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艺术经典4
2914800000018

第18章 古代城市(2)

平遥——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洪武三年(1370)进行扩建后的模样。古城面积约2.25平方公里,以南大街为轴线。按中国古代城市的传统布局,在中轴两旁规律分布着庙、署、观等;市楼居全城中央,南大街、东西大街、城隍街、衙门街构成“干”字型商业街,其规模超出一般传统城镇,反映了当地商业贸易的繁荣。其余的街巷名称也都保留了明清时的旧名,格局成“井”字和“丁”字型街、巷、马道的形式。当地人称其为“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

平遥古城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据说城池南门为龟的头部,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山西平遥“日升昌”票号内院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乌龟是长寿的动物,在中国古代是祥瑞的代表,这个传说暗含着希冀平遥古城坚如磐石,永世长存的愿望。

人称平遥有“三宝”。古城墙是其一宝。出古城北门向东北有镇国寺,它是古城的第二宝,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时期(907—960),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殿内的五代彩塑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第三宝是位于城西南方向、重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的双林寺,在该寺的10余座大殿内有元代至明代的彩色泥塑2000多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

说到平遥就不能不说“晋商”和“票号”,因为这里不仅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的诞生地。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多达22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19世纪40年代后,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许多周边国家。

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古县城。

重庆——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

“山城”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山丘上,战国(前403—前221)、秦(前221—前206)、汉(前206—后220)时期就已沿江逐渐形成背山面水的城市,市区三面临江,一面靠山,倚山筑城。城中高度落差变化大,形成大量连续高低上下的巷道、廊屋,空间变化丰富。远看建筑层层叠叠,道路盘旋而上,城市风貌十分独特。

山城夜间灯光璀璨,更是形成奇丽夜景,自古就被称作“字水宵灯”,清乾隆年间(1736—1795)更成为“巴渝十二景”之一。这是因为长江、嘉陵江蜿蜒交汇于此,形似古篆书“巴”字,故有“字水”之称。

明初戴鼎扩建重庆旧城,为了顺应风水,按九宫八卦之数造城门17座,以示“金汤城池”的含意。这17道门,有9道是专供力夫挑两江河水入城的水门。后来,城内火灾频生,官府认为是水门洞开不能制克火星之故,便将其中8道水门统统封闭,于是留下了“开九门,闭八门,九八一七道门”的俗谚。

朝天门是城门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门上原书四个大字:“古渝雄关”。由于此门随着东逝的长江,面朝当时明初天子所在的都城南京,地方官员于此迎御使,接圣旨,故名“朝天门”。朝天门位于重庆城东北长江、嘉陵江交汇处,襟带两江,壁垒三面,地势中高,两侧渐次向下倾斜。左侧嘉陵江纳细流、汇小川,于此注入长江。每当初夏仲秋,碧绿的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激流撞击,漩涡滚滚,清浊分明,十分壮观。右侧长江容嘉陵江水后,声势益发浩荡,穿三峡,通江汉,一泻千里,成为长江上的“黄金水段”。

苏州——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

苏州始建于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时(前514—前496年在位),曾是吴国的都城。在秦、汉、晋(265—316)、唐各个朝代,一直是东南沿海人口众多、规模较大的重要城市之一。到了宋代,平江腑(今苏州)的航运业和工商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和繁荣,当时的苏州城市布局可以从南宋(1127—1279)绍定二年(1229)刻在石碑上的一幅《平江图》中得到清楚反映。

当时,苏州是一座十分规则的长方形城市,南北较长,东西较短,城墙略有屈曲,共有五个城门,城门旁还设水门,城墙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城市道路呈方格网布局,与主要河道平行的街道组成通向城门的干道,人们称为“三横四直”。由此又分出许多支河,通向各居住街巷,河上架有桥梁,沿河两岸是街道、市肆与住房,富有江南水乡城市的特色。环绕城墙内外还各有一道城壕,既是交通环道,又是双层护城河。全城河道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通网和排水系统。

城内中央偏南是平江府治和平江军所在的子城,其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上。由于宋代佛、道两教并重,因而城内寺观建筑很多,在《平江图》上记载了一百多座,较大的寺庙还建有高塔。寺观多修筑于主要道路的两旁或两端,反映了宗教建筑的重要地位。宋代苏州城内聚集了许多大地主、士大夫阶层和富商,他们修建了许多大型的宅院,私家园林也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明、清时期更是屡有佳作出现,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军事防御

城墙

中国古代频繁的战争使城墙沟壕等防御工事应运而生,并构成一些城市的雏形。城墙顺理成章地成为古代城市最重要的防御性构筑物。最早的城墙有的是用木头修建的栅栏,有的是用石头垒成或用土夯成的墙。宋代以前的城墙很少包砖或用砖砌筑,之后中国人首先发明了火药并广泛用于攻城,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在城墙的重点防御地段包砖。明代以后城墙加砖砌变得普遍,有的城墙先用砖砌,中间填土夯实,有的先夯土筑成,再在外侧加砖,少数城墙整体或城门地段内外均加砖。城墙的高宽取决于城市的大小、防御的重要程度,城墙上垛与城楼的大小尺度与数目也因城市的等级而有所不同。一些城墙上还有棱堡形的突出部分——“马面”,主要是为了形成两边夹击攻城敌人的有利地形,为了增强防御能力,一些重要城市还建有瓮城。此外,城墙上一般都有排水设施,或是伸出较远的滴水,或在城墙内侧设置顺城墙的排水沟。这里介绍两处比较典型的城墙。

