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情绪操控术:走出困境的心理策略
2737500000005

第5章 把缺憾变成动力,烂牌也能打出好结果

1.不必看低自己的出身

正如波斯诗人萨迪所说:“假如你的品德十分高尚,莫为出身低微而悲伤,蔷薇常在荆棘中生长。”生活中,我们经常感觉到很多人总是看轻自己的出身,抱怨他们没有一个好的出身,没有显赫的家世。然而事实上,无论是谁,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出身就被定格了,抱怨出身对于自己的命运毫无帮助。决定未来人生的只有你自己,只要你相信自己,无论命运如何、出身如何,机会总是会出现的。

随着2008年美国大选的尘埃落定,奥巴马当选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聚集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格兰特公园内的13万支持者顿时沸腾了。

奥巴马1961年出生于夏威夷,奥巴马的父亲老奥巴马是肯尼亚黑人,母亲安·邓纳姆是美国白人。

奥巴马的父亲出生在肯尼亚西部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当过放牛娃,他在肯尼亚时就娶了第一个妻子柯齐亚,并有了两个孩子,后来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去美国读书,与邓纳姆相遇,生下奥巴马。

邓纳姆后来与印尼留学生罗罗·素托罗结婚,并于1967年来到印尼,也把6岁的奥巴马带到印尼。她4年后离婚,奥巴马在雅加达度过4年后,回到夏威夷,和外祖父、外祖母挤在一个很小的公寓里生活。

如此出身并没有阻挡奥巴马向上攀登的步伐,他198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之后,又在1991年获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这一切,都是他不断为成功的目标努力的结果。

当然,这样的学历也并不足以让一个非洲裔的青年人在政坛平步青云。毕业后奥巴马成为一名律师,但渴望成功的他不甘于此,他想从政,想当州议员。为了获得竞选国会参议员的经费,奥巴马一家甚至把公寓拿出去抵押了。2004年,他终于成为了国会参议院内唯一的黑人议员。但是,在整个参议院里面,奥巴马是唯一需要自己去报税的人。

一直到2004年7月,民主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奥巴马被指定在第二天做“基调演讲”。奥巴马以其极具魅力的演说、灿烂的笑容虏获许多民众的心,一跃成为首位在初选前民调获得全国性支持的明日之星。奥巴马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已在政坛掀起一股旋风。

对于出身低微的人来说,同样不缺少改变命运的机会,只要你学会选择,你的人生一样可以获得精彩。奥巴马的家世可谓低微,他的童年和他的奋斗历程让人听来也不免感到心酸,但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从美国社会底层走出来的男孩,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过程。他的成功传递给天下所有心存梦想的人们一个信念:只要敢于选择自己的人生,无论你是怎样的出身,在付出了持之以恒的努力后,你都将会取得成功。

上天对每个人的给予都是公平的,不同的是,有的人优势显露在外面,有的人优势则被衣衫遮盖了。出身平凡的人就是那些优势被衣衫遮盖的人。只要敢于正视劣势,敢于选择成功的道路,一样能走出精彩的人生。最应该谨记的是:不必看轻自己的出身,出身寒微也能崛起。

真正杰出的人物,总是能突破逆境,崛起于寒微。艰难的环境虽能毁灭人,但更能造就人;它毁灭的是庸夫,而造就的往往是伟人!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创下如此的伟业,就是因为他勇敢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他不受制于人,不受制于出身,并依靠自己的努力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江山。

纵然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出身,但我们却能够选择以怎样的方式去走属于自己的路。即使出身低微、命运坎坷,即使挫折不断、屡屡失败,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过度悲伤,要坚定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目标,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不断为之付出努力,终将有梦想成真的一天。

2.学会欣赏自己

席慕容曾说过:“人的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应该学着喜欢自己。”学会欣赏自己,相信自己最为特别。不要在观察别人时就能发现别人的美丽,而对于自己却显得那么愚钝,将所有的优点忽略不计。对自己宽容一点,大度一点儿,始终再多一点点耐心,自己就会释放出无穷魅力。

