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藩之乱
2881100000008

第8章 末路称帝,恶贯满盈

康熙十六年(1677年),吴三桂在接连失去了陕西王辅臣、福建耿精忠、广东尚之信以及广西孙延龄的援助之后,其势力范围已只剩云、贵、四川和湖南四省。而且由于长期战争,吴三桂多年搜刮积累的大量财富迅速消耗、藩库日益空虚;无奈之下吴三桂只有加重赋役,但过度的横征暴敛,使得四省人民怨声载道,以致于众叛亲离,而清军却得以集中兵力,全力对付吴三桂所部。

靖南、平南两藩再次降清后,战争形势发生了较大的转折。清军经过初期的败退后,开始逐步从西北和东南两个战场向吴三桂叛军发动反攻。叛军重要将领高得捷、韩大任、邱大成、林兴珠等人或死或降。吴三桂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叛军集团内部开始瓦解。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形势日趋恶化的情况下迎来了起兵的第五个年头,此时的吴三桂已经六十有七了。几年战争的辛苦奔波使得他已经心血耗尽、老态龙钟,而战事的日益不利也使得他整日里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但为了维系人心,振奋士气,吴三桂授意部下将领上表劝进,试图用称帝一法来做最后一搏。吴三桂在接到部下的多次劝进后,才装模作样地予以接受。并确定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周”,改元“昭武”,并准备大封百官诸将。

由于事出仓促,准备不及,吴三桂的部下无奈之下只好匆匆在衡州郊外南狱之麓筑起一座祭坛,并置办了相应的御用仪仗、卤簿等必用之物。由于来不及建造宫殿朝房,就构筑了万间庐舍权且充作朝房,宫殿屋瓦来不及改成黄色的琉璃瓦,就临时派人用黄漆粉刷涂抹,以求滥竽充数。三月一日这天,吴三桂头戴翼善冠,身穿大红衣,骑着马,出宫至郊外,登坛,行衮冕礼。可惜天公并不作美,正行礼间,忽然下起大雨来,仪仗、卤薄被雨水打湿,泥污不堪。临时搭建的茅屋芦棚纷纷土崩瓦解,粉刷一新的黄瓦也在大雨下显出了原形。整个登基大典犹如一场闹剧,只得草草结束。但无论如何,吴三桂毕竟是登上了他朝思暮想的皇帝宝座,并以衡州为都城,改名为“定天府”。他当了皇帝,置百官,属下也改易官称,逐一册封。首先封他的妻子张氏为“皇后”,封已在北京被处死的吴应熊长子吴世璠为“太孙”。加郭壮图为“大学士”,仍守云南,设云南五军府、兵马司,改留守为六曹六部。大封诸将,“首国公,次郡公,亚以侯、伯”。晋升叛将胡国柱、吴应期、吴国贵、吴世琮、马宝等为大将军。封王屏藩为东宁侯,赐尚方剑。其余皆按等次晋爵。此外,吴三桂为证明他是奉天承运,还造新历,制新钱币“昭武通宝”。还在云南、贵州、湖南、四川举行乡试,选拔举人,极力营造出政权稳定的假象。

以往历朝历代的创业之主,无不是在取得相当大的领土,且具有强大势力的时候,才非常慎重地选择登基称帝,立国建号,以号令天下。换而言之,即帝位必与其实力相称,极少在势竭力衰之时称帝的,即使勉强称帝,亦不过玩玩政治游戏,是没有成功的先例的。吴三桂称帝可说是个例外,他在兵力极盛时还不敢即皇帝位,只称“周王”,谁料到了势衰之际忽然想起当皇帝。以称帝愚弄百姓、麻痹自己,聊作自我安慰,实在是自取灭亡。

吴三桂的称帝行径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招来清军更加猛烈的进攻。接连的败报和内部的重重矛盾使得吴三桂心神俱疲,油尽灯枯之下,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

康熙十三年(1674年)开始,清军将进攻重点调整到了湖南省会长沙以及与其互为掎角的岳阳城。清、吴两军在长、岳两地囤积重兵,反复拉锯,战事一时呈现胶着状态。至康熙十七年(1677年)上半年,康熙帝不停地调兵遣将,持续不断地加强清军进攻岳州与长沙的作战能力。清军不顾伤亡连续突击,吴军虽屡有小胜,但大局已定。吴三桂虽奔波于各战略据点之间四处督战,但军心已散,虽奏效一时,却也无力回天。吴军形势,如江河日下,不可能重振雄风了!

清军围困岳阳数年,终将吴军大将吴应期部困至粮绝,吴应期被迫率领残余吴军数万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月十八日从岳阳突围而出,狼狈溃逃。岳阳的攻克使得长沙不守,湖南动摇,叛军的大溃败已经为时不远了。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称帝前后,派大将马宝进攻重镇永兴,派胡国柱、夏国相率数万人马对广东、广西发动大规模进攻。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不久后就被兵力处于优势的清军遏制并击退。吴三桂眼见师老粮匮,府库空虚,举步维艰,深感“力实难支”,每每自言自语,哀叹:“何苦!何苦!”他的这番自叹透露出对自己所作所为的一丝忏悔,然而为时已晚。此时他正受到数十万清军日益逼近的大包围。摆在吴三桂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投降,要么死去。他明白,处在他这个地位,绝不能投降,即使投降,清廷也绝不会饶恕他。当年六月,吴三桂的结发妻子张氏病死。这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哀伤和更加沉重的心理打击。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吴三桂突然得了“中风噎嗝”的病症。中风是指突然昏倒,口眼歪斜,言语困难或半身不遂等症状。即使不昏倒,也可能出现上述病症。中风还指外感风邪,也会出现口眼歪斜等症状。“噎嗝”又是一种病,按中医临床解释,它的病症是,“噎”为吞咽梗塞,水饮不下,食物难入。“嗝”指食管狭窄,食下抵拒作痛,或格拒难下。二者合称 “噎嗝”。显然,这两种病症,都是由于心情不舒,焦虑过重,心力交瘁,气血亏空,肝火过盛所致。

吴三桂贵为皇帝,自然会得到当时条件所能允许的最好的治疗。虽说未见大好,却也维持下去,未见恶化。不幸的是,有一天,忽然有条狗窜到他的几案上,安详地端坐着。吴三桂很迷信,马上意识到狗坐几案是不祥之兆。经此惊吓后,吴三桂精神崩溃,病情迅速恶化,口不能张。接着又患上了痢疾,腹泻不止,虽经百般调治,终不见效。吴三桂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授意他的心腹大臣,速命他的孙子吴世璠(即吴应熊的儿子)来衡州,托付后事。然而在交通并不发达的清代,信使从衡州到云南,再从云南携吴世璠回到衡州,费时极久,吴三桂还未等到见吴世璠的最后一面,就于八月十八日结束了他叛服不定的一生,时年67岁。吴三桂病死后,吴世璠并未顺应众将的意愿到衡州即位督战,而是由吴军大将马宝等人在贵阳迎候即位。吴世璠即位后改元“洪化”,随即护送吴三桂的灵柩回云南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