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
2716500000023

第23章 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极”、“单极”、“两极”与“多极”“极”(pole)是国际政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国际权力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大国。国际权力结构则是指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权力的分配,人们统称之为“国际格局”,或“世界格局”。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大国所构成的国际权力结构大体上可归纳为这样三种情况:单极(unipolar)、两极(bipolar)、和多极(multipolar)。“单极是指权力集中于一个国家,两极指权力集中于两个国家,多极则是指权力集中于三个以上的国家”。单极实际上是一种霸权结构,多极为均衡结构,两极则是一种争霸结构。

纵观世界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类文明史的绝大部分时段里,世界呈多极或两极结构,只有很少时间是单极结构,而且它也往往是向两极或多极结构的过渡阶段。在古代,世界基本处于多极结构状态。当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进化,在五千余年前终于走出蛮荒时代,迎来人类文明的曙光时,在我们这个星球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即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东亚的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许多“国家”。这些国家一般都由几个农村公社或部落联盟组成,只在狭小的范围内活动,谁也没有征服各国、一统天下的能力。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统治者贪欲的膨胀,各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其结果是各地区都出现了一些大国,但谁也无力在世界称雄。典型例子是当罗马帝国横扫西欧、西亚和北非,建立了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时,在东亚有秦汉帝国、南亚有贵霜帝国、中亚西亚有安息帝国与之对峙,出现了四大帝国并立的局面。这无疑是一种多极格局,而非有些学者认为的是罗马帝国的单极世界。

在中世纪的一千余年间,世界仍然保持了多极格局。在东亚,中华帝国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和不同民族兴起交融时盛时衰,时分时合。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一个名为“大和”的国家正在独立发展和崛起。在西亚、北非、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兴起的拜占庭帝国(也称东罗马帝国)延续达1 000余年之久,直到公元1453年才被奥斯曼帝国所灭。在阿拉伯半岛,7世纪30年代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与中华的唐宋帝国并立了600多年,直到1258年被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领的蒙古大军所灭。在欧洲,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其领土上建立了一系列王国,之后法兰克王国逐渐崛起,到公元8世纪末,其版图已扩张至西濒大西洋,北抵北海,南含意大利中部,东达易北河,囊括了西欧绝大部分地区,国王查理也加冕为皇帝,人称查理大帝。查理帝国为期不长,公元843年即分裂,西欧和中欧分裂为许多王国、公国和诸侯领地。其中德意志王国的萨克森王朝经过多年对外扩张,公元962年奥托一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建神圣罗马帝国。这是继查理帝国之后西欧的又一帝国,它延续了800余年,直至1806年被拿破仑帝国所灭。在此期间,一些新的王国在欧洲崛起并强盛起来,如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瑞典、波兰、俄罗斯等。它们彼此结盟,互相征战,时亲时仇,只是谁也不能成为号令诸侯的“老大”。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世界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西欧列强竞相进行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其足迹先后踏上并深入到美洲大陆、亚洲大陆和非洲大陆,过去几千年几乎完全隔绝的东半球和西半球、极少发生联系的东亚和西欧开始联系在一起,世界开始改变过去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格局或国际格局。

