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自然的奥秘
2684700000017

第17章 动植物的奥秘(5)

有时动物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也会做出残杀幼仔的行为。因为在食物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成年动物为了生存,不得不杀死幼仔来充饥。如果有幼仔生病,母兽发现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也会把幼仔杀死,可能它觉得与其带病活着,有可能受到其他动物的袭击,还不如早一点解脱这种痛苦。

动物残杀幼仔,这其实是它们在特殊情况下出现的种类竞争行为,只是为了更好的传宗接代而已。

鲸为什么要集体“自杀”

鲸和海豚“自杀”的报道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12年2月报道,在1~2月份,有超过百头海豚在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州海岸搁浅,92头海豚死亡。专家称,这是创纪录的海豚搁浅事件。

国际动物利益基金会负责海洋哺乳动物救援工作的负责人莫雷则表示,1个月的时间里,共有129头海豚在马萨诸萨州海岸搁浅。

他说,救援人员成功将37头仍有生还希望的海豚放回大海,但其余75头海豚死亡,或在现场实施安乐死,共有92头海豚死亡。

新西兰沿海经常发生鲸鱼集体搁浅现象,尤以夏季鲸鱼迁徙时多发。据新西兰自然保护局统计,自1840年以来,沿海地区出现5000多起鲸鱼或海豚搁浅情形。2011年1月,就有24条巨头鲸因在该国北岛搁浅而身亡。2009年12月,有120多头鲸鱼在新西兰集体搁浅死亡。

鲸类“自杀”的原因

近些年来,鲸类和海豚冲上海滩集体搁浅的事件频频发生。对此现象,人们以拟人手法称为“自杀”。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鲸决无自杀的本意,应该说是搁浅死亡。国际著名鲸类行为学家格丽特·克林诺斯卡把鲸的“自杀”现象称作鲸的搁浅。

对此,专家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巨轮噪音使它们迷失了方向;有的猜测是为了躲避鲨鱼的袭击;有人认为是病毒、衰老、体弱或群体忠实追随其迷途的领头鲸。但他们都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

地球上每年都有几百条鲸在各地的海滩上搁浅死亡。它们为什么要“自杀”呢?长期以来,无人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鲸类“自杀”的六种说法

主要有以下6种说法:

1.地形论。荷兰学者范·希·杜多克认为,鲸搁浅可能与海岸地形气象条件有关,因为多发生在坡度平缓的海岸。当鲸向这里发射超声波信号时,其回声信号会失真,使它根本探测不出深水的位置,从而导致迷途。可是,近些年来的研究证明,坡度平缓的海岸并不引起回声信号的混乱。搁浅的鲸群多发生在坡度平缓的海岸处是事实,这是因为在其他地形如海峡或悬崖峭壁等处不可能搁浅。因此地形的影响缺乏说服力。

2.失常论。有人认为鲸群可能受到意外的刺激而仓惶出逃,或为了躲避捕食者的追击或人的骚扰而有意登陆搁浅。

3.向导论。有些人认为有些鲸喜欢群聚,群中常有某个成员充当领导,整个群往往随其一起游泳、一起觅食、也一起逃跑。当“头头”因病或遇害而上岸搁浅时,整群鲸也就随之同归于尽。

4.返祖论。一般都承认鲸是由陆生祖先演变而来的,而在其由陆生到完全水生的漫长历史演变过程中,它们的祖先一定出现过许多中间类型,即水陆两栖生活。当它们在水里遇到不利情况时,就逃上陆地,寻找安全之处躲避风险,久而久之便形成鲸的一种习性。故有人提出一种假说,认为鲸搁浅是遵循其祖先所确立的道路所致。

5.病因论。现在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病因上。鲸之所以离水上岸,主要是由于病魔缠身,身体虚弱不堪,无力驾驭风浪,随波逐流被海水推上海岸,或是有意爬上海岸寻求喘息之机。因为在这里它不必每喘一口气都要挣扎着浮出水面。

6.摄食论。有人认为鲸的近岸摄食习性对其搁浅有一定的影响。当鱼和乌贼徊游近岸或产卵生殖时,鲸群也跟踪而来。由于嘴馋贪吃,恋食忘返,造成退潮后搁浅。

新的观点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虽然未经证实,但也值得参考。

比如,抹香鲸能潜到水下3200多米深的地方捕食。假如它们迅速浮到靠近海面的地方,由于体外压力的突然变化,其体液中的氮气就会涌出形成气泡。这些气泡纠结在组织中压迫神经并阻塞毛细血管,结果导致其肌肉缺氧,抹香鲸就会因此而患上致命的“减压病”而死。

日本学者认为,远洋货轮船底涂刷的涂料让鲸鱼神经系统和内脏受到很大伤害,造成其逐渐丧失辨别方向能力,最终搁浅身亡。还有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发现,搁浅鲸内耳普遍有出血现象,并担心这是海军舰艇使用的大功率声呐造成鲸群丧失辨别方向能力的结果。

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自然历史部的两位研究生凯瑟琳·帕理和迈克尔·穆尔自称找到了这个谜底。他俩对数十具在英国海滩搁浅死去的鲸鱼尸体进行解剖,结果发现在鲸鱼的耳朵中有一种身长仅2.5厘米的小虫。这种虫产生于被污染的海水中,目前尚不知它们是怎样钻入鲸鱼耳中的。鲸靠自己耳内的天然雷达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以测定方位,耳内一旦钻进了小虫,发射和接收工作便受到了干扰,雷达失灵。这些无法测定方位的庞然大物,就像没头的苍蝇在大海中到处乱游,直到撞到海滩上,搁浅死去。

