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岁时文化
2886300000005

第5章 岁时文化的四季(3)

据说,清代皇宫很重视中元节,年年给过世皇帝、嫔妃做法事祈祝其在阴间安乐或能到达彼岸。慈禧太后最怕鬼,每逢中元祭鬼的日子都做好事,特别是晚年,中元节的前后几天,她对下人特别和善,并且还摆法坛,设水陆道场祭拜亡灵。慈禧死后,宫里为她烧了一次全国最大的法船。这船长十八丈,宽二丈,上有楼殿亭阁,陈设、侍从、篙工数十人形同真人,皆着真衣。并且殿陛阴森,神佛危坐,旁立鬼判,状极狰狞,中立十丈高桅,悬一黄缎巨帆,上书“普度中元”。法船于东华门外沙滩焚烧,烈焰冲天,光照数里。

3.中秋,赏月拜月之日。

中秋,即农历八月十五。古代帝王祭月的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此日恰是三秋之半,故称“中秋节”;又因在秋季八月,且有月圆人圆之意,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团圆节”等;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中秋节的习俗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中秋祭月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夕月之夕,正是指在夜晚祭祀月亮。也是从周朝开始,中秋时节祭月的传统便延续下来,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这种风俗也逐渐影响到民间,老百姓拜月也蔚成风俗,中秋也逐渐成为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关于拜月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于是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也寄托着一颗纯洁的爱美之心。每当中秋之夜,人们便摆上香案,准备好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供品。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按照家中人口均分成数份。如今中秋的习俗虽然不这么细致,但月饼、西瓜、葡萄等却是常有的,这也是一份团圆的喜悦。

这里尤其要说的是月饼。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圆圆的月饼逐渐成为亲人团圆的一个象征,成了中秋的必备食品。其实月饼的起源相当早,它是黄河文明面食文化中的一道奇葩。三千年前的殷周时期,民间就有了为纪念太师文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祖时,李靖出征突厥,于中秋节凯旋,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这算是中秋节食月饼的开始。明代《西湖游览志会》记有:“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确提到月饼的团圆寓意。

月饼制作越来越精细。袁枚《随园食单》介绍说:“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发展到今日,已有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多种口味,广受南北各地人们的喜爱。

4.重阳,登高赏菊之日。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又有“登高节”“老人节”之说。《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恰好是双九相重,因此称为“重九”“重阳”。重阳的源头,远至先秦以前。《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说明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说:“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还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可见此时已有了重阳节登高,佩茱萸,宴饮,祈求长寿的习俗。“重阳节”的名称始见于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人。”可见重阳节宴饮在魏晋时期已广为流行。唐代大诗人王维写“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足见重阳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它承载着深厚的情感意味。九月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有赏菊花、簪菊花的习俗。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着长寿。九月份秋菊盛开,人们徜徉在菊花丛中,心旷神怡,是有益健康长寿的,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自古人们都喜欢在重阳赏菊赋诗。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是爱菊的瘾君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代才女李清照也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可见文人对菊花吟赏的独特偏好。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茱萸节”。茱萸可入药、制酒养身祛病。茱萸香味浓,有驱虫祛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人们认为九月九也是逢凶之日,所以应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也因此被人们称作“辟邪翁”。

(四)冬:

冬季是四季中最后一季,也是最寒冷的季节。在物候上,冬季没有春季的温暖,夏季的繁盛,秋季的宜人。但在岁时文化中,冬季是在丰收之后,有着最隆重的喜悦,最集中的庆典和火一般的热情。

1.下元,解除灾难之日。

下元节,是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教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就是“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旸谷帝君为人解厄的日子。每逢下元节来临,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为人们解除灾难。家家户户张灯三夜,在正厅上挂着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古代又有朝廷在这一天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宋吴自牧《梦粱录》载:“(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另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天工匠有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这也与道教有关。

下元时,人们还要祭祀祖先,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民间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在祭拜时焚化,据说这样可以把这些送给祖先亡灵,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宽裕。现在通常用金粉、银粉的锡纸代替,折成“金元宝”“银元宝”,然后在祭拜时焚烧。

古时下元节很热闹,有赛神会,有戏曲表演。清代诗人洪亮吉有《南楼忆旧》诗:“才过中元又下元,赛神萧鼓巷头喧。年来台阁多新鲜,都插宫花粉杏园。”描写的就是清代常州地区下元节的热闹和丰富多彩。

此外,下元节人们还有做糍粑、蒸麻腐包子的食俗。在民间也认为下元节是水官大帝禹的诞辰,因此这一天各地禹庙也会有相关的祭祀活动。

2.冬至,黑夜最长之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北半球这一日昼最短,夜最长。同时这一天也是寒冷天气的极点。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则慢慢变短。“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冬至之后气候也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即人们常说的“数九”,所以冬至又称“冬节”“ 交冬”。“冬至一阳生”,“冬至阳生春又来”,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地回升。

