、牛蝇、小牛叫声的琴声后,停止了吃草,坚起耳朵,好像在很专心地听着。”

牟融讲完故事,接着说:“我用儒家经典来解释佛义,也正是这个道理。”

儒家学者这才明白了牟融的用心。

文范先生

东汉时,有个叫陈寔的人,性格忠厚耿直。在担任太丘县令期间,廉洁奉公,深得百姓爱戴。

他理政有方,秉公办事,心地厚,善于以德感人,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一天晚上,陈寔发现自己的住室里有个小偷躲在屋梁上,他并没有声张,而是把子孙们叫到跟前,严肃地讲了一番做人的道理。他说每个人都应该自尊自爱严格要求自己,防止走上邪路。干坏事的人并不是生来就坏,只是平常不学好,慢慢养成了习惯,本来也可以是正人君子的却变成了小人,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躲在梁上的小偷句句听得仔细,羞得无地自容,跳下来连连向陈寔磕头、认罪求饶,陈寔仔细盘问,方知连年欠收,生活贫困,他才当了小偷。陈寔看他不象个坏人而且确有悔改的决心,就送给他两匹绢,叫他作本钱做小生意养家糊口,那人拜谢而去。此事传开,成为民间美谈,太丘县很长时间没有发生盗窃案件。从此梁上君子成了一个典故,成了窃贼的代称,人们把陈寔送给小偷两匹绢的事,称作“陈寔遗盗”。

陈寔的六个儿子都很贤德,尤其是长子元方,四子季方。兄弟俩秉承父亲的品德学问,受到人们的好评,人们把陈寔和他的两个儿子称为“三君”。

当时,因为宦官专权,经常有冤案发生。陈寔有许多朋友也被捕入狱,陈寔对此深感不平,就自己跑去要求囚禁,并嘱咐两个儿子在他入狱后要抓紧时间读书做学问。元方和季方听从父亲的话,从此就闭门谢客,不再与人来往,每天在家里发奋读书、写作。他们两人在这段时间写出的《陈子》一书,在当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不久,陈寔被赦获释,他拒绝继续当官,在家休养,元方和季方也在家侍奉父亲。

陈寔逝世后,谥号为“文范先生”,意为:文为德表,范为士则。

道德的准则是律己,道德的效果是感化。我们生活在社会里,只有有益于社会的事对于我们才是好的。一个独善其身的人可能是饮食有节、信心虔诚,他也许穿的是一身破纳衣,那么他可能是圣徒。只有他做了一些善事,别人都受了惠的时候,我才能称他道高德重。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卒年不详),汉末医学家。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钻研《内经》、《难经》、《胎肿药录》等,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杂病论》。其书辗转流散,经后人多次收集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与内科杂病。倡“六经分证”和“辩证论治”原则,阐述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的辩证及汗、吐、下、温、清、和等治法,总结了汉以前的医疗经验,对中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张仲景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当时的读书人都想着如何当官,不关心民间疾苦,张仲景很瞧不起这类读书人。当时迷信盛行,人们有了病不去求医而相信巫师作法可以治好病。张仲景从小立下志向,想当个医生,为乡亲们解除疾病。为此,他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治病救人的本事,几年后便在乡里为人治病。汉灵帝时,张仲景被选拔出来做官,一直做长沙太守。他为官清廉,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东汉末年,由于战乱频繁,瘟疫大面积流行,很多人得病去世。张仲景的家族,原有200多口人,不到十年时间,就病死了五六十人,其中十分之七的人是患伤寒这种流行病死的。那时候所说的伤寒病,包括霍乱、肺炎、痢疾、流行性感冒一类的急性传染病。当时,大多数医生对这种流行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人们成千上万地被伤寒病夺去了生命。

张仲景为了解救人们的疾苦,他下决心要找出一套治疗伤寒病的办法来。他总结自己给人治病的经验,对伤寒病的各种症状都做了详细记录,还细心地询问病人伤寒病发病的原因和服药以后的各种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仲景终于总结出了一套关于伤寒的诊断、治疗、用药的方法。他认为伤寒病从初起到病危,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病人,应当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有的病人需要让他出汗,有的病人则不能出汗;有的病人应当让他下泻,有的病人则绝对不能下泻;有的病人可以用针灸,有的病人则千万灸不得。

张仲景一边行医一边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记录下许多有效的方剂。他撰著了一部《伤寒杂病论》把医治伤寒病的方法告诉大家。后来,晋朝的名医王叔和,在仔细钻研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后,把这部重要的医书分开改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伤寒论》专门分析伤寒病的病理,提出治疗方法,附有治疗的药方。《金匮要略》则是治疗各种杂病的药方汇集,这两部医书都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张仲景以他自己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许多人怀疑自己是否会成功,怀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聪明和能力,怀疑环境对自己是否没有阻碍……等等。怀疑只能使你停顿不前,虚度了时间,消耗了精力,而唯有坚强自信,朝准目标一步一步向前行进的人,才会达到目的。

刮目相待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著名将领。此人英勇无比,武艺高超,曾经打败过曹操、曹仁的兵马,颇受吴主孙权和大都督周瑜的器重。

吕蒙是行伍出身,十五六岁时就跟随姐夫奔走沙场、横刀立马了。他的一身好武艺就是从那个时候学来的。但是戎马倥偬,从来不曾认真读过几本书。为此,鲁肃一向瞧不起他,认为吕蒙不过是草莽英雄罢了。

