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历史与文化
2685400000007

第7章 灿烂的世界文明(2)

早在公元前3000年初,伊朗胡泽斯坦地区就形成了由当地居民埃兰人建立的埃兰国家。它在历史上曾多次被征服,也曾多次重新获得独立。约公元前3000年,从外部迁移来的苏美尔人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并创造出一批最早的城市国家和灿烂的苏美尔文明。在公元前2004年,乌尔第三王朝被伊辛和拉尔萨两王朝所取代。从这一时期开始,苏美尔城市走向衰亡,最后沦为废墟。新迁入两河流域的游牧部落在巴格达附近的巴比伦城建立起古巴比伦王朝,苏美尔人完全消亡于巴比伦人之中了。在巴比伦人和亚述人把两河流域文明推到巅峰后,该地区被伊朗高原上的波斯人征服。许多古老的巴比伦和亚述的城市也被陆续放弃,两河流域文明不久便彻底失传了。直到19世纪下半叶的考古发掘才重见光明。

文明特征

苏美尔农业依靠巨大的灌溉系统,其灌溉系统包括运河、水渠、堤坝、堰和水库。农民使用运河来淹他们的地,把水排掉后,他们用牛来践踏农田达到除草的目的。地干后他们锄地、耙地和用铲松散土壤。苏美尔人种植的植物中包括大麦、鹰嘴豆、小扁豆、黍子、小麦、芜菁、枣椰、洋葱、大蒜、苦菜花、韭菜和山葵,他们的牲畜包括牛、绵羊、山羊和猪。家牛是他们主要的负物牲畜,驴是主要的运输牲畜。苏美尔人还打鱼和猎鸟。

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位于乌鲁克城废墟上的最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塔庙,建于公元前21世纪,它是乌尔那姆国王为了表示对生育女神的尊敬而建的。乌鲁克神庙是塔庙的最典型的代表。苏美尔的神庙由一个中心大厅组成,一侧有一个高台,台上有一个放供奉品的泥砖桌。两侧有通道,在大厅的粮仓和仓库一般位于神庙附近。

苏美尔人相信人是神用粘土做的,其目的在于服务神。国王是神明在世界上的代理人,苏美尔的每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神和神学,苏美尔人的宗教拥有多个神,同时拥有一个主神教。苏美尔的主神是天神安努,安努最重要的伴侣是南部的恩基、北部的恩利尔和金星之神伊什塔尔。太阳神叫乌图,月神叫伊南娜,母亲神叫娜姆,此外还有上百小神。每个神与一个城市相连。苏美尔人的信仰是最早有记录的信仰,它是后来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宗教和占星学的源泉。

苏美尔人的雕刻相当发达,圆雕像很可能是用于宗教目的。阿卡德人的雕刻具有更强的写实性。在尼尼微出土的《萨尔贡王青铜头像》显示出精湛的工艺水平。苏美尔人是古代最杰出的工艺美术师,他们留下了大量精美的工艺品,苏美尔人的牛头竖琴是最古老的精美乐器。琴身由黄杨木制成,正面在沥青上用贝壳镶嵌着人和动物,表现了古代神话中的情景。

苏美尔人发明了一种象形文字,后来这种文字发展为楔形文字。这是已知的最古老的人类文字。苏美尔语是一种孤立语言,它不与任何其它已知语言相近。苏美尔语是一种黏着语,它的词由粘在一起的词段组成。

苏美尔人的城市城墙是泥砖做的,因此,敌人可以通过挖掘墙壁来攻破城池。苏美尔的军队主要由步兵组成。轻步兵的武器是斧、匕首和矛。正规步兵还配有铜盔、毡披风和皮革裙。苏美尔军队中还有由野驴拉的车,主要用来作为运输工具,他们使用投石索和简单的弓等远距离兵器。

苏美尔人对于数字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超的水平,他们会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发明了10进位法和16进位法。苏美尔人会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及一些锥体的体积。在一块泥板上,找到了一个两数相乘的计算题,乘积是一个十五位的数字。

苏美尔人的天文学基本上是占星术,苏美尔人的每一个神,都代表着一颗恒星,整个星相图与现代人测绘的几乎一模一样。

涅伽达文化——埃及文明奠基者

涅伽达文化是埃及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因埃及南部的涅伽达遗址而得名。涅伽达文化分为两大阶段,前段又称阿姆拉文化,约公元前4000~前3500年;后段又称格尔塞文化,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涅伽达文化处于埃及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前段属原始社会末期,后段已建立若干奴隶制小国,在埃及史上有前王朝时期之称。涅伽达文化时期,石器和陶器制作日精,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铜器逐步增多,人工灌溉逐渐发达。这时村落转变为市镇,最后出现了最早的埃及文字、王族墓葬及国王权标,表明国家已经形成。当时涅伽达和耶拉孔波利斯相继为埃及南部最大城镇和政治中心。涅伽达文化与西亚两河流域有较多接触,表明这两处人类文明摇篮在文明开始时期即联系密切。

