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博览1
2790500000005

第5章 原始社会(4)

古埃及在人类历史上最为显著的建筑成就是用石头建造了至今犹存的巨大金字塔和神庙。占埃及的建筑以其雄伟浑厚为世人瞩目。除大金字塔外,底比斯的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也是古代埃及人的杰作。这两座神庙都以其众多巨大的圆柱著称于世,其中卡尔纳克神庙有12根大圆柱,每根高21米,柱子上有70吨重的横粱,作开花状的柱顶可站立100人。此外还有122根高137米、圆周长85米的圆柱。

这两大神庙的圆柱和墙壁上满是雕刻的象形文字铭文,著名的《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关于卡迭什战役的情景和铭文就刻在这些柱子和墙壁上。除神庙和金字塔外,要塞建筑也非常著名,如中王国时期在尼罗河第二瀑布修建的要塞。

艺术的宝库

古埃及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作品,包括雕像和绘画。雕像有浮雕和圆雕等。浮雕多在坟墓和神庙的墙上,其他物品如权标头、调色板等上也常见,它们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战争等),为研究古埃及历史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资料。

圆雕作品也很多,大者如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阿布·辛贝勒神庙前的巨大雕像、门隆巨像等。小者如著名的埃赫那吞的王后涅菲尔涅菲拉吞像等。这些雕像最早雕刻于前王朝时期,历时几千年。现代欧美各国的各大博物馆中都收藏有古埃及的雕刻作品。古埃及的绘画作品,如中王国时期的《纸草丛中的猫》、新王国时期的《三个女音乐家》等都是杰作。古埃及的艺术作品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独特的宗教

宗教是古埃及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古埃及历史。

古埃及的宗教中心有四个:赫利奥波利斯、孟斐斯、赫尔摩波利斯和底比斯。

古埃及人相信,世界原是一片混沌,经创世神的创造和整顿,才开始成形。古埃及人坚信,万事万物都循环往复,世界永恒不变。古埃及人的时间观偏重未来,因为无尽的世界正等着他们去享受。

古埃及人和神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诸神告诫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世上出现罪恶,是因为人们违背了神祇的意愿;造孽的人终将遭到报应,行善的人必会获得奖赏。古埃及人认为,神祇的引导是经由舌和心实现的。因为,心是做出决定、制定计划的器官,舌是将决定和计划公之于众的器官。这两个器官对人的行为起决定性的作用。神祇是这两个器官的向导,因而是人生的舵手。

古埃及人认为,人生在世,主要依靠两大要素:一是人体,二是灵魂。灵魂“巴”是长着人头、人手的鸟。人死后,“巴”可以自由飞离尸体,但尸体仍是“巴”依存的基础。为此,人们要为亡者举行一系列复杂的仪式,使他的各个器官重新发挥作用,使亡者复活。古王国时的金字塔和中王国、新王国时期在山坡挖掘的墓室,都是亡灵永久生活的地方。古埃及人认为,现世是短暂的,来世才是永恒的。

古代西亚文明

西亚是人类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之一。古代西亚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文化成就之一是楔形文字的发明。早在苏美尔时代,便有神话传说、史诗、寓言等作品产生,并被用楔形文字记录下来,对后来整个西亚地区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苏美尔史诗《吉尔伽美什》,它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另外,两河流域的人们在观察月亮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编制了太阴历,在数学、建筑和雕刻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

两河流域

“两河”是指亚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干流主要流经今伊拉克共和国。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土壤肥沃,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

古代西亚

西亚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被里海、黑海、地中海、阿拉伯海和波斯湾所包围,这些海构成了西亚与其他地区的天然界限。西方人习惯把这一地区称

乌尔城出土的军旗为“古代东方”或“古代近东”。

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干燥炎热之地

西亚地区多属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降水很少,蒸发强烈。年降水量多在250毫米以下,降水较多地区一般也不超过500毫米,仅北部山地和地中海沿岸地带降水较丰富。阿拉伯半岛等地更是世界著名的干燥气候区。受降水和地形条件的制约,该区内流区域及无流区域面积广大,河网稀疏。除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外,多为短小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高原边缘的山地,靠冰川融水补给,水量较小,季节变化显著。

美索不达米亚

“两河流域”指亚洲西南部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条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又常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在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大体以今天的希特—萨马腊一线为界,北部称“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哑又分为南、北两部分,尼普尔(今努法尔)以北称“阿卡德”,以南称“苏美尔”。两河流域南北自然条件不同,北部为丘陵地带,盛产矿砂、石料和木材;南部平原多低洼沼泽,天然资源有黏土、芦苇和椰枣等。两河流域是古代人类文明的摇篮,孕育了举世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