1618—1648年,欧洲列强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为争夺领土、王位、霸权等多种复杂原因进行了长达30年的混战,以后者战败求和告终。战争结束后双方在威斯特伐利亚召开会议,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签订和约来最终解决国际争端,当时除了英国、波兰和俄国外,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了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以及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对违约一方可实行集体制裁的原则。这实际上是对那些追求霸权国家的一种遏制。这样,《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实际上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了国际关系格局。当然它确定的仅是欧洲的国际关系格局。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一种多极均势格局。从和约签订之后直至18世纪末,欧洲基本维持了这一格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列强在格局中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各国实力的消长而发生变更。同时它也不意味着列强因力量的大体相近而不再发生战争,而是当它们的利益和目标发生严重冲突时往往会诉诸战争。这是直到20世纪中期核武器出现之前大国关系的一条铁律。30年战争结束之初,欧洲列强主要有法国、瑞典、英国、荷兰、西班牙。之后经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争,如1652—1674年发生的为争夺海上霸权的三次英荷战争,1701—1713年发生的以法国、西班牙等为一方,以荷兰、英国、神圣罗马帝国等为另一方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0—1721年发生的沙皇俄国与瑞典为争夺波罗的海霸权的“北方大战”,1718—1721年发生的英国与西班牙的战争,等等,到18世纪末,西班牙、荷兰、瑞典彻底衰落,被逐出了大国的行列,它们的位置被新崛起的沙皇俄国与普鲁士王国取代,在欧洲形成了英国、法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与普鲁士王国五强并立的局面。在欧洲之外,东亚的大清帝国虽已近斜阳落日,依然辉煌眩目;西亚的奥斯曼帝国虽然危机频生,仍然独占一方;北美一个新兴的大国正在崛起。

1789年发生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敲响了欧洲其他封建王朝的丧钟。因此在革命发生三年多后,仍然保持着君主制的英国出于反对法国激烈的革命、与生机勃勃的法国争夺商业利益和欧洲霸权的需要,纠集欧洲的封建王国组成反法同盟,开始了同法国的战争。这样,《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多极均势格局被暂时打破,在欧洲大陆出现了以法国为一方、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为另一方的两极格局。

这是世界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两极争霸格局。法国在1793年与英国为首的第一次反法联盟的战争还属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防御性战争。1794年热月政变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督政府为了扩张领土和扩大国外市场,频频对外发动战争。特别是1799年雾月政变建立拿破仑的军事独裁专政后,野心勃勃的拿破仑企图建立一个庞大的世界帝国,它包括欧洲各国以及埃及、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西印度群岛、北美的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等欧亚非美世界各大洲的广大领土。这就同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列强发生更加尖锐的矛盾,双方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激烈战争,拿破仑帝国最终由于连年战争损失惨重而精疲力竭,兵败莱比锡,再败滑铁卢,拿破仑的帝国梦破灭。

1814—1815年欧洲各国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和会议通过的《最后议定书》结束了前一阶段的两极争霸格局,恢复了多极均衡格局。经过20多年的厮杀,英国作为胜利一方的反法联盟的领头羊,其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确立了其海上霸主地位,以及欧洲大陆制衡者的角色。沙皇俄国由于1812年大败法国远征军而声名大振,从此开始充当欧洲的宪兵。普鲁士由于反法战争的胜利跃入欧洲大国的行列。作为战败国的法国虽然从其顶峰跌落下来,仍然保留了其大国地位。这样,通过反法战争和维也纳会议,欧洲确立了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法国的五极均势格局。其中俄、普、奥、法四国暂时都已无力和无意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宁愿保持相互的均势状态,通过召开会议来协调关系,解决争端。作为岛国的英国则以其海上霸主的地位始终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欧洲大陆事务,在其他几个大国中发挥制衡者的作用。学术界将这一格局称为“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会议确立的多极均衡格局大约保持了70多年。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和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欧洲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各国资产阶级都想给自己夺得更多的殖民地,以获得更大的市场,掠夺更多的原料,争取更广阔的投资场所。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已被瓜分完毕。但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当一些后起的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迎头赶上并超过那些发展较早的国家,当他们发现整个世界市场已被分割完毕时,追求利润的贪欲和无法遏止的生产能力促使他们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是欧洲列强的矛盾斗争激烈化。在这一过程中各国依据各自的利益纵横捭阖,分化组合,形成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后来加入协约国集团)组成的同盟国以及由英国、法国和沙皇俄国组成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多极格局被两极格局所取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局势主要被两大军事集团的激烈争斗所左右。它们斗争的结果,终于导致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以同盟国的战败投降而告终。

