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历史与文化
2685400000005

第5章 辉煌古中华(5)

学者们一致认为三星堆文化与夏文化有渊源关系,三星堆文明的产生不是孤立的,它既有自己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又受着中华文明内部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影响,应该说,三星堆文化的青铜铸造技术和玉石工艺,就是中原夏商文化与蜀文化交流融会、互补互融的产物。不过,蜀人在文化的互补互融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例如在接受中原的礼器、酒器的铸造技艺之外,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神器造型艺术。

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了多种形态的铜质人头像,两棵大铜树和一个大型铜人立像最引人注目。表现出当时蜀人信仰着多种神祇,学者认为这都是当时土地崇拜的体现物,大型铜树和大型铜人立像无疑最为突出,可见在蜀人的多种信仰中,土地崇拜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立人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立人像,身高1.7米左右,连座通高2.62米,重180千克,被尊称为“世界铜像之王”。铸造历史距今已有3000多年,如此庞大的青铜巨人,迄今为止,在国内出土的商周文物中尚属首例,因此被誉为“东方巨人”。

大立人青铜像的头顶花冠的正中,有一个圆形的代表太阳的标志。从它所在的位置看,这个大立人像也许就是代表太阳神在行使自己的职能,也许他本身就是太阳神的化身。这是太阳崇拜的直接表现。

青铜太阳轮形器恐怕是三星堆出土器物中最具神秘性的器物,考古专家认为,它应该是一种盾的装饰物,是一种舞蹈仪式进行时的一种法器。

在世界所有考古发现中,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都称得上是一件绝无仅有极其奇妙的器物。一号青铜神树上共栖息着9只神鸟,是“九日居下枝”的写照,他们栖息在神树扶桑上。复原后的青铜神树上残留着9只鸟,而神树的最顶端却没有神鸟,据推测还应有象征“一日居上枝”的一只神鸟。同时出土的还有人面鸟身像,很可能其中的一件便是那只居于神树上枝的铜鸟。

二号铜树仅保留着下半段,能够复原的树干每层伸出三根树枝,与一号大铜树基本相同;但枝条的主体外张并且上翘,鸟歇息在枝头花蕾的叶片上,这却不同于一号大铜树。这两颗大铜树体量巨大,尤其是一号大铜树上还有龙盘绕,它们应当不是普通的树木,而是具有某种神性的神树。

重要意义

根据中外学术界关于文明时代的界定,城市、文字(符号)、金属器是文明社会形成的三大物质文化要素,在三星堆文化中均可得到明确反映,填补了巴蜀城市文明早期起源和发展史的空白。尽管三星堆文明在其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原文明较多的影响,采借了中原青铜器和陶器中的某些形式,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具有明显的自成体系的结构框架。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上溯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因此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石家河文化——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文化

石家河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因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群而得名。其主要分布在湖北及豫西南和湘北一带,特别是江汉平原地区,为承袭屈家岭文化演变而来。其遗址还由荆州阴湘城遗址,石首走马岭遗址,天门肖家屋脊、邓家湾、土城、谭家岭遗址等数十处遗址组成。

石家河文化的首次发现地石家河聚落遗址群位于湖北省天门市中心城区西北约16公里,南距石家河镇0.5公里。这里是古代人们最理想的繁衍生息场所。遗址整体以石家河古城为中心,密集地分布着30多个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各遗址之间在文化堆积上大多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有大型的城址,它南北长1100~1200米,东西宽近千米,面积达百万平方米。城墙的防御性能较好。

石家河文化的经济生活总的说来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值得关注的是在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碎铜块、炼渣及与冶铜有关的孔雀矿石,这说明石家河时代的先民已能够人工冶炼铜,标志着冶铜业时代的出现。而且石器通体精磨,说明其已进入精细打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发掘中发现有铜块、玉器和祭祀遗迹,类似于文字的刻画符号和城址,表明它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陶器制作和墓葬特色

石家河文化中邓家湾遗址的个别地段,集中出土了大批小型陶塑,所塑除了有家畜以外还有虎、象、猴、龟、鳖以及抱鱼跪坐的人物等。据猜测这可能是供原始巫术、祭祀活动之用。石家河文化的陶器以灰陶为主,其次为红陶,另有少量黑皮陶和红色的陶杯、陶塑,是该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中,圈足器发达,三足器较多,凹底器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平底器较少。

石家河文化的墓葬有土坑墓和瓮棺葬两种。瓮棺葬多先挖一圆形土坑,然后放置葬具,葬具以陶瓮为主。瓮棺葬葬成人和小孩,有的瓮棺内出土了大量玉器。土坑墓多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式多仰身直肢葬,多单人葬,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也有玉石器随葬。

石家河文化晚期大小墓差别悬殊。大多数瓮棺内随葬玉石器及玉石料。肖家屋脊一座大型土坑墓长3米多,随葬品百余件;另一座成人瓮棺中有小型玉器56件,居该文化已发现的玉器墓之首。在埋小孩的瓮棺中,往往出有不少玉器,造型丰富,雕刻精细,工艺水平相当高。这些表明人们以玉器为财富。

