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释迦牟尼佛传
2819100000011

第11章 出家(2)

悉达多太子就这样踏上了他伟大的追求真理的道路。悉达多太子骑着白马,身后跟着马夫车匿。主仆二人一路前行,到天亮时分,已经走出了三踰阇那(古印度计程单位,又称由旬。一踰阇那大约相当于三十里,或者四十里的距离)的路程。国都已经离他们很远了。晓风扑面,还有些凉意;露水打在他们的头上,使得悉达多太子和马夫车匿的头发都有些潮湿。两人走了一程,都觉得有些累,头上也开始像蒸笼一般直冒热气。太子按住马,使它缓缓前行。这时,天色已经大明,初升的阳光透过浓重的雾气照射下来,顿时使大地充满了温暖和生机。不久,雾气散尽,天一下子就晴朗起来,新鲜的空气吸进肺里,使人感到异常舒畅。前面一座高山挡住了太子的去路。这座山山顶终年为积雪所覆盖,因此便有了雪山(即喜马拉雅山)的称号,山上有座苦行林,有一位名叫跋伽的仙人住在这里。太子和车匿缓步走上山去,在雪山跋伽仙苦行林中停了下来。山上长满树木,葱郁浓密,鸟语花香,泉清石白,自然清静秀美。太子见到这里园林静寂,没有丝毫人间喧闹,正是修行的好去处,心里顿时感到非常欢喜,四肢百骸因之无一处不妥帖,无一处不畅快。太子一跃从马上跳下来,他抚摩着马背说:“最难做的事你已经做到,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太子又对随从车匿说:“这马非常健壮,速度非常快,就像金翅鸟王一般。你平时常跟着我,从没有离开过我。世间的人,有善心的未必能形影相随于我,能用身体和力气帮我做事的却未必有好的心肠,你现在是无论从心地还是身体都是做得非常好的,使人无法挑剔。世间又有一种人,当我既富且贵时,他们都争相跟着我,服侍我;但我已经舍弃国家,来到这树林里面修行,他们却未必能跟我一起来到这个地方。而能够跟随我,相伴我到这树林里的就只有你一人了。你真是我见过的最为少见的忠良之士。现在我既然已经来到这安闲静谧的处所,你尽可放心,就随白马犍陟一起回去吧。”车匿听到这话,心中十分难过,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扑簌簌地掉下来,他悲号着,继之以啼泣,哭到伤心之处,身心迷闷,无法控制,突然倒仆在地,差一点昏过去。白马犍陟得知它和马夫车匿一起被遣返回宫,触动生灵的本性,当即屈下膝来,依依不舍地舐舔太子的足趾,泪落如雨。过了许久,车匿回答说:“我怎能忍心听太子说出这样的话呀?我在宫中已经违背大王的命令,将白马犍陟备好供太子您坐骑,因此一直相随至此,断没有贸然回去之理。国王和摩诃波阇波提王后见到太子不在,必定会十分忧愁烦恼,宫里宫外也一定会骚动异常。而且这个地方山高路险,猛兽毒虫出没,我怎么能就这样舍下太子单独回宫去呢?”太子当即答道:“人活在世间,是单独生,单独死,难道还会有生死相伴的人吗?而人身又有各种生老病死的苦痛相随,难道我就应当和这些苦痛作伴吗?我现在是要消灭这各种苦痛,而来到这里。苦痛若消灭净尽,那时,我就会和天下一切众生共作伴侣。而今,各种苦痛尚未离开人间,我怎么能和你作伴而居呢?”

