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2781100000004

第4章 四“三教”与“五德”

在上述“赤帝九世”、“四七之际火为主”等说法中,汉朝是火德尚赤的。这又涉及了“五德终始”说问题。“五德终始”说在汉代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谶纬的“五德终始”说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而它的形成也与《公羊》学有些关联。

《公羊》家有所谓“三教”说。《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载武帝册问诏有“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之语,董仲舒对曰:“夏上忠,殷上敬,周上文者,所继之救,当用此也。”又曰:“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最后的结论则是“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者文致,用夏之忠者”。《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太史公曰”对此说有较完整的描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此说的关键是汉朝继周末大乱之后,必须改变统治方式,用夏之“上忠”救周之“文敝”。而在董仲舒看来,夏朝的“上忠”之道就是“尧舜之道”,是从尧那里传下来的,因为“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不知是否与此有关,最晚至昭帝时,《公羊》家又有了“汉家尧后”的说法。《汉书》卷七五《眭弘传》载:昭帝元凤三年,泰山有大石自立,昌邑有枯木复生,上林苑亦有断枯柳树自立生。《公羊》家眭弘“推《春秋》之意”,对这些怪异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提到:“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此说为汉效法尧提供了新的理由,与“三教”说的结论相合。

汉家为尧后的史料依据仅见于《左传》,且由文公十三年、襄公二十四年和昭公二十九年的三段文字构成。分见《十三经注疏》影印本,第1852、1979、2123页。参阅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293—294页。班固在《汉书·高帝纪赞》中概括这三段文字说:“《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卿,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陶唐氏”就是尧,“刘氏”就是汉。刘氏既出于陶唐氏,汉家便是尧后了。《后汉书》卷三六《贾逵传》载逵上书曰:“五经家皆无以证图谶明刘氏为尧后者,而《左氏》独有明文。”就是指此而言。《公羊》家的“汉家尧后”说当由此而来。《左传》的内容比《公》、《穀》二传丰富得多。昭、宣之时,《穀梁》家尹更始兼治《左传》,“取其变理合者以为章句”,《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第3618页。用《左传》的材料丰富《穀梁》家的学说。西汉经学家法森严,但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现象也是常见的。所以,《公羊》家利用《左传》史料提出“汉家尧后”说不是不可能。其后,此说又被谶纬所采纳。

否定周道,要求汉朝用尧舜禹之道,是汉代《公羊》家的核心观点。与此相似甚至可能是为此提供论证的,还有董仲舒提出的“三统”说、“四法”说和“五帝迭首一色”说。《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春秋》曰:‘王正月’。……何以谓之王正月?曰: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这是说王者受天命建立新王朝后,必须改制作科,以示同前代王朝的区别。那么,新王应如何改制作科?董仲舒回答说:“当十二色。历各法而(其)正色,逆数三而复。绌三之前曰五帝,帝迭首一色,顺数五而相复。礼乐各以其法象其宜,顺数四而相复。”苏舆:《春秋繁露义证》,第184—186页。

“逆数三而复”的是黑、白、赤三统。夏为黑统,商为白统,周为赤统,至汉而复始,故应为黑统。这意味着汉朝应同夏朝一样,以建寅之月为正月,朝服、舆马、旗帜、玺印、牺牲、乐器等皆尚黑,冠、婚、丧、祭等礼仪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此说与三教说要求汉朝用夏政的主张相吻合。但二者也有不同处。在三教说中尧舜禹是“守一道”的,而在三统说中尧舜禹也按“逆数三而复”的顺序各有其统。董仲舒说“新王必改制”,即指三统而言;又说“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第2519页。则指三教而言。因此“三统”说不能说明汉和尧舜的关联。

“顺数四而相复”的是商、夏、质、文四法。舜法商,禹法夏,汤法质,文王法文,至汉而复始,故应法商。此说要求汉朝礼乐用虞舜之制,基本特点是“其道佚阳,亲亲而多仁朴”,还包括“立嗣予子,笃母弟,妾以子贵;昏冠之礼,字子以父,别眇夫妇,对坐而食;丧礼别葬,祭礼先臊,夫妻昭穆别位;制爵三等,禄士二品”等许多具体内容。苏舆:《春秋繁露义证》,第205—207页。此说将汉与舜直接联系起来,符合三教说中夏道即尧舜之道的说法,形式上可以构成对“三教”说的支持。但根据四法循环规则,尧当法文,与汉朝不同。故此说仍不能说明汉与尧的关联。