蒂尼·博格斯从小就喜爱篮球,可因天生长得矮小,伙伴们都瞧不起他。有一天,他很伤心地问妈妈:“妈妈,我还能长高吗?”妈妈鼓励他:“孩子,你能长高,长得很高很高,你一定会成为有名的大球星。”从此,长高的梦像天上的云在他心里飘动着,每时每刻都散出美丽的色泽。

然而美梦却没能成真。“业余球星”的生活结束了,博格斯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1.60米的身高能打好职业赛吗?蒂尼·博格斯横下一条心,个矮也能闯天下。“别人说我矮,反而成了我的动力,我偏要证明矮个子也能做大事情。”在威克·福莱斯特大学和华盛顿子弹队的赛场上,博格斯收走了从下方来的90%的球。蒂尼·博格斯简直就是个“地滚虎”,他越是个儿矮越是飞速地运球过人……

后来,蒂尼·博格斯进入了夏洛特黄蜂队(当时名列NBA第三),在他的一份技术分析表上写着:投篮命中率50%,罚球命中率90%。

学会欣赏自己,不要让别人的光芒将你灼伤。别人考118分,你考68分,也不要气馁,因为比起你上次的65分,也算是一次小小的进步。

欣赏自己才能保持信心,而信心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最有力的保障。所以从今天开始,每天都要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行!

任何人都有缺点和弱点,任何人也都有无知无能的一面,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事情上而已。因而,人人在自我表现和与人交际中都会有“出丑”的一面。有些人由于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缺点,拿出勇气,去革新和突破自己,所以,他们宁愿不做事、不讲话、不交际,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在灯光灿烂、乐曲悠扬的宴会厅里,他们很想站起来跳舞,可是怕别人笑话自己舞技拙劣,宁愿做一晚上的看客。跳得好的人越多,观众越多,他们就越是提不起勇气。

曾经有一篇《你不必完美》的文章。在文中,写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因为在孩子们面前犯下了一个错误,他感到非常内疚。他思忖自己在孩子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从此被毁,怕孩子们不再爱戴他,所以他不愿意主动认错。在内心的煎熬下,他艰难地过着每一天。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主动给孩子们道了歉,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不但没有讨厌他,反而比以前更爱他了。他由此发出感叹:人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往往那个经常会犯些错误的人是可爱的,因为没有人期待他是圣人。

杰出的科学家霍金是个全身瘫痪的残疾人,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听不到自己创作的歌曲,但他们的一生,却是欢乐多于痛苦。

人生宛若一支球队,最优秀的球队也会丢分,最差劲的球队也有过辉煌的时刻,我们追求的目的,就是尽可能让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不必苛求完美。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3.无法选择开始,但可以决定结果

卡耐基先生告诉我们:“命运交给你一个酸柠檬,你得想法把它做成甜的柠檬汁。”生命中有太多我们无法选择的东西。比如,我们的长相一般,但我们可以挖掘内在美,以提高我们的综合实力;我们也无法选择我们的出身,但是完全可以靠我们的知识和能力,为美好的未来筑阶架桥。总之,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左右事情的结果。

拿破仑是穷困的科西嘉贵族,尽管贫穷,但他仍进了一个在布列讷的贵族学校。在校期间,拿破仑经常被那些贵族子弟嘲讽。他们讥讽拿破仑的穷苦,并极力在他面前夸耀富有。

每次面对这些讥讽他的贵族子弟他都非常愤怒,却无可奈何。后来实在受不住了,拿破仑写信给父亲,说道:“为了忍受这些外国孩子的嘲笑,我实在疲于解释我的贫困了,他们唯一高于我的便是金钱,至于说到高尚的思想,他们是远在我之下的。难道我应当在这些富有高傲的人面前谦卑下去吗?”他父亲很干脆地回答道:“我们没有钱,但是你必须在那里读书。”

