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农民思想家
2918100000002

第2章 花样年华

每个人都有色彩缤纷的童年。我的童年和众多小朋友一样,编织着许许多多美好梦想。我渴望当个建筑工程师,设计建造直刺云天的高楼。我盼望成为飞行员,驾着飞机翱翔蓝天。我也想做位名作家,写下鸿篇巨著,震撼和净化人的心灵……然而,严酷的生活给我开了一个不轻松的玩笑,我从王庄起步,辛辛苦苦跋涉,猛然间发觉走了一个圈,竟然回到了起点。

——袁勤生语

广袤荒芜的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有一座赫然崛起的“神山”。

传说那日王母娘娘在天宫瑶池开蟠桃大会,太上老君和嫦娥各带炼丹道童、房内仙姑赴会。不想两位相貌出众的仙童仙女顿生恋情,在蟠桃会上眉来眼去,此后经常幽会。不知谁透露了风声,导致仙童仙女被各自主人以家规惩罚。太上老君把道童变成“乌目牛”,负责拉犁送货;嫦娥把仙姑变成铜镜,供人照影。然而,道童和仙姑仍恋情不舍,多次相约偷情触犯天条,道童被玉皇大帝贬谪凡间。

执法的太上老君怜悯侍童,牵着乌目牛到处转悠,想找处富饶福地将他安顿。几经辗转,终于在东海边江南腹地找到落脚地,这头神牛就此在长江之滨、太湖之侧长卧成十里青山,称作“乌目山”。侍童被罚后,仙姑终日不乐,终又犯错。王母念她与道童有情,将她引领到卧牛山旁化为一条湖,与心上人永远相伴相守。

也许是神山仙气所吸引,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两个衣衫褴褛的人直闯乌目山下。此时,村寨部落里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祀,突然看到这两个装扮迥异的人。乡人惊愕不已,认定来人是魔鬼下界,立刻要把他俩烧死。两人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拿出一块宝物献给酋长,部落酋长被宝物的完美精致所打动了,便赦免了他们。以后,这两人模仿当地土著的样子披发文身,成为部落的一员。但人们很快发现,两人绝非等闲之辈,他们带来的农耕、酿酒、冶炼、陶器制作等新技术闻所未闻。

这两人,便是中原帝国大周朝周太王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

原来周太王有三子,按照世袭制度,应传位给泰伯或仲雍,但周太公考虑翦商大业,意欲传位给三子季历。泰伯和仲雍顺从父意,以采药为父治病为名,千里迢迢南奔过江,这样就有了上述的一幕。

兄弟两人带领当地土著居民兴修水利,培育良种,深受众人爱戴,不久在此地建立起一个勾吴国。

此后,“断发文身,裸以为饰”的荆蛮之地才始于开化。

至南朝梁大同六年,这方土地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常熟。

那乌目山,就是现今的虞山;乌目山旁仙姑变成的湖泊,就是现在的尚湖。如今这里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

说起常熟,本地人都为之自豪。这里自古以来具有崇教尚文的文化传统,素以人文荟萃著称。在数千年的文明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众多杰出人才,在诸多领域里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在中国的历史画卷中,常熟除了有上述名垂千秋的泰伯、仲雍两位吴文化鼻祖外,曾两度出现过常熟籍父子宰相,一为商代巫咸、巫贤父子,二为清代翁心存、翁同龢父子。

春秋时期,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中十人为得意门生,称为“十哲”。“十哲”中第九位的言偃,就是常熟人。言偃学成南归,道启东南,为吴文化作出重要贡献,被后世尊为“南方夫子”。唐代以后,言偃被多次追封。

自唐至清,常熟出了8名状元、9名宰相、483名进士。唐代有常熟籍首位状元陆器,有“草圣”张旭和诗人常建,北宋有“理财丞相”曾怀,南宋有能文善诗的武状元周虎,元代有画坛魁首黄公望,明代有故宫建筑师蔡思诚、“第一清官”鱼侃、抗清名臣瞿式耜、“东南文宗”钱谦益、一代才女柳如是,清代有“画圣”王翚,文坛奇人黄人、小说家翻译家曾朴……