“顺数五而相复”的是五帝之首的“色”。《三代改制质文》说:商人以商、夏、虞为三王,以帝尧、帝喾、颛顼、轩辕、神农为五帝,其中神农作为五帝之首须“迭首一色”,故为“赤帝”。而周朝建立后,以周、商、夏为三王,以帝舜、帝尧、帝喾、颛顼、轩辕为五帝,神农退出五帝,进入九皇系列,轩辕成为五帝之首,亦须“迭首一色”,故为“黄帝”。同上书,第186—187页。董仲舒的论说到此为止,暂时看不出与汉有什么关系。但照他的逻辑,随着王朝继续更迭,颛顼以下诸帝迟早也会成为五帝之首,因而也会成为以一种颜色命名的帝。这里的“色”只有五种,终而复始,汉是尧后的第六代,因而必将与尧同“色”。可见,此说中隐含着一种能将汉与尧联系起来的方法。

五种颜色按一定顺序排列并终而复始,是“五德终始”说特有的说法。而最初的五德终始说是按五行相胜的顺序排列的。刘歆《七略》曰:“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土德之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文选》卷六《魏都赋》注引,中华书局影印本,1977年,第106页。《吕氏春秋》卷一三《应同》:“黄帝之时……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677页。按照这种说法,黄帝为土德,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继周者为水德。其中不见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的位置,好像是让黄帝做了五帝的代表。董仲舒的三统说与这种五德终始说的后三项正相符合。顾颉刚先生“疑心三统说是割取了五德说的五分之三而造成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260页。不无道理。董仲舒的“五帝迭首一色”说则借用了这种五德终始的形式,按五行相生的顺序重新排列。他说神农居五帝之首时为赤帝,轩辕居五帝之首时为黄帝。黄帝在赤帝之后,正是“火生土”。参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360页。以此类推,“土生金”,黄帝之后应是白帝;“金生水”,白帝之后应是黑帝;“水生木”,黑帝之后应是仓帝;“木生火”,仓帝之后又是赤帝。

谶纬继承了《公羊》家的上述说法。故有“三教”说,如《春秋元命包》曰:“三王有失,故立三教以相变。夏人之立教以忠,其失野,故救野莫若敬。殷人之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莫若文。周人之立教以文,其失荡,故救荡莫若忠。如此循环,周则复始,穷则相承。”《礼记·表记》疏引,《十三经注疏》影印本,1642页。也有“三统”说,如《通典》卷五五“历代所尚”条曰:“高阳氏(颛顼)尚赤……高辛氏(喾)尚黑……陶唐氏(尧)尚白……有虞氏(舜)尚赤”。本注曰:“并出《尚书中候》”,又引《元命包》曰:“夏以十三月为正……其色尚黑”,“殷以十二月为正……其色尚白”,“周以十一月为正……其色尚赤”。王文锦、王永兴等点校本,中华书局,1988年,第1543—1544页。又见《宋书》卷一四《礼志》引《乐稽曜嘉》,第329页。现存谶纬遗文中未见“四法”说,但有与之相似的“文质”说。《春秋元命包》曰:“一质一文,据天地之道,天质而地文。”又曰:“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文选》卷四五《答宾戏》李善注引,第635页。

谶纬的“五德终始说”则是《公羊》家原来没有的,是谶纬作者的一项发明。  《说郛》卷五引《河图始开图》曰:“伏羲氏以木德王”。《说郛三种》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51页。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春秋内事》曰:“轩辕氏以土德王天下”。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河图》曰:“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气感,生白帝朱宣。”宋均注云:“朱宣,少昊氏也。”又引《帝王世纪》曰:“少昊帝……以金承土帝,《图谶》所谓白帝朱宣者也,故称少昊,号金天氏”。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河图》曰:“瑶光之星,如蜺贯月,正白,感女枢幽房之宫,生黑帝颛顼”。

