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2878200000002

第2章 酷爱绘画艺术的少年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七月十七日深夜,徐悲鸿诞生在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这个风景秀丽的滨河小镇位于烟波浩渺的太湖之西三十里,镇上住着五六十户人家,民风淳朴。

徐悲鸿的祖父徐砚耘曾参加太平天国革命,革命失败后在屺亭桥镇上做工。他含辛茹苦地做了十年工,才在流经镇中的塘河边盖起了一座小屋,作为自己的栖身之地。

这座小屋虽然简陋,但有南山作屏风,塘河蜿蜒流过屋前,太阳和月亮点缀在这江南水乡的天空,景色宜人。更兼鸡鸣犬吠,渔樵唱答,令人有返璞归真之感。徐悲鸿便在这座小屋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

幼时,在豆棚瓜架下,徐悲鸿偎在母亲怀里,听着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坟就在宜兴,在那些美丽的、飞来飞去的蝴蝶中,有一对就是他们。为民铲除三害的周处留下的斩蛟桥古迹也在宜兴,桥下立有苏东坡亲笔题写的“晋征西将军周孝侯斩蛟之桥”十二个大字的石碑。当年,智多星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知道越王勾践是个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的人,便悄悄带着美女西施乘了一条小船逃到宜兴。在这里,范蠡偶然发现宜兴的紫色陶土可以制陶,从此宜兴陶器闻名天下,范蠡也成了宜兴紫砂陶器的祖师。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幼小的徐悲鸿,也为他以后的绘画艺术增添了营养。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喜爱绘画,自学成才,是当地有名的画师。他还擅长书法、篆刻、诗文,在屺亭桥镇课徒为业,也卖画鬻字。他的印章有“半耘半读半渔樵”、“读书声里是吾家”、“儿女心肠,英雄肝胆”、“闲来写幅丹青卖,不用人间造孽钱”等,反映了他的学识和抱负。他的书法浑厚苍劲,他的字遍及远近的寺庙。他画的人物工整传神,有《松荫课子图》传世。画中徐悲鸿坐在课桌前读书,徐达章持扇坐在徐悲鸿身后凝神谛听。

徐达章的写意花卉清新淡雅,颇受徐渭和任伯年的影响。他的山水画是写实的,《荆溪十景图》描绘了宜兴的著名景色,如张公洞、善卷洞等,至今仍被人收藏,奉为传世之宝。

当时,宜兴县令很器重徐达章的才学,但徐达章鄙薄功名,不求闻达,从来不与官府往来。有一次,他听说县令访贤,要来看望他,他立即躲到一所寺庙里。他淡泊宁静,蔑视荣华富贵,不肯到官场去与人同流合污。

徐悲鸿6岁开始跟父亲读书,见父亲每天作画,他也极想学画,总觉得心痒手也痒,于是画了一只老虎给父亲看,并提出了学画的要求。父亲爱抚地说:“你先好好用功读书,因为要想成为一个画家,必须要有渊博的学识。”

接着,父亲叮嘱他说:“画画是要用眼睛观察实物的,从现在开始,你要不停地注意身边的事物。”

徐悲鸿聪明绝顶,过目不忘。在父亲的教导下,他读完了《诗》、《书》、《易》、《礼》、《四书》、《左传》,11岁便能出口成章了。一天,随父亲乘舟外出,他在路上即景成诗:“春水绿弥漫,春山秀色含。一帆风信好,舟过万重峦。”

这时,父亲开始教他每天临摹一幅吴友如的画。吴友如是清代末年最著名的插图画家,能在尺幅之中描绘亭台楼阁、鸟兽虫鱼、奇花异卉以至千军万马。徐悲鸿酷爱绘画艺术,用心临摹,一丝不苟。父亲还叫徐悲鸿写生,画父母、兄弟、邻人、乞丐……有时,父亲带着徐悲鸿沿着河岸徒步而行,引导他观察大自然。那光芒四射的朝霞,嶙峋峥嵘的怪石,诗一般的翠竹青岚,梦一样的晓雾渔舟,无不触动着徐悲鸿那颗稚嫩的心,神奇地撒下了美术的种子。