当代常熟人在中国社会科学界、自然科学界也是腾龙起凤,名家鹊起。有中国“原子能之父”王淦昌、新中国广播事业开拓者李强、著名无机化学家张青莲、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光斗、中华细胞生物学宗师郑国锠等22位常熟籍“两院”院士,有在政界、军界身居要职和文学界、书画界、教育医卫界等一批卓有成就的常熟籍“精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名不虚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的性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氛围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关联。江南气候湿润,人性温顺,加上文化底蕴深厚,常熟人如大家闺秀,讲求礼仪,含蓄而有素养,明理又注重策略。

本书主人公袁勤生,明显地有着常熟人睿智、文雅的气质。

“苦王庄”传奇

王庄在常熟西乡,地处常熟、张家港、江阴、无锡四县交界,是个典型的“边区小镇”。

早在唐代,就有王庄境内建制的记载。集镇在明末形成,因王氏大族世居于此,故名王庄。

我们先来看一段介绍常熟四乡女孩子的民谣—

东张女孩嘴巴好,说得多来做得少;

碧溪女孩身材好,一年四季喂不饱;

支塘女孩气质好,水多皮嫩不会老;

冶塘女孩素质好,不会围着老公吵;

练塘女孩思想好,宁愿自己三班倒;

白茆女孩手艺好,缝衣补裤手最巧;

辛庄女孩教养好,贤良淑德起得早;

王庄女孩心肠好,家里再穷不会跑。

又说,王庄女孩力气好,追得老公满街跑……

民谣说的是常熟女孩,但从中能看出常熟各地不尽相同的乡民性情。

从地势上看,常熟有高低乡之分。高乡人保守节俭,经济相对富裕却从不上馆子,一个铜板反复掂量才肯出手;低乡人爱面子,讲求义气,性格直爽,豁达大度。从种植的农作物方面分,有棉区和稻区之分。高乡一般以种植棉花为主,低乡一般以种植水稻为主。

王庄虽然没有常熟东乡诸如梅李、支塘、唐市那些集镇繁华和荣耀,却也不乏典雅、质朴。清一色的灰门、褐窗、黛瓦,光滑的块石路散发着清幽的光。参差错落的街坊渐显破败。街道很窄,两边屋檐相接,晾衣竿穿街而过。沿街有茶馆、酒店、米店、南货店、棉布店、中药店、桶匠店,铁匠店、山地货行……食铺里蒸笼上向外飘洒的团团蒸气,给古镇带来几分生气。

水是王庄小镇的血液,有了水才有王庄的温润与鲜活。一条市镇河自西往东悄悄地傍镇而过,虽然市镇河长仅约300米,却横卧5座古朴的石木桥。河上欸乃的橹声是这一小镇特有的声响。站在小桥上往下看,但见河中小船上有鱼虾,有藕、菱、荸荠,船主们将小船靠在岸边,与岸上的买主做起了生意。

市镇河北侧,一条街道东西向直行。1952年9月,苏南行署竟然将市镇河支河上里仁桥以西的一条街归属无锡县港下乡管辖。其时众人不解,时有王庄乡乡长吴掌生和农会主任、民兵营长等人,联名写信分别寄送毛泽东主席、抗战时期在常熟领导“江抗”的谭震林和首都人民代表大会,以求纠正。很快,竟然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回信,但不知何故,中央人民政府仍然维持苏南行署的决定,于是这里就形成了王庄市镇两县分治的尴尬格局。

说起里仁桥,它是无锡、常熟两县的交界址,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桥畔有家瑞丰南货店,小店的阁楼上住着一位名叫宋涛的小主人。他交结一些富有正义感的青年,小阁楼便成为这些青年畅谈人间不平的场所。其实这里是个革命据点,后来,王庄地区不少风云人物,都是这一据点的常客。如早年创建中共王庄支部的宋瘦竹,率“农民革命军”突击队去无锡参加震惊苏南的安镇秋收暴动,后遭逮捕。去刑场途中,他高唱革命歌曲,高呼革命口号,敌人用竹筷插入其口腔,鲜血淋漓。他咬断竹筷,依然呼声不绝,直到就义。当年,他常在瑞丰南货店小阁楼和同道聚首,商量开展对敌斗争。