(1)平遥古城墙

山西平遥古城墙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始建于公元前827—782年。在建城之初,此城墙仅为夯土筑成,规模较小,公元1370年筑为现存规模。后经明正德(1506—1521)、嘉靖(1522—1566)年间以及清代初期十余次大的补建和修葺。现在的平遥城墙周长6163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砖石,底宽10米,顶宽3—5米,高6—10米。有瓮城六座,原有城门楼六座,角楼四座,现存庙宇一座(关帝庙,位于下东门瓮城内),东南墙头建奎星、文昌二阁楼(无存),东墙建有尹吉甫点将台,城墙上有三千垛口和七十二座敌楼,相传为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象征。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抢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南京古城墙

明代应天府城(今南京城)是公认的中国第一大砖城。它始筑于1366年,东连钟山,西踞石头城,南及秦淮河,北带玄武湖,把六朝(公元222—589年在今南京建都的六个朝代,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建康都城和东府城,以及南唐(937—975)的金陵城全部包入在内,依山傍水,逶迤曲折,呈南北狭长、东西略窄的不规则形状,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近6公里,周长约34公里。城墙高度在14米到21米之间,底部宽度14米左右,顶部4—9米。这完全是根据南京实际的地理形势和防守的需要设计的。

山西平遥古城南京城墙上共开了13座城门,各城门上部都建有巍峨的城楼,其中以聚宝门(今中华门)最为雄伟。聚宝、三山(今水西门)和通济(今不存)二门各有城墙四道,形成三重瓮城,成“目”字形。每道城门都有内外两层门,外面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里面是木质加包铁皮而成的两扇大门。在聚宝门最外一重瓮城内侧,还设有“藏兵洞”这一特殊设施,分上下两层,共23个,每洞可容纳士兵超过百人,共可藏兵3000人以上。此外,在各城门之间的城垣上均修筑有垛口(雉堞),共计13616个,还有窝棚200个。

明南京城的建设是长江中下游各省人民智慧的结晶。当时为了建造坚固的都城,官府命令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居民,按照一定的规格烧制城砖,砖上还印着造砖的府、县名,监造官员和造砖工匠的姓名。每块城砖大小都是40厘米×20厘米×10厘米,重达15—20公斤。为了加强城墙的牢固程度,以花岗岩条石为墙基,在城墙的砖缝里还灌入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汁合成的夹浆,所以能够经600多年而不坏。

长城

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国防工程。它东起鸭绿江,经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等省区,西至甘肃嘉峪关,横贯中国北方,沿着起伏的山脉和茫茫的沙漠,绵延12000多华里(6000多公里),因此被称为“万里长城”。

在历史时期,构筑长城的最初目的是用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早在战国时代,“战国七雄”中的秦、赵、燕三国的北面是以游牧为主的匈奴族,为了防止匈奴骑兵南下侵扰,他们在各自的北方边界上筑起了长城。秦始皇(前221—前210年在位)统一全国后,为了防止匈奴的侵扰,派30万大军及征用的民夫、战俘和罪犯近200万人,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成为万里长城的雏形。秦以后的汉(前206—220)、北魏(384—534)、北齐(550—577)、隋(581—618)、金(1115—1234)几个王朝,都先后对长城进行修补和增筑。到了明代,汉族统治者为了防御北方蒙古族和东北女真族的侵扰,又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从洪武元年(1368)起,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了长城的修筑工程。

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务和指挥,方便调遣长城的沿线兵力,明政府把长城沿线分为九个防区,每区为一镇,设总兵领辖。九镇共有一千座以上的关隘(重要驻兵据点),关隘一般由城墙、城门、城门楼和瓮城组成,有的还有罗城和护城河。

俯瞰长城城墙是长城的主体部分。以山西到山海关这一段为例,它的断面是梯形,下宽上狭,平均底宽6米,顶宽5米,高6.6米,内筑夯土,外砌整齐条石和特大城砖。城墙的顶部可容纳5匹马或10个人并排行进,地面用三四层砖铺砌,最上面一层是方砖,用石灰砌缝,整齐坚实。城顶两侧还有砖墙,内侧为高约1米的女儿墙,外侧为1.6米高的垛口,每个垛口上有一嘹望洞,下有射击口。此外,城墙上还有排水沟和吐水嘴等设施。

古代严密的烽燧制度使得长城的国防作用更加有效。据《居延汉简》记载,当时“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燧和墩就是传递军事情报用的烽火台,遇有敌情,白昼燃烟,夜间点火示警。

修筑长城不仅工程量大,而且翻山越岭,过高原,穿草地,施工十分困难。古代工匠从确定长城的走向,到障、堡、敌台、烟墩等整个防御体系的配置,以至城墙形制结构、选材用料,都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就地取材,其构思的精巧合理令人叹为观止。他们在极为艰苦复杂的施工过程中体现出的刻苦勤奋、坚忍不拔的精神,更为世人赞叹。

万里长城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久远广阔的时空跨度,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壮观的建筑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