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鸟与昆虫
2922500000005

第5章 鸟(5)

百灵鸟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又能像鹦鹉、八哥那样学舌,主要是由于它有发达的鸣管和鸣肌,并有一条灵巧的舌。百灵鸟的舌上覆有角质鞘,舌的尖端分叉,每个叉的尖端又分两个小叉。它那发达的鸣管、鸣肌与灵巧的舌相配合,就能随心所欲,百啭千鸣了。

养鸟的人都讲究“十三套“百灵。十三套即学会十三种鸟、兽、虫鸣叫的声音。但这“十三套“的内容,次序也因地而异。比如南方笼养百灵允许学画眉叫,而在北方则成为禁忌,你稍微留心就会发现,街上溜百灵鸟的人总是躲着提画眉笼子的。北方笼养的百灵要有红仔的鸣叫,而且“音“越多越好,南方则不要求。

北方的所谓“十三套“百灵,一般是麻雀叫开头,依次是母鸡咯蛋、猫叫、沙燕和雨燕叫、犬叫、喜鹊叫、红仔叫、油葫芦叫、鹰鸣……幼百灵绒羽一脱完,雄性鸟就常发出细小的嘀咕,但需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此时就应该让它学叫。有驯养成功的老鸟“带“最省事,把老鸟挂置高处,让幼鸟聆听;否则就得去自然界去“呷“或请“教师鸟“,要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一般养百灵的人常常好养红仔、灰喜鹊甚至油葫芦,就是让它们当百灵的老师;鸡、猫、燕、狗的叫声容易“呷“上,苇莺、伯劳的叫声在芦苇塘和林区还可能碰上;但鹰鸣在城镇很少听到,木轮小车巳淘汰,因而过去那种“十三套“百灵实际上巳不存在。

现在,人们用放鸟鸣叫录音的方法叫鸟学叫,有一定的效果。但录制的磁带要清晰,而且必须到野外或由原动物加以矫正。

百灵给人类带来悦耳的歌声,使人心情舒畅,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一枝花”

春天,在山村附近的小树林里会飞来一些极为漂亮的小鸟。它们的头蓝黑发亮,一簇飘逸的羽冠不时耸立张弛,腹部的羽毛明亮耀眼,背部紫栗色的羽毛闪着金属般的光辉。雄鸟的中央尾羽更为修长,超过了体长的四五倍,似两根飘带绚丽多彩。在茂密绿林中,宛如仙女下凡,又好似一朵飘动的鲜花,故有林中“一枝花”之称。它的名字叫“寿带寿带可不是电视剧中那叫声粗粝的“寿带”,其实那个“寿带”是和乌鸦、喜鹊等属于一个科,叫红嘴蓝鹊。

这种寿带的鸣叫声清脆、圆润而急促:“嗒嘀,嗒嘀,嗒嗒嘀”又似在询问“你找谁一你找谁?”小树林就像一个大舞台,雄鸟们在一起表演合唱、独舞。时而雌雄合璧,表演双舞、对歌,一直到它们选定配偶后,林子才寂静一些。

打那以后,这片林子里只能见到一对“一枝花”了。偶尔看见它们飘然而出,在草甸上衔起一根草,悠然的人林而去。它们在不高的小树杈上搭起了精致的巢,外形似一只酒杯,简直像一件工艺品,巢口遮着干苔藓;巢中还产上4枚指头大、乳白色的卵,卵的一端有紫色的斑点,晶莹的可爱。

寿带非常机警,在产卵和孵化初期,若受到人和其他动物惊扰,它们就会弃巢舍卵而去,另建新家。

寿带喜欢在小乔木林中生活,有时站在枝头远望,有时在林中穿梭,飞时长尾摇曳、飘荡,惹人喜爱。不善于飞,仅短距离即止。它们以昆虫为食,而且在空中追捕,从不在地面取食。捕虫时飞行甚速,张开它那蓝色大嘴,露出绿色的口腔和舌头,快速将松毛虫、金龟子、蛾子等捉住。盛夏,在林子边缘有一群“一枝花“,其中一对父母,带4只小鸟。它们像燕子一般,张着扁平宽阔的嘴,翩翩飞舞着,兜食小飞虫。

随着岁月流逝,“一枝花”将变得浑身羽毛雪白,只是头还是那么乌黑发亮,仍有长长的白色尾羽,所以人们称它们为“寿带鸟”。

春燕

燕子总是和春天一块来到我们身边,它是人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小鸟。

我们常见的燕子有两种:一"是家燕,或称拙燕;另一"是金腰燕,俗称巧燕。它们都是我们常见的食虫鸟。

家燕主要特点是上体发蓝黑色,还闪着金色光泽,腹面白色。它体态轻捷伶俐,两翅狭长,飞行时好像镰刀,尾分叉似剪刀,飞行迅速如箭,忽上忽下,时东时西,变化方向迅速。我们常可见到它们停歇在村落附近的田野、河岸的树枝上和电线上,也常结队在田野、河滩飞行掠过。飞行时张着嘴捕食蝇、蚊等各种昆虫。鸣叫声尖锐而短促。家燕每年初春迁徙来到北方,雌雄在房檐下或屋梁上共建家园。巢由泥土、稻草等组成,是半碗形的,里面铺着轻软的羽毛、毛发和细柔干草。

