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解语”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
打集中的强敌,不如把它调动起来并使其分散后再打;先兵出击,不如后发制人。
“古人理解与战例”
古人注释: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古人在解释这一计时认为,率领和管理士兵就如同治理水患一样,敌人实力强大,就要躲避他们的进攻,就好比治水时以疏导之法分流洪水。反之,对实力虚弱的敌人,就抓住机会消灭它,这就像治水时筑堤围堰,防止水流走。后面则是引用了战国时候的军事家孙膑在指挥“围魏救赵”战役时,事先作的一段解释。大意是,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一点一点地去解开,而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打架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与其中。跟敌人作战时,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这样(需要我们去解救的)围困就可以自解。
这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卷六五)记载的故事,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战国初期,魏国花了很大的力气攻克了北邻的中山国,但是该国实际上更加靠近北方的赵国,后来果然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原来中山国的土地强占了。公元前354年,魏惠王准备报复失去中山国的旧恨,派大将庞涓前去夺回中山国。庞涓认为中山国只是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原本的领土也不远,不如直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两得。魏惠王同意了,于是出动五百辆战车的部队,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并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向齐国求救,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国的土地相赠。齐威王答应援救赵国,但没有立即出兵。赵、魏两军相持一年有余,此时邯郸的形势已经危在旦夕,赵魏两国也均已非常疲惫。齐威王认为出兵与魏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正式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齐军主力救援赵国。
田忌计划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战,以解救赵国围城之急。孙膑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战法,提出了“批亢捣虚”、“疾走大梁”的正确策略。他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要排解别人的聚殴,自己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的道理也复如此,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采取“批亢捣虚”的办法,就是撇开强点,攻击弱点,避实击虚,冲其要害,使敌人感到形势不利,出现后顾之忧,自然也就解围了。
孙膑进而分析:现在魏、赵相攻近一年,魏军的精锐部队悉在赵国,留在自己国内的是一些老弱残兵。根据这一情况,他建议田忌应该迅速向魏国的都城大梁进军,切断魏国的交通要道,攻击它防备空虚的地方。这样一来,魏军必然被迫回师自救,齐军可以一举而解救赵国之围,同时又能使魏军疲惫于路,便于最终击败它。
田忌虚心采纳了孙膑这一“批亢捣虚”的作战建议,统率齐军主力迅速向魏国国都大梁挺进。大梁是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时处于危急之中,庞涓不得不率领魏军主力急忙回救大梁。这时候,齐军已将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一带)作为预定的作战区域,迎击魏军于归途。魏军由于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加以长途跋涉急行军,士卒疲惫不堪,面对占有先机之利、休整良好、士气旺盛的齐军的截击,顿时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境,遭受到一次严重的失败,其已经占据的赵国土地,至此也全部丢失。
现代运动战对“围魏救赵”的战术应用极广。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总结我方抗日军民反围攻、反扫荡的作战经验时就谈到,在我方处于内线作战,而敌人处于外线作战的情况下,如果我方兵力占有优势,可使用次要力量处于外线,在那里破坏敌人的交通等设施,钳制敌人的增援部队。“如果敌在根据地内久据不去,我可以倒置地使用上述方法,即以一部留在根据地内骚扰该敌,而用主力进攻敌所来之一带地方,在那里大肆活动,引致久据之敌撤退出去打我主力;这就‘围魏救赵’的办法。”(《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商用新解”
就是想得和别人不一样
世界塑胶大王——台湾塑胶公司董事长王永庆被誉为“经营之神”、“台湾企业的救星”等。他始终坚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信念,主张企业做买卖必须做到利己也利人。因为买卖双方都要生存发展,都要赚钱,因此必须精诚合作,互惠互利,决不能只为自己赚钱而不管对方死活。因此,他深得用户欢迎。1986年台币升值,由原来的40元兑1美元升到37元兑1美元。他亲自召开与客户共度冲击的会议,决定台币升值的汇兑损失由台塑全部负责。这样台塑每日至少损失1亿元台币(折合当时的300万美元)。但台塑集团将这部分损失靠内部管理消化,使这一年仍获利非浅,即发展了自己,也保护了别人,奠定了与客户合作的基础,财源滚滚而来。这就叫方便别人,也方便自己;帮助别人,自己也受益。
美国休斯可公司创建人比尔,以350美元起家,在短短10年内发展成拥有1000万美元资产的美国最大的皮鞋制造商。他之所以能站住脚,靠的就是投桃报李。在创业初期他深知自己财单力薄,不可能单凭个人的实力与同行业的大企业竞争,必须联合外界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心换心。
一次,休斯可公司生产的白鞋带、白扣的软皮鞋,在辛辛那提州失去了销路,零售商天天打电话要求退货,这可急坏了负责这一地区的批发商古佳伦,他连夜赶来找比尔商量对策。如果把货收回来,积压在家里,批发商将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
比尔说:“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局面,我决不会让你受损失,你把白鞋带白扣的皮鞋统统收回,送到我这里调换别的式样的鞋。”
古佳伦感动地说:“但也不能让你一个人吃亏呀。”比尔亲切地说:“我们都是一家人,谁受损失都一样,这事理应由我来处理。”这件事传出以后,全国各地的批发商对比尔更加敬重了。
比尔类似的事举不胜举。批发商、零售商对比尔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以实际行动报答。他们不仅全力推销比尔公司生产的各式皮鞋,而且在比尔遭到灭顶之灾以后,自愿组织起来,帮助比尔度过难关。有一年,河水决堤把比尔用贷款刚刚新建的现代化皮鞋厂的设备、材料、产品冲得几乎一干二净,比尔犹如晴天霹雳,欲哭无泪,他想到了死。在他万念俱灭的时候,比尔销售网中几个较大的批发商登门拜访,鼓励他“重振旗鼓”。可是,比尔连还债的钱都没有,哪还有资金兴建工厂。一位批发商爽快地说:“你放心,只要你肯继续干下去,钱的事包在我们身上了。”另一位说:“过去,我们困难的时候,你帮助了我们,现在我们也决不能昧着良心,袖手旁观。”5天后,那几位大批发商召开了来自全国各地几百位批发商的集资大会,仅仅两个小时,就凑齐了比尔重建新厂的资金,一星期后,比尔恢复了工厂生产。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比尔在别人困难的时候舍己为人,伸出援助之手,当他遭受灭顶之灾时,他得到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