车匿听到太子如此坚决,心里十分犹豫,但想到这里艰难的生活,于是又忍不住劝谏太子道:“太子您从生下来之后,就一直生长在深宫里,身体手足触碰到的都是轻细柔软的东西,眠卧的床褥也无不精细滑软,怎么能一下子就置身于荆棘丛中,脚踩瓦砾泥土,而止宿于树下呢?”太子回答车匿说:“确实像你这么说的,我在宫中完全可以免除置身荆棘之患,然而另外的人生大问题如老病死的痛苦却会侵袭我的身体。我能忍受苦行的苦楚,为的是有朝一日解脱人间老病死的各种苦痛啊。我的主意已定,你牵着白马犍陟一起回去吧。”车匿听到太子这话,虽然心中更加悲痛,但无法挽回太子修道之心,只能默默垂着泪,停下来,不再跟随太子。太子从车匿身上取下七宝之剑,一边朗声而作狮子吼,说:“过去各佛,为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要舍弃漂亮的装饰,剃除胡须头发,我现在也应当依照过去各佛的办法,剃掉胡须头发,舍弃华丽的服饰。”太子说完这话,当即将宝冠脱下来,和发髻中的明珠一起交给车匿,并对车匿说:“你拿着这顶宝冠,和这些明珠,送给大王,你可为我上告大王,说我现在不是为修仙求得升天的快乐,也并不是不愿意孝顺父母,而且我对任何人都没有忿恨、嗔怪和不满之心,只是因为害怕人生老病死的苦痛,为了将这些苦痛消灭净尽的缘故,才来到这里出家修行。你应当帮助我,应当为我感到高兴,不要对这吉祥之事,横生悲愁之心。“父王倘以为我现在出家,还不到时候,你就将我的话上启大王:‘老、病、死的苦痛转瞬即来,岂有一定时间的限制?人即使处在少壮时期,难道就能免除这样的苦痛吗?’“父王倘若还要责备我,说我王孙尚未长大成人,就这么早地出家修行,而且出宫之前都不曾启闻父王,你就将我的话仔细转告于他:‘儿子虽未长大成人,但不久就会长大,父王身体尚称康健,不必过分焦急。而且,过去也曾有过许多转轮圣王,厌弃国王之位,遁入山林,出家求道,但从来没有一位在修行中途还接受五欲的。我现在已经出家,也绝不会再中途回宫了。未成菩提(觉悟)之前,我绝不再踏入宫中一步。’“另外,内外眷属,也都于我有许多恩爱之情,恩爱聚合,终有别离的一天,你可以替我向他们一一进行解释,不要让他们为我而横生忧愁烦恼。”太子说完,又从身上将璎珞脱了下来,交给车匿,说:“你可替我拿着这璎珞,奉呈姨母摩诃波阇波提,说我今天是为了消灭人生苦痛的根本,所以才逃出宫城,出家修道,以求满足我巨大的心愿。叫她不要为我而反生许多痛苦。”太子又将身上其他华丽的服饰脱下来,交给车匿,说:“你将这些东西交给耶输陀罗,也同时告诉她这些话:‘人生在世,恩爱终有别离,离别即有痛苦,我现在就是要消灭这种种苦痛,所以才出家修道,不要因为我的原因而陷入痛苦之中。’”太子又告诉车匿对其他亲朋好友也都一一如法解释。太子一一叮嘱完毕,就对车匿说:“你走吧!”车匿听到要他马上就回去,心里异常悲痛,但他不忍违背太子的命令,因此强忍悲痛,当即长跪于太子之前,恭敬地捧受宝冠、明珠、璎珞以及其他华丽的服饰。他流着泪对太子说:“我听到太子如此坚决的志愿,全身震颤,无法抑制。即使一位心如木石的陌生人,只要听到太子前面说的话,也应当为之悲痛和感动。何况我生来就侍奉太子,不离左右,听到太子发出如此坚决的誓言,岂有不感到万分悲痛的呢?只希望太子舍弃这种志愿,不要使父王和摩诃波阇波提、耶输陀罗和其他亲朋好友横生巨大悲痛和苦恼。如果太子决意不回去,那么我只希望太子不要将我抛弃,我现在归依太子足下,发誓将来永远跟随太子,不离开太子一步。”车匿的恳求遭到太子坚决的拒绝。“假设我回到宫中,大王必定会责备我,为什么将太子您丢下,而我一个人单独跑回来。我拿什么话回答大王呢?”车匿见到太子心意无法挽回,改而以退为进,以求使太子将自己留下。太子说:“你现在不应当说出这样的话。世上到处都有离别之事,人生岂能长久聚合?我生下来刚七天,我母亲就离我而去。母子之间尚有死生之别,而何况其他人呢?你还是和白马犍陟一起回去吧。”太子反复开谕车匿,但车匿还是不肯离开。见到如此情状,太子心想,“我必须用更果敢的行动才能使他相信我的决心。”于是,太子当即拔出利剑,自剃须发,并起誓道:“今天我将头发胡须一起剃去,愿从此与世间一切脱离关系,断除烦恼,以及人生所有虚妄困惑的障碍。”车匿见到太子如此坚决,当即呆在当地,不能作声。