在学校忍受了5年的嘲讽,拿破仑更增加了一定要出人头地的决心,他发誓一定要做出一番成就来,让那些曾经嘲讽他的人颜面扫地。

所以,当拿破仑到了部队,他的同伴用多余的时间追求女人和赌博时,他却埋头读书,用加倍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誓言。当时,他可以不花钱在图书馆里借书读,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在读书的时候,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总司令,然后将科西嘉岛的地图画出来,用数学的方法精确地在地图上计算出哪些地方应当布置防范。这样,他的数学才能获得了提高,也使他第一次有机会发现自己的特长。

拿破仑的优点被他的长官发现了。他派拿破仑在操练场上执行一些工作,因为这需要极复杂的计算能力,而这是他的优势。这一次任务他完成得很出色。又由于他出色的表现,从而为他赢得了新的机会。慢慢地拿破仑开始有了权势。而那些从前嘲笑他的人,都投靠了他,变成了他的忠心拥戴者。

很多时候,开始并不重要。当一件事情大家都觉得不好,往往就是机会到来的时候。往往,我们最大的失败就是给自己一个思维定势:总认为不如意的开始,不能给我们带来希望,从此一蹶不振,愤世嫉俗。

不要把开始当作借口,努力才是最重要的。你要知道,即使你在开始的时候拥有最好的竞争条件,你前进的道路上仍然摆脱不了这样或那样的阻碍。最关键的是你对待起点的态度,这个态度决定着你是否能够到达终点。如果你能脚踏实地,站稳脚跟,然后再一步步登攀,你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成功。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想要达到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聪明的人明白,奋斗是决定结果的唯一方式。这样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急湍暗礁,都会奋勇搏击;这样的人不管遇到任何的艰难险阻,都会相信他的前途是光明的。他从来没有过多的余力来在意起点的高低,而是全神贯注地朝目标奔去。

4.遭遇不公,更要奋发向上

泰戈尔说:“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无以到达光明。”世界上,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所有的公平都是相对的。一个人不能总是抱怨社会的不如意,要学会去适应,学会去调整,让自己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坚持做好,最终必将成为一个真正的赢家。

有一年美国通用公司打算裁员。裁员名单公布出来,内勤部办公室的玛丽和琳达都在上面。公司规定两个人必须在一个月之内离岗。两个人都很伤心。

第二天上班玛丽的情绪依旧很激动,对谁都是冷冰冰的,但是她又不敢去找老总理论,只能对办公室主任诉苦:“凭什么把我裁掉?我干得好好的……”“这对我来说太不公平了!”她一整天的时间都浪费在找人诉苦上,寻求心理上的一点安慰。如此,把她分内的工作都耽误了。就这样,接连几天,同事们都不敢再和她接近。

琳达则不一样,她虽然当时很伤心,也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做得很出色,为什么会被裁掉。但是她没有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上来。第二天一上班,她就和以往一样地干开了。虽然别人不好意思再吩咐她做事,但是她依然揽过了很多的工作,面对别人的同情和惋惜,她总是笑笑说:“是福跑不了,是祸躲不过,反正这样了,不如干好最后一个月,以后想干恐怕都没机会了。”她仍然每天非常勤快地打字复印,随叫随到,坚守在她的岗位上。

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玛丽按照原定的裁员名单被开出公司,而琳达却意外地被从裁员名单中删除,留了下来。

生命中注定要有无数的不公。即使今天没有,明天也许会接踵而至。我们只有在这种挑战中激发自己,改变心态,迎难而上。烂牌也要打出好结果。

在我们抱怨不公平待遇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真的为改变这种处境努力奋斗过?曾有人问起比尔·盖茨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比尔·盖茨的回答是:“工作勤奋,我对自己要求很苛刻。”事实上,盖茨几乎住在办公室。他每天上午大约9点钟来到办公室后,就一直呆到半夜,除了吃比萨饼外卖的几分钟休息时间,他都在奋斗。

穷孩子出身的李明博在韩国现代公司工作期间,面对种种的不公平待遇,他从来没有抱怨过。20岁的他当上理事,30岁做了社长,40岁成为了会长。66岁的他在2007年底成功当选为韩国总统。在他12年的工作期间,他从来没有过公休日,并且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相当于别人的两倍。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这让人心灰意冷。我们有没有想过,经历过这些不公平,我们才会厚积薄发。聪明的人会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拥有乐观的心境和继续做事情的决心。