玉器制作工艺

石家河文化以出土小型精致的玉件而备受关注。玉器制作精细,主要有人面雕像、兽面雕像、玉蝉、玉鸟、玉块、璜形器等。玉人头、玉鹰、玉虎头和玉蝉属于石家河文化玉器中的精华部分。表明当地的琢玉工艺已经兴起,且特色鲜明。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玉人头基本都具有“头戴冠帽、菱形眼、宽鼻、戴耳环和表情庄重”的特征,但在造型上富于变化。这些玉制的人头形像可能代表着石家河先民尊奉的神或巫师的形象。石家河文化的动物形玉器多为写实造型,其中,玉蝉写实的形象,开创了商周时期玉蝉造型的先河。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代表了江汉平原史前玉雕的最高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这里出土有一件玉鹰攫人首佩,长9.1厘米,宽5.2厘米,厚2.9厘米。玉料呈青黄色,局部有褐色斑,片状,边缘略薄,两面图案相同。玉器上部为一只展翅之鹰,鹰头侧转,双爪下垂各抓一人首。作品为镂雕,鹰身上的一些装饰纹用凸起的线条组成,这些工艺同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一带其他文化的玉器工艺类似。有的学者推测这些作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造。此佩图案较复杂,鹰翅上端与人首间装饰的含义尚不明确,作品表现的可能是远古时期的氏族图腾,鹰是氏族的徽号,而鹰爪抓的应是战败敌人的首级。

楼兰文化——消失的奇迹

楼兰文化是罗布泊地区最具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类型,是古西域历史文化典型代表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公元500年左右,古楼兰王国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

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距今约1600年前的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如今,只留下几处古城遗迹。楼兰古城现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接近正方形,边长约330米,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

1988年10月2日,中国和日本组织了一支联合探险队,到达沙漠之中的楼兰遗址,目的是解开这个在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消失了的神秘古国之谜。

探险队从敦煌启程,进入沙漠,在沙漠中发现了佛塔和房舍的残迹。遭受风沙侵蚀的佛塔、房舍、墙壁和日常用具等,在星空中展现了往昔的容貌。在此,探险队对楼兰消失之谜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线索。

楼兰总共有12个村,几万人左右,在部落首领领导下,平安快乐地生活着。可是就在1000多年前发生了一次瘟疫,许多楼兰人在病魔中失去了生命,一部分幸免于难的人就向南面的夏康利迁移到米兰。从此,楼兰国便消失了。

这仅是实际的考察,真正的楼兰消失之因仍是一个谜。

楼兰的人文景观堪称世界之最。据考古学家证实:塔里木河盆地的人类活动已有1万年以上的历史。如果把遗弃在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古城用一根红线联接起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古城包括楼兰王国在内,突然消失的时间都在公元4~5世纪,所有的遗址都在距今天人类生活地50~200千米的冥冥沙漠之中。时至今日,尽管有众多学者付出了巨大心血,但诸如楼兰古城兴衰与消失的历史,至今还是个偌大的谜团,楼兰遗址也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轮台古城、且末遗址、古墓葬群、古烽燧、木乃伊、古代岩壁画等都是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在人类历史上,楼兰是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人们对楼兰文化所表现出的兴趣与热情,充分说明楼兰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整个人类的。楼兰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无法估量的历史遗产,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殷墟文化——甲骨文的发祥地

殷墟遗址位于太行山林虑山系以东、安阳盆地与华北平原接汇带的洹河二级台地上,所在的安阳盆地,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面积约200平方千米。殷墟文化遗存是长时间堆积而成的。比较通行的意见是:将殷墟文化定义为商代晚期文化。

遗止布局

殷墟都城遗址,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

在国际上被承认的、没有争议的中国最早的文明就是商代。殷墟不是一座简单的建筑物,它是一座都城。都城是什么,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礼仪中心。它是一个王国的缩影,是其他任何遗产都无法媲比的。

这就是殷墟之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和独特地位。

文化特征

陶器是殷墟最常见的文化遗物。历年出土的陶器可复原者在1万件以上。包括炊器、盛食器、盛贮器、酒器、杂器、明器等。

除普通的粘土陶器外,殷墟还出土有部分白陶、硬陶及釉陶(原始陶)。有迹象表明,大部分硬陶可能自长江中游一带输入,釉陶可能也来自南方。

殷墟是出土商代铜器最多的遗址,总数约6000件。其中大宗为兵器,容器约占其中的六分之一。此外还有工具、车马器以及其他杂器。举世皆知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妇好三联甗等。

殷墟铜器绝大部分是用铜铅、铜锡、铜铅锡为主成份铸造的青铜合金。只有极少数纯铜制品。铜器的铸造方法是块范法。铅器多见于殷墟第三、四期墓葬中。以戈最为常见。金制品最多见的是金叶。

殷墟出土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铜器铭文、陶文以及玉石器上的文字数种。其中甲骨文占绝大部分。据统计,迄今为止殷墟已出土甲骨卜辞约15万片,记有单字5000个左右。其中约有1500个已为学术界识读。甲骨文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等多方面,是研究殷代社会的珍贵资料。

重要意义

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甲骨文的发现,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

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而且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

目前,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殷墟是中国考古学史的缩影。殷墟是中国所有古遗址中发掘时间最长、积累经验最丰富的遗址。发掘殷墟时所创造的许多方法被带到各地,并在考古工作中应用。殷墟也被许多学者称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从殷墟走过的路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考古学从初创到成熟,并不断发展的过程。

殷墟所展示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创造文明成果的技术手段也是独有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块范法青铜器铸造技术。正是这种技术,铸造了包括重达832.84千克的司母戊鼎在内的巨型青铜器。

商文明是世界几个主要的早期文明之一。殷墟文化代表了中国商文明乃至整个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