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先后于1919年和1921—1922年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对战败国进行了处置宰割,并根据新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确立了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学术界称之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新的多极均衡格局。在这个体系中,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虽是战胜国,但经过四年人类历史上空前惨烈的海陆空立体厮杀,力量遭到削弱,特别是英国已从其海上霸主的顶峰跌落;日本、意大利作为战胜国,跻身大国行列;德国虽为战败国,被宰割得遍体鳞伤,但作为战前的第二工业大国,仍保留了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东山再起的潜力;美国虽已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她的参战对战争进程结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战后又退回到孤立主义立场,对世界事务较少参与。这样就基本形成了一个英、法、美、日、意等大国的多极均衡结构,它们都暂时接受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定的国际关系框架,各国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暂时得以缓和,新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试图在解决各国矛盾、协调各国关系和维护帝国主义列强支配下的“世界和平”方面扮演一定角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多极均衡结构也只维持了十几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危机激化了各国的矛盾。资源贫乏且又具有浓厚军国主义传统、被列宁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日本于1931年率先走上侵略中国的战争之路,意欲独霸东亚。这就开始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紧接着,在一战后遭到割地赔款、限制军备、备受宰割凌辱的战败国德国,凭着在20年代后半期迅速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重新跃居世界第二的实力,在一片“雪耻”“复仇”的喧嚣声中于1933年将野心勃勃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推上台,走上了扩军备战的道路,并于1936年进军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发动对波兰的战争。与此同时,一战爆发后背叛德奥同盟、倒向协约国因而也成为一战战胜国的意大利,因不满巴黎和会的分赃不均,企图复兴古罗马帝国,称霸地中海,在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的领导下,于1935年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德意日法西斯在发动战争的过程中相互勾结,于1940年签订军事同盟条约,人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集团。另一方面,在30年代对德意日法西斯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侵略扩张活动姑息纵容妥协退让的英法,终于在1939年德国大举入侵其同盟国波兰后开始军事抗争。1942年苏美英中等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的多极均衡格局彻底破碎,代之以苏美中英等反法西斯联盟与德意日法西斯轴心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剧烈抗争,两大集团展开了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激烈的大决斗大厮杀,史称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二战结束,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彻底覆灭,但世界并未如同一战后那样重新恢复多极格局,而是以新的两极格局取代了旧的两极格局。这就是两个超级大国美国与苏联的两极格局,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极格局。经过二战,德意日战败投降,暂时退出大国的行列。中、英、法等为战胜国,也均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中国陷入内战,英帝国彻底衰落,法国一蹶不振。在各大国中,只有美苏两国情况不同。苏联虽然也遭受战争的严重创伤,但不久得到了恢复;特别是苏联作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国家威望空前提高;同时,苏军在击败德国侵略军后,越出国界,解放了东欧大片土地,并将其置于自己的军事控制之下。凡此种种,就使苏联成为举足轻重的超级大国,令世界侧目相觑。美国则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没有遭受战火的摧残,反而大发战争横财,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无人可及,并一度独家掌握了威力无比的原子弹。美苏两国成为惟一可左右世界局势的两个超级大国。但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截然对立。她们又都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都认为自己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美好最合理的社会制度,都企图把本国的社会制度推广到全世界。二战前两国曾长期处于敌对状态。1933年美国在资本主义大国中最后一个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双方关系并没有大的改善。二战期间为了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两国结成了联盟,二战结束后两国结盟的基础消失,矛盾重新浮现。两国都企图抢占更多的地盘,获得更大的势力范围,攫取更广的权益,扩展自己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两国都组建了自己的军事政治集团,把一批国家置于自己的麾下,由此两国以及各自领导的两个阵营进入了尖锐对抗的冷战状态,这一两极对抗格局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冷战结束。虽然60年代后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和西欧的崛起,两大阵营都出现了分裂,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向,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主角,它们的冷战争霸斗争一直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关系格局。