关于王庄的传奇,王庄籍苏州大学教授高伟江曾写过《远去的故乡》一文,文中较为生动地刻画了王庄及周边地区的那段历史。过去曾流传过一段民谣:“金顾山银恬庄,败落徐市苦王庄,叫花子大河贼冶塘。”民谣所述地名,都在四县交界地区,穷富差别悬殊。顾山就是长着一棵南梁传下来的红豆树的恬庄,历史上出了个进士。“败落徐市”就是现在划归给张家港的凤凰镇(原称西徐市,有别于常熟东乡的东徐市),祖上曾经阔过,以后衰落。而王庄历史上一直是个苦字。这里以乞讨度日的多,外出做佣和当长工的多。大河和冶塘,现都属常熟范围。大河的人更是叫花子成群。“贼冶塘”的“贼”,有两种解释,一是传统意义的偷盗之徒,二是指当地人往往晚上出去,清晨回家,其行为特征类似于贼。这两个地方和王庄一样,过去都属穷乡僻壤,人民穷困潦倒。

由于世世代代都被一个“穷”字压着,王庄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农民暴动”,素有反对外来侵略,反对封建压迫的革命斗争传统。辛亥革命前后曾爆发声势浩大的“千人会”抗租事件,王庄人与无锡、江阴等地的农民一起,开展反抗封建压迫、反抗剥削运动,影响巨大,名扬全国。土地革命时期,革命之士组织的“佃户合作社”和“青年同志救国团”,矛头直指反动当局。1927年8月,王庄大地上成立了第一个中共组织——王庄党支部。从此,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和当地群众一起,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抗战时期,这里是新四军游击根据地,活跃着众多抗日群众团体,一批热血志士为国捐躯。

王庄,一方曾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红土地。

被迫辍学

1942年3月28日,一个男孩在王庄东街呱呱落地。

这天是农历二月十二,为花朝节,是传说中的百花仙子的生日。这天,江南一带家家祭花神,闺中女人剪五色彩笺,取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赏红,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有的还“装狮花”、“放花神灯”,热闹非凡。“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

这男孩出世之日,正是人们欢天喜地悬彩护花、提灯赏红之时,到处五彩缤纷,喜气四溢,不知是否由于有了这一好征兆,这一男孩日后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就是被誉为“农民思想家”的袁勤生。

袁勤生在王庄,度过了他的金色少年。

袁家拥有一艘5吨载重量的木船,这和其他家徒四壁的王庄人来说,已经是很阔的了。这艘风里来雨里去,来往于王庄与常熟之间,专做货运生意的木船,给袁家带来了生活上的支撑和安定。袁勤生的祖父和父亲常年在船上,每隔两天风雨无阻地往返回于王庄、常熟一次。去常熟时给王庄人载运农产品,从常熟回来时,又给王庄人带回生活所需的日用品。他家还有2.6亩田地,祖母和母亲在家务农。袁勤生有两个姐姐,两个弟弟,20世纪40年代,袁家算不上是殷实人家,但有固定的木船运输收入,日子还能过得去。

抗日战争时期,那是一个全民族同仇敌忾的年代,袁勤生父亲袁文炳曾不自觉地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因而有一段值得夸耀的光荣历史。其时,袁文炳和活跃在王庄一带的宋瘦竹等中共地下工作者多有来往,这些革命志士经常偷偷地乘坐袁氏航船,来往于王庄与常熟之间,藏在船中躲避关卡检查。有几次,宋瘦竹还秘密召集同道在袁氏航船上开会。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袁文炳和中共地下党来往的事不知怎的被传了出去。一天,日本人把袁文炳抓去,要他说出中共地下党人的行踪,对袁文炳严刑拷打,还把他吊了起来。袁文炳抱着一死的决心,任凭日寇凶恶,就是坚决不承认有中共地下党人乘坐过他“航船”的事。最终关了半个月,日本人从袁文炳口中丝毫没有问出什么,只得放人。袁文炳回到家躺了整整3个月,身体才逐渐恢复过来。