5.为残缺打个完美的补丁

正如《吕氏春秋》所说:“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疵。”生活中,完美总是相对的,缺憾才是绝对的。残缺总是林林总总,无处不在,谁也无法逃避。人生就是不断遭遇缺憾,弥补缺憾,在缺憾中不懈追求完美的过程。

一个小木轮,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身上少了一块木片,为了补上这一缺憾,它决定去寻找一块和自己丢失的一样的木片。

于是,它开始了长途跋涉,但由于缺了一块,轮不够圆,所以走得非常慢。这时正值春暖花开,路边的风景非常美,五颜六色的花点缀在绿色的田野里,空中还有鸟儿在歌唱。小木轮边走边欣赏风景,不知道就这样走了多久,它终于发现了一块和自己的缺口一样的木片,它高兴地将其装在身上。这下完美了,它想。

然后,小木轮重新出发了,没有了缺憾的它自然走得飞快,它开始为自己的完美欢呼。可是,没过多久,它就泄劲了,因为它再也没有时间和机会欣赏路边的野花,聆听小鸟的歌唱了,单调地赶路让他感觉枯燥和乏味。于是,经过再三思量,他还是将木片卸了下来,带着缺憾慢慢上路,快乐的心情又重新回来了。

因为少了一块木片,小木轮看到了美丽的风景,缺憾反倒成了一种恩惠。而在艺术界里,有的评论家甚至提出:“完美的趣味本身就是一种局限,单调的美容易使人淡忘,而一些缺点往往起到震撼心灵的作用,使创作更加生动真实。”的确,如果没有缺憾又如何能显出完美的魅力?就像如果没有沙漠,人们就不会产生对绿洲的渴望。

然而,缺憾并不受人欢迎,我们都在追求所谓的完美,想要拥有完美的亲情,想要拥有完美的爱情,更想要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但是日有东升西落,月有阴晴圆缺,就连星星也会有殒落的时候。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并不存在。也正因为有了缺憾,我们才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风景,它是上帝赐予我们的另一种恩惠。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聪慧弥补自身的缺憾,进一步走向完美。比如,美女王昭君生有一双大脚,与她“落雁”的娇躯极不协调。她就请裁缝缝做了一件套裙,在裙上镶满美玉佩饰,这样长裙拖地,不仅掩盖了一双大脚,而且走起路来发出丁丁冬冬的声音,更显得婀娜多姿。再比如,美女貂禅身上有一股难闻的体味。为了掩饰这些,她让人制作了一条带坠的粗项链,坠子里装满了龙涎香。这样一来,项链掩饰了那令人讨厌的体味,使她变得更加妩媚,香气逼人。

其实,人生的意义在于为残缺打上完美的补丁。聪明的人在遭遇缺憾的时候,决不会怨天尤人,悲观失望,而是积极乐观,坦然面对。通过发挥自己的才智,将缺憾化为美丽。就像又苦又酸的柠檬,不管它多么让人讨厌,我们都可以把它榨成汁,加上水,加上糖,倒进蜂蜜,变成人人爱喝、生津止渴的柠檬汁。

6.总有一扇窗为你打开

西·切威廉斯曾说:“只要你稳住航舵,即使是暴风雨,也不会使你偏离航向。”人的一生总会有坎坷与挫折,当它们与你“不期而遇”时,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绝境,总有一扇窗为你打开。你要知道,无论黑夜多么漫长,太阳总会冉冉升起。

康妮小姐被美国“全国汽车公司”制造的一辆卡车撞倒,司机虽然踩了刹车,卡车还是把康妮小姐卷入车下,导致康妮小姐被迫截去四肢。伤心、绝望的康妮小姐向詹妮芙·帕克小姐求援。詹妮芙通过调查掌握了该汽车公司的产品近年来的15次车祸——原因完全相同,该汽车的制动系统有问题,急刹车时,车子后部会打转,把受害者卷入车底。