以上我们简略地回顾了世界历史上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单极”,总是在“多极”与“两极”中变换更替。世界历史上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如拿破仑和希特勒等人,他们都怀有征服世界统治世界的庞大野心,但他们的世界帝国梦都归于破灭。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征服世界、统治世界,建立自己主宰的单极世界。由于全世界人民决不甘心受人摆布,任人奴役,接受一个共同的主宰,对此种企图或将单独抗争,或将联合战斗。因此,结论只有一个:任何建立“单极”世界、“世界帝国”的图谋都不可能得逞,到头来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可遏止的潮流1970年2月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题为《70年代美国的对外关系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的国情咨文。他在咨文中公开承认,与二战结束的初期相比,美国已不再处于十分突出或完全占支配的地位;提出世界有美国、苏联、欧共体、日本和中国“五大力量中心”。80年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他那本引起美国政界和学术界强烈震动的名著《大国的兴衰》中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指出“我们正非常迅速地进入一个多极的世界,以美国、苏联、中国、日本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五个经济和军事力量的中心”。

如今二三十年过去了,情况如何呢?

今天,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已经成为滚滚向前无法遏止的历史潮流,正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提出最严峻的挑战。

对美国霸权构成最大挑战的,首先是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欧洲的联合是十几代欧洲人的梦想。早在17世纪,法国大臣苏利公爵就提出了一个建立欧洲“联邦”的计划,主张把欧洲重组为15个实力均衡的国家,各国派出代表组成总理事会,在武力支持下行使仲裁权力。1713年,法国人圣·皮埃尔又发表了一个《争取欧洲永远和平方案》,提出建立“欧洲邦联”的设想,主张所有欧洲国家缔结一个永久盟约,制订并服从共同的法律,同时组建一支统一的军队来保证盟约和法律的贯彻执行。此后,欧洲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提出过类似设想,如1925年,法国总理赫里欧满怀期望地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看到欧洲合众国的出现;1930年,法国外长白里安向欧洲各国递交备忘录,倡议建立欧洲主权国家联盟。但由于历史条件的不成熟,这些设想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二战后,世界形成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在二战中遭到严重削弱的西欧各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抗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同时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各国经济上的联系与相互依赖进一步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法、德这一对世仇首先捐弃前嫌,实现和解,组成煤钢联营,迈出了欧洲联合的第一步。以此为基础,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西欧六国在巴黎签署《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组成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西欧六国又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成立后,不断向横广与纵深发展,成员不断增加,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组成欧洲联盟。

目前,欧洲联盟已拥有25个成员国,囊括了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其疆域从大西洋一直推进到俄罗斯边境,总人口达4.5亿,国内总产值达9万多亿美元,为美国的4/5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其某些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如据统计全球20家最大的商业银行中有14家在欧盟国家,《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榜上140个最大的公司中欧洲公司有61个,美国公司仅有50个。

欧洲联盟虽然与美国同属资本主义世界,有着相近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但也存在着不小的矛盾。主要是在对外政策上,近年来欧盟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作风和单边主义行为日益不满,并越来越敢于说“不”。如严厉批评小布什政府单方面宣布废除美国参加签署的《京都议定书》的行为,竭力维护这一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各国持续发展的国际条约;反对美国一意孤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在中东问题上不满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主张应保障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平衡;在反恐战争问题上,虽然支持美国的反恐战争,但反对美国踢开联合国,随意扩大打击的范围,等等。此外,双方的贸易纠纷不断发生,经常互相实施经济制裁,或把对方告上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庭”。