《玉海》卷一九八引《尚书中候》曰:“尧火德,故赤龙应焉。”四库类书丛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册,第214页。

《易纬是类谋》引《洛书灵准听》:“甄机立功者尧,放德之名者虞,与同射放,赤黄配枢,乾坤合斗,七以分治。”郑玄注:“尧赤而舜黄,尧受天精,舜应地德,在中安配枢星也。”《丛书集成初编》0688,第5—6页。

《太平御览》卷八引《春秋演孔图》曰:“舜之将兴,黄云升于堂。”

《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尚书帝命验》曰:“禹,白帝精,以星感。”

《太平御览》卷八三引《河图》曰:“扶都见白气贯月,感生黑帝汤。”又引《洛书灵准听》曰:“黑帝子汤,长八尺一寸。”

《太平御览》卷八四引《洛书灵准听》曰:“苍帝姬昌,日角鸟鼻,身长八尺二寸。”又引《春秋感精符》曰:“孔子案录书,含观五常英人,知姬昌为苍帝精。”

《太平御览》卷八七引《尚书帝命验》曰:“有人雄起戴玉英,祈旦失钥,亡其金虎。”郑玄注曰:“祈,读曰哲(晳),白也,谓之秦也。旦失钥,户将开。金虎,兽之长,喻于秦君也。”

《易纬通卦验》:“孔子表《洛书摘亡辟》曰:亡秦者胡也。丘以推秦白精也……秦为赤躯(驱),非命王。”《丛书集成初编》0689,第12页。

《后汉书》卷四〇《班固传》注引《春秋演孔图》曰:“卯金刀,名为劉,中国东南出荆州,赤帝后,次代周。” 按照上述说法,伏羲为木德,黄帝为土德,少昊为金德,颛顼为水德,尧为火德,舜为土德,夏为金德,商为水德,周为木德,秦为金德,汉为火德。炎帝、帝喾为何德,在现存谶纬遗文中不见明确记载。但炎帝显然应为火德。《古微书》卷一三引《春秋命历序》曰:“地皇十一头,火德王”。同上书,第246页。《礼记·月令》疏引《春秋说》云:“炎帝号大庭氏,下为地皇,作耒耜,播百谷,曰神农也。”《十三经注疏》影印本,第1364页。地皇为火德,而炎帝即地皇。是为炎帝火德之侧证。帝喾在水德的颛顼和火德的尧之间,显然应为木德。《太平御览》卷八〇引《古史考》曰:“高辛氏(帝喾),或曰房姓,以木德王。”所依据的可能就是谶纬。此外,谶纬中重要的古帝王还有燧人氏。《周礼正义序》引《易通卦验》:“燧皇始出,握机矩”。注云:“燧皇,谓人皇,在伏羲前,风姓,始王天下者。”《十三经注疏》,第633页。谶纬中关于三皇的说法比较乱。如应劭《风俗通义》卷一“三皇”条载:《春秋运斗枢》说“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无燧人而有女娲;而《礼含文嘉》则以“虙戏、燧人、神农”为三皇,燧人在虙戏之后。(诸子百家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8页)又《古微书》卷一八引《礼稽命征》曰:“三皇三正,伏羲建寅,神农建丑,黄帝建子。”(《丛书集成初编》0692,第341页)无燧人而有黄帝。但是占主导地位的说法是燧人、伏羲、神农。谶纬遗文不载燧人为何德,《古史考》说他“以火德王”,《太平御览》卷七八引,第364页。不知是否来自谶纬。但可以肯定的是,谶纬中的燧人“在伏羲前”,是“始王天下者”。

