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291700000004

第4章 育儿期教育:龙子龙孙的鞠养保育(1)

皇子乳母的选择

中国皇室有选择乳母哺育皇子的传统,当皇后嫔妃生下皇室婴儿后就由专门的乳母去哺育。皇室里设有专门的“奶子府”给宫妃们生下的孩子喂奶,皇子出生后,无论生母奶汁如何,都一律由乳母专门哺乳。皇子一旦离开母体,便不得再接受生母提供的营养,而在婴幼儿时期,则离不开奶妈和宦官的养育和陪伴。皇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远远不如与乳母、宦官相处的时间长。皇子在奶妈与宦官的扶持下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宦官教皇子最基本的礼节,平时则陪小皇子玩耍、游戏。

乳母对于小皇子来说非常重要,在哺育、爱抚小皇子的过程中,对小皇子的意志品德影响重大,言传身教的行为培育已经开始,乳母的微小的习惯也会影响小皇子习性的形成,乳母良好的范式让他受益终生,坏的范式会贻害无穷。因此皇室对乳母的选择十分严格:必须在15到20岁之间,丈夫健在,而且容貌端正,还有一个关键的条件是,一定是生完第三胎以后第三个月的女子。选好这样的女子以后,内官还要细看皮肤是不是洁白,奶水是厚是薄是浓是稀,身体有没有疾病,口齿是不是伶俐,头发是不是黑亮秀美等。

乳母出身,虽有平民良家之例,但大多为仆婢。六朝医方担心乳母血气影响乳汁,进而左右新生儿的发展,因此挑选乳母的重点不在出身,而在于挑选温顺健康的妇女,然后严加督导,调节饮食,防其酒醉与行房。

在明清时期,由于明清帝王们嫔妃众多,宫女无数,怀孕、生产都是不时发生,难寻规律,所以宫廷要时时准备办理有关事务。明代每年每季朝廷都要在民间挑选奶口(奶妈)、稳婆、医婆。由于奶口是哺乳皇室婴儿的,所以,对于奶口的挑选历来十分严格,并形成制度。

明代每年每季度都要派出精干的内官到京郊各地去挑选奶口,反复筛选以后,挑出40名奶口送到锦衣卫的“奶子府”精心调养:给她们住宽敞明亮环境幽雅的房子,吃美味可口的食物,由此保证她们充足的奶水,确保乳汁的质量。另外还要选80名候补奶口,称为点卯奶口,这些点卯奶口随时恭候,等待内廷宣召。如该季已过,奶口没有接到任务,便放归其家,“奶子府”又重新选一批奶口待命,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以最佳哺乳期的妇女供应宫廷。

锦衣卫内的奶子府禁卫森严,不许闲杂人员擅入。奶子府内的40名奶口,还要从相貌、头发、皮肤、身材、乳房、奶水、体味等各个方面仔细审查,定出一、二、三、四各个名次……这简直比选后妃还严格。一旦内廷宣召,便从40名奶口中选择数名最出众的,用宫妆打扮一番,梳上高髻,换上新衣、送入内廷。内适审查后,如认为某位奶口不符合要求,或觉得她不懂规矩,则把她退回,“奶子府”另挑一名补上。

乳母的作用是长期的,她一旦哺皇子皇孙乳,皇子皇孙一般都会记她一辈子,所以奶婆一旦入宫,无有出理。如果乳母所哺的皇子皇孙登基即位,那这个奶婆更是身价百倍,还会受爵册封。例如,东汉安帝封奶妈王圣为“野王君”;顺帝封奶妈宋氏为“山阳君”;灵帝封奶妈赵娆为“平氏君”;唐中宗封奶妈干氏为“平恩郡夫人”,封奶妈高氏为“修国夫人”;睿宗封其子(玄宗)的奶妈蒋氏为“吴国夫人”,封莫氏为“燕国夫人”;元朝时,世祖封皇子燕王的奶妈赵氏为“豳国夫人”,封奶妈的丈夫巩性禄为“性育公”;成宗封奶妈的丈夫为“寿国公”;仁宗封奶妈的丈夫杨性荣为“云国公”;英宗封奶妈忽秃台为“定襄郡夫人”,封她的丈夫阿来为“定襄郡王”;明朝时,成祖封奶妈冯氏为“保重贤顺夫人”;等等。