文明的起源

约公元前4300年,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开始向文明社会过渡。苏美尔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如楔形文字、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等等。

苏美尔人国家

从苏美尔城邦的出现到公元前2340年统一的阿卡德王国的兴起之间,在巴比伦尼亚地区先后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城邦),其中主要有埃利都、拉尔萨、拉格什、乌尔、苏路巴克、乌鲁克、温玛、尼普尔和基什等。苏美尔城邦都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的村镇形成的,规模不大,人口也不多。每一城市都有若干神庙,其中城邦主神神庙地位最高。城邦首脑平时为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祭司,战时则是军事统帅。国家管理机构带有军事民主制的残余,保留有长老会和民众会这两个民主机构。

城邦争霸

为了夺取奴隶、土地和水源,苏美尔城邦之间不断发生战争。早王朝后期,战争愈演愈烈。基什、乌鲁克等城邦先后称霸。基什王麦西里姆为霸主时(约公元前27世纪末),曾调停拉格什与温玛之间的边界冲突。后来,拉格什强大起来,控制了波斯湾以外的地区及乌尔。至早王朝未期,南部两河流域形成了两大军事同盟。南方同盟(拉格什除外)以乌尔和乌鲁克为霸主,北方同盟以基什为霸主。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标志着独立的小邦开始向地域性的统一王国过渡,反映出了南部两河流域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阿卡德王国

阿卡德王国是占代西业两河流域南部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统治的奴隶制国家,统治区域位于北美索不达米亚、亚述西南和苏美尔以南,存在于巴比伦的前期。

约公元前2371年,由阿卡德人首领萨尔贡建立,定都阿卡德(即后来的巴比伦城)。阿卡德王国的历史是苏美尔历史的一部分,这一时期被称作“苏美尔——阿卡德”时代。

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古代两河流域,由阿摩利人建立,公元前16世纪初为赫梯人所灭。在这一时期,大奴隶制经济形式瓦解,青铜工具普遍使用,生产力有较大发展。在此基础上,各城邦均制定法典。神庙地位下降。

古巴比伦的兴起

公元前21世纪下半叶,埃兰人灭掉乌尔第三王朝后,阿摩利人由西北乘虚而入,在苏美尔建立了伊新和拉尔沙两个国家,其创立者均为阿摩利人的氏族酋长。伊新和拉尔沙对峙长达200余年。公元前19世纪初,阿摩利人的阿姆纳努姆部落在巴比伦摆脱伊新的控制,其首领苏木阿布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又称“古巴比伦第一王朝”。

汉谟拉比的统治

古巴比伦王汉谟拉比在统一两河流域过程中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主专政围家,总揽全国的立法、司法、行政、军事和宗教大权,设置了庞大的官僚机构,极力宣扬王权神授。汉漠拉比的专制统治还表现在对经济的控制上:国家对地方征收各种赋税,并将水利系统置于统一的管理之下。

繁荣的经济

汉谟拉比时代,南部两河流域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青铜工具已得到广泛使用,附有播种漏斗的改良犁已出现在田野上,灌溉系统也有了扩大和完善,并出现了用以灌溉地势高的田地的,较完善的扬水装置。手工业和商业也有所发展,手工业门类已有二三十种之多。商业贸易上,对外输出谷物、油类、枣子、织物、皮革以及陶罐等,交换回来奴隶、金、银、铜、石头、盐、木料、香料、染料以及供国王和贵族享用的各种奢侈品,有时也经营金属、染料等转口贸易。由于国内外商业的发展,银和铜成为一股交换的媒介物,但铸币尚未出现。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在位时,根据国内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在原有奴隶制法典的基础上,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制定了一部新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这是目前所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分序文、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序文和结语部分竭力宣扬王权神授,以及“发扬正义于世”的立法宗旨等。正文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买卖和处罚等内容。《法典》旨在保护奴隶主贵族、僧倡、大商人和高利贷者的私有财产,调整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并加强对广大奴隶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和统治。

会说话的财产

古巴比伦时期,买卖奴隶的现象很普遍。王室拥有大量奴隶,一般富裕的阿维鲁(全权自由民)和穆什钦努(非全权自由民)也都有奴隶。奴隶的来源除战俘外,也有从外地买来的奴隶。奴隶同牲畜一样被视为主人的财产,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通过婚姻、收养、交纳赎金等方式获得解放。《法典》规定: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这种严刑峻法,目的在于遏制奴隶的反抗,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土地的分配