自然环境

埃及位于东北非洲。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西接利比亚。从地理上看,埃及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自远古时代起,埃及在地理上就分为狭窄的河谷地区(上埃及)和地势较为开阔、平坦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下埃及)。埃及的河谷地区几乎常年不雨,气候十分干燥,生产和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供给。只有北部三角洲地区受地中海季风气侯影响才降雨。

从古代埃及留下来的大量雕刻和绘画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的特征是:高身材,黑头发,低额头,密睫毛,黑眼珠,直鼻子,宽脸型,阔肩膀,黑皮肤,体魄健壮。他们的体形、外貌与古代的利比亚人和努比亚人不同,也与古代的亚细亚人不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文化特征

涅伽达文化前期,埃及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萌芽。在属于这个时期的一些墓穴里发现的陶器上,刻有一些符号,各个墓中都有其自己的统一符号,这大概是其私有权的记号。

到前王朝后期,埃及私有制逐步确立,阶级逐渐形成。从这时的墓葬情况可以看出,在一些地方阶级分化十分激烈。在涅伽达和希拉康波里两地,发现了与普通人的十分简陋的墓极不相同的画墓。如希拉康波里的画墓用砖坯砌成,在墓墙上有绘画,其内容是有关战争的场面,可能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某些活动。从格伯林发现的一块纺织品残片上的绘画,也反映了阶级分化的情况。这块纺织品上画了一些船,一些人在划桨,还有一人端坐于其上,此人显系贵族。在蝎王权标头上,国王头戴象征王权的白冠、腰系牛尾,其形象比普通人高大得多。这时留下来的象牙板上有被捆着双手的战俘的形象,这些战俘将沦为奴隶。在蝎王权标头上,还有奴隶劳动的情景。此权标头上的旗帜上吊着的田凫,学者们认为是表示平民的表意符号。在涅伽达文化后期出现了文字,不过还很原始。

在涅伽达文化后期,随着私有制的确立和阶级的形成,在埃及出现了国家。这时的国家很小,人口也不多,但有若干个。在这些小国家里,有一个以政府机关、王宫、神庙为中心的城市,它建在交通要道上,由城墙围护起来,成为一个要塞。并且有了象形文字对这一事实的表述。反映这个时期存在战争的雕刻和绘画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画墓中的水陆战图外,还有阿拉克出土的象牙刀柄上的水陆战图、战场调色板等。这时,王权已经形成,象蝎王权标头上的蝎王,可能既是行政首脑,又是军事首领,并兼任祭司长,主持祭祀,领导农业,兴修水利。不过,这时埃及国家刚刚形成,贵族的势力必定还很强大,国王的权力大概还要受到贵族的约束,国王还不是专制君主。

在希拉康波里,发现了前王朝末期两个国王蝎王和卡王的文物。关于蝎王,在北方今开罗附近的图拉也发现了有他名字的文物。结合蝎王权标头上的图刻内容,学者们推测,他可能对北方进行过征伐,甚至可能控制了这个地区,这是最早的有关埃及统一的证据。

特洛伊文化——先后叠加的城市文化

文化概况与影响

特洛伊文化是古希腊时代的城市文化,其遗址位于今天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主要港口查纳卡累以南40公里处的西萨尔立克。

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发生在公元前1220~前1210年。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荷马写下了两大史诗《伊里亚特》与《奥德赛》。这两大史诗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也是古代希腊人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伊里亚特》写的就是特洛伊战争。战争是由于普里阿摩斯国王的儿子帕里斯诱走了希腊斯巴达国王梅内莱厄斯的妻子、希腊最著名的美女海伦而引起的。

在古希腊文明的全盛时期(公元前700年~前200年),特洛伊战争被视为希腊人早期的一段历史,特洛伊也被誉为古希腊人获得辉煌胜利的地方。在后来著名的希腊历史学家中,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都认为荷马所讲的故事完全属实。

尽管有以上两位著名历史学家的论断,但人们却对此深表怀疑,因此特洛伊究竟在哪里,却没有人知道。直到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根据荷马所著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中的记载来到了西安纳托利亚的爱琴海岸和今天土耳其的西萨尔立克。令世人惊奇的是,凭着荷马史诗的指点,施里曼不仅证明了希腊人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是历史事实,挖掘出湮没2000多年的特洛伊城遗址,还找到了“普里阿摩斯宝藏”,而且又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条山谷发现了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的坟墓,打开了埋藏3000年之久的地下宝库,由此揭开了世界考古史上让世人震惊的一幕。

另外,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是一个宏大的城市,有高大的城墙和城门,他还特别提到特洛伊城的西城墙建造得不好。后来的考古发现,第5层特洛伊的城墙有4米多厚,有几段城墙超过9米高,但是西段城墙建造得确实较差。因此又有人怀疑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是在第5层。但不论是第5层、第6层还是第7层,都可以说施里曼发掘出的“普里阿摩斯宝藏”并非真正的荷马史诗中的宝藏。那么,这些宝藏的主人到底是谁?而真正的普里阿摩斯宝藏又在何处呢?