4.跋伽仙苦行林

悉达多太子剃掉胡须和头发,觉得很像一个出家人了。但有一桩缺憾,就是衣服还是王宫所著七宝之衣,华丽希有,为修行求道所不宜。太子当时心里想道:“过去各佛出家时,是不应当穿着这么华丽贵重的衣服的。”然而,雪山的气候尚不允许在初春季节轻易将衣服脱下。正当太子左右为难之际,只见前面山林里走出一位猎师,身穿袈裟之衣,正从太子身边经过。太子一见之下,大为高兴,于是对那位猎师说:“你穿的衣服,是适合寂静修道的衣服,是过去各佛修道时所着样式。你怎么穿着这样的衣服而去干那些杀生的勾当,犯下杀生的罪行呢?”猎师回答说:“我穿着这袈裟,可以方便地诱使群鹿上当。因为这袈裟之服,为修行者所用,牲畜都知道他们是不会来伤害它们的,因此那些鹿见到穿着这样衣服的人,都会前来亲近,表示友好,我正好趁机向它们下手,因此每每都能满载而归。”太子说:“像你这样说,你穿着这袈裟之衣,就只是为杀死那些鹿,并不是为求得人生解脱才穿上它的,那么,我现在将我身上所穿的七宝之衣,和你交换,你觉得如何?我穿着这袈裟之衣,是为了要救护一切众生,使他们各种烦恼都得到消除。”猎师听到太子这话,一看太子身上所着七宝之衣,华丽贵重,觉得十分划算,因此很高兴,当即答应交换。太子便脱下七宝之衣,交给那位猎师,从猎师手中接过袈裟,随即按照过去各佛所穿着的法式将它披在身上。车匿见到太子刚才剃除胡须头发,现在又跟山中的猎师交换衣服,知道太子的意志无法挽回,心里一着急,又闷绝于地。太子等车匿醒转过来,对他说:“你现在不应当再悲愁了,赶紧回宫去吧。回去之后,将我的意思一一向各位亲朋好友禀明。”太子说完,就慢慢地向前走去。车匿唉声叹气,知道无法劝解,于是跪下来,向太子头面作礼,目送太子向苦行林中缓缓而去,直到看不见太子的身影,才颤巍巍地从地上爬起来。他回头看看身边的白马犍陟,白马犍陟发出哀鸣。车匿从地上捧起宝冠以及明珠、璎珞等物,仿如人亡物在,悲不自胜,竟放声大哭起来。这一哭哭得地动山摇,哭得山川变色。哭了许久,车匿才牵着白马,一步一回头向着都城的方向走了回去。悉达多太子于是缓步走向跋伽仙的住处。太子虽然换了一身袈裟之服,又将须发剃掉,全身打扮,极像一位苦行僧人,但他高贵的气度,庄严的外表,使人心生敬畏,就连林中的鸟兽见了太子也不禁为他奇特庄严的仪形所慑服,都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太子。跋伽仙苦行林中的仙人远远看见太子向他们走来,都不禁为太子庄严的气度和仪表所打动,他们心底下想道:“这是什么神啊?是日月天吗?还是帝释下凡了?”他们猜测着太子的身份,不由得聚集一起前来迎候太子。太子对他们非常恭敬,说:“你们好吗?你们是真正的仁者啊!”太子见到众位仙人,感到十分高兴,心意即时变得十分柔软,言语也不知不觉透出一种温和的气息。各位仙人因为太子的到来,都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因此,他们都纷纷前来向太子施礼问讯。太子在盛情邀请下,在他们身边坐了下来。