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袁勤生祖父突然病故,这给袁家的运输生意蒙上了一层阴影。袁文炳想进一步发展“航船”生意,举债到无锡买了一台柴油机,改人工摇橹为机器动力。此事拿到现在来说,是个推进技术进步的项目,可其时社会在变革动荡之中,王庄这一“边区”又有土匪出没,社会治安日趋不佳,故运输业日益萧条。袁文炳多次遇到土匪敲诈,为了保命,只得出大钱买回太平,这样就加大了运输成本,本来不景气的生意更是雪上加霜。到后来,袁氏的木船运输因严重亏损而歇业。全家仅靠2.6亩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袁勤生是在5周岁那年上学读书的。

学校在里仁桥西侧,属无锡县管辖。他从小聪颖,每次考试成绩都列全班之首。尤其是语文成绩特别优秀,其作文多次被教师作为范文在班里传阅。这源于他渴爱读书。

其时他家里时常吃了上顿无下顿,哪有钱买书?他采取借阅的方式,见书就想办法借,读完就还。小小袁勤生喜欢死记硬背,特别是名人名言,妙语好句,他翻来覆去地读、反复想,直到融会贯通为止,并在与人谈话交流和写文习作时立即应用。当人们报以赞赏和肯定时,他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这样就培养了他日后勤于思考,追求思想出新、“语出惊人”的一种秉性。

少年袁勤生的聪明好学在王庄街上是出了名的,其任课老师都认为他是一棵很有前途的好苗苗。然而从他上三年级那年开始,家庭经济日益拮据,学费经常拖欠。到了六年级下半学期结业时,班主任突然宣布一条校规:“凡上两个学期还未缴清学费和书杂费的学生,成绩再优秀,校方不发毕业证书……”这项“校规”的本意是为了催缴学费和书杂费。袁勤生已连续三个学期未缴费了,他回家向父亲传达学校的“最后通牒”。袁文炳摇摇头说:“勤生,你让爸爸如何办呢,我是想让你读书的,可爸爸真的无能为力呀!”

至今,袁勤生仍能回忆起父亲那时一脸沮丧和无奈的痛苦表情。

“不读书就不读书,毕业证书也不要了,我跟你上船做运输去。”11岁的袁勤生十分懂事,反倒安慰起父亲来了。他想,先帮爸爸赚钱,有了钱再去读书。此时的袁文炳真的没有办法,他心中充满了内疚。后来,他托人去校长那里求情,将儿子的毕业证书拿了回来。

自从固定线路的“航船”运输生意不做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袁文炳做起了零星的运输生意。凡有人临时让他装运货物,他就随时起航,运货的目的地从常熟发展到无锡、江阴、苏州、上海。只要价钱谈得来的都走。袁勤生自班主任宣布“校规”的第二天起,就再没踏进该所小学的大门。

续学进工厂

听大人讲,摇船首先要学会游泳才能确保安全。其时,王庄镇上的小河清澈见底,连河底的水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江南的夏日烈日炎炎,是下河洗澡游泳的最佳时机。每天午饭后,王庄镇的市镇河里躺满了人,特别是男孩子戏水的吵闹声响彻街巷。袁勤生放弃读书后,一门心思帮助父亲赚钱,决心先学会游泳。他扛块比他个头高一截的木板下水,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过去了,可他只学会玩水,离了木板身子就会下沉。看着人家来去自如地在河中游来游去,袁勤生心中着急起来,真怀疑自己是不是比人家笨。

袁勤生回去请教父亲:“爸爸,我怎么学不会呢?你教教我吧!”