父亲是严格的老师,不论盛夏隆冬,他每天都严格地监督徐悲鸿读书、写字、作画,即使在农忙季节也从不松懈。

徐悲鸿每次随父亲进城时,必至画店观赏石涛、八大山人及任伯年等人的画作,回家后便凭记忆默写。在父亲的认真教导和勇于创新的前辈画家的熏陶下,徐悲鸿打下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坚实基础。

徐悲鸿13岁那年,天降暴雨,屺亭桥镇一片汪洋,百姓陷入了灾难之中。

徐达章失业了,在镇上卖画鬻字也不可能了。于是,他决定带徐悲鸿去外地谋生。这样,父子二人开始了流浪江湖的卖画生涯。

他们沿着太湖西岸北上。这个美丽的湖泊碧波万顷,白帆点点,像一幅天然画卷吸引着徐悲鸿,使他领略到无穷的美感。

太湖流域原是鱼米之乡,徐悲鸿和父亲沿途给人画肖像,画山水,画花卉,画动物,刻图章,写春联。他们有时住在淳朴的农民家里,有时住在简陋的小客栈里,有时住在暮鼓晨钟的寺庙里。

流浪的岁月年复一年,徐悲鸿为父亲磨墨铺纸,看父亲挥毫落笔,听父亲说古论今。徐悲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笔不离手的习惯。

那时,只有城里人知道摄影,农村还没有相机。因此,父子二人经常为人画肖像。这对徐悲鸿来说是一种极严格的训练,对他日后能在人物画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耳濡目染中,徐悲鸿不仅画艺大进,而且开始摸索创造自己的风格了。

那时,在大名鼎鼎的强盗牌香烟的烟盒中,附有逼真的动物画片。徐悲鸿喜欢搜集画片,渐渐认识了各种猛兽的真形。后来,他又得到了日本制造的动物标本,便抽空临摹。同时,他还见到了欧洲19世纪绘画大师的一些画作的复制品,这些精美的复制品以严谨的造型、绚丽的色彩、抒情的韵律强烈地震撼着徐悲鸿的心。

这种卖艺生涯使徐悲鸿眼界大开,提高了绘画艺术,也使他更多地接触到下层社会和劳苦大众,从而激发了忧国忧民的感情。他常在画上署名“神州少年”或“江南贫侠”,表达了他胸怀大志,济世救民的雄心。

长期流浪的生涯使父亲染上了重病,他全身浮肿,极度衰弱。流浪了四年多后,父子二人不得不返回家乡。

17岁的徐悲鸿,作为长子,独自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

当时,徐悲鸿绘画的名声已经传遍乡里,宜兴县初级女子师范学校、始齐小学、彭城中学都来聘请他担任美术教师。为了赡养父母,抚养幼弟,徐悲鸿同时接受了这三个学校的聘书。

往返三所学校,足有五十多里,在舟楫如梭的江南水乡,坐船既方便又便宜,但是为了省钱为父亲治病,这五十多里路,徐悲鸿全靠步行。他常常午夜起身赶路,看着月亮落去,迎来朝阳冉冉升起。

父亲缠绵病榻,两年后终于耗尽了生命。弥留之际,他哆哆嗦嗦地用瘦骨嶙峋的手拉着徐悲鸿的手说:“我们是两代画家了,后来居上,你应当赶上和超过我,超过我们的先辈……要记住,业精于勤……生活再苦,也不要向权贵折腰,这是你祖父说过的……”

徐悲鸿泪流满面,哽咽地说:“我绝不向权贵折腰,我一定做一名好画家。”

父亲听了这话,脸上微露一丝笑容,瞑目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