孙权见吕蒙年轻有为,又身居要职,就劝他应该好好读书,增长知识,扩大见闻。吕蒙说:“在军队里事情太多,恐怕没有时间再读书了。”

孙权耐心劝诫说:“我并不是让你去读经书当博士,只是让你大略地了解一些历史知识罢了。况且你年轻聪明,才资过人,应该抓紧时间,赶快阅读《孙子兵法》、《六韬》、《国语》等书,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的。”孙权还引用孔子、汉光武帝刘秀,以及曹操读书的例子来劝导,终于打动了吕蒙。

此后,他专心致志,发奋读书,读书的范围和精辟的见解,连一些老儒生也赶不上。不久,吕蒙当上了偏将军,官职逐渐升高。

后来鲁肃接替周瑜的大都督,统领东吴三军在进驻陆口途中拜访了吕蒙。在与吕蒙议论时局、军事时,鲁肃大为惊讶,因为吕蒙已经见识非凡,自己也有所不及。鲁肃高兴地拍着吕蒙的肩膀说:“过去只听说你除了打仗,别无长处,今日一见,文武双全,才识广博,已非当年吴下阿蒙了。”

吕蒙也笑起来,诙谐地说:“士别三日,即应刮目相待。”

有时我们喜欢用固定的模式去看待别人,缺少发展的眼光,就像鲁肃对待吕蒙那样,最后感叹说“士别三日,即应刮目相待。”这种为人处世方法是不对的,我们评价某人时,也应当用发展的眼光,而不应当一成不变地去评价别人,这样做才不失公允。

王戎识李

王戎7岁时,有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到临沂城外去玩耍。此时正值农历6月,太阳热辣辣的,他们走了一段路,觉得都口干舌燥。突然,走在前面的一个伙伴高喊起来:“看,前面李子树上有李子!”王戎抬头向前一看,果然在路旁有一株李树,树上结满了红色的李子,沉甸甸的李子把枝条都压弯了。

“快去摘李子吃啊!”伙伴欢呼着向李树奔去。

王戎却站着没动。“快去摘李子吃啊!”有个伙伴拉了他一把。

“别高兴,那李子是苦的。”王戎说。

“胡说,你怎么知道的?”伙伴瞪了他一眼。

“因为……”王戎话未出口,那小伙伴也奔到李树下去摘李子了。

最先跑到李树下面的小孩,跳起来摘了一颗李子,忙塞进嘴里嚼起来,可是立刻又皱起眉头,“呸、呸、呸”直往外吐。

小伙伴们看了都觉得奇怪,于是上前问道:“怎么了?”

“又涩又苦,呸!呸!”那个小孩说。

这时,王戎已走到李树下,他说:“我跟你们说李子是苦的,可你们不相信。”

“你没吃,怎知这棵树上的李子是苦的?”一个伙伴奇怪地问。

“你们想一想,这棵李树长在大路旁,每天有那么多人从这里经过,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摘光了。现在树上还有这么多李子,那一定是苦的了。”

小伙伴们听了王戎的话,都连连点头。纷纷称赞他聪明。

王戎不仅天资聪颖,而且勤奋好学,并未因人称自己是神童而沾沾自喜。长大后,成为博学多才的学者,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后来成为西晋重臣。

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洛阳纸贵

左思是西晋时有名的文学家,但他小时家里很穷,经常吃不饱饭,再加上人长得丑,他很气馁,不爱说话。

在他出名以前,他曾经花了一年时间写了一篇《齐都赋》,但是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左思并不感到气馁,他坚信自己能够写出流传千古的作品来。于是,他更加努力,打算写一篇《三都赋》。所谓“三都”,指三国时魏国的都城邺城、蜀国的都城成都、吴国的都城建业。要为“三都”作赋,是需要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和很广博的知识的,当时的一般文人都不敢去写这个题目。

左思要写《三都赋》的消息传开以后,洛阳的名士们都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说:“我们都不敢写,他这个无名小辈倒要逞能。”左思不管别人怎样议论,自己坚持潜心写作。

他为了写好《三都赋》,到处去查阅资料,走访那些了解三都历史掌故的人。他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都在构思,为了捕捉到那些一闪即逝的灵感,他在家里到处都贴上纸条,放上笔墨,偶尔想到一句或一个词,他都马上记下来。就这样,左思花了十年的功夫,终于把《三都赋》写成了。

这时的左思仍然没有名气,他写的《三都赋》也没有马上引起人们的注意。左思就把文章拿去请当时在文学界声望很高的皇甫谧指教,皇甫谧反复推敲后,赞不绝口,并且欣然提笔为《三都赋》作序。文学界的知名人士张载和刘逵在读了《三都赋》后也非常欣赏,还为《三都赋》作了注释。在当时以博学而著称的张华称赞《三都赋》说:“写得好极了!可以和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相媲美!”

有了这么多名家的推荐和赞赏,左思的名声大震,《三都赋》也在洛阳被人们争相传抄。一传十,十传百,整个京城洛阳都轰动了。因为要抄《三都赋)的人太多了,洛阳城里的纸张也供不应求,纸价也涨了许多。

后来,人们就用“洛阳纸贵”来形容作品精妙,广为流传。

真正的开拓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也就是说,要勇敢地放弃已经熟识了或许是十分完美了的生活,撇开千百万人践踏了的一马平川,走向荆棘丛生的求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