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博弈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1)
2695900000008

第8章 皮洛斯的胜利:“吃力不讨好”的事你还要继续做下去吗(1)

人生最大的效率在于:真正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佚名

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

我们常常会谈到成本,但究竟什么是成本呢?经济学家给出的定义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先来看一则小笑话:

农场上一只母猪与一只母鸡在谈慈善。母猪把无可奈何的猪脸一扬,叹口气说:“我多想有一个方法能帮助那些没有饭吃的穷人吃上饭,但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母鸡两只鸡眼骨碌一转,凑到猪耳朵旁神秘地说:“这有何难,我来成全你,我们可以合作,各贡献自己的一部分,做一个火腿蛋来给他们吃。”

母猪听后,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就你狡猾,你只拿出了自己一个副产品,而我却要少一条腿,用我一条腿来换取穷人一顿饭,太不划算了。”

我们所作的任何选择,都不可避免地要为之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成本”。因为成本的构成非常复杂,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说“成本”就是指“花了多少钱”。

比如说你周日去看了一场电影,看这场电影的成本就并不单单指你买这张电影票花了多少钱,它还包括你去电影院的车费以及为了看这场电影而花掉的时间。这些客观存在的显而易见的有形支出在经济学里被称为“会计成本”。

这还不算完,因为你利用周日去看了电影,那就意味着你将不能再用这段时间去干别的事情,比如走亲访友,洗衣服,或者读一本书等等,这都是你看这场电影所含的成本。你为了看电影而放弃做其他事情的价值在经济学领域里被称为“机会成本”。

成本除了构成复杂、种类多样之外,有时也是让人看不太清楚的,因为它可能不是一次性支付的,而是一项漫长的“分期付款”。举例说明,你买一件衣服,把衣服质量与其价钱进行对比,马上就可得出买它是合算还是不合算的结论。但是结婚就不一样了,也许新婚时,你觉得他(她)是如此的完美,值得你付出一切,可是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你便发现了他(她)的许多缺点,根本就不值得你对他(她)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但是为了这场婚姻,你已经投入了太多的成本:有形的如财产,无形的有青春年华、感情……这时,你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新概念:沉没成本。通俗地说,“沉没成本”就是指你已经付出了,且无论如何也收不回来的支出。还以上面所列举的看电影为例,你花35元钱买了电影票,也花了相应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去电影院看电影,可是到了电影院门口,你发现揣在口袋里的电影票不翼而飞了,这时,你又该怎么办呢?

此时,你的心理斗争就开始了:看这场电影花掉35元钱还值,要是花掉70元钱(因丢了电影票,所以要看成这场电影,你必须再花35元钱买一张票)实在是不划算,还是自认倒霉,怏怏而归吧。如果真是这样,那你就陷入了“沉没成本”的圈套中了。既然你开始愿意花掉35元钱去看这场电影,那就说明你认为进行这笔交易对你而言是划算的,所以,你就应该走出丢掉的那35元钱的阴影(因为不论你看不看电影,这35元钱损失已经是不可挽回的“沉没成本”了),再花35元钱买一张电影票去看电影。

如果你还背着这个“沉没成本”不放,不再买票而选择回家,那么你的损失会更大:去电影院来回的车费以及为看这场电影而花费的时间都将计入你的损失之中。权衡一下,还是再掏腰包买张票去看电影吧。

伤人一千而自损八百

西方有一个成语叫“皮洛斯的胜利”,它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一场战事。

公元前303年,在古希腊国王伊庇鲁斯出使他国期间,国内发生政变,迫使伊庇鲁斯逃赴埃及。在埃及避难期间,伊庇鲁斯娶了埃及公主,做了埃及国王的女婿。6年后,在岳父等人的扶持下,伊庇鲁斯返国复位。

公元前280年,伊庇鲁斯国王应邀援助意大利南部的塔兰托,大将皮洛斯奉国王之命率领不到3万名士兵和20头战象出征意大利,在赫拉克里亚与罗马军队进行了一场血腥的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但自己的损失也相当惨重:士兵大量战死,战象所剩无几。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皮洛斯感慨道:再来一场这样的胜利,我也完蛋了。

