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炯的家庭出身及历史背景
杨炯(650—约695年),初唐著名诗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于显庆四年(659年),10岁被举为神童,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年),27岁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充崇文馆学士,迁太子詹事司直。他恃才傲物,因讥刺朝士的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获谗被贬,有武后垂拱元年(685年)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杨炯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并于如意元年(692年)秋后迁婺州盈川令。杨炯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拼战在沙场的将士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张说谓曾评价杨炯“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杨炯的作品《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称杨炯的诗作“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杨炯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诗词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初唐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而做出的诸多努力。海内称“初唐四杰”,名序为“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现存杨炯的诗有33首,五律居多。
唐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杨炯到盈川(今浙江衢州)任首任县令。传杨炯爱民如子,恪尽职守。每年农历六月初一,都要到附近二十八都(相当于行政村)六十八庄(相当于自然村)巡视。杨炯巡到之处多为粮丰畜旺,百姓身体健康,他也因此深得百姓爱戴。695年,盈川发生罕见大旱,庄稼枯焦,杨炯心急如焚。当年农历七月初九,杨炯仰天长叹:“吾无力求盈川百姓于水火,枉哉焉!”于是为求雨水,他纵身跳入枯井,以身殉职。
(二)杨炯的代表作品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初,突厥等少数民族对边境地区的不断骚扰,成为我国西北安全最大隐患。许多爱国志士为国分忧,踊跃从军,加入保疆卫国的战斗行列。这首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四十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据《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681年),突厥寇原庆等州(今甘肃固原、庆阳一带地区)遣礼部尚书裴行俭率师讨突厥温傅部落。”当时正值杨炯充崇文馆学士,升迁太子詹事司直不久,《从军行》借此抒发了他对温傅部落疯狂进唐犯边的愤慨之情,显示出诗人杀敌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前两句“烽火照四京,心中自不平”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联二句,交待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诗歌运用夸张手法,囊四海于胸,笼千里于咫尺,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战事逼近而急迫的形势。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了军队辞别京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为皇宫代称。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略显典雅、稳重,表达了出征将士崇高的使命感和出师场面的隆重与庄严。一个“辞”字,简洁精当地描写了出征将士慷慨激昂的阵容。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其中“铁骑”两字显示出唐军的强大。那一“绕”字,则形象地刻画了唐军迅猛抄袭顽敌的气势,使人顿觉有如雄兵天降,敌人插翅难飞。
接下来两句“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开始写战斗场面,重点勾勒出唐军不畏苦寒征战疆场的画面。大雪飞扬,遮天蔽日,旗帜上的彩画在风雪交加中变得模糊难辨,但将士们尽管冰雪凝甲,仍然顶着呼啸的北风擂响战鼓、奋力拼杀。后句“风多杂鼓声”是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真乃“有声有色,各臻其妙”。
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这首尾遥相呼应,言志抒怀。我们发现杨炯的人生比之那些一味投机取巧、舍义逐利,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的人来说,的确有着天壤之别。
