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释迦牟尼佛传
2819100000017

第17章 觉悟(4)

“世间各色人等,见到寿命长时,便以为会永远有这么快乐;当他们见到人身也有变坏的时节,心里就生出巨大的苦恼,于是就生出邪恶的看法,以为众生没有因果,因此之故辗转进入轮回三恶道的过程中,备受种种痛苦。”悉达多用天眼的力量观察了五道的情状,心下生出巨大的慈悲之念,他思考道,“三界(佛教术语,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总称)之中,没有一件事是快乐的。”这样思考直到中夜结束。进入三夜(三更)时分,悉达多进而观照众生的本性:“它们究竟为了什么缘故而有衰老和死亡呢?”悉达多马上就知道衰老和死亡是以生作为根本的,如果离开生,也就不会有衰老和死亡。而且这个生不是从天而生,也不从自身而生,它不是无缘无故而生,而是从因缘而生。因依于欲界、有色界、无色界三种有业(指决定来世所得果报的思想行为的总和)而生。悉达多又观察三种有业从什么地方而生,他马上知道三种有业从四取(取,是追求执著之意;四取为四种追求,即一、欲取,对色、声、香、味、触等五妙境的追求;二、见取,对各种非佛教的世俗观点的追求;三、戒禁取,即执著于各种非佛教的戒律;四、我语取,即执著于我的偏见)而生。又观察四取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知道四取从爱欲而生。又观察爱欲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知道爱欲从感受而生。又观察感受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便知道从接触而生。又观察接触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便知道从六入(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境的总称)而生。又观察六入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知道六入从名色(名色,为身心的统称。受、想、行、识这四蕴为心法,称“名”;色蕴为可视知的形象,为“色”,主要指形体而言)而生。又观察名色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就知道是从心识而生。又观察心识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就知道从行(一切精神现象及物质现象的生发以及变化活动,称作“行”)而生。又观察行从什么地方而生,马上知道从无明(愚痴为无明)而生。如果消灭无明,行也就跟着消灭。行消灭,心识也就消灭。心识消灭,名色也就消灭。名色消灭,六入也就消灭。六入消灭,接触也就消灭。接触消灭,感受也就消灭。感受消灭,爱欲也就消灭。爱欲消灭,四取也就消灭。四取消灭,有业也就消灭。有业消灭,生也就消灭。生消灭,衰老和死亡,忧愁、悲伤、苦痛、懊恼等等情绪也就都消灭。如此这般从逆、顺次序观察十二种因缘,到第三夜分之时,就破灭了无明之境。光明之相出现之时,悉达多便获得了智慧之光,并且已经断绝烦恼之障,而成就了一切种智。定功现前,机缘成熟,就这样在悉达多三十岁(公元前535年)那一年二月八日半夜时分,忽然一颗明星出现在天际,清清朗朗,照耀天庭,悉达多触景会心,刹那之间豁然大悟。这时,本觉理与始觉智合为一觉,如如理如如智,理智不二,已经证到生死不灭,无x无碍的涅槃境界。在这四十九日中,佛陀接受了各种生理、心理及自然界的极端考验。当他正要摆脱一切人间的欲望之时,欲望的火焰却更加旺盛起来。

那些迷恋的情爱、生存和悦乐的渴望与回忆,必须要用坚定的信念与之抗衡。那些东西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求上进的根源,但也均系苦难的泉源,因此,人若到了将要和这些东西告别的关头,它们便会猛烈地在心中浮现出来,荣誉、名声、权力、财富、爱情、家庭生活的乐趣,以及来自周遭的宠爱等等,一切的喜乐和欢悦的诱惑之相,全部涌现在眼前,使他感到困惑。然而,悉达多以其坚忍不懈的精神,奋勇精进的禅定之力,终于在大智慧的决断之下,降服了身心内外的一切魔障,突破了人类的最后弱点,克服了自身的障害,从而登上人类智慧和人格的极峰。他由此而悟彻宇宙人生大道,跳出生死痛苦的此岸,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立地成佛,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果位,成为天上天下三界独尊的天人之师。悉达多成道后,即号释迦牟尼佛。又因为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又称如来佛。四众弟子及世间诸王、臣民等尊称为世尊。

6.成佛是怎么回事

佛,是佛陀的略文。又作休屠、浮陀、浮图等,都只是Buddha不同的音译而已。从意译的角度,则佛为觉者或智者。觉有觉察、觉悟两重意义:觉察烦恼,使之不为害于人,有如世间普通人觉知哪些东西为害而能趋避一般,所以名为觉察,这叫做一切智;觉知各种事物的原理,而能了了分明,就像睡梦之中觉醒一般,称作觉悟,这叫做一切种智。自己觉悟,又能使他人觉悟的,智慧圆满,功德无量,这才称作佛。悉达多断绝一切烦恼,悟道成佛之后,即自号为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只是众多过去、现在、将来三世诸佛中的一位。在佛教的理论里,只要人能断除烦恼,悟彻心性本源,都能成为佛。因此说,佛不是释迦牟尼的专称,而是觉者或智者的普通名词。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及之后,都动辄称过去佛如何如何,可见他并不要独霸这个佛的名称,而是悯念世上陷入种种苦痛中的人类,用如来的智慧劝诱他们,使之觉悟世间一切现象的无常,从而修习至高无上的佛道,以至脱离生死的苦海,抵达极乐世界的彼岸。为什么悉达多成道后称释迦牟尼佛呢?释迦,在汉语里意译作“能仁”,即能以仁爱的心来悯念人生,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大慈大悲心。因为佛能够给众生以安乐,能够济拔众生的痛苦,以大慈大悲之心去救度众生,这就是佛陀所具足的悲德。牟尼,意译为“寂默”,是指佛在因地修行时,以自己心中本来具有的智慧光明,回光返照自己的心源,断除烦恼,智慧圆满,这就是佛所具足的智德。佛具有能仁寂默、自利利他的智德与悲德,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释迦牟尼佛。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有如此具足的智德与悲德?