詹妮芙对“全国汽车公司”负责人马格雷说:“卡车制动装置有很大的问题,你隐瞒了这一事实。我希望汽车公司拿出200万美元来给那位姑娘,否则,我们将会提出控告。”

马格雷回答道:“好吧。不过我明天要去伦敦,一周后回来,我们先研究一下,作出适当安排。”

一周后,马格雷却没有露面。詹妮芙感到自己是上当了,但又不知道为什么上当,她的目光扫到日历上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诉讼时效已经到期了。詹妮芙愤怒地给马格雷打了个电话,马格雷在电话中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小姐,诉讼时效今天就要过期,谁也不能控告我们了!希望你下一次变得聪明些!”

詹妮芙几乎要给气疯了,她问秘书:“准备好这份案卷需要多少时间?”

秘书回答:“大概需要三四个小时。现在是下午一点钟,即使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草拟好文件,再找到一家律师事务所,由他们草拟出一份新文件交到法院,也来不及了。”

詹妮芙急得在屋中团团转,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全国汽车公司”在美国各地都有分公司,可以把起诉地点往西移,隔一个时区就差一个小时,这样诉讼时效就不会到期了。

位于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在西十区,与纽约时间相差应该是整整5个小时!这样就在夏威夷起诉!

詹妮芙赢得了至关重要的5个小时,她以雄辩的事实、催人泪下的语言,让陪审团的男女成员们特别感动。陪审团一致裁决:詹妮芙胜诉,“全国汽车公司”将赔偿康妮小姐600万美元损失费!

人生的路如此漫长,不可能时时阳光普照。对我们来说,当挫折接踵而来、失败如影随形时,当命运之门一扇接一扇地关闭时,我们永远也不要怀疑,总有一扇窗会为你打开!就像詹妮芙·帕克小姐这样,濒临绝境并不绝望,而是勇于面对、不屈抗争,最终战而胜之。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时候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但是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也许你在门前吃了闭门羹,但是转过头去,你又能看到窗外那一片绝美的风景。

在我们成长的途中,一些人生的考验必不可少。没有雷电雨雪和狂风的洗礼,五谷不会丰登;人生缺乏历练,便会少了许多趣味和风景。遇到打击,陷入困境,前无进路,后无退路的时候,不要一味钻“牛角尖”,有时候“往旁边走”,也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只要自己能够遇事学会变通,就会迎来柳暗花明。我们要相信人生没有绝境。否则,我们就会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点风雨,只要命运向我们浇来一盆冷水,我们便立刻凋零。

台湾作家杏林子曾说:“在人生的旅途上,有时候我们真的以为走到了绝境,其实,说不定也正是另一种人生的转承。”常常,我们埋头勇往直前,到后来竟发现那是一条绝境,没有路可以让我们朝前走下去!山穷水尽、悲哀失落的心境难免会有。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想,用心去做,总能够想出办法来。积极主动地奋斗,就能走出困境,达到目标。正所谓“绝路逢生”。

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这扇窗你实在推不开,那么你可能开错了窗。另开一扇窗,你会发现整个世界也一样会呈现在你的面前。无论你正在遭遇什么,只要你胸中还有一线希望,你的脚下总会有一条新的道路等待你前行。

7.不要太看重生活中的得失

东方诗哲泰戈尔说:“如果你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你也将失去群星。”我们总是执著于感伤曾经失去的,过多地发牢骚、生气,以致忽略了身边的风景以及未来可能存在的惊喜。

失去,也许没有人不会为此感到遗憾和痛苦,但是失去的已然失去,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投注在已经过去的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过多的停留只会让你失去更多。让昨天的失去永远定格在昨天,是你活得快乐和成功的一种优雅的心态。

李宇明是华中师大一名年轻的教授,刚结婚不久,妻子就因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卧床不起。女儿出生后,妻子的病情更加严重。