现在,人们正急切盼望动物行为学家们尽早彻底解开鲸类动物“自杀”之迷,看看鲸有什么难处和苦衷而自寻短见。这无论从生态上,从研究动物习性上,还是从资源保护上,都有很大意义。

海龟自埋之谜

不可捉摸的海龟自埋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加纳维拉尔海峡,人们发现了整个身体都埋在淤泥里的海龟。挖出来一看,海龟竟是活的。奇闻传开,令许多潜水员大惑不解,因为在他们的潜水生涯中,还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海龟自己把自己埋起来的怪事。

海龟是海洋中躯体较大的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因此每下潜十几分钟就要浮到水面上换一次气,不然就会被憋死。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海龟自己把自己活埋起来呢?它们全身埋在淤泥里为什么不会憋死?这是它们冬眠的一种形式,还是它们清除赘附在身上的藤壶的一种方法?或者是它们在冰凉的海水中自我取暖的一个窍门?面对这一个个谜,人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

藤壶的猜测

藤壶是一种小型甲壳动物,体外有6片壳板,壳口有4片小壳板组成的盖,固着生活于海滨岩石、船底、软体动物以及其他大型甲壳动物身上。专家们观察发现,在一些大个儿的海龟身上也常常寄生着许多藤壶,这既影响它们游泳,又会使它们感到难受。

因此,有人猜测,可能是为了要摆脱藤壶,海龟才钻进淤泥。但是,埋在淤泥中的海龟是头朝下,尾巴朝上,它们头部和前半身的藤壶因陷进淤泥较深而缺氧死掉,可后半身和尾部埋得很浅的藤壶却依然活着,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关于藤壶的猜测就难以成立了。

偶然的现象

后来,人们在美国东海岸帕耳姆东南的一个港湾里,发现许多大个儿的海龟也有这种在海底淤泥中“自埋”的习性。

当时,一个潜水俱乐部的潜水员们正在进行训练,当女潜水员罗丝潜入海底时,发现不远处的淤泥中露出一只海龟的尾巴。

她游了过去,碰了一下那只海龟的尾,于是,被惊动的海龟慢悠悠地醒来,从泥土中抬起头,抖掉身上的淤泥,仿佛对不速之客很不满意似的,转身游走了。

接着,罗丝又看到了另一只海龟的尾巴。这是一只特大的雌海龟,它没有沉睡,对罗丝的到来反应迅速,马上搅起淤泥游动起来。

罗丝眼前变得一片浑浊,什么也看不清了。这是在27.4米深的海底,水温是21.7摄氏度。不一会儿,罗丝的伙伴们也发现了两只埋在淤泥中的大个儿雌海龟。

但从那次潜水以后,罗丝他们在海底只找到了一些海龟呆过的泥窝,再没有看到一只“自埋”的海龟。这说明,海龟的“自埋”仅仅是一个短时期的现象。要不就是它们将自己埋得太深,使人无法发现。

最新的观察表明,海龟在这一地区逗留、“自埋”的时间不长,所以不能认为它们是在冬眠。

如果海龟“自埋”的现象经常发生的话,那么由这一现象派生出来的新课题可就更多了。

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们仍然没有能够找到海龟自埋的奥秘。

蜜蜂的语言

在蜜蜂的社会生活中,工蜂担负着筑巢、采粉、酿蜜、育儿的繁重任务。大批工蜂出巢采蜜前先派出“侦察蜂”去寻找蜜源。侦察蜂找到距蜂箱100米以内的蜜源时,即回巢报信,除留有追踪信息外,还在蜂巢上交替性地向左或向右转着小圆圈,以“圆舞”的方式爬行。当食物在10至100米时,多数品种的蜜蜂,工蜂跳的圆舞逐渐地变为“镰刀舞”或称为“新月舞”。镰刀舞是圆舞向摆尾舞的过渡形式。如果蜜源在距蜂箱百米以外,侦察蜂便改变舞姿,呈“∞”字,所以也叫“8字舞”或“摆尾舞”。

如果将全部爬行路线相连,直线爬行的时间越长,表示距离蜜源越远。直线爬行持续1秒钟,表示距离蜜源约500米;持续2秒,则约l000米。侦察蜂在做这种表演时,周围的工蜂会伸出头上的触角争先与舞蹈者的身体碰撞,这也许是从它那里了解信息吧。

侦察蜂跳的“摆尾舞”,不但可以表示距离蜜源的远近,也起着指定方向的作用。蜜源的方向是靠跳“摆尾舞”时的中轴线在蜂巢中形成的角度来表示的。

如遇阴雨天,舞蹈定位方法就有点失灵。蜜蜂还会及时变换指数,依靠天空反射的偏振光束来确定方位,及时回巢。

人们也许要问,工蜂在黑洞洞的蜂箱里表演的各种舞蹈动作,其他同伙是怎样领会到的呢?原来它们是利用头上颤抖的触角抚摸工蜂身体时,使“舞蹈语言”转换成“接触语言”而获得信息的。这种传递方法,有时也会失灵。为此它们还要利用翅的不断振动自发出不同频率的“嗡嗡”声,用来补充“舞蹈语言”的不足和加强语气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