为了抗衡美国的霸权主义,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有效和更积极的作用,欧盟还积极发展自己的防务,制订共同的安全战略,筹建统一的武装力量,重视发展同俄罗斯的关系,与亚洲国家合作举办亚欧首脑会议,协调和加强双方关系。曾经是美国最大盟友的欧盟现在正日益成为美国霸权的最有力的挑战者。美国有影响的欧洲问题专家、乔治敦大学教授查尔斯·库泊辰就认为:“美国的统治地位并不如其外表那样稳固,它已开始被削弱了。崛起的挑战者不是中国或伊斯兰世界,而是欧洲联盟”。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也承认,欧盟的目标是“在欧洲大陆建立一个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力量”。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国首脑签署了欧盟宪法,这标志着欧洲联盟在一体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跨了一大步,已经变成跨国政治实体“欧洲合众国”。欧盟已成为国际关系中十分重要的力量中心。

俄罗斯是美国霸权的又一挑战者。

俄罗斯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作为苏联的主体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她继承了其绝大部分“遗产”。之后俄罗斯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行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其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急剧下滑,远不及前苏联,沦为一个二流国家。因此无论从意识形态看还是从现实实力看,俄罗斯都不会构成对美国的挑战。但是从历史角度看,俄罗斯具有扩张主义的传统,俄国本身就是由最初面积仅为500平方英里的一个欧洲小国——莫斯科公国扩展成为一个地跨欧亚大陆、极盛时领土面积占据了世界陆地面积六分之一的大国。前苏联尽管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扩张主义传统并未消除,仍然进行了势力范围的扩张,例如抢占东欧地盘,出兵镇压匈牙利骚乱和“布拉格之春”,发动阿富汗战争,等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恢复了沙皇帝国时期的国旗三色旗和国徽双头鹰徽,把列宁格勒这座世界名城重新改名为圣彼得堡。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叫嚣要重新建立一个俄罗斯大帝国。俄罗斯一份颇有影响力的杂志《要素》的主编杜金就宣称“不是帝国的俄罗斯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我们不是帝国,我们就将一文不值”。一些知识分子提出“新欧亚主义”,主张俄罗斯既不属于欧洲也不属于亚洲,而应成为均衡东西方的世界大国。加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版图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有比较厚实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特别是拥有庞大的核武库,是世界上惟一能够和美国进行军事抗衡、在90分钟内彻底摧毁美国的国家。这就注定了俄罗斯终究将重新崛起,成为多极化潮流中的重要一极,构成对美国霸权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发展历程也证实了这一点。

90年代初俄罗斯刚独立时力图融入西方,执行了亲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执行的结果使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变成了美国的“小伙伴”,反对派指责说它使俄罗斯沦为“谁都不尊重的三流大国”。同时西方也没有兑现给予俄罗斯巨额援助的承诺,由美国专家指导的经济改革“休克疗法”完全失败,使国内经济状况更加恶化,生产大幅下降,通货急剧膨胀,居民收入锐减。在这种情况下,1993年4月,叶利钦总统批准《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基本原则》,俄罗斯政府改变立场,开始推行既重视西方、又重视东方的“双头鹰”外交,在继续保持和西方合作的同时,积极加强对东方的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坚决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反对北约东扩,反对美国向前苏联势力范围渗透。1995年,俄罗斯政府又进一步提出确立了全方位外交战略,强调建立多极世界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趋势,表示俄罗斯要在这个多极世界中发挥一个有影响的大国作用。此后俄罗斯展开了积极的全方位的外交活动,力图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一个大国的角色。特别是2000年普京继任总统后,着力重塑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他上台不久就推出了《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想》、《俄罗斯军事学说》和《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等战略性法规文件,提出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以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为宗旨,重振俄罗斯世界强国地位。2003年5月,普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必须“建立强大的俄罗斯”,指出俄罗斯当前的三大任务为国内总产值翻番、消除贫困和加强武装力量建设。普京作为一个强势总统,决心要重振俄罗斯雄风,在国内在坚持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国家的管制调控,使俄罗斯经济近年来呈恢复发展趋势,人民生活有所好转;在国外开展灵活务实的全方位外交,在重点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睦邻伙伴关系,巩固传统势力范围稳定后方的同时,优先发展与欧盟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希望最终能融入欧洲;改善同美国的关系,为俄罗斯的复兴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加强同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战略伙伴和友好合作关系,藉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牵制美国。

