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从汉“柏梁体”开始,叹收六朝声律对仗,七言诗逐渐赶上五言诗,并从初唐开始分流为新兴近体律绝和乐府歌行。初唐四杰对七言古诗也作出巨大贡献,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与《行路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行路难》是汉乐府《相和歌辞》旧题,在卢照邻之前,鲍照就作过一首七言《行路难》,仄声促韵与长句宛转充分表达作者郁悒不平之气。卢照邻这一首《行路难》从容舒展、徐缓不迫、多次转韵,其声律、修辞与对仗明显受六朝诗歌影响,从中也反映了诗风转变期的艺术特点。
全诗共四十句,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万古摧残君讵知”。“长安城北渭桥边”为虚指,即物起兴,从眼前横槎、枯木倒卧古田引起联想。“昔日”领起下文十六句,对“枯木”曾经拥有的枝繁叶茂、溢彩流芳的青春岁月,进行淋漓尽致的铺陈与渲染。围绕着它“千尺长条百尺枝”,有黄莺戏春、凤凰来巢、鸳鸯双栖,高贵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荫,更有香车宝马时常经过,马蹄声断续相闻;富有而轻薄的公子,妖冶的倡女,纷趋竞骛,攀龙附凤……诗人以工整的结构、华丽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初唐长安城内繁荣市井、骄奢生活的世态风情全卷,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却又清醒地感觉到诗人冷静的态度。从行文遣辞看,整齐的偶句与变换的角度,避免了呆滞散乱;层迭的词句增添了构图的对衬感与节奏感。末两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主旨所在。从现实的“一朝零落无人问”,由此及彼提出“万古摧残君讵知”,已如桓温当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普遍人生感喟,将比兴之义进一步升华了。
第二部分从“人生贵贱无终始”到末句,由隐而显,喻体“枯木”显现为本体“人生”。“终始”指无限。转瞬即逝的人生与悠久无限的岁月,这对亘古不变的自然矛盾造成人们心灵的困惑,一系列抒情意象即由此展开。“谁家”以下至“赤心会合在何时”运用超时空框架,不断变换叙述角度,使生死枯荣的单一主题,形成多元层次与丰富内涵。先写时光流水,无人能阻,再写改朝换代,秦川汉陵,无可奈何;再写富贵公卿,顷刻归于青棘黄泉。由此进一步指出富贵不可骄,交情不足恃,都用复迭或对比手法。金貂换酒为李白《将进酒》所本,“玉尘”指玉骢马扬起的飞尘,狂饮与游冶似乎已解生死,其实正说明了诗人无法排遣的苦闷。既然功名利禄都只是过眼云烟,就只好求友访仙以解心中积怨。因此,唐代盛行道教,许多官僚士大夫接受道教。纵然平日有生死交情,但只要大限到来,你未抵“苍龙阙下”(苍龙,东方之神,二十八宿东七星总称),我则已羽化白鹤山前。至于云间海上的仙山,长生不死的仙丹,更是缥缈难觅。
道家与佛家都有转世说,即使退一步寻求“赤子”重生,要到什么时候呢?表面是消极、苦闷,其实仍融注了对人生热烈执著的追求,因此诗人作出结尾两句“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尧年,代长寿;巢由,巢父与许由,古时隐士。“但愿”“长作”可见其辞情恳切。卢照邻因服丹中毒,手足痉挛,最终不堪恶疾所苦,自投颍水。这里似有忏悟,只祈求正常人的健康长寿,不奢求富贵荣华与长生不死。
初唐四杰对于诗体诗风的转变,最突出之贡献是扩大了时空境界,将目光由宫廷移向社会,转向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他们对历史、对人生、对物质、对理想都常常有发人深省的理解与阐释,使诗歌气势宏远,哲理性强,有很深的社会意义。
(三)卢照邻诗作的历史影响
卢照邻早年因“横事被拘”坐过牢,并为“群小所使”,要予以加罪,后得友人援救,才得出狱。乾封三年(668年)左右,卢照邻被任益州新都尉。此时心情低沉,写诗如《寄赠柳九陇》:“提琴一万里,负书三十年……关山悲蜀道,花鸟忆秦川。”《赠益州群官》:“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都表现出怀才不遇、远客西蜀、孤独悲苦的心情。然卢照邻在此新都尉任上,不幸染上了风疾,任满后不得不辞官。咸亨四年(673年),他在长安养病,曾“伏枕十旬,闭门三月”。名医孙思邈与之同住光德坊官舍,他得以有机会向孙思邈请教。后卢由长安转居太白山。据《新唐书》所记,在此“得方士玄明膏饵之,会父丧,号呕;丹辄出,由是疾益甚”。卢后又移居东龙门山,为治病母亲和兄长不惜破产以供医药,家境每况愈下。卢照邻后全身瘫痪,在调露二年(680年)前后自沉颍水而死。卢作今存有《幽忧子集》七卷,其中诗有九十余首,文有二十余篇。以七言歌行成就最高,《长安古意》为其代表作。