袁文炳说:“你拿着木板是永远也学不会游泳的。游泳时,整个身子要沉在水中,肩膀不要露出水面,手脚并用,不能慌乱。”

父亲领着儿子来到河边,下水后让儿子把手搭在自己肩上,引着袁勤生来到河中心,然后让儿子记住要领,奋力向岸边游划。初时几次袁文炳在袁勤生身边护着,到后来干脆放手让袁勤生独自游去。没几下,袁勤生就能游出10多米了。

袁勤生学会摇船也有一个过程。他虽然在自家的木船上,可父亲嫌他年少个小,不让他把橹,只让他纽绷。一次,他利用木船停靠河边的机会,偷偷上船解缆学摇船,不料天色骤变,天昏地暗,狂风四起,而且风越刮越大,致使木船像离了弦的箭快速冲出河心,飘向下游。情急之下,袁勤生本能地抓住船头上的一个铁风圈,以防止船在风浪冲击下大幅摇摆时把自己抛入河中。他惊慌地喊叫着,心想如果照此下去,失控的木船撞到石桥上,那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叫喊声,小镇上马上有人出来看个究竟。他们见袁家小子在弄船,而且面临危险,个个都捏把汗,在岸上边追赶边高喊:“站稳身子,不要慌,不要慌!”然而,木船在大风水流的作用下,谁也无法使唤和控制。幸亏小河东边有个拐弯处,船被吹到拐弯处底角岸边不动了。

那天回家后,袁勤生做好了挨骂甚至挨打的准备。出乎意料,父亲没有骂儿子一句,而是对袁勤生说,学摇船要等风平浪静时才可以,今天在刮大风呀,大风中行船连我们大人也没办法。这是袁勤生平生遇到的第一次大惊吓。后来,父亲让他上手把橹摇船了,自己做下手为儿子纽绷,并叫袁勤生心要定、脚站稳、背要直,眼睛视正前方,用足臂力,并把握风向,注意水流……由于父亲的言传身教,聪明的袁勤生没多久就学会了摇船,并掌握了用帆、驶船、掌舵等技巧。

在跟随父亲跑运输过程中,有件事让袁勤生意想不到,那就是他患了水乡地区特有的血吸虫病,也许是学游泳和跑运输拉纤不时泡在水中所致。此病有腹泻、腹痛、黏液血便、消瘦、乏力等症状。当地有民谣说,“一把锄头二斤铁,拿勒手里总想歇”,说的就是患血吸虫病后四肢无力的病态。袁勤生家哪有钱治病,他在家躺了一年多,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

父母亲看到袁勤生身材瘦小,又体弱多病,日后一定不是做体力劳动的料,便想方设法让他读书,以便有朝一日“书包翻身”,彻底摆脱农耕和体力劳动。

1957年,已经荒废了3年学业的袁勤生步入常熟一所文化补习班补读。半年后的1958年年初,正好常熟建立工业中学,面向社会公开进行首期招生。建办这所学校的动因,大概是为了适应国家实行“大跃进”的需要,学校有纺织、机械、化工、轻工等4个班级,共招收200名学生,学制3年,系技工学校性质。其时,常熟城乡报名者逾千,袁勤生是凭着优异的成绩跨入这所学校的。

远离家人在常熟县工业中学学习的3年,是袁勤生人生道路上不可忽略的一段历史。他在这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为日后走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他在这所学校里用功读书,学习成绩依然超众,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并加入了共青团。他是学校的积极分子,而且多才多艺,因而担任了学生会宣传部长。在暑假中,他被推荐参加常熟县团委和县教育局举办的常熟县中学生干部培训班。他将课余时间全部用在出黑板报、组织学生开展征文和演讲比赛等活动中。可以说,他那雄辩、流利的口才,是在这个时期磨炼造就的。

进入常熟县工业中学学习的第二年下半年,学校安排学生实习。袁勤生来到当时常熟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元丰纱厂,跟随一位名叫沈成美的上海师傅学技术。沈师傅是后纺车间的值班长,在技术上是工厂里出名的一把好手,袁勤生一方面留意沈师傅娴熟的操作技术,一方面辅助沈师傅做一些诸如记录出勤、生产指标、车间温湿度的管理杂务。由于他工作细心认真,给沈师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学校安排到元丰纱厂实习的学生共有100多人,可到实习结束时,元丰厂只留用10名常熟工业中学首届毕业生。袁勤生由于沈师傅推荐,才正式成为元丰厂职工的,并担任后纺车间值班长助理。