根据佛经记载,在无量数劫以前,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修行有巨大功德,因此在这一世得以彻悟心源,断除烦恼,成为觉者和智者。在这一世的悉达多太子是释迦牟尼佛的最后一身,他不再转生,从此之后他就成为了功德、智慧圆满的天人之间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他观察到一切众生都具有智慧种子,只是由于妄想、执著将这些种子的本来面目遮蔽住了,因此而堕入世间烦恼爱欲的旋涡之中,饱尝种种痛苦而不能自拔,所以不能成佛,抵达智慧的彼岸。释迦牟尼佛于是这样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这几句话,言简义丰,把佛所开悟的根本真理,和盘托出,一语道破。佛所开悟的道理,就是众生心与佛心,无二无别(即毫无分别),本来一体。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但这种道理比较幽深玄奥,所以不为一般人所理解。佛认为,现在世界所有众生,都不能觉悟到世间一切境象都是无常无我的道理,在无常诸法中,将虚幻的假象执著为真实恒久的存在;在无我诸法中,将虚幻之境执著为真我,于是就有了我执与法执两种烦恼之心。因此便有贪心、嗔心、痴愚之心这三种根本的有害于人身心的烦恼产生。这三种烦恼对人的毒害如此之深,它蒙蔽人的真如之性,遮掩觉悟道体的智慧之心,因此,众生便永远沦于无常的苦海,无法得道成佛。然而众生是否永远不能悟道成佛了呢?其实也不尽然。只要众生发大菩提道心努力修行,把心中妄想执著的烦恼消除净尽,那人人本具的佛性也即不用导师自然具有的无上智慧就会完全显现出来,因此就能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抵达般若(智慧)之境,以般若之力而渡于极乐的彼岸世界。这就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不可思议的道理。《法华经》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说的是心、佛以及众生,虽然看起来是三个不同的名词,有三种不同的差别,其实就其实体而言,是三位一体的。这里说的心,是指真如妙心,十方诸佛修行得道,就是证得了真如妙心,这就叫做成佛。凡人们迷了这个真如妙心,就叫做众生。佛的真如妙心,应当在众生的一言一默、一动一静中去寻求。因为众生人人都具有这个真如妙心,依此真心来修行,将来功德圆满,智慧超胜,就一定会成佛了。

即心即佛,众生的修行其实就是要修心,只有将心修好了,才能成为真正的佛。古人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我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佛教宣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离苦得乐,这种精神和理想使得释迦牟尼佛将众生的幸福与快乐、烦恼与痛苦和佛的慈悲心联在一起,而将救度众生脱离苦海到达极乐世界放在修持的第一位。不管我们今天认为佛陀有多大的局限,但这种宏伟的理想将永远值得人们的尊敬。众生是佛成道的根源。就像一棵大树,众生就是这大树的根,同时还要靠种种助道的因缘,才能开花结果。即是说,如果没有树根也即众生的存在,佛的得道成佛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佛是建立在人间世的,只是他的理想是要出世间,他以为只有走出这世间,才能摆脱所有的烦恼和痛苦。佛有一天对弟子说:“一滴水怎么样才能使它不会干掉?把它放在空中,它就会被风吹干;把它放在地上,它就会被泥土吸干。只有将它放入大海之中,它才能和海水融和在一起,才能达到永远不致干涸的结果。”这就是佛陀为什么要在人间建立佛法,普度众生的原因。离开了众生,佛也就不存在了。

释迦牟尼佛有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即:一、如来(梵语Tatha^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是说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二、应供(梵语Arhat),音译阿罗汉,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三、正遍知(梵语Samyak-sam!Buddha),音译三藐三佛陀,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四、明行足(梵语Vidya^-caran!a-sam!panna),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五、善逝(梵语Sugata),是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六、世间解(梵语Loka-vid),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七、无上士(梵语Anuttara),如诸法中,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八、调御丈夫(梵语Purus!a-damya-sa^rathi),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槃。九、天人师(梵语S/a^sta^deva-manus!ya^n!a^m!),示导众生什么应作什么不应该作、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令他们解脱烦恼。十、佛世尊(梵语Buddha-lokan amacron;tha),音译佛陀路迦那他。但有的经论中,将佛与世尊分开,这样就变成了十一号。只有《成实论》等经论中,将无上士与调御丈夫合为一号,又将佛与世尊分开为二号,这样,就是整的“十号”——十种称号。有的则从如来至佛正为十号,而世尊别为尊号,是因为佛具有前面十号的功德,为世间尊重,所以称为“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