他看到这些仙人修道的方式,各各不同,不禁大吃一惊。他们有的以草为衣,有的只披着树皮树叶,还有的只吃些草木花果,有的一天只吃一顿饭,有的是两天一顿饭,有的甚至三天吃一顿饭,他们就这样实行简陋的、饥饿的修行方法。有的苦行僧奉日月为教,有的则奉水火为教。有的跷起一脚,只用另一只脚站立;有的就睡眠在尘土里,有的甚至睡倒在荆棘之上,还有的成天睡卧在水火之侧,使身体经受水深火热般的考验。他们的修行方式是自惩性的,是痛苦的。太子见到他们这样的苦行,非常感动,于是上前问那些仙人:“你们修炼这样的苦行,非常奇特,请问你们要用这种修行方法求得什么样的果报呢?”仙人们回答说:“我们修炼这种种苦行,为的要升天。”太子又问道:“天界虽然快乐,但一旦福德用尽就会从天上降落下来,依然要轮回六道,最终还是要受尽种种痛苦。你们为什么要修炼这种苦(因)行,最终得到的仍是痛苦的果报呢?”太子问完,当即默默不作一声,心下自思道:“商人为得到宝物,所以不惧艰难险阻,到大海里去寻找;国王为拓宽国土,于是不顾民劳国困,动辄兴师征伐他国。现在这么多仙人也是为升天,所以才修此苦行啊。”想到这,太子不觉发出一声感叹。然后,又默默地停住。跋伽仙见到太子如此模样,心中不解,于是当即探问太子:“你这位仁者为什么喟叹一声后又默然不再说话了?莫不是我们的修行不是真正的办法吗?”太子回答道:“你们的修行,不是不苦,可以说是达到非常高的苦境了,然而求得的果报,与愿相违,最终总是不能脱离苦痛。”跋伽仙听到太子如此言语,心中大是不服,因此和太子争论起来。太子将这层意思与仙人们反复论说,还是无法说服他们,唇枪舌剑,一直争论到太阳落山。太子见到无法说服这批仙人,于是,就在这苦行林中呆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起来,又将昨天议论的话题反复思考一番,觉得这些仙人修炼这种种苦行,都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他想:“我现在不应当留在这里,我应当再到别的地方去寻求最终解脱之道。”太子一想到此,就跟那些仙人告别,准备到别的地方去。当时众位仙人听到太子要走,就纷纷对太子说道:“你这位仁者来到我们这里,我们都是十分欢喜的,而且你使我们这么多人陡增了许多威仪道德,我们都很感谢你。但现在你为什么要突然离开这里呢?是不是我们有失礼仪,在言语方面有所冒犯,得罪了你?究竟是什么原因不在这里住下来呢?”太子恭敬地回答道:“不是你们有什么过失,也不是礼仪上有什么不到,我只是觉得你们修炼的苦行,只增长苦痛的因,而我现在要学的道,却要消除苦痛的根源,因此,我才决定离开这里。”众位仙人听到太子这样的话,个个面面相觑,纷纷议论道:“这位仁者修行的道极为广大,我们有什么福德能将他留住下来么?”当时有一位仙人对相法非常精通,他仔细研究了悉达多太子的相貌,于是对众人说道:“这位仁者,各相具足,一定会得到一切种智,他将来定当做天人间的导师。”他说完这话,便率领苦行林中的仙人们一起给太子送行,并对太子说道:“我们和你所修行的道各有不同,不敢留下你和我们在一块修行。但如果你要离开,你可以向北走,那里有两位大仙,名叫阿罗逻和迦兰。你可以到他们那里去,和他们进行讨论研究,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收获。不过,我看你这位仁者,也绝不会在他们那里停留很长时间的。”太子听了他们的劝告,于是和他们告别,往北而行。各位仙人见到太子离去,一个个都有留恋之意,他们合掌相送太子,直到看不见太子的身影才回去。

5.王宫的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