袁勤生进厂后,除了继续帮助沈师傅做好车间管理工作外,还承担了厂部宣传工作。那时候政治运动不断,17岁的袁勤生年轻气盛,思想要求上进,顺理成章地成了积极分子。有段时间他干脆被抽调到厂部,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搞调查、写材料、出黑板报,干得风风火火。

一次,厂里召开“双增双节”动员大会。“双增双节”就是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袁勤生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去各车间收集有关提高产量,保证质量,降低消耗,节约资金,开展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素材,写成小通讯、小故事、小评论,在黑板报上刊出。那天全厂职工大会一结束,工人们从会场中陆续走出来,马上发现了面目全新的黑板报,上面的内容都是“双增双节”。大家驻足细看,纷纷说这期黑板报宣传形势跟得紧,内容既生动又很受启发。

厂党委书记见许多工人在黑板报跟前评头品足,就上前看个究竟,也觉得不可思议,这“双增双节”是按照上级的意见进行全厂动员的,事先又没有做过透露,此次厂部办公室怎么会跟得这样紧呢?书记回到办公室,马上将厂办主任叫去问话。厂办主任误认为是责怪黑板报上的超前行为,走到厂长跟前马上声明:“这不是我干的,是小袁自作聪明听到要开‘双增双节’会议,连夜下车间摸情况,今天上午整理材料在下班前出刊的……”

“是哪个小袁呀?”书记问。

“是刚刚分配进来,原来跟随沈师傅的袁勤生。”

“不错,这小袁政治敏感性很强。搞宣传,就应该有这样的敏感性。这次你们宣传上配合得很好,应该受到表扬。”

厂办主任愣住了,书记不是责怪,是在表扬。他赶忙回过神来,说:“是,是。下次厂里搞活动,我们要事先进行宣传,多造舆论……”

也许是袁勤生此次的出色表现,当厂团总支书记吴惠英到无锡纺校学习时,厂部便将进厂不到一年的袁勤生正式安排到人事保卫科工作,并代理厂团总支书记一职。

袁勤生脑子活络,点子多,团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多次在团县委和团镇委分别召开的大会上交流工作经验。然而,不知道是否还要等吴惠英回来官复原职,所以在好长一段时间内,厂部没有明确袁勤生的团内职务,但厂里上上下下,镇、县共青团和兄弟单位团组织的领导,都称袁勤生为“小袁书记”。袁勤生也无所谓,只要能开展工作,不管明确不明确职务,工作照样开展,而且开展得更加出色。

有时候生活真会给人开有趣的玩笑。在袁勤生代理厂团总支书记期间,部队来到常熟征兵,袁勤生多么希望能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大学校里去锻炼。经过严格的政审和体检,袁勤被录取入伍。当他拿到入伍通知书时,十分激动,心想可以穿上军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的一员了。

那天,常熟县政府在工人文化宫举行各界人士欢送新兵入伍大会,偌大的一个能容纳上千人的会场坐无虚席,袁勤生作为全县500名新兵代表上台发言。他满面红光,站在主席台上脱稿讲话,慷慨激昂,滔滔不绝。最后他说:“让我们全体入伍青年和全县百万人民,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不同岗位上奉献青春,贡献力量!”短短5分钟的激情讲话似一块石子投入众人心海,激起四溅浪花,台下掌声雷动。

接兵部队的首长也被热烈的气氛所感染。然而他细瞧台上的袁勤生,似乎发现了什么,竟然冷灰里爆出热栗子,对旁边一位地方干部说:“台上发言的这个青年个子太小了,够不够体重呀?”