谶纬的五德终始说,整体上采用五行相生说,很可能是从董仲舒的“五帝迭首一色”说发展而来。参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361页。其中,以黄帝为土德显然是沿用邹衍、董仲舒、司马迁等人的旧说。以汉为火德、秦为金德,当是采用了汉初民间的一种说法。《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载:刘邦夜行斩大蛇,有老妪哭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白帝子”,金德,指秦。“赤帝子”,火德,指汉。疑古派怀疑此类记载都是刘歆伪造的。参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288页。但钱穆先生指出:当时盛行“把方位配五行颜色之说”,即东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由此形成“秦在西方是白帝子,楚在南方是赤帝子”的说法。见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361—362页。今从钱说。谶纬如此安排,使周、汉两朝成为木生火的相生关系,而周、秦、汉三朝则是金胜木、火又胜金的相胜关系。顾颉刚先生曾于此处产生疑问:“在相生说的系统中,如何容得下相胜?对于这个驳诘,实在无法解答。”见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288页。其实,谶纬对此有一种解释。《五行大义》卷五引《录图》曰:“东方苍帝……顺金授火,南方赤帝……顺水授土,中央黄帝……顺木授金,西方白帝……顺火授水,北方黑帝……顺土授木。”《丛书集成初编》0696, 第96页。“顺”指相胜,“授”指相生。周于秦、汉正是“顺金授火”。其他帝王的德可能是在这一既定框架内由后向前依次推定的。至颛顼为水德,无法与黄帝之土德相接,遂据《左传》和《国语》插入少昊。《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十三经注疏》影印本,第2083—2084页)。又《国语·楚语下》:“及少暤之衰也……颛顼受之”(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514—515页)。参阅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332—336页。《后汉书》卷三六《贾逵传》载逵上书曰:“五经家皆言颛顼代黄帝,而尧不得为火德。左氏以为少昊代黄帝,即图谶所谓帝宣也。”可见西汉经学各家都认为颛顼代黄帝,只有左氏说少昊代黄帝。谶纬显然采纳了左氏的这一说法。由于将秦定为金德,又在黄帝和颛顼之间插入少昊,尧才“得为火德”,而让尧和汉同为火德,可能正是谶纬的作者们编造这种五德终始说的主要目的。“五德转移,治各有宜”。《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第2344页。尧汉皆为火德说,配合“汉家尧后”说,使汉政效法尧道有了更充分的理由。《后汉书》卷三五《曹褒传》载章帝诏引《尚书琁机钤》曰:“述尧理世,平制礼乐,放唐之文。”又引《帝命验》曰:“顺尧考德,题期立象。”《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春徐彦《疏》引《中候》曰:“卯金刀帝出,复尧之常。”这些说法的前提都是汉家为尧后且同为火德。

这种五德终始说,因插入了少昊而与当时流行的五帝说不合,又因按五行相生的顺序排列而与董仲舒的三统说不合。《诗谱序》正义曰:  郑注《中候敕省图》,以伏牺、女娲、神农三代为三皇,以轩辕、少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六代为五帝。德合北辰者皆称皇,感五帝座星者皆称帝,故三皇三而五帝六也。《十三经注疏》影印本,第264页。五帝而有六人,是谶纬中固有的矛盾。郑玄强行疏解,难免附会之嫌。又《五行大义》卷四引《春秋感精符》曰:  周以天统,服色尚赤者,阳道尚左,故天左旋。周以木德王,火是其子,火色赤,左行,用其赤色也。殷以地统,服色尚白者,阴道尚右,其行右转。殷以水德王,金是其母,金色白,故右行,用其白色。夏以人统,服色尚黑者,人亦尚左。夏以金德王,水是其子,水色黑,故左行,用其黑色。《丛书集成初编》0696, 第69—70页。这段文字将五德按相生顺序自右向左排列,又杜撰出“阳道尚左”、“阴道尚右”、“人亦尚左”的公式,企图将三统与五德打通,消除二者的矛盾。照此说法,周是木德,火是木之子,在木之左,周以阳道左行,故又为赤统;殷是水德,金是水之母,在水之右,殷以阴道右行,故又为白统;夏是金德,水是金之子,在金之左,夏以人道左行,故又为黑统。以三代为例,此说似乎可通。但若推广开来,用这一公式解释其他帝王之德与统的关系,便有不可通者。如汉是火德、黑统,尧是火德、白统,火之母是木,子是土,从火德出发,无论左行还是右行都够不着黑统和白统。这种顾此失彼的解说,表明其作者已经意识到三统和五德之间存在矛盾,却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加以解决。张衡说贾逵曾“摘谶互异三十余事”,不知是否包括这两条。

