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2920000000010

第10章 唱反调的谐星

【临江仙】邢俊臣

巍峨万丈与天高。物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历史上有这么一群臣子,他们生性滑稽,言辞敏捷,常常逗得君主捧腹大笑;他们坚持原则,敢于讽谏,常常使得君主哭笑不得;他们谈笑风生,声东击西,常常让严肃的宫廷充满乐趣;他们是天子近臣,他们是那时的谐星。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但老虎的屁股,他们却敢摸。

说起古代的谐星,很多人会想起大名鼎鼎的东方朔,而我则想起另一个,活跃在宋徽宗时代的邢俊臣。

谈起宋徽宗,他是个道教徒,自封道君皇帝,为人风流,不拘常礼。

有人说他简直就是李后主的翻版,艺术上的天才,政治上的侏儒。

徽宗皇帝追求奢侈的生活,崇宁四年任命朱缅主管苏州、杭州二局,到处搜刮奇花异石,以大船运抵京城,叫作花石纲。用来点缀延福宫和万岁山。此项举动劳民伤财,据《宋史纪事本末·花石纲之役》记载,朱缅在江南多方搜求奇花异石,凡是士人、百姓之家,如有一石一木是上品,就带兵直接冲入家中,打个黄色标记,证明为皇上御用之物,然后令原物主人看管,稍有不慎,则犯大不敬罪。等到运走时,就拆屋破墙运出。弄得江南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这一切,邢俊臣都听说了。

徽宗皇帝很喜欢邢俊臣,觉得他跟东方朔相仿,让他拥有自由出入宫廷的待遇。邢俊臣喜欢翻来覆去地作《临江仙》词,但从不规规矩矩作。

一天,押运花石纲的负责人员送来了一块大石头,徽宗大喜之下,赐名神运石,把它放在万岁山,并让邢俊臣以高字为韵写一首《临江仙》来纪念。

邢俊臣的词章末尾爱用唐诗,他写的最后两句是:巍峨万丈与天高。物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明明送来的是国宝级的石头,可邢俊臣偏要说是鹅毛。

徽宗皇帝没言语,又让邢俊臣赋咏活了五百年的桧树,这棵树高五六丈,相当于十层楼那么高。

邢俊臣的最后两句是:远来犹自忆梁陈。江南无好物,聊赠一枝春。

徽宗皇帝心想,如此巍峨的石头,如此高大的树,你邢俊臣居然说它们是一只鹅毛,一枝小花,你就爱唱反调!不过咱们道教看东西没大小之分,祖师爷庄子也说泰山是秋毫之末,这回姑且饶了你罢。

邢俊臣在徽宗皇帝的自我安慰中获救。说到底,他反花石纲的言论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也着实让人钦服。

最让邢俊臣受不了的是徽宗皇帝竟然让他去拍太监梁师成的马屁。梁师成把写好的诗呈给徽宗,徽宗当即命邢俊臣撰词赞美,这一次邢俊臣毫不客气:

欲知勤苦为新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吟安”的意思,就是反复琢磨。你梁师成不是自称诗写得好吗?

你为什么没胡子?原来你是在琢磨诗的时候,一根一根拔下来的,难怪你个死太监没胡子。

徽宗哈哈大笑。梁师成心想我这太监哪是这样炼成的啊,恨得牙痒痒的。

没过多久,梁师成以泄露国家机密罪将邢俊臣外放,职务是越州钤辖,相当于公安局长。

越州知州知道邢俊臣仍然是皇上身边红人,又是送礼,又是请客,搞得邢俊臣老是大醉而归。有一次,知州召来官妓陪宴,其中有一个明眸皓齿,肌肤如雪,走过来给邢俊臣倒酒。

邢俊臣看着很喜欢,但还没等她靠近,邢俊臣就肯定:她有腋臭,约摸十米到二十米的杀伤力范围。原来只是讽谏上级的他,如今也忍不住心痒,于是写了几句:酥胸露出白皑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面对这个牛人,只要你一反弹,得到的就是更多的冷嘲热讽,到最后,你连还嘴的余地都没有。

谁教他养成了这个习惯?这股子气,只有憋着。

游戏人间,自然要把每个人拿来游戏。这要多大的勇气啊!换了你我,真做不到,充其量游戏一两下子,等到撞上了南墙就乖乖回头了。而邢俊臣依然故我,活得本色,活得潇洒。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说:“俊臣亦是滑稽之雄,子瞻如在,当为绝倒。”认为苏东坡的滑稽都稍逊一筹。最重要的是,邢俊臣的存在,反映了封建时代相对的言论自由,文人们虽然手无寸铁,但文章却是他们最厉害的武器。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怨就是讽谏上级,鸣不平,你对朝政有什么不满都可以吐出来,作文作诗,提醒上级。这个传统,从《诗经》就开始了。不过,要是邢俊臣穿越到清朝,那就不知死多少次了。文字狱,是文人心上的一道疤。

我唱反调,不是斗争权威,而是斗争来自权威的不合理。思想无罪,言论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