面对常年卧床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女儿、还没起步的事业,李宇明眉头紧锁,心情沉重得能拧出水来。一天,他忽然想,能不能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儿童语言的研究上呢?这样既能照顾妻子和女儿,同时又能发展自己的事业。从此,妻子成了他的最佳合作伙伴,刚出生的女儿成了他最好的研究对象。

李宇明紧锁的眉头松开了,他在忙碌中制造着温情,也体验着事业进展的喜悦。家里到处都是小纸片和铅笔头,女儿一发音,他和妻子立刻作记载,每周一次用录音带录下文字和难以描摹的声音。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女儿上学,整整6年的时间,他和妻子开创了一项世界记录:掌握了从出生到6岁之间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始资料,而国外此项记录最长的只到3岁。1991年,李宇明的《汉族儿童间句系统控微》的出版,在国内外语言界引起了轰动。

如果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把过多的时间都耗费在对失去的耿耿于怀上,那是多大的浪费啊。曾经的失去可以成为我们以后的借鉴,但我们不能因此背上包袱,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丢掉那些因为失去而衍生的哭泣、烦恼,轻轻松松上路,你才会越走越快,越走越欢愉,路也将越走越宽。

我们知道 《哈利·波特》 风靡全球,它被翻译成近70种语言,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达3亿多册。而它的作者、英国女作家J·K·罗琳却有一个不堪回首的过去。她大学毕业后,在伦敦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结婚后又被当记者的丈夫抛弃,但她没有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最终写出了畅销全世界的科幻小说 《哈利·波特》。

也许你永远成不了J·K·罗琳,但你完全可以像她一样,忘记自己的失去,把精力和目光更多地投入到现在,去争取更美好的未来。仔细想想,人生几十年,长一点也不过百年,来的时候赤裸裸,走的时候也两手空空。纵然有钱人能买一个上等的骨灰盒,买一块上等的墓地,可里面装的东西不过都是一把骨灰!所以,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过程的精彩。

多数时候,失去是被迫的,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面对失去的态度。一个不曾体验过生活坎坷的人,又怎么能体会风雨后彩虹出现时的欣喜和激动?

西方有句格言:“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失去的,已经成为永久的过去,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心一直停留在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若为了已经错过的月亮而继续错过灿烂的群星,实在是太可惜了。

8.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幸

苦难并不可怕,受挫折也无需忧伤。只要心中的信念没有萎缩,人生旅途就不会中断。不要抱怨生活给了你太多的磨难,不要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曲折,更不要抱怨生活中存在的不公。人生不圆满十有八九,坦然处之,再苦也要笑一笑!

在人生的海洋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艘小船,在通向彼岸的过程中,苦难、灾难、不幸谁都不可避免,然而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受过伤,而是能够坚强地缝合伤口,继续勇往直前。

一个小男孩出生时的样子,让所有见到他的人都伤心至极——他的身体只有可乐罐那么大,腿是畸形的,而且没有肛门,躺在观察室里奄奄一息。医生断言,这孩子几乎不可能活过24小时,但是他挣扎着活了一周又一周……父亲将他带回家,取名约翰·库缇斯。

小约翰实在太小了,在他眼里,周围的一切都是庞然大物,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恐惧,连家里的狗都欺负他。

到了上学的年龄,当他背着比他个头还大的书包、坐在轮椅上走近校门时,那些调皮的孩子把他当成了随意戏弄的玩具,他们故意掀翻他的轮椅,看他挣扎;他们弄坏他轮椅上的刹车,看他失控的样子;他们甚至用绳子绑住他的手,用胶纸封住他的嘴,把他扔进垃圾箱里,还在垃圾箱旁边点燃了火……有一次幻灯课上,约翰出来上厕所,可是,他在黑暗中每移动一步,都感到钻心的疼痛。当他来到光亮处,才发现自己脚上扎满了图钉,鲜血直流。