这首开唐代长篇诗章先河的《长安古意》,将帝京之都的生活情况写得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尤其是从长安城里散发出来的、自上而下的、开放包容的人文空间,为适应民众精神世界的拓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爱情崇高,百物皆虚,这一声自由的呐喊,诚如闻一多先生所言,他“放开了粗豪而圆润的嗓子”“对于时人那虚弱的感情,这真有起死回生的力量”。天有不测风云,正值年富力强之时,却不幸染上风疾(风痹症),先是一条臂膀废掉,后来一条腿也随之瘫痪,正是寸步千里,咫尺山河。从此,开始了他十年的幽悲饮泣肢残命衰之路。这些突如其来的重大生理变化,使得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公共场合难以露面,私人社交不愿参加,花前月下的缠绵并肩也成难望,即所有正常人的身体功能,都要废掉。晚年就连端一碗粥,也是困难不已的事。卢照邻以一个患者的姿态,走上了漫漫求医之路。治疗风疾并非易事,困难也接踵而至。众多治病费用,对于家贫的卢照邻而言,无疑捉襟见肘。他的那篇《与洛阳名流朝士乞药直书》:“若诸君子家有好妙砂,能以见及,最为第一。”则遍呈朝中名士,开口求乞。在文章的末尾更直白、可怜,如没丹砂可赠,则“无者各乞一二两药直,是庶几也”,这封信被广泛传抄发送。可见,对于生性要强的著名诗人卢照邻来说,实在是一生最为无奈之举。
才子生病,惊动药王孙思邈。孙时年年过九旬、白发苍苍,亲为医治。两个人就医治疾病做过长谈,《新唐书》《太平广记》等都曾大量引用。后高宗龙驾西游,卢照邻只能回山乡颐养。身左是书,身右是药。卢照邻也曾有过与命运、与死神的抗争。在病中仍坚持阅读,坚持写作,也享受着山中的无边风月。可想见,深谙儒佛道三教的卢照邻,僵卧山中,与死神作过无数次的挣扎与斗争。十年间他只能撑着病体,在暗室之中,隔着窗子望着外面寒暑易节。短暂的阅读与写作的快乐之后,常常是更加漫长的痛。朝暮之间,无数不眠之夜,白发丛生,双鬓如染。“钟鼓玉帛兮非吾事,池台花鸟兮非我春”,含悲叹息。一系列不好的消息相继传来:女皇武则天登基了,骆宾王失踪了,孙思邈离世了,眼看自己的身体也像僵直的朽木,终于到了生死不可调和的时刻,离世而去。
(四)有关卢照邻的历史争论
《孙思邈传奇》记载:“初唐四杰”的卢照邻一年患恶疾,因病去官,隐居太白山。因服丹中毒,病势加剧,手足痉挛,久治不愈,使卢照邻思想包袱沉重,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为了能让名医孙思邈为其治病,不得不又移居阳翟县(今禹州)燕山下,买院数十亩居住。当年孙思邈年高97岁。孙思邈看后认为:病情确实较重,但心理压力更重,为此孙思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对卢照邻说:“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鼓励卢照邻与疾病作斗争。卢照邻终于被其所感动,消除了忧郁,很快恢复了健康。一天,卢照邻问老师一个问题:“名医能治愈疑难的病症,是什么原因呢?”97岁的孙思邈很干脆地答道:“对天道变化了如指掌的人,必然可以参政于人事;对人体疾病了解透彻的人也必须根源于天道变化的规律。天候有四季,有五行,相互更替,犹似轮转。那么又是如何运转呢?天道之气和顺而为雨;愤怒起来便化为风;凝结而成霜雾,张扬发散就是彩虹,这是天道规律。人也相对于四肢五脏,昼行夜寐,呼吸精气,吐故纳新。人体之气流注周身而成营养、卫气;彰显于志则显现于气色精神;发于外则为音声,这就是人身的自然规律。阴阳之道,天人相应,人身的阴阳与自然界并没什么区别。人身的阴阳失去常度时,人体气血上升则发热;气血不通则生寒;气血蓄结生成瘤及赘物;气血下陷成痈疽;气血狂越奔腾就是气喘乏力;气血枯竭就会精神衰竭。各种征候都显现在外。气血的变化也表现在形貌上,天地不也是如此吗?”照邻又问:“行医如此,做人应该怎么办呢?”孙思邈说:“做人的道理,应该是‘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胆大’是要有赳赳武夫自信而有气质;‘心小’是要如同薄冰上行走,时时小心谨慎;‘智圆’是说遇事圆活机变,不可拘泥,需有驾驭制约的能力;‘行方’是讲不为名求,不为利惑,不为禄诱,心中自有坦荡之地。”照邻又问善性的要理,孙思邈说:“天有充满的时候,也有不足的时候,人有迟迟不进和危机的时候,自己不当心谨慎,就不会有利益!所以养性首先得知道办事要小心谨慎,谨慎是敬畏的根本,做官的无敬畏之心就会不讲简化仁义;从事农业的无敬畏之心就会使庄稼落于庄稼地里不收;工匠不敬畏就不遵规矩;经商的不敬畏就会贷不存;做儿子的不敬畏就忤逆不孝;做父亲的不敬畏就会丢弃慈爱;做臣子的不敬畏就会躁动不安;做君王的不敬畏就会使天下不能治。所以说首先是畏道,然后依次为畏天、畏物、畏人、畏身。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悔于远。知道此道理就会尽人事!”卢照邻点头称赞道:“老师您以天理讲病理,以医理讲政理,学生明矣。”
当时名人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人都曾拜孙思邈为师,甘当他的学生。卢照邻在《五悲文》《释疾文》里,透露出他决意了却残生的众多信息:“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嗟不容乎此生”“恩已绝乎斯代”,笔下充满了悲凉、悲愤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