总之,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企图独霸世界,对此俄罗斯当然心有不甘。无论国家利益、民族情感还是历史传统,俄罗斯都不允许有一个凌驾其上的世界霸主的存在。俄罗斯虽然不再拥有和美国两分天下的实力和影响力,却仍然是阻止美国称霸的一个巨大障碍。

在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潮流中,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中国,16世纪前曾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15世纪初,1405—1433年,中国明朝派出由三保太监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浩浩荡荡,七下西洋,遍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抵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这几次远洋航行要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航行早了近一个世纪,船队规模比哥伦布的船队大了几十倍。郑和下西洋带去了中国的瓷器、丝绸、铜铁器和金银等珍贵物品和先进文化,这不仅显示了“皇恩浩荡”,更表明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热爱。

16世纪,当欧洲西北角的一隅之地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的门槛时,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社会,裹足不前。中国从明朝中叶起,到鸦片战争,在300多年的时间里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鸦片战争后,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的对象。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屹立东方,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拥有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令世界刮目相看。到70年代初连美国总统尼克松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成为世界的一个力量中心。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民总产值以年均9%的速度递增,国家综合实力空前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据统计,中国的国内总产值已居世界第六位,进出口贸易额居世界第四位,家庭电视、电话、电冰箱拥有量居世界第一位,在校大学生人数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在外交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就。1954年,周恩来总理分别同印度和缅甸发表联合声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成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所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这是中国人民的一个历史性胜利。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大特别会议上提出建立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20世纪80年代,他又率先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我们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正式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我们同各大国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关系,同欧盟建立了健康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同俄罗斯建立了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我们还不断调整同美国、日本的关系。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政府先后于1997年和1999年顺利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我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在《联合国宪章》精神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我国同165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流。

现在,中国无论就其人口、版图而言,还是就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而言都是一个世界大国。中国人民一贯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冷战期间就同霸权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冷战结束后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极力倡导建立多极化的国际关系格局和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外交工作。中国正同俄罗斯、欧盟等其他主张多极化的国家一起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大国。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武力胁迫日本开放国门签约通商时,她还是一个尚处于封建社会的落后的农业国。之后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步入资本主义行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她已发展成东方的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她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战胜国,瓜分获得了包括中国山东在内的德国在亚太地区的殖民地等战利品,称雄远东。之后又与德意法西斯合伙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一败涂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帝国梦彻底破灭。

二战后美国占领了日本,并在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之后美国长期驻军日本,力图把日本变成对抗苏联、中国的桥头堡。在美国的卵翼下日本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英、法和西德,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苏联解体后则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997年日本尽管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出现负增长,国民总产值仍占全球的16%,达美国的62%。

经济上的崛起使日本不再甘于充当“政治侏儒”,而要向政治大国迈进。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就多次明确表示,日本不能满足于做经济大国,还应谋求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为此,近二、三十年来日本煞费苦心,不择手段。1981年日本铃木首相访美,在和里根总统会谈后发表新闻公报,首次宣布日美是同盟关系,两国将分担适当的责任。1996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日,与桥本首相会谈后共同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面向21世纪的同盟》,对两国军事同盟进行了“再定义”,宣布对东亚地区的安全共同承担责任。日本俨然同美国一起成为东亚和其他地区的“卫士”。90年代以来日本先后向柬埔寨、莫桑比克、安哥拉、扎伊尔等国派出了由自卫队组成的维和人员或其他人员。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后,日本又不顾和平宪法的限制和国民及周边国家的反对,向伊拉克派出了人数达近千人援建部队。