约翰终于无法忍受了,回到家,望着镜中的自己,想着自己一次次被折磨、被侮辱的遭遇,他放声大哭。他想到了死亡,想到了自杀,只是舍不得疼爱他的双亲……

高中毕业后,约翰渴望找一份工作自食其力,每天早晨,他爬在滑板上敲开一家又一家的店门,问店主是否愿意雇用他。人家打开门,根本就没有发现几乎趴在地上的约翰,就又把门关上了。

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约翰终于在一家杂货铺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后来他又做过销售员、技术工人,还在一个仪表公司拧过螺丝钉。那时,他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赶火车到镇上,然后爬上他的滑板,从车站赶到几千米外的工厂。

约翰虽然身体残疾,但是爱好体育运动,他从12岁就开始打轮椅橄榄球。由于他没有双腿,做事全靠双手的力量,使得他的手臂力量惊人。1994年,约翰·库缇斯成了澳大利亚残疾人网球赛的冠军;2000年,他拿到澳大利亚体育机构的奖学金,并在全国健康举重比赛中排名第二。

我们远远比约翰·库缇斯要幸运得多,我们有健全的身体,能跑能跳,没有人敢随意欺凌我们,但是,我们敢说自己的人生比约翰·库缇斯的人生更精彩更如意吗?我们总是认为自己遭遇了那么多的不公,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多么不幸,甚至想到过结束自己的生命,这难道不是对生命的亵渎吗?

事实上,没有一片海域没有波澜,没有一片蓝天不会下雨,没有一个人一生不会遇到不幸。其实人生的不幸就像海上的波澜、天空中的阴霾一样自然。真正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一点挫折就感觉天塌地陷,世界末日,却不知道,芸芸众生,谁的身上不曾带着点伤呢?我们常常看到别人风光的一面,却忽略了其不为人知的一面——世间每个人都有不幸。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更没有谁的人生永远顺风顺水。我们的人生就像一条坎坷的路,荆棘丛生,但只要我们坦然去面对,就一定能战胜苦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9.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自己

有句名言道:“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想改变世界很难,而改变自己却容易得多。与其改变全世界,不如先改变自己。当你改变了自己,你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跟着改变了。所以,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变,那么第一个必须改变的就是自己。

很久以前,人类都是赤脚行走的。一位国王去偏远的乡间旅游,路上有很多碎石头,把他的脚刺得生疼,他大怒,回到皇宫后,就下令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觉得这样做,不只自己不再受苦,全国老百姓也都可以免受刺痛之苦了。

愿望是好的,问题是哪里来那么多牛皮?就算把全国所有的牛都杀了,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皮革,这还不算用牛皮铺路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但既然是国王的命令,谁敢说个“不”字呢?

就在大家为此发愁的时候,一个聪明的大臣大胆向皇帝谏言说:“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这样不就免受刺痛之苦了吗?”

国王一听,当下领悟,于是立刻收回命令,改用这位大臣的建议。据说,这就是“皮鞋”的由来。

面对环境,甚至是整个世界,作为个人,我们是无能为力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在上世纪的欧洲,有一个四处传教的神父,他在临终前对他的信徒说:“年轻的时候,我决心要改造这个世界,到过各个地方,劝导人们如何生活和应该做什么,但是都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没人仔细听我说。于是,我决定先改变我的家人,但是使我灰心的是,似乎家里人对我的话也不予理会,他们也没有发生任何我所期望的变化。现在到了生命的最后几年,我才认识到,其实我首先应该从改变自己开始。”

当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环境的时候,尤其是环境不利于我们的时候,就改变自己。这是一种智慧,一种策略。更重要的是,先改变自己的内心。有什么样的看法,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比如,你想要变得富有,最好的方法就是向富有的人学习。通过学习、思考和观察,在富人的言传身教中,学到致富的智慧和经验。否则,只能是越改变命运越糟糕。

其实,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很多次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是往好的方面改变,还是往坏的方面改变,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对当时情形的认识。

也许命运真的是不公平的,可认命的人是永远无法改变命运的。我们无法去指使别人做些什么,但我们可以做好自己。像芦苇那样,尽管软弱,但有智慧。面对狂风卷来,不是试图与之对抗,而是伏下身子,低头弯腰,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