从周代起冬至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冬至祭祀旨在祈求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易》上说:“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可见冬至节的重要有着古老的传统,《后汉书·礼仪》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同时,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晋书》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晋代冬至已成为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到了唐宋,冬至与岁首已经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冬至几乎成了过年的先声,这一天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要向父母尊长祭拜,非常隆重,乃至古谚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所以冬至又有“亚岁”“如正(新正)”的说法。古时,这一天也是签约和履行各种契约之日。

冬至食俗主要有饺子、馄饨、狗肉等。江浙一带,也会在冬至吃汤圆,取团圆之意。“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东汉时“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著有《伤寒杂病论》,其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曾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他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当时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冻伤的耳朵就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就做成了“饺子”或“扁食”。至今北方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馄饨则寓意钱财。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古时还有“有者冬至夜,无者过一夜”的俗语。因为有钱的人都过着富足的冬至,而贫苦大众则只能清贫地过夜,如今人们生活富足,再无“富人吃一夜,穷人冻一夜”的情况发生了。

3.腊日,五谷丰登之日。

腊八节是由古代腊祭逐步演化而来的。五谷丰登之际,人们便认为这是天地诸神以及祖先佑护的结果,他们拿出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并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祭祀结束后,人们还要进行乡宴活动,用刚丰收的五谷杂粮制作成粥(逐渐演变成腊八粥),召集四方亲友一起聚餐,犒劳自己,共享果实,庆贺丰收,欢度佳节。“腊八”的重要还在于它在春节之前。“腊八”是春节的序幕,是人们辞旧迎新的开始。

“腊八”历史悠久,相传起于秦朝,最初没有固定的日期,直至南北朝时才将“腊八”定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有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除了熬腊八粥,还有做腊八面、泡腊八蒜等。腊八节的风俗非常丰富,在古代中原地区有用腊八粥喂枣树的风俗。他们用刀、斧砍破枣树皮,将腊八粥糊入斧痕喂枣树。这样等到第二年枣树就可以结丰厚的果实了。民间百姓还自行编了一套谚语:“砍一斧,结石五,砍一刀,结十稍。”足见人们期盼丰收的心愿。

4.元旦,新年之始之日。

“元”是开始之意,“旦”是天明,元旦,顾名思义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古时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又称“元日”。自从实行了西历,中国节日就有了“元旦”和“春节”之别。现在的元旦指的是公元纪年的一月一日,而春节就是我们这里所要谈的“元旦”。

关于元旦还有个传说。上古时候,尧勤政爱民,深受爱戴,可是他的儿子丹朱无才不太成器,最后尧把天子之位禅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舜。后来舜又禅位给治洪水有功的禹。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做一年的开始之日,即“元旦”或“元正”。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等娱乐欢庆活动。王安石的《元日》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写出了元旦这天鞭炮齐鸣、欢天喜地的热闹场景。

“元旦”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人萧子云的《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唐朝时房玄龄等撰《晋书》记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称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其实在时间上,古代的元旦也经历了一些变化。上古三代的元旦,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是十二月初一,周代是十一月初一,朝代的更迭就会涉及到改正朔,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就定下十月初一为元旦。后来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制一样,故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使用公历,定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称“新年”,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但在老百姓心目中,这个新“元旦”一直无法和春节相提并论,直到今天,人们说到过年指的仍是农历的春节,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坚韧性。

5.除夕,辞旧迎新之时。

除夕,即农历腊月三十日,俗称的“年三十儿”。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除夕是包括在春节过年的长假之中的。从文化心理讲,人们都有怀旧、恋旧的情结,在过年的意识里,除夕承载着辞旧迎新和亲情团聚的双重意味,无疑是过年中最隆重的时刻,其热闹程度甚至超过正月初一的春节。可以说,除夕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在除夕到来之前,人们要为迎接春节做好各种准备。做新衣、备佳肴、扫房舍、贴对联、敬门神、贴年画、剪窗花、挂灯笼等等。各地流传着各种过年的民谚,可以说,一进腊月忙忙活活过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了。豫北一带这样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吃饺子。”在忙碌的准备中人们享受着年的滋味,那是亲人团聚和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除夕之夜,最重要的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这顿“团圆饭”对于四处奔忙的现代人尤其珍贵。按照传统,这“团圆饭”也有讲究,桌上必须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表达着对来年吉祥如意的期盼。

除夕的灯火通宵不息,鞭炮此起彼伏。苏轼《守岁》说:“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这除夕守岁的习俗绵延至今。和古时相比,现代人的生活更为丰富,人们会看春晚。当电视上钟声敲响的时候,忙碌、充实、快活的一年就这样被送走了,一元复始,人们的生活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揭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