为了成为政治大国,日本连年增加军费,目前其军费开支已超过50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日本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亚洲最强大的海军,陆上自卫队人数超过英国陆军与海军陆战队人数的总和。据说也有随时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日本正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为了成为政治大国,日本千方百计要当联合国常任理事国。1991年9月,日本在第46届联大上表示了要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愿望。在2004年的联大会议上,日本和德国、印度联名提出要当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总之日本正成为当代世界一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日本虽然是美国的盟国,在不少国际问题上追随美国,但在一些问题上也能不受美国制约独立行事。日美之间的贸易纠纷时有发生。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持续萧条,但日本民族是一个刻苦勤奋善于学习的民族,目前正在瞄准下一个10年的决定性的新技术。随着其经济的复苏和新技术的突破,日本将是美国经济霸权的又一挑战者。

在世界多极化潮流中,人口居世界第二、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七的南亚大国印度也异军突起。

印度从1947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之日起就力图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各大政党都把争取印度的世界大国地位作为奋斗目标。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在印度独立前就坚决表示,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决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冷战期间印度积极倡导不结盟运动,企图充当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在世界发挥影响。冷战结束后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日益加剧,印度政府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如在经济上1991年上台的拉奥政府彻底抛弃了冷战期间长期实行的国有和计划经济体制,打出了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和全球化的旗帜,实行了全面的“新经济政策”,大力引进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促进印度经济向国际化转轨。1998年上台的瓦杰帕伊政府又提出了要在10年内使粮食翻番、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等“五项优先政策”,并雄心勃勃地计划要在10年内把印度建成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近年来印度的经济迅速发展,1992—1997年国内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6.8%,2000年国内总产值已达4794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居世界第五位。进出口总额达1 300多亿美元,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亚洲第二大市场。其软件业发展尤其迅速,目前印度软件出口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的30%,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软件大国。

在军事方面,印度认为,要想成为世界大国,必先成为军事大国,因此近年来大力提升军事实力。军费开支连年递增,向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大量购置包括航空母舰、战斗机等在内的先进武器装备。与此同时,积极研制和生产核武器和中远程导弹。1998年5月,印度连续进行了5项地下核试验,使印度成为世界第六核大国。

在外交方面,印度和日本一样,力图跻身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行列。在2004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她和日本、德国联合发表声明,企图通过推动联合国改革以尽快实现其夙愿。此外,印度频繁开展外交活动,与美国建立“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设性、经济上有成效”的新型关系,与日本建立全球性伙伴关系,与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中国改善和发展友好关系,以扩大其国际影响力。

1994年,基辛格在其名著《大外交》一书中预言,在21世纪的国际秩序中,“至少会有六大强权: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可能再加印度……”印度正在努力跻身世界大国的行列。这无疑也是在给美国增添一个新的竞争对手。

除了上述大国、国家联盟外,一些中小国家也不甘示弱,加速国内发展,积极向外拓展,意欲成为地区强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一定作用。一些国家为了促进相互发展,保障地区安全,增强国家竞争力,仿效欧盟,结成了区域性经济联盟,如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年)、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985年)、西非经济货币联盟(1994年)、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1983年)、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1992年)、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1994年)、加勒比海国家联盟(1990年)、南方共同市场(1991年)、中美洲共同市场(1960年),以及由前苏联各共和国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1991年)等。这些国家和国家联盟在国际事务中大都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和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对美国单边主义的霸权行径敢于说“不”。

总之,当今世界可谓群雄并起,企图一超独霸的美利坚帝国首先遇到了“各路诸侯”的挑战。历史早已表明,当一个实力超强的大国企图压倒他人征服世界确立自己的霸权地位时,必然遭到其征服对象的顽强抵抗,他们或独力抗争,或联合反击,其结果是一勇难敌众夫,到头来终将精疲力竭,消耗殆尽,其付出巨大代价打造的帝国也将呼喇喇似大厦倾,正如拿破仑帝国和希特勒帝国所演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