战城南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战城南》是作者一生中比较重要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歌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
首联以对句开起,开门见山地交待了战争的地点,仿佛画家的神笔挥毫泼墨抹出一幅塞外滚滚黄沙、广袤的草原暗无边际的边塞防御背景。对句切题,正面描叙战争场景,暗寓“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的悲壮场面。
颔联用近似白描的手法描绘战场的景象:战旗猎猎,盔明甲亮,刀光血影隐隐可见。排比点缀手法将作战阵式写得极有气势,不但写出了军队的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的斗志,使读者从那古老苍劲的诗句里,触摸到诗人所描绘的主人公脉搏激剧地跳动。
然而就战场上生死攸关之际,征人的心境则略显复杂。在一阵冲杀之后,作者感慨也随之而来,因此颈联自然地转入抒情叙述。“冰水寒伤马”,化用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诗句“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表面上在写战马,实则在描写征人,巧妙地表达了边塞的苦寒。“悲风愁杀人”,则化用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进一步直抒胸臆,表达敌人发动进攻的人高马壮的场景。然而,秋风凛冽,塞外草衰,一派萧瑟之气,也何曾想到征人倍添离家的种种思乡怀家的无奈和愁绪。这联诗与后来大宋延边守将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的格调近似,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塞外将士的思想和情绪,也是诗人思想倾向的流露。
最后以景作结,“千里暗黄尘”,既是描绘大漠黄沙的自然景色,也用以渲染战争的惨烈。征尘千里遮天蔽日,然而征臣壮士的心中却充满了希望。“寸心明白日”,随手拣来,精微势妙,语言新颖,内涵丰满,形象地表达了边塞征人光明磊落的内心世界。
作者的离别诗词也并非逊色。请见:
夜送赵纵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夜送赵纵》是一首送别诗,但却写得别致新颖。正如清人毛先舒在《诗辩坻》里所指出的:“第三句一语完题,前后俱用虚境。”诗的情意真挚,神韵绰约,极臻妙境。
首句以比起兴,“赵氏连城璧”是诗人以国之瑰宝和氏璧比喻赵纵的品貌。次句“由来天下传”,借美玉的名传天下,进一步比喻赵纵的名气,他是名声远播四海之内的。这是杨炯借助他人之口表达自己的心意,委婉地称赞朋友,仰慕之情由衷而发。第三句“送君还旧府”,这本来是平铺直叙,但力托全诗,可举千斤。照应首句寓意深邃,写到这里,“完璧归赵”的主题立意呼之而出。从诗中可以推测赵纵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士,大概因仕途失意,辞归故里。在诗人眼中,他是远离尘嚣、冰清玉洁的“完璧归赵”。“送君还旧府”这句近似白话却是点睛之笔,它使前面的喻句有脚可落,也使后面景句总有依托,充分表达主题,使诗人对友人的同情、抚慰、称颂、仰慕之情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明月满前川”,纯为描写景物。诗句交待送别的时间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地点是在奔流不息的大河边。当友人张帆远离后,诗人伫立遥望,清冷的月光洒满大地,空旷孤寞之意袭人而来。
结语真实地表达出诗人送别故人后的深切感受:惆怅、虚渺。但他又庆幸朋友“完璧归赵”隐退故里,流露出憎恶官场、甚至逃避现实的情绪。
(三)杨炯诗作的历史影响
杨炯与王勃同龄,也同样聪明。小小年纪就考上了神童举,后来又考中进士。本为东宫太子服务,曾经呈献过一篇很有影响的《公卿以下冕服议》。当朝大儒薛元超很赏识其人文字,三十出头聘调杨炯为崇文馆的学士,正可谓春风得意。然而倒霉事却如霜陡降。杨炯堂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使杨炯不可避免地受了牵连而贬离京城,独自出任遥远梓州。作者途景甚优,途经三峡,还作诗几首。其文气势虽如宏,华章之至,但其内心中,却由于间接的政治牵连,莫名失官,心境之差不言而喻。五年后,或才堪可用,或朋友提携,又回洛阳宫习艺馆授课。“每见朝官,目为麒麟楦”,人家问他,怎么像麒麟楦呢?他回答说:“哪里是麒麟,只不过是一头驴子。刻画头角,修饰皮毛,看起来像麒麟,脱了马甲,还是一头驴子。”觉得这话不过瘾,又补了一句:“那些没有德行学识的家伙,披着朱紫色的朝服,和驴身覆盖麒麟皮,又有什么区别吗?”管事大人听了,自然会不高兴。所以在回京不过两三年,就又被踢到很远的盈川当了县令。
(四)有关杨炯的历史争论
对于杨炯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有关王、杨、卢、骆的座次排名不满之言,历史上诗词界对此褒贬不一。该言之意,是说自己排在年龄较大的卢照邻前面,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名列与之同龄的王勃之后,又心有不甘。其实,历史上王勃的天才文章,能与之比肩的,其时几乎没有。不过,杨炯此间提出一比,实则道出杨炯奋力前援的想法,难免显露其天然的高傲个性。朋友张说对其评价是“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也真实不虚。不过杨炯后亲作《王勃集序》,其行动本身就说明二人关系的实质。杨炯在长篇序言里,对于王勃的精神气质和迸发出的文学光焰给予了无私的褒赏,对王勃没有丝毫的不敬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