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世纪至9世纪之间,在北方游牧区兴起了三个重要的游牧民族:一个是突厥;另一个是蒙古;第三个是女真。与以往各游牧民族不一样,这三大游牧民族都获得了空前发展,并都在这种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庞大的帝国,给世界历史以巨大影响。
(1)突厥人。突厥人的发源地及其族源,国内外文献说法不一。据考证,汉文中“突厥”之名最早见于《周书》卷二七《宇文测传》,该传说西魏大统八年即542年之前,突厥每岁于河水结冰后即来侵掠西魏北边,而其最初的发源地是在准噶尔盆地之北。至于其族源,据19世纪末在漠北鄂尔浑河畔发现的突厥文《阙特勒碑》和《毗伽可汗碑》说:“九姓回纥者,吾之同族也。”也就是说,突厥人自认与回纥同族,而回纥又是铁勒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突厥族当属铁勒族系。又据考证,铁勒族的先世在魏晋南北朝时称“高车”,而高车的先世即战国秦汉时的“丁零”,可见不仅突厥人的发源地是清楚的,且其族的形成可谓源远流长。以游牧狩猎为生,以狼为图腾,兴起后迁至高昌(今吐鲁番)的北山,学会冶铁技术并以冶铁著名,5世纪中叶柔然征服高昌后,被迫迁居金山(即阿尔泰山)南麓,一度沦为“锻奴”。金山形似兜鍪(一种古代战盔),俗称“突厥”,因此得名。
6世纪中叶,突厥人逐步摆脱柔然的控制,大力发展锻冶手工业,又加强与西域和西魏的边市,力量日益壮大。546年,首领土门部众击败铁勒诸部,收其众5万余户。552年春,又发兵柔然并大败之,遂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自称“伊利可汗”。次年年初,土门卒,其子科罗代位,可不久科罗亦死,由其弟燕都掌权,号木杆可汗。木杆可汗在位19年(553—572),占柔然、破嚈哒、逐契丹、并契骨,建汗庭于都斤山即今鄂尔浑河上游的杭爰山。其领地,东起辽海,西至西海,南自漠北,北抵北海,东西在万里以上,南北亦有五六千里。
这时的突厥,畜牧业兴旺,锻冶手工业发达,官制、刑法、税法齐备,并已有了自己的文字,而且是中国北方各族中第一个创造了自己文字的民族。突厥文大约创制于5世纪,但直至1889年俄学者N。M。雅德林采夫于鄂尔浑河流域和硕柴达木湖畔发现古突厥文《阙特勒碑》和《毗伽可汗碑》,并由丹麦学者V。汤姆森加以解读又于1894年公布之后,世人方获证明而知晓。据研究,突厥文来源于阿拉伯文之草体字母,但在传入突厥后有所改造和发展,共有35个或38—40个字母或符号,但既不是一种纯粹的音素文字,也不是纯粹的音节文字,其书写方法或由左向右,亦有由右向左者。这是一个等级制国家,在最高统治者可汗下,设叶护、特勒等28等官职,实行严密控制。而且,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又在各个地区分设许多可汗,但均由大汗封命。突厥法律规定,凡反叛、杀人致死,伤人者以女或马赔偿,偷盗者十倍偿还;被征服族人进行反抗或本族人违犯刑律,均得降为奴隶。563年,乘北齐、北周对峙之机,突厥引兵出塞,纵兵大掠,使晋阳以北700多里,人畜无遗。至582年,突厥被一分为二;东突厥由波罗可汗掌管,西突厥由达头可汗统治。此后东突厥虽强盛一时,但已改变不了势力日衰的总趋势。
(2)蒙古人。蒙古人原是室韦部落的一支。8世纪之前,室韦部落兴起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即东北亚最大的河流黑龙江的上游。约8世纪左右,室韦部落开始西迁,抵达达克鲁伦河、鄂嫩河和土拉河发源地的肯特山一带,逐步散布于西起三河之源、东至呼伦贝尔的辽阔草原。室韦部落当时分为好几支,如岭西室韦、蒙兀室韦、黄头室韦、山北室韦等,蒙古人原属“蒙兀室韦”,只是当时一个部落的名称。“蒙古”一语,初见于唐代汉籍,当时即称“蒙兀室韦”,因是“蒙古”的同音译名,至两宋、辽、金之际仍有20余种译法,如“萌古”、“朦肯”、“蒙古里”,等等。9世纪至12世纪,室韦部落进一步分化、发展,在今蒙古草原及其周围涌现出很多的部落,其中有蒙兀部、克烈部、塔塔儿部、蔑儿仑部、斡亦剌部、翁吉剌部、汪古部,等等。此时的蒙古仍只是一个部落的名称。