家燕每年繁殖两次,每次产卵4~6枚,一般为5枚。第二次繁殖卵数略少。卵椭圆形,白色,上有稀疏的红褐色细斑,在钝端较集中。

孵卵只由雌燕担任,但育雏工作,雌雄共同承担,雄鸟比雌鸟喂食的次数更多,是积极尽责的。繁殖后,结群南迁到印度、南洋群岛及澳洲等地越冬。

金腰燕体形和家燕近似,有一条栗黄色的腰带,鲜丽夺目,是最显著的标志。生活习性也和家燕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它常栖息在山区海拔较高的地方,平原不多见。近些年,金腰燕有增多的趋势。

金腰燕有时和家燕混飞在一起,飞行却不像家燕那样迅速,常常停翔在高空。鸣叫声较家燕响亮。筑巢多在山地村落间,巢址的选择上与家燕有别:家燕主要营巢在屋内,金腰燕主要在屋檐下,而且有的巢连着巢,呈现一种群居现象,甚至6对金腰燕把巢堆在一起,宛如蜂窝,是罕见的奇观。

巢多呈长颈瓶状,与家燕的碗状巢不同。由于筑巢比家燕精巧,我国民间自古称之为“巧燕”。

不能落在树枝上的燕子

燕子大家都很熟悉,然而你能分得清它们是两类亲缘关系较远的燕子吗?

在房梁上或楼房的阳台上用泥搭窝的是属于雀类的燕子,最常见的有家燕和金腰燕;而住在古建筑、高层建筑屋顶缝隙和崖洞中的是属于雨燕类。通过观察,发现家燕的脚是三趾向前,一趾向后,是鸟类的常态足。这样的足可抓住树枝或电线,就像粘在上面一样,非常稳固;这样的足也能在地面上行走。而雨燕的脚趾是四趾并排向前伸,为前趾型,所以休息时不能站在树枝上或电线上,也不善于在地面上行走;这样的足善于在墙壁或岩石的垂直面上,四个脚趾像钩子那样把自己挂在树上。家燕体形较小,尾较长,像一把细而长的叉子;雨燕一般体形较大,翅成长镰刀状,尾较短,呈浅叉状。

雨燕中最常见的是楼燕,也叫北京雨燕。每年春季还来北方,常常成群结队在空中、城楼附近互相追逐。飞行时,能够绕圈疾驰,其速似箭,时速可达110千米,是鸟类中飞行最快的一种。当暴风雨到来之前,它们掠地面低飞,可视为天气变化的一个标志,鸣声尖锐响亮而单调。

楼燕全部以昆虫作为食物,据统计,一对10天左右的幼鸟每天由亲鸟喂给昆虫248只,出卵20天的幼鸟所吃的虫数可达3675只,快出巢时为6927只。一只衔虫育雏的成鸟,在嘴里就发现了281只昆虫,其中有蚊3只、小型蝇类46只、蚜虫22只、蜘蛛1只、虻类4只、椿象34只等所食昆虫除极少数益虫,均为害虫,足见楼燕在消灭有害的昆虫方面,对人类的益处是很大的。有数字显示,一只雨燕一个夏季就可消灭害虫25万只。

森林卫士

森林树木枝叶繁茂,果树硕果累累,一派生机繁荣的景象。对这种情景,我们不能忽视树木卫士在其中立下的汗马功劳。

山雀是树木的卫士,是比麻雀瘦小的食虫鸟类。从平原到山区的村庄、果园、森林,均可见山雀的身影。它们的体羽大多以灰褐色为主。它们的鸣叫声差别很大,但多少都带有“仔仔嗨“的音儿,很容易分辨出它们是山雀。山雀在我国有十几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大山雀。

大山雀是山雀中体形最大的一种,背羽绿灰色,头黑且两侧白色,形成明显的大白斑,所以又叫白脸山雀。腹面白色,正中则纵贯黑色宽纹,与前胸的黑色形成“T“字形黑襟。

在果园里常见大山雀轻盈的体态,它动作灵巧地忽而从苹果树飞到梨树,忽而又攀登或倒悬在桃树上,一会儿又溜到枣树上。不管天气变化如何,它总是从早到晚在果园内,忙个不停。也不论哪种果树,它都飞临几遍,侦察巡逻。大山雀最喜欢在嫩树枝上跳跃,因为昆虫幼虫爱咬吃嫩枝、嫩芽。

有时它则紧靠在树干上,用锐利的目光侦察缝隙,发现有虫,便用那尖利的嘴击开小缝,啄出虫蛹或幼虫。它捕捉害虫的动作灵巧。

别看它个儿小,它的胃口可不小,消化能力很强,捕食昆虫,不仅量大,而且种类繁多。它一天捕食的昆虫等于它自身的体重。捕食的昆虫有梨星毛虫、青刺蛾、金龟子、天牛幼虫、桃小实心虫、松毛虫等,而且不论大小,小虫一口吞下,个儿大点的用双脚抱住虫子,用它那短圆锥形的嘴啄破,一点一点地撕着吃。

大山雀会与啄木鸟合作,常跟在啄木鸟后面,帮助清除大量越冬的虫卵、蛹、幼虫。沼泽山雀,又叫红仔,体形比大山雀稍小,头顶亮黑色,不具有白斑,背羽砂灰色,腹面没有宽纵纹。