刘歆的《世经》又有一种“五德终始”说。《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元始中……征天下通知钟律者百余人,使羲和刘歆等典领条奏,言之最详。故删其伪辞,取正义,着于篇。”(第955页)《世经》是其中一部分,应当是在刘歆主持下写成的。班固便将《世经》看作刘歆的作品。同书卷二七《五行志上》:“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第1315页)虙羲“继天而王”正是《世经》之语。其辞曰:太昊帝炮牺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其后,木生火,故炎帝神农氏为火德;火生土,故黄帝轩辕氏为土德;土生金,故少昊帝金天氏为金德;金生水,故颛顼帝高阳氏为水德;水生木,故帝喾高辛氏为木德;木生火,故唐帝尧为火德;火生土,故虞帝舜为土德;土生金,故夏禹为金德;金生水,故商汤为水德;水生木,故周武王为木德;木生火,故汉高祖刘邦为火德。这是《世经》“五德终始”说的主体部分,除了周朝的代表为武王而非文王之外,与谶纬的说法基本相同。但《世经》又说:太昊、炎帝之间有共工,“虽有水德,在木火之间,非其序也。任知刑以强,故伯(霸)而不王。”与之类似的有“秦以水德,在周、汉木火之间”。帝喾、帝尧之间还有帝挚,也在木、火之间。《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下》,第1011—1023页。所谓“非其序”是说水德按相生的顺序应在金、木之间,共工、帝挚、秦却居木、火之间,故不在五德相生序列中。此说与谶纬将秦定为金德不同,是对周、秦、汉关系的新解说。西汉自武帝太初改制后,依五行相胜顺序定周为火德,秦为水德,汉为土德,以示秦胜周、汉又胜秦的历史过程。谶纬改周为木德,秦为金德,汉为火德,还是五行相胜的顺序,理论上仍比较质朴,与太初之制有明显的继承关系。《世经》对共工、帝挚和秦的安排则细腻周全得多,与太初之制相去较远。以情理推之,应当是谶纬之说在先,《世经》之说在后。《世经》又以伏羲“为百王先”,刘歆还据《周易·说卦》论证说,“‘帝出于《震》’,故包羲氏始受木德”,《汉书》卷二五《郊祀志》赞,第1270—1271页。很可能是针对谶纬中燧人“始王天下”说的驳正。因此,笔者认为,《世经》的五德终始说是在谶纬五德终始说的基础上稍加修改而成的,《世经》所述古帝王也有少昊,尧和汉也都是火德,则是沿袭谶纬之说。

康有为认为:五帝之中本无少暤,“刘歆欲臆造三皇,变乱五帝之说,以与今文家为难,因跻黄帝于三皇而以少暤补之。”《新学伪经考·史记经说足证伪经考》,三联书店,1998年,第41页。崔适进而指出:“增少昊为五帝,而分配五德,固自歆为莽典文章始矣。歆所以为此说者,由颛顼水德而下,喾木、尧火、舜土、夏金、殷水、周木,汉复为火,新复为土,则新之当受汉禅,如舜之当受尧禅也。”《史记探源》,张舜徽主编:《二十五史三编》2册,第6页。顾颉刚沿用此说,并详细比对了《世经》五德终始说和邹衍五德终始说的不同。但他们都未留意谶纬的五德终始说也与《世经》不同。顾先生还说:“谶纬是发源于西汉末而盛行于东汉的,把王莽们手造的历史保存在里边是很可能事。”说见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329—330页。言下之意,谶纬形成于《世经》之后,有关五德的内容是从《世经》中抄来的。因此,他们将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五德终始说以及少昊代黄帝、尧与汉皆为火德等说法的发明权,都判给了刘歆和王莽。安居香山意识到谶纬中的五德终始说“极有体系性和组织性”,其意图是“为了确定汉王朝是火德王朝,同时也为了确立它为尧之后裔的地位”。但他也忽视了谶纬和《世经》对秦、共工、帝挚的不同安排,因而也认为将汉安排为火德“是刘向、刘歆把各王朝配以五行相生说的结果”,而“纬书似据此采用了汉火德说”。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第75—76页。参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の基础的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昭和六十一年,第245—246页;安居香山:《纬书与中国神秘思想》,田人隆译,第92—93页。根据本文的考证,上述发明权应改判给谶纬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