蒙古人“以黑车白帐为家”,过着游牧兼狩猎的生活,以肉和奶制品为主要食物。放牧的牲畜品种齐全,有马也有牛、羊等,马的品种虽然瘦小,但耐饥寒、善奔走,成为蒙古人重要的交通和作战工具。手工业亦有所发展,除用毛皮做衣、用羊毛制毯而外,还能用木、铁制造各种工具和武器,只是产品比较粗糙。直到12世纪之前,蒙古人还处于氏族和部落阶段,游牧时一般以“古列延”即氏族为单位,其居住地由各户的毡帐围成一圈,氏族部落的首领居于中央,已由群婚过渡到族外婚。有时也直接把掠夺的外族妇女娶作妻子。丈夫死后妻子可改嫁,但不能脱离男方氏族,由于男子较少,多妻制较流行。这说明,当时已由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
12世纪左右,蒙古的社会经济获得迅速发展,有的部落如汪古部落已开始务农。与“汉地”毗邻的一些部落,如塔塔儿、翁吉剌等部落常常以自己的马匹、皮毛在互市中换取内地的绢帛、铁器,深受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畏吾儿人使用的文字,也在族际之间的交往中,从西部传入与之相邻的乃蛮部。蒙古社会内部贫富的分化日益明显,社会被划分成贵族、牧民和奴隶三大阶层。贵族称“那颜”(官人)、“必勒格”(智者)或“薛禅”(贤者),他们都拥有大量畜群和牧地,并控制着一批由“那可儿”(亲兵)组成的武装,为争夺财富和地位“相互攻伐”、“天下扰攘”。普通牧民被称为“哈剌出”(黑头),为避战乱不得不寻求大贵族的庇护,并连年向自己的主人纳贡、服役,最终沦为贵族的依附民。牧民除因战争被俘而成为奴隶外,有的还因无力还债或交换关系沦为奴隶,不过奴隶在蒙古人中主要供贵族家内使用,而不是用于生产,但奴隶的下一代可获自由。蒙古贵族们为了争夺财富和领地,在各氏族和部落之间不断挑起战争,在战争中一些弱小部落被吞并、消灭,同时也有一些部落因征服和合并而强大起来。以铁木真为“大汗”的蒙古国,就是在这种征战中诞生的。
蒙古人的战术是从匈奴、突厥人那里学来的,也是一种“游牧战术”,但却把它发展到极致。作战时,先派出一些探子去观察敌人,但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不让敌人有任何察觉。一旦发起攻击,便从两翼包抄、拦截敌军,靠着他们那支高度灵活的骑兵给敌人一种从天而降、草木皆兵的感觉,令对手还未交锋已仓皇失措。有时他们佯装退却,将敌人引入迷途,使其远离自己的阵地,一旦进入他们的伏击圈,就乱箭齐发将其射死。蒙古人有句名言:“白天以老狼般的警觉注视,夜间以乌鸦般的眼睛注视,战时像猎鹰般扑向敌人。”
(3)女真人。这个时期,在蒙古人之东,与蒙古人几乎同时兴起的一个游牧民族是女真人。女真,一作“女直”,亦译“朱里真”、“朱儿扯特”、“珠申”等,最早见于五代汉籍。但女真人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时的黑水斝斝。自五六世纪起,即居住于今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麓,以狩猎为生。8—9世纪,女真人附属于粟末斝斝族所建的渤海国。926年,渤海国为辽所灭。
辽灭渤海国后,将女真人分为“熟女真”和“生女真”两部分,把其中汉化较深的数千家豪右即熟女真迁往辽阳以南地区,并编入辽的户籍。未汉化的生女真,则仍留在粟末江之北、宁江州之东,不编入辽的户籍。当时生女真“地方千余里,户口十余万”。这十余万户分属于72个部落,散居于流域和山谷。各部落以雄豪为酋长,但各部落居民的户数不等,大者数千户,小者仅千户。尚未脱离原始风貌。
11世纪初,绥可为女真完颜部酋长时,该部落正居住于按出虎水一带。此地“土多林木,田宜麻谷”,完颜部不仅种植五谷,而且还刳木为器、制造舟车、修建屋宇,甚至已开始烧炭炼铁。由于铁器的使用,生产力和战斗力有所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完颜部在女真各部中的地位。11世纪中叶,石鲁及其儿子乌古乃为酋长时,对部落民“以条教为治”,发动对居于青岭和白山之间的部落的战争,借助契丹贵族的力量打击依兰以东的五国部,征服粟江以外呼兰河流域各部落,又降服东南纶石烈等部落,终使完颜部“基业始大”。以此为基础,完颜部酋长的势力逐渐凌驾各部落酋长之上,终在1115年统领女真各部,正式建立女真国即金国,国王便是来自完颜部的阿骨打。
据完颜部不成文法,11世纪和12世纪之交,女真人已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其法律规定,凡犯杀人和劫掠罪的,除本人要处死刑外,还要“没其家资”并以其家人为奴。而当时因负债而出卖妻子或直接以妻子偿债者数量不在少数,说明债奴制也已存在了。女真建国后,其势力和疆域都有进一步扩大,在明代分为海西、建州、野人三部,后来入主中原的满族就是以建州女真为核心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