规模宏大的城上城

1870年4月,考古学家施里曼开始在西萨尔立克小山上开始挖掘,他很快在土壤表层下4.5米处发现了一段由巨石构筑的古城墙。1872年,施里曼在当地找了100多个工人来协助他。他们发掘出的不是一座古城,而是一些城市的遗迹,这些城市一座建在另一座的上面。很明显,一座城市被毁之后,另一座城市在它的废墟上又建造起来。挖掘者们找到了更多的城墙、缸和陶器的碎片。

1873年6月,施里曼在靠近特洛伊王宫的环形墙附近发现了一批宝贵的器物,其中最珍贵的是两顶华丽的金冠,另外还有金镯、高脚金杯、高脚琥珀金杯、金耳环、金扣子、穿孔小金条以及银、铜的花瓶与青铜武器。

施里曼去世之后,其同事、德国考古学家威廉·德普菲尔德继续在此地挖掘,推断出这层城市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200年;这比传奇中的特洛伊战争年代还要早1000年。再后来,美国考古学家卡尔·布莱根和德国考古学家科夫曼等著名专家都花费了多年的工夫,做了进一步的挖掘研究工作。经过长期的发掘,他们发现在特洛伊的遗址中竟然重叠着分属9个时代的古城:第1~5层相当于青铜时代早期,第6、7层属青铜时代中期和晚期,第8、9层属早期铁器时代。

最初的特洛伊城为一直径90多米的小城堡。它有石筑城墙和城门,是当地的农民和村民在危险的时候躲避灾难的一个设防城堡。第2层特洛伊城建在第一个特洛伊城上面,被历史学家们称为特洛伊2城。它是一个更大更富有、直径达120多米的城堡,城中有王宫及其他建筑,在一座王家宝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许多金银珠宝以及青铜器、石器和骨器。这座古城毁于大火,随后3层的城池都比原来的大。

第6层有许多新的居民,城墙坚固,曾经多次扩建,总长540米,至少有4座城门,城内有许多贵族住宅的建筑台基,公元前1300年这座城市毁于地震。再上一层即特洛伊7层甲城,于公元前1250年被掠夺并被烧毁。

历史学家能知道这个时间,是因为他们可以精确地判断出当时进口的迈锡尼陶瓷的年代。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特洛伊7层甲城就是传说中普里阿摩斯国王时发生特洛伊战争故事的那座城。后来的特洛伊城存在的时间不长,于公元前1100年被舍弃,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这里成了一座空城。

第8座特洛伊城建于公元前7世纪初,那时它附近利姆诺斯岛上的希腊人重新占领了它,并繁荣了很多年。最终,罗马人于公元前85年劫掠了这座城市并建造了特洛伊9城,也就是考古学家们所认定的最后一座城。公元400年左右,这座城市被遗弃,直到施里曼重新发现它之前,一直没有被打扰过。

基克拉泽斯文化——精湛的大理石雕像

基克拉泽斯文化有学者将其归入到青铜早期,也有学者将其归入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但它形成于公元前29世纪,持续到公元前21世纪是希腊文明的一个曙光。分布于爱琴海中的基克拉泽斯群岛,因主要遗址多分布在基克拉泽斯群岛而得名。

基克拉泽斯的早期青铜器时代移民发展出一种独特但与其他地区有关联的文化,他们以大理石和石头制作的瓶子和小雕像(主要是女性),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技巧。米洛斯的黑曜石被基克拉泽斯人带到爱琴盆地的各角落。身为航海民族,他们以铅制成船只的模型,在造型独特的陶器上雕刻船。

基克拉泽斯人在米诺斯文化时期的生活,除了克里特民族扩张的影响,似乎并未受到扰乱。塞浦路斯早在公元前2300年开采铜矿,又因处于爱琴海与东方的中介位置,因而变得更为重要。考古挖掘发现大量青铜器时代巴比伦商人用来标示商品的圆形印章。

基克拉泽斯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3500~公元前1900年。可分3期,早、中期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各以典型遗址的名称命名:第一期为皮洛斯期,第二期为克罗斯和锡罗斯期,第三期为菲拉科皮第一城期。晚期受米诺斯文明影响,进入文明阶段。

遗址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