“不会不够体重,都是经过镇、县两级严格检查的。”

“不,我看这里有问题,应该对这批入伍青年全面复查。”

常熟人武部的负责人被怔住了。主持体检工作的人理直气壮地说:“各个体检项目我们都是经过严格把关的,肯定没有问题。”

但气壮不等于理直,实践是检验的标准,究竟有没有问题?复查以后再定论。于是,这年常熟的入伍青年,在江苏省常熟中学报到集中后,又经过部队的重点复查。

复查下来,袁勤生的体重离要求差了1公斤。是什么原因呀?是不是真的弄虚作假?没有呀!那怎么会不合格呢?医院搞体检的医生都不知所以然。原来,在常熟虞山镇和常熟县医院体检时,袁勤生的各项指标刚刚够格,这一点肯定没错。错就错在袁勤生参军入伍心切,当他体检合格拿到《入伍通知书》后,便兴高采烈四处奔波告知亲朋好友,加上在炎夏,天气炎热,结果在10多天里瘦了3斤,你看这冤枉不冤枉?

可正常的事现在变成不正常了,复查你不合格呀!要想分辩也没有用。由此,袁勤生被接兵部队“刷”了下来。当时他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欢天喜地的他一下跌入冰窟。

如今有人分析,如果袁勤生当年应征入伍,将彻底改变其人生轨迹,但凭着他的聪明、口才和善动脑子的秉性,说不定现在会是一个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呢!

下放回乡

有人把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年说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饥荒。造成“困难年”的历史原因,究竟是自然灾害的客观原因,还是有“大跃进”运动等人为因素?我们暂且不去研究。“困难年”间,袁勤生被下放到王庄。当时政府有一规定:凡1958年以后进厂的来自农村的工人,一律回到原籍。

袁勤生在王庄时,是王庄的市镇户口,算不算是“来自农村”呢?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要看经办的人如何执行了。袁勤生在元丰厂虽算不上是个“官”,可他样样工作冲在前,难免有得罪人的地方。特别是在“三反”整风运动中,他作为“三反”整风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确实得罪了个别在贪腐边缘的干部。有话说,出头的椽子先遭烂,因而便被无情地划入“下放”的名册中。

由于袁勤生共青团工作做得出色,共青团虞山镇委员会和共青团常熟县委员会都竭力挽留这位能干得力的基层共青团干部。共青团虞山镇委员会的负责人还专程为“小袁书记”留城一事与有关部门据理力争。但回答是,袁勤生已列入“下放”名单并对外宣布,凡对外宣布的人员一律不能倒流。于是,袁勤生就这样拿了那张常熟县工业局颁发的《下放证书》怏怏离开了工做了两年多并和工厂师傅结下深厚情谊的元丰纱厂。

有趣的是,《下放证书》这样写道:“袁勤生同志:你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为国家分担困难,这是很光荣的。今后,只要是工业生产增添人员,可以凭证优先录用。”

这是国家纠正“大跃进”所带来的问题,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采取的必要措施。生不逢时的袁勤生,成了第一批“为国家分担困难”的职工。此时袁勤生心中相当复杂,父母盼他有出息离开小王庄,摆脱体力劳动,去外地闯荡一番大事业,他也觉得自己有能力干出一番事业。可他踏上常熟这座城市仅几个年头就被“驱赶”回乡,看来事业对他来说要成为一场梦了……他的心中充满了沮丧,怎么也“光荣”不起来!

共青团常熟县委员会前所未有地给袁勤生做了一个“鉴定书”,让袁勤生带给王庄公社的人事劳动部门。“鉴定书”是这样写的:“袁勤生在学校时是个优秀生,进厂后表现很好,特别是热情做共青团工作。这次回乡后,希望你们积极培养,在回乡知识青年中树立榜样。”

袁勤生将“鉴定书”送到王庄公社分管人事的一位官员面前时,却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这位官员凝视他良久,冷冷地说:“在回乡知青中,像你这样的人太多了。你回到生产队后,要安心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话语中,这人对团县委的推荐是不屑的。本来,团县委的“鉴定书”还给袁勤生留下一丝在乡下找一份工作的希望,现在连这丝希望也彻底地破灭了,剩下的是一片惆怅……

这是袁勤生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人生多磨难呀!

也许话可以说回来,如果袁勤生不是回到王庄这块热土,就没有他的企业开明管理的实践,也没有他独到的学识和理论。实践出真知,环境造就人,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可那是以后的事。眼下,他对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该如何走,心中无底,眼前一片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