后来,“皮洛斯的胜利”就成了代价惨重、得不偿失的胜利的代名词。

“皮洛斯的胜利”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做任何决策之前,我们必须经过仔细的“成本估算”。如果采取此决策之后,所得大于所失,那我们就大胆地放手去做;但如果所得等于所失甚至是所得小于所失,那我们就应该果断地放弃这个决策,千万不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宋人沈括算过一笔战争细账:动用一支由10万人组成的军队到远方作战,其后勤补给人员至少需要30万名,而运送辎重的兵员最少也要3万名,其最多也只能行军16天。如果改用牲畜代替人力运送粮草,虽然效率大大提高——负载的粮食多而耗费的人力少,但牲畜很容易在路途中生病死亡,这样牲畜和其所载的物资都要白白丢弃,因此牲畜运送与人力运送相比,利弊各半。

在《孙子兵法》这部传世之作中,也并不是以直插主题的战略或战术问题探讨揭篇,而是先提到了战争成本:无论胜败,一次军事行动的成本都是“日费千金”的人力、物力投入。孙子说:“食敌一钟,当我二十钟。”说的就是“因粮于敌”(从敌人那里获取给养)的重要性。因为长途运输一份军粮在路上的消耗相当于好几份军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一个个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最理想的状态,或者说是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增加对方的投入成本,以己方尽可能小的成本,换取尽可能大的效用。

田忌赛马就是一个通过增加对方的付出成本而改变双方实力对比,并最终取得胜利的范例。田忌的上、中、下三等赛马都比齐王的同等级赛马略差,但是在著名军事家孙膑的指导下,田忌运用“下驷对上驷、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的策略,在总体实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赢得了与齐王赛马的胜利。仔细想想,田忌之所以能获胜,其关键就在于输掉的第一场。

齐王虽然不费吹灰之力胜了这一场,但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上等马与下等马之间的实力差距被白白浪费掉了,并因而输掉了后两场比赛。

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我们还可以解释市场上为什么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如果市场上同时流通有面值相同的成色较高和成色较差的两种货币,结果一定是成色较差的劣币逐渐将成色较高的良币驱逐出市场。

出现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良币的铸造成本较高,但流通面值却和劣币一样。在与成本较低的劣币的竞争中,良币自然就处于了不利地位,人们更倾向于铸造成本付出较低的劣币以获取更高的利润,而成本较高的良币也就成了牺牲品。

别让“趋合心理”主宰了你的消遣活动

从理论上说,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我们可以进行全面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来决定要不要做这件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思维定式、心理暗示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常常会身不由己,不自觉地将某件并不值得继续做的事进行到底。

由于受到刚看过的一本编织书的影响,你突然爱上了编织。每天下班或放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编织针,煞是正经地织着毛衣。虽然织毛衣的过程只是一个极其无聊的重复动作的堆积,但你却被它搞得茶饭不思,日织不辍。如果中途有别的事情打断,只要一有机会,你就能接上。尽管织完了也并不着急穿。或者,你被一本武侠小说迷住了,哪怕明天早上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要开,你仍要读到凌晨4点还手不释卷。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心理学家说,这是因为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我们可以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完成欲”。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这样一个试验:她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让他们同时演算一道相同的数学题。甲组受试者未受到任何打扰一直演算完毕,而在乙组受试者演算中途,蔡戈尼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受试者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其结果是,乙组受试者的记忆成绩明显优于甲组。

这是因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尽管全神贯注,但一旦问题解决了,“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便会松懈不再在意,因而很快忘记。而对尚未解决或者正在解决的问题,那种未完成的不爽感将深刻地留存于人们的记忆当中,久搁不下。

我们把这种对于解答未遂的问题,人们会深刻地潜藏于大脑里的心理效应叫作蔡戈尼效应。

对大多数人来说,做事情的时候都需要一定的“蔡戈尼效应”,因为它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若是把握不好“蔡戈尼效应”的度,它很容易使人陷入两个极端:

一个是驱动力过弱,拖拖拉拉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总是在做这件事情的同时还去做另一件事情;另一个是过分强迫,非得一口气把事情做完不可。一日不把事情完结,一日便不得解脱,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事物置身事外。

