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论语一日一读
2914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历史总是喜欢和人们转着圈地开玩笑。最初孔老夫子风尘仆仆地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治国思想,结果四处碰壁,遂被姑布子卿视为“惶惶如丧家之犬”。在他死后,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顿时又把他从动物划分到了至圣文王的圣贤人群,红红火火、风风光风了一千多年;进入近代,“五四”以来“打到孔家店”,“文革”期间“批林批孔”,又再次把这个已经作古了的老人踩到了脚底。

历史的玩笑并不可笑,孔子的衰荣折射了社会新旧思想和道德冲突与更替的深刻内涵。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话可能说得有点过头,但是《论语》对于稳定社会,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直到今天也不能不说是十分巨大的。能称之为传统的总是经典的,虽然它有保守的成分,但这并不妨碍它在新时代里继续发挥作用。

随着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人们内心由压力而产生的惶恐与日俱增,迫切需要一种平衡快节奏和慢生理矛盾的精神解决办法。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不断求变的年代里,传统与现实似乎正在发生着激烈的碰撞。面对这种多少有些错乱的局面,有人沉湎于怀念过去,有人功利地实学实用,另有甚者则陷于焦躁、恍惚之中。那么究竟哪一种处理方式更合理、更适合人自身的生存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地考虑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中。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人能够逃脱出这个生命的链条。因此说,将传统与现实对立起来既是一种不明智的举动,也是一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做为。

说它不明智在于它实际上是在促使人与自己较劲、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说它不可能实现在于人是无法摆脱传统与现实并存这一局面的,这正如科学上讲人总不能抓着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起来一样。事实上,人是必然要生活于传统与现实彼此联系、一脉贯通的发展历程中的,这一点无从改变,故有伟人言:忘记过去则意味着背叛。

这里的“背叛”结合上文看来便有了自弃的含义。从这个角度讲,传统与现实往往是连续一体的。不理解传统,也就无法深刻体察现实;不能掌握现实,也就谈不上认识传统。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传统与现实的交锋状态下,那么他就很难收获什么幸福。由此说,关注传统与现实的联系,实现传统与现实的连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它的“溶解力”足以融化世界文化的精髓,因此每每中华民族面临危亡时,老祖宗的思想总是发挥力挽狂澜的作用,这是当代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事情之一。当然,它对于当代中国人的意义还不仅限于树立民族自豪感,更在于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既然它可以使中华民族成为万年不倒翁,那么当然也可以使国人在生活中找到位置,并向前发展。

假如有人想要了解一下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大义、进而体察现实人生百态、掌握自我生存之道的话,那么《论语》就是一本他不得不读的书。

班固在其《汉书·艺文志》中曾言道:“‘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由此可见,《论语》乃是孔子、弟子以及当时一些人的语录。在《论语》中孔子思考的主要乃是一个“应当如何做人”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活法”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除《论语》以外的更好的解答。孔子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而讨论为人处世、治国平天下的。那么孔子是如何解决“应当如何做人”这个问题的呢?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孔子思想主要集中在“仁”和“礼”上。所谓“仁”者,乃是指人之爱心。孔子以为人不仅具有一般生物爱自己、爱亲人的特征,还具有博爱天下万物的能力。为人之道即在于伸展生命之爱,并在此爱己、爱人、爱物、爱天下的生命实践中感受人生自在通达的逍遥之境。由此人方才得以实现上天赋予自己的权能和使命。

孔子这一思想有着深远的意义,俗语云:“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所谓方便者,只有在真心之爱中才能实现。征服往往只能收获更残忍的报复。迄今为止,无论是人类对自身的征服,还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不都是以深重的报复收场吗?因此仁爱既是人的天赋本职,亦是人自身求生之道。

所谓“礼”者,乃是指人对自己行为的合理约束。孔子承认人与其他生物一样具有自然的欲望与情感。但是孔子以为人在此基础上还具有了解自己行为界限、合理控制行为尺度的能力。孔子以为万物各有生存之道,因而人只有在礼的约制下,在了解他人乃至万物生存之道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仁爱。由此守礼也就成为实现仁爱的必要环节。同样,仁爱也成为行礼的内在要求。否则礼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摆设。孔子正是通过对以上“仁”和“礼”思想的阐释来表达了他所理解的“如何做人”的主题。孔子也是在此基础上来明确君子与小人、处世与为政、求学与识人之道的。

在现在看来,这种硬性的君子和小人的划分虽然有些乏力,但是却依然为人们稳定彼此间的关系贡献力量。毕竟,有了共同的评价标准也就有了共同的目标。

孔子认为,生物的生存本能欲望实现与否并不能作为衡量人生幸福的尺度(这一点,许多成功的现代人已经认同)。孔子以为人所应当经历的乃是一种自觉的道德生活。精神的富足远重于物质的安逸。很显然,在孔子那里,人生的幸福本根便在于他道德精神家园的建立。故无德不足以立人。孔子以上思想包含了深邃而丰富的人生智慧。因为从古至今,人对物质享乐的依恋与对道德精神的企盼始终是如影随形。在世间人们对物质利益日益疯狂的追逐中,往往伴随着道德精神的沦丧,以至暴力、欺诈无所不为。是继续这种无限征服、直至全体消亡的生存模式,还是采取各正性命、共存共容呢?这是值得人们静心思考的一个问题。

历史上曾有不同的人对此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孔子以上思想亦是针对此问题的一种合理阐发。然而往往“树欲静而风不止”,现代社会的生存竞争日趋激烈,这使得关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就变得更加迫切了。在此背景下,我们回溯《论语》中孔子的道德思想,也许便会收获一份醍醐灌顶的功效,而孔子的思想魅力也正在于此,即:在人们为纷繁、燥乱的世俗物质生活而焦虑奔波时,及时为他们提供一份正本清源的妙方。

关于对传统经典的理解,人们常结合现实以精华与糟粕相区分。笔者对此保留自己的看法,即以为应存同情与理解的原则来对待历史文化,而不应以今人视角随意加以现实裁制,否则既是苛责古人,更有失厚道宗旨。

在此前提下,本书分别从十个方面对原著做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阐发,以期对读者了解传统文化以及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关联有所助益。由于本书作者学识有限、理解浅薄,加之写作仓促,故本书一定还存有诸多不当之处,敬望方家不吝指正,以就吾学。

王海英

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