古巴比伦时期土地私有制已相当发达,王室将大部分土地以份地形式交给对王室负有不同义务者经营。这些人主要有三类:一是纳贡人,他们依附王室,领取土地进行耕种并交纳租税;二是负担兵役的士兵(列杜、柏以鲁),他们从国王那里领取份地作为服兵役的报酬。以上两种人从王室所领取的土地,按法典规定“不得出卖”;三是“神妻”(女巫的一种)、达木卡(神庙经济代理人)或负有其他义务的人(手工业者、公务人员等)。他们领取的份地也是作为服役的报酬。这种土地按法典规定可以出卖,但买者须承担相应的义

巴别伦通天塔务。这些人很多是富人或奴隶主。

以上这几种人“自行买得”的土地可以自行处理。

王国的衰亡

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商路的枢纽地区,境内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凭借着这些优势,古巴比伦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不断增强。第六代国王汉漠拉比在位时,先后征服伊新、乌鲁克、拉尔萨等国,并占据亚述南部,建立了从波斯湾至地中海沿岸的奴隶制中央集权帝国,自称“世界四方之王”。但汉谟拉比的统治并不巩固,其继承者萨姆苏伊卢纳在位时,先后遭埃兰和加喜特人的侵袭,国内也发生反债务奴役斗争,诸多因素最终导致了巴比伦第一王朝的衰微。公元前1595年,赫梯统治者穆尔西里斯一世将其灭亡。

亚述王国

亚述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的活动时间约有一千余年,大致可分为早期亚述、中期亚述和亚述帝国三个时期。亚述帝国是亚述王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首都尼尼微成为当时的世界性大都市。

王国的兴衰

亚述扩张史上声名最显赫的君主有四位:提格拉·比利萨(公元前745~前727年在位),通过扩张奠定了亚述在西亚的霸主地位,是亚述帝国的真正创立者;萨尔贡二世(公元前722~前705年在位),使亚述帝国进入了鼎盛时期;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4~前681年在位),在位时力图扩大前者的战果;伊萨尔哈东(公元前680~前669年在位),建立了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大帝国,几乎征服了每一个他所见到的国家。后来,在巴尼拔统治时期,亚述与埃兰一新巴比伦同盟进行了漫长的战争。巴尼拔统治后期,游牧部落西徐亚人入侵,被征服地区纷纷独立,亚述帝国开始迅速走向衰亡。

征服与奴役

提格拉·比利萨三世执政期间,为了适应帝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稳定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秩序而开始采取一种新的政策统治和奴役被征服地区人民。他将被征服地的居民,除少数被认为没有多大危险而编入亚述军队或留居原地外,其余绝大部分都强制迁走,以一个或几个家族为单位,分散安插到其他被征服的地区,然后将空出来的地方分配给亚述人屯垦,或者将另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居民迁来耕作。亚述的奴隶制经济因此得以稳定,商业贸易(包括奴隶贸易)开始繁盛起来。

狮穴的陷落

亚述帝国是一个军事帝国,亚述君主和军队以征服为荣,所到之处杀人如麻,亚述首都尼尼微被犹太先知比作“血腥的狮穴”。亚述巴尼拔死后,他的儿子亚述尼米德林继位。

这时,米底王齐阿克萨及其盟友埃兰人分别自东、南两个方向向帝国进攻。亚述人派遣迦勒底人那波帕拉萨尔至巴比伦阻止埃兰人,但那波帕拉萨尔乘机与米底秘密结盟,于公元前626年占领巴比伦,并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联军攻陷了亚述的首都——狮穴尼尼微。

亚述文化

亚述文化博采西亚各国(主要是古巴比伦)之长,且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尼姆鲁德、尼尼微、豪尔萨巴德等地均发现了亚述时期宏伟的宫殿、神庙和其他建筑的遗迹。

建筑物饰有大量浮雕,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亚述巴尼拔所建的尼尼微皇宫图书馆藏有大量泥版文书,内容包括宗教神话、艺术、天文、医学等方面,是研究亚述历史的重要资料。

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630年,迦勒底人的领袖那波帕拉萨尔乘亚述帝国内乱之机,发动了反抗亚述统治的起义,并于公元前626年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后与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结成联盟,其同进攻亚述帝国,于公元前612年消灭了亚述帝国。

尼布甲尼撒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