这两种人都需要在心理上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如果你经常走到“蔡戈尼效应”过弱的一端,那么你一定是一个做事容易半途而废的人。心理医生为有这样心理的人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如果你精力集中的时间限度是10分钟,而工作需要1小时才能做完,那么,当精力集中的10分钟一过,脑筋开始散漫时,你就要停止工作,用3分钟时间活动筋骨,比如跳几下,或者去倒一杯水,等等;活动过后,再把另一个10分钟花在工作上。”

如果你经常走到“蔡戈尼效应”过强的一端,那么你很有可能是一个十足的工作狂。过分强烈的“完成内驱力”使你每天都处在忙于完成任务的紧张劳碌之中,它很有可能正在渐渐主宰你的消遣活动,导致你的生活没有规律、太狭窄、太单调。你不妨试着缓和一下过强的“蔡戈尼效应”,在做事情的同时也享受一下人生乐趣。比如下班跟同事一起去看看电影,周末和朋友去郊外游玩等。此外,一个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为了避免半途而废,很可能会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一件“得不偿失”,不值得继续做下去的事情上,或者把自己封死在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上。所以,对于某些事情,我们真的不应该害怕半途而废。正所谓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放下不必要的心理抱负,从而使自己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做出另一种有意义的选择,我们又有什么可惆怅或遗憾的呢?

协和谬误:欲罢不能的困局

20世纪60年代,英法两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即协和飞机。该种飞机机身大、装饰豪华并且速度快,其开发可以说是一场豪赌,单是设计一个新引擎的成本就可能高达数亿元。难怪政府也会被牵涉进去,竭力要为本国企业提供更大的支持。

项目开展不久,英法两国政府发现:继续投资开发这样的机型,花费会急剧增加,但这样的设计定位能否适应市场还不知道,但是停止研制也是可怕的,因为以前的投资将付诸东流。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他们更是无法做出停止研制工作的决定。协和飞机最终研制成功,但因飞机的缺陷(如耗油大、噪音大、污染严重等)以及运营成本太高,不适合市场竞争,英法政府为此蒙受很大的损失。

在研制过程中,如果英法政府能及早放弃,本来可以使损失减少,但他们没能做到。最后,英国和法国航空公司宣布协和飞机退出民航市场,才算是从这个无底洞中脱身。这也是“壮士断腕”的无奈之举。

经济学上被称为“协和谬误”的这种欲罢不能的困局,博弈论专家潘天群教授将其称为“骑虎难下博弈”。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往往会陷入类似的误区:在决定是否继续做一件事情时,我们不仅是看它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更多的是过于注意自己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所投入。这就回到了我们之前讲过的沉没成本的问题上。

沉没成本代指那些已经发生了且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果人们在做决策的过程中,对沉没成本念念不忘,过于眷恋,就会继续原来的错误,给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

付钱买票进入电影院后,发现这部电影并不对自己的胃口,但为了不浪费买票的钱,仍强迫自己看完,等到散场再走;做错了一件事,明知是自己的原因,却怎么也不敢承认,反而花双倍的时间为自己找借口推脱;被人骂了一句,花无数的时间生气难过……所有这些都是人们无法从沉没成本中自拔的表现。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而是应该忘记已经发生的行为和已经支付的成本,只考虑继续这件事情需要耗费的精力和它能够带来的好处,再综合评定它能否给自己带来正效用。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要毫不犹豫地将这件事进行下去;反之,你还是及早放弃为好。然而,我们常常由于想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很多不理性的行为,从而陷入欲罢不能的泥潭,而且越陷越深。

忘记在哪看到的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特摘抄过来与大家共勉:

人生最大的效率在于:真正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希望所有的朋友都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效率,活出自己应有的价值。

看1美元如何拍卖成205美分

一张既不具有由于错版而导致的意外收藏价值,也不具有特殊的历史纪念意义的普通的1美元钞票,竟然能够拍卖出远远大于1美元的价格,谁会相信呢?但事实却是如此。

这里讲述的是由美国著名博弈论专家马丁·舒比克于1971年设计的经典的“1美元拍卖”游戏。

在这个游戏里,如果你对成本没有清楚的认识,就极有可能进入设计者设计的“骑虎难下”的圈套之中:开始你参加竞价是为了获得利润,但随着竞价的一步步上升,你发现自己已经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眼看就要进入到一个得不偿失的阶段,但还是看不到胜利的曙光。渐渐地,游戏就演变成了如何避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