总之,皇室中选择乳母哺育皇子是一道奇特的风景,由于乳母与皇子关系密切,她们良好的德行对未来皇子成长影响重大。也就可以理解皇室挑选乳母标准的奇特与严格了。

皇子的学校

皇子虽然说是天之骄子,但皇子亦须入学接受教育,才能够担当未来治理国家的重任。这是皇帝、王室成员及社会名流的共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校对于皇子这块天生的“璞玉”而言,无疑有着琢磨、光饰的作用。

与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相应,中国古代学校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西周,就有专门为皇子王孙开办的学校。具有专制特点的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支柱,它同样也支配着中国古代王子皇孙所入的学校。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的全盛时期,西周天子对教育已经十分重视。与此相适应,西周学校建立起国学和乡学两个官学系统:国学是中央官学,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里;乡学则是地方官学,设在郊外的乡、州、党、闾等地方行政区域之中。国学是皇子王孙们入学的学校,按学生年龄与课程难易程度分设为大学和小学两级。其中大学又有两种情况,周王城中所设的大学称“辟雍”,诸侯国中所设的大学叫“泮宫”,这就是《礼记·王制》所谓的“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小学的设置,已见于西周青铜器《大盂鼎》等铭文,可证小学与大学相对而论。小学的遗址,《礼记·王制》说“小学在公宫南之左”,明确指出小学设于王宫东南。

辟雍一律设于城外郊地,四周以水环绕,犹如护城河之势,使之与外界隔绝。中间于高地上建有厅堂式草屋,附近有猎场池沼。

辟雍除了是皇子王孙受教育的处所,还是贵族成员集体行礼、集会、聚餐、练武、奏乐的地方,是只准男子进入和活动的场所。

汉代的学校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为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汉代的学校既有官学系统,又有私学系统。官学又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中央官学最重要的是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主要目的的最高学府——太学。太学由九卿之一的太常领导管理。但太学不是皇子入内修学肄业之所,朝廷为皇子另外设置了宫邸学,成为皇子王孙专门受教育的学校机构。

宫邸学也属于由朝廷直接管辖的中央官学,是汉统治者为皇室、外戚、功臣子弟创立的贵胄学校。东汉明帝永平九年专为外戚樊氏(光武帝母族姓)、郭氏、阴氏(光武帝妻族姓)、马氏(明帝母族姓)四姓子弟设立学校于南宫。因为四姓不曾列侯而称小侯,故称其学校为“四姓小侯学”。四姓小侯学的办学目的是为了使贵胄子弟自小接受儒术的熏陶而成为德才

兼备的治术人才,因而教学内容与太学相似,都以五经为归。这种与太学分立的贵胄学校,其办学条件优越,所聘经师的学术水平和地位都高于太学。四姓小侯学开始只招收四姓子弟,后来招生对象扩大,只要是贵族子弟,均可入学学习,甚至接受匈奴子弟为留学生。这种贵族化的学校后来另有开设。安帝元初六年(公元119年),邓太后创办的邸等学,其招收学生来自皇族,包括帝弟、济北河间王子等,性别不仅有男性,也有女性;年龄五岁以上不等,共约四十多人,另加邓太后近亲子孙三十多人。专门设置师保,教育内容主要是经书。学生早晚均要求入学学习。邓太后创办此学的旨意,是为了“承百王之敝”,挽救浅薄的时俗,克服日愈一日滋生的巧伪,“褒崇圣道,以匡失俗”。

唐代复兴汉代教育的传统,同时又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教育成果并全面地加以发展,使学校教育在唐代,